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音乐的文化特征及传承发展

2022-11-22郭红梅

艺术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

□郭红梅

(郭红梅/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

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音乐文化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时代,传统文化如何发挥作用,如何传承下去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从学术发展视角发扬传统文化,将民族音乐特色内容以可取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对让国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以客观和真实的态度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以及让世界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传统音乐文化特征,探究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重要意义,结合具体音乐内容,提出传承音乐文化的实践路径。

一、探究传统音乐文化特征

(一)历时性特点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以千姿万态的形象展现出来,从古至今,音乐文化呈现出的特征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历时性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时间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中国音乐文化的诞生、发展以及变化的整个过程就是为了适应其所在时代社会和民众的要求,而且在发展变化中展现出来的音乐文化具有局部区域文化的特点。所以,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文化、不同区域音乐文化发展的进程和表现形式不同,从文化背景、文化典籍等留有的陈迹也可以看出古代音乐文化大多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个部分。

宫廷音乐大多服务于统治阶级,主要用于各种祭祀、朝廷乐会、宫廷宴乐等。其主要体现皇权贵族阶级的文化,表现皇权至上,供贵族阶级享乐。文人音乐是文人将书籍、绘画、诗词等与古琴音乐融合创作而成的文人特有的文化,表现文人独特的音乐文化追求。但是文人音乐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当时统治阶级的影响,音乐内容表现出对皇权政治的歌颂,也可以说,文人音乐中有一部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音乐,顾名思义,就是体现宗教信仰的音乐。民间音乐是底层人民以说唱、歌舞、器乐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音乐。民间音乐通常以口头传授的方式,即兴表达劳动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更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贴近广大劳动人民。如各类劳动号子具有实用性和表现性两种功用,是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直接反映。

(二)共时性特点

共时性特点主要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空间上所展现的文化特性。文化的出现、发展、变化都会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当地的经济生存条件、社会构造、民族心境、文化艺术、语言习惯等都分不开。所以,在各要素相互制约下形成的多元统一的音乐品种,呈现出各地多样的文化特色。

比如,内蒙古的《山歌》旋律洪亮、音域宽广,通过连续高音的颤音唱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宽阔的大草原风景及蒙古族人民多情、刚强的特点。《上去峻岭望平川》也同样有宽广的旋律,但旋法中带有一种质朴。与《山歌》相比,此类唱法中缺少了一些委婉,在该曲的乐段末端,旋律由高音sol 快速降到低音sol,其内容又增加了深沉的叹息意味。从这两首民歌来看,民族文化、地理区域和文化习俗等差异性特征,造成民歌内容和歌曲旋律、表现形式、情感韵味都具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时至今日,这些民歌依然具有珍贵的文化发展价值,可以让在新时代生活下的人民感受到传统文化、不同时代和地区的音乐创造特质。

现代音乐多数受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但是很多流行歌手也积极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将民歌元素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可以说,传统音乐、民族歌曲也在进步,也在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如传承多年的民族歌曲《茉莉花》《好运来》《难忘今宵》。虽然当下的人们对民歌文化的了解有限,但当这些歌曲播放时,人们依然可以跟着哼唱。所以,中国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让中国音乐文化不断跟随时代,呈现创新活力。

二、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路径

(一)兼容并蓄,融合时代发展方向发展传统音乐

近几十年来,传统音乐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成为国内专家学者一直讨论的问题,但是讨论的方向和争论的观点始终没有完全统一。一些专家认为,中国音乐的主体应以西方音乐的根本精神进行重建,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要保持传统音乐固定不变的形态,坚决否定将中国传统音乐西化发展。但是经过实践可知,想要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必须深挖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同时兼容并蓄、借鉴并汲取外来音乐文化的优秀表现形式和音乐创作技法,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让民族音乐实现创新发展。所以,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僵化思想,一味抵制外来文化,故步自封,否则,就无法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只会让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回到闭关锁国、闭门造成的落后状态。因此,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时,要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以及外来音乐文化相互促进与融合,借助中国民乐乐器,呈现传统音乐文化在创作上的独特性,精准表述各种内容。

以民间小调为创作素材的歌曲为例,从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原乡人》《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等可以看出,20 世纪80 年代就已经出现民族音乐以流行音乐的形式进行创作的现象,还有台湾地区高山族民歌《娜鲁湾情歌》的流传,带给大陆音乐制作人很多启示。崔健的一首《一无所有》,让中国掀起了一股强劲的“西北风”。如《黄土高坡》《高天上流云》《信天游》等大批以西北民族音乐为素材的流行歌曲,到今天几乎家喻户晓,既展现出民族地区具有浓厚特点的文化精神内涵,又在表现形式上融合了流行音乐形式,体现了传统音乐创作的思想与现代流行趋势不谋而合的音乐特征。

(二)以现代方式发展传统音乐,以流行形式呈现传统音乐

具有“北方歌王”之称的腾格尔始终坚持以蒙古族音乐为歌曲创作的根基,并且多年来,也在中国流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其成名曲有《天堂》《蒙古人》等。凭借着广阔的音域,他的歌喉强大到让人“幻灭”,有轻盈优雅的唱法,也有粗犷狂野的唱法,但偏偏这两种唱法总是同时出现在一首歌里。腾格尔在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主流民歌、摇滚音乐与民族融合的道路上进行着自我探索,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将带有民族元素的风格、唱法、曲调、配器等融入流行音乐中,并且引起了极为广泛的共鸣,这种共鸣恰好也是蒙古族以外的大众对自然、生命、家乡、亲情、回归等命题的共同追求。而且,近几年,腾格尔也向流行音乐发起攻势,翻唱了很多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如蔡依林的《日不落》、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原唱歌曲演唱风格,与腾格尔以往的蒙古大汉式的形象和“西北风”的演唱方式迥然不同,但是,腾格尔的演唱能力就是无论演唱什么样风格的歌曲都能展现出自己的风格,并让舞台完全成为自己的主场。

(三)深化学校教育,将传统音乐文化渗透到教学中

我们应将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与学校教育工作相关联,使更多新时代的年轻人可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喜爱这种文化形式,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从学校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上来说,教师要以多元化视角来设计音乐课程内容,不仅要围绕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构建课程,也要以开放包容的眼光构建世界性音乐课程。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会偏向西方音乐文化,教学重点、案例分析也多是围绕外来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比较欠缺。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设立多元的文化标准,以多元文化为视角,将国内外、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特色和重点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对不同音乐类型、不同音乐表现形式加以吸收和消化,从而在文化接受的基础上,对音乐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

教师在设计音乐课程内容时可以从三个层面出发,即多元化、文化性和整体性。具体来说,音乐文化教育具备多元化特点,融合了众多音乐类型和风格,教师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在基本乐理课的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西方音乐元素与传统音乐进行对比。比如,教师在传授一些西洋大小调的知识时,可将中国的乐理同西方音乐理论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学习视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

(四)提高产业价值,将弘扬传统音乐文化与经济建设深度融合

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单依靠学校教育、媒体宣传是不够的,要想保证传统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应将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让传统音乐文化弘扬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相连接,在相互促进中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综观国外传统音乐发展现状,会发现传统音乐文化已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产业化发展成为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路径。例如,由John Denver、Bill Danoff、Taffy Nivert于1971 年创作的乡村音乐Take Me Home,Country Roads(《乡村路带我回家》)以及由Don Henley、Glenn Frey、Don Felder 于1977 年发行的乡村音乐Hotel California(《加州旅馆》)将美国田园风光以音乐的形式展示给听众,给予人无限想象,使人充分体会到美国乡村特有的风情。在这些歌曲盛行期间,人们将音乐与产业连接,大力开发旅游产品、乡村服装产品等,一方面让音乐带动产业发展,提高地方经济水平;另一方面让产业带动音乐发展,促进传统音乐的弘扬与传承。

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传统音乐应抓住市场机遇,将自身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中,以获取更为广阔的推广路径、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发挥带动作用,高度重视地方传统音乐保护,给予与传统音乐传承、弘扬、发展相关的产业一定的政策、资源支持,如建立音乐特色小镇,举办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节,开发音乐旅游项目,创作传统音乐文化宣传歌谣等;与此同时,鼓励地方音乐人创造特色音乐作品,鼓励企业利用传统音乐文化素材创新产品、推广产品等。此外,地方政府应善于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设地方传统音乐网络平台,将传统音乐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微信、社交软件、视频平台推广出去,提高传统音乐文化传播速度与范围,提高传统音乐文化影响力。另外,地方政府应加大挖掘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精神、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力度,立足文化特征进行地方传统音乐品牌塑造,提高传统音乐文化的吸引力和传统音乐文化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创造力。随着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吸引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势必提高对学习、弘扬、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度,从而实现传统音乐文化长久发展。

综上所述,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文化,需要取传统音乐之长,去除传统音乐之糟粕,借鉴西方音乐之精华,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从民族音乐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表现风格,及现代文化发展方式和流行音乐表现形式中,找到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共通点,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流行、保护与发展巧妙结合,实现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