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三重逻辑

2022-11-22

关键词:抗日战争共产党抗日

陈 隽

(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历经长达14年的抵抗,中国人民赶走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的政治格局也从此改写。

在抗日战争中客观存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政治领导力量,两党虽政治理念、社会基础迥异,但面对外敌一致抗日,为取得抗战胜利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1941年5月,中国共产党首次用“中流砥柱”定义党在抗战中的贡献。毛泽东在党内指示《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时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一切对于共产党的污蔑,其目的都在使抗战失败,以利投降。”[1]这一年正是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最艰难的时期。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2]

关于这一论题学术界已做了大量深入广泛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全面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贡献进行论证,如党史专家曲青山[3]、时新华[4]等都曾展开过深入详实的阐述。二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切入进行论证,如青年学者毛文璐、穆杨杨提出中国共产党通过发扬民族精神唤醒民众达成持久抗战[5],蔡亮认为中国共产党重构了新的国家一体化结构,横向纵向地将社会组织起来,形成抗击外敌的结构[6]。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与叙述可见,有一个基本定式:首先设定抗战中流砥柱的构成要素,依此对共产党在抗战中的行动进行梳理,论证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但本文认为这一问题的研究起点要从中流砥柱的概念出发,即什么是中流砥柱、中流砥柱如何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再以此为基础建构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逻辑框架,最后论证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逻辑构建

“中流砥柱”一词最初以地理上的概念出现,语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辞源》中“砥柱”条目释义为: “亦名三门山,原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河水至此分流,包山而过......因山见水中若柱,故名砥柱。”[7]

三门峡段礁石密布河水激荡,是黄河河道中最为险要的一段,砥柱山千年来在激流之中伫立不倒,因此围绕砥柱山诞生了丰富的民间传说,如大禹治水劈山疏通河道留下的镇河石柱,或是老艄公跳进波涛变成石岛指引航向,故称“朝我来”等。中流砥柱在地理意义上具有天险、分水石、航标三层身份,借由神话传说的演绎成为黄河流域人们坚韧不拔征服自然的象征。

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前往三门峡祭拜禹迹,并作诗“仰临砥柱,北望龙门”铭刻于砥柱北壁,此后砥柱被历代文人反复书写,如陆游的《太息》:“砥柱河流僊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又如明代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独立不移,谓之中流砥柱。”在这些文本中,中流砥柱原有的坚韧不拔内涵不断被强化的同时,又增加了在外敌入侵面前顽强抵抗等新的隐喻,逐渐上升成为不畏艰险、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象征。

中流砥柱概念的发展,以砥柱山地理意义上的特性为基础:挺立于黄河乱流之中,改变河流方向,为船只提供航向指引。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的一段最为险要的激流,抗战的中流砥柱也应包含三个要素:坚定抵抗日本侵略不动摇,找到克敌的战略战术改变战局走势,引领国家战后重建的方向。

二、中流砥柱之基:坚决抗日并唤醒和凝聚民众

砥柱山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最重要的特性是在激流中屹立千年不倒,它露出水面的部分仅仅只是一块巨石,但水下的基石却如山一样庞大,是砥柱山力量源泉。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也是如此,面对大举入侵的日本,不仅要旗帜鲜明地坚定抗日,不妥协、不分裂、不倒退,还应最大程度地唤醒和凝聚广大民众团结抗日,成为抗日战争源源不断的力量来源,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1. 抗战态度最坚决,促成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整个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反抗日本侵略的态度最坚决,从没有动摇过。时任国民政府军令部部长的徐永昌分析了不同军政力量的抗战态度,认为全国抗战心口如一“第八路军的人第一”,其他的都是口是心非。[8]

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性质有着清楚的认识。毛泽东曾说,抗日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在于中日战争是中日之间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9]44因此必须坚决抗战到底,没有任何别的选择。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立刻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等系列文告,号召东北人民群众马上行动、组织游击战争、团结一切力量武装反抗日本侵略。随后中国共产党从全国各地派出骨干党员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武装斗争,并在全国各地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将全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推向高潮。

为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抗日,共产党数次调整对国民党的政策。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后,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明确指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1936年毛泽东、朱德联名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公开放弃反蒋口号,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由“抗日反蒋”调整为“逼蒋抗日”并积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主张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支持,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联合红军抗日等承诺。在随后的谈判过程中,共产党多次作出让步,接受国民政府改编,最终促成国共合作抗日,扭转了抗战局势。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实施政治诱降,英美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公开投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临巨大考验。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巩固团结、反对分裂,力求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主张,[10]揭露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活动,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的合作。共产党在军事上严守自卫,在政治上坚决反击,以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支持,维护、巩固、发展了抗战统一战线,维护了团结抗战的大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华人,是全民族的统一。统一战线的建立和维护,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和积极推动的成果。

2. 坚持唤醒并凝聚民众,成为抗战力量来源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再遭到外敌入侵屡战屡败,除了武器装备、制度不如人,更重要还是民众的缺席。甲午战争中日本以小搏大战胜中国,就是胜在日本政府对民众的凝聚力组织力。毛泽东曾说,日本敢于侵略中国就是看到了中国人各自为政,民众无组织的状态。[9]511因此要为抗日提供力量,就必须唤起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把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特别是底层民众凝聚起来。

共产党始终重视对各阶层的发动和团结。抗战开始前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地区实行苏维埃制度,剥夺了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等剥削者和反革命分子的政治权利。[11]但在抗战的新形势下共产党做出了调整,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列入无阶级区别的条例:“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2]从而实现普遍的公民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也明确提出保障包括地主、资本家在内一切抗日人民的各项权利。[13]边区民主范围的扩大有效团结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各民主党派和中间人士。

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的重点在对基层百姓和农民的发动。在各抗日根据地,共产党建立的民主政权一直深入到乡村最基层,共产党开办夜校、培训班,成立救国会、农抗会、互助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凝聚民众,通过广播、演出等多种形式为农民宣讲,唤醒农民的家国意识,激发农民的抗战热情。连白崇禧都十分佩服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动员能力,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共军占领区之组织是真正结合党政军民一体的”。[14]

共产党能密切联系群众、获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还在于共产党真正和人民站在一起,为民服务奉献于民。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共产党在根据地实施减租减息的政策,1937年八路军就在晋东北地区提出“二五减租”“一分利息”的口号,1939年11月后,根据中共中央要求,减租减息在各根据地全面展开。这一政策的进行,大大削弱了封建剥削,减轻农民负担,提高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和参加抗日斗争的积极性。美国外交官谢伟思在延安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后说,农民真心支持、加入共产党和党的军队,因为“他们深信共产党人是为他们而战斗的。”[15]

在减租减息的同时,根据地另一项核心任务是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生产自给。1939年起,根据地不断遭到日军扫荡,国民党早已停止了战时物资的发放,军民生活极为困难。陕甘宁留守部队开始生产自救,从事种菜、养猪、烧炭等生产活动,1940年2月中共中央要求各根据地组织一切在职人员参加生产活动。到1942年,边区部队的生产自给率已达到82%,到1943年时,边区农民所交公粮只占其总收获量的10.16%。[16]445

共产党始终一致坚定抗日,真正做到了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得到了人民真心拥护和支持,真正将民众唤醒并凝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下,成为抗日战争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铸就了中流砥柱的牢固基石。

三、中流砥柱之标:探索并实施抗战持久战战略

砥柱山的第二个特性在于,以一己之力改变河流的走向。于抗日战争而言,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步步紧逼,北平、太原、上海、南京、徐州、广州、武汉等重要城市在短时间内相继沦陷,“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等投降主义的悲观论调大行其道。在此局面之下,要成为中流砥柱必须找到有效的对日作战方法并正确实施,以改变战争局势。

这一时期,对日打持久战逐渐成为国内政军民各界共识。笔者检索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申报》可见,1937年谈到持久抗战的新闻有56条,1938年则上升到114条。(1)《申报》全文数据库,网址:http://www.sbsjk.com/.1937年国民政府制定的国防计划大纲中明确指出对日军要有坚决抵抗的意志和必胜信念,施行持久战消耗日军战力。[17]何应钦将这一战略总结为“我之最高战略,为持久消耗。”[18]共产党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和总结,提出了和国民党不同的持久战思想。

1. 提出依靠人民持久抵抗争取转弱为强

1936年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谈及中日战争发展趋势时指出,中国抗战将是长期的。全面抗战一开始,朱德就在《解放周刊》发文表示抗战将是持久的、艰苦的。[19]同一时期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领导人也都曾在不同场合表述过持久抗战的观点,但此时这些思考还暂未形成体系。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先后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系统阐明持久抗战的总方针,分析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怎样争取最后的胜利等问题。毛泽东指出:中国是弱国,日本是强国,因此中国对日作战一开始会处于劣势,失去大片国土。但日本是小国,资源和战争动员能力都十分有限,而中国领土广大,因此日本在战争初期快速占领中国有限区域后,攻势一定会减缓转而进入相持局势。

毛泽东预测抗战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抗日战争转变的枢纽,这一阶段中国的力量将逐渐上升,日本的力量逐渐下降,两国力量发生巨大的相反的转换。[9]468战略相持阶段的提出是对日持久战略的灵魂所在,指出了抗战反败为胜的关键时期。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实现敌我力量转变的关键在于人民,人民是战争之伟力的深厚根源,只有将全国的老百姓动员起来,才能弥补武器等缺陷、克服战争困难,形成广泛的人民游击战争,“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9]468

2. 运用运动战游击战积极防御

关于抗战持久战的战略战术运用,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进行了深入阐述。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战虽然基本上是防御为主,但应该通过运动战和游击战进行积极的防御,不死守一城一地,在运动中分散兵力,寻机歼灭敌人。

1938年国民政府在华北战场连连失利,日军迅速将战线推过华北平原南下,华北出现短暂的控制真空,八路军迅速插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由于此前的作战中,中国表现不佳,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十分轻视。日军一直以苏联为战争的真正目标,日常军事训练也以应对苏军的传统军事战役为中心,对中共发起的没有固定章法可循的游击战则完全没有准备,甚至认为遭遇了一种“独特的战争”而无所适从。日本防卫厅战史中曾记载,中共的武装“大部分与生产完全结合在一起,致使匪民难分,对擅长游击战及退避战术的共军,常规战法效果极差。”[20]

经过艰苦的对日作战,到1940年底八路军在华北、华南、华中等广大地区开辟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等抗日根据地,加上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达到17块近1亿人口。[21]

1940年8月起,八路军调集100多个团20万人对华北日军开展百团大战,3个多月内一共进行1824次战斗,击毙击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敌人1.8万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22]

随着战争的发展,敌后战场抵御和牵制日军的比例从1938年的58.8%上升到1941年的75%。[23]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的作用和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化。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实际承担起了削弱敌人,壮大自己,逐步改变敌强我弱态势的任务。1945年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已发展到120余万人,另有260余万民兵。[24]逐渐引领了对日作战的主导权。

共产党的持久战略重在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坚持自力更生发动民众,运用运动战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对战争的结果充满积极的必胜信念。共产党持久抗战战略的实施改变了战争局势,为民众树立了抗战到底的信心。

四、中流砥柱之魂:探索战后国家重建模式昭示新的希望

砥柱山的第三个特性是能为船只提供航向的指引。对于战争洪流中的中华民族来说,抗战不仅是一场抵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还有更重要的目标——探寻打破专制通向民主的道路,探索战后重建国家的方向。

1. 边区政权曲折探索实践民主

抗日战争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提出要实行民主,还民众以民主的权利,使抗日救亡运动成为群众运动,以充分激发中华民族的伟大潜力。[25]

共产党在战时特殊的条件下,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颇具特色的民主建政的尝试。从1937年5月到1946年3月,边区举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普选。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制,由民众直接投票选出各级参议会参议员,各级参议会再选出同级政府。其中各级参议会为权力机关、各级政府为行政机关。

民主选举的尝试并没有一帆风顺,1937年选出来的第一届参议会145位议员,其中党外人士只有8位;常驻议员9人,边区政府委员15人,百分之百是共产党员。[26]为了更深入地解决党和百姓结合的问题,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决定实行“三三制”民主建政。毛泽东起草的这篇指示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中共产党员不能超过三分之一,要有三分之一为左派进步分子,三分之一为中间派。这一政策是为了充分争取小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支持。党的领导不应依靠人数上的优势来实现,文中强调:“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16]437

第二届民主参议会选举时,谢觉哉、徐特立等共产党员主动将名额让给党外人士。1941年边区乡市选举中,共产党员平均只占19.8%,国民党员占4.9%,无党派人士占75.3%,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27]

中国共产党首创的“三三制”奠定了边区民主政权的基础,使统一战线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制度保证。一批开明绅士由此进入政权机构,为动员各方建设根据地、积极抗日作出重要贡献。1941年各抗日根据地进入困难时期,在边区参议会上,边区政府副主席党外人士李鼎铭等11人提出精兵简政,实行计划经济的提案,共产党中央对这一倡议非常重视,在全国根据地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精兵简政。以太行区为例,1943年后因为精简而节约的经费占全部预算的46%,政府经济状况大为改善,征收公粮比1941年减少近1/3,农民负担大大减轻。[28]

2. 创新理论揭示革命发展规律和前景

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民主制度探索的同时,一直在进行理论总结。1939年到1940年,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三篇重要文章,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后形成的独创性理论。毛泽东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区分了新旧民主革命,提出中国革命应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还前瞻性地思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新民主主义国家和社会的建设道路。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使身处战争洪流之中的广大党员和民众看清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和前景,坚定了抗战到底的信心,促进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民族民主双重革命任务的结合,通过民主政权建设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带领各阶层人民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希望,成为指引未来的中流砥柱。

小 结

从抗战的全过程观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旗帜从未动摇,不断调整政策做出让步和牺牲,促成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在战时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改善民生,解决自身供给,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军队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带领人民组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成为抗战力量的源泉,使敌人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形成威武雄壮的人民战争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开始时就提出人民民主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在巩固抗日统一战线的同时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边区进行普选建立“三三制”民主政府,同时团结民主党派中间人士,支持民主运动,得到民主人士的普遍拥护。1944年,美国外交官戴维斯作为史迪威将军的特别外交事务助理前往延安深入考察后由衷感叹“共党在中国必然胜利”。[29]

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的结果。”[30]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是党坚定抗战,制定正确抗战路线,努力探寻国家出路的同时,逐渐获得人民信任,与国民党发生此消彼长的力量变化等多种合力最终汇集而成的历史结果。

经过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抓住历史机遇迅速发展壮大,不仅仅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更成为引领中国革命和国家命运的中流砥柱。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共产党抗日
共产党是好琴手
共产党一心为中国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十谢共产党
9月历史大事记
纪念《共产党宣言》的最好方式
抗日英雄万全策
抗日英烈马威龙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