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构建
2022-11-22魏颖
□魏颖
(魏颖/宿迁学院)
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智媒时代。智媒时代为推动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借助智媒时代的优势开展工作坊教学已经成为很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而言,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工作坊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原有教学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专业综合素质,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智媒时代的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概况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媒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构建的途径。
一、智媒时代的发展趋势
当前,人们在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智能媒体。例如,在特殊时期,为了避免人体接触产生病毒传染的问题,各种报道机器人、数据新闻机器人、直播拆条机器人、海报视频机器人、字幕生成机器人等成为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工具。这些智能媒体的使用不仅解决了原有人工播报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还提升了工作效率,基本上实现了人工智能的全面升级。
智能媒体,除了在新闻媒介中被大量使用,还在各种大数据中心得到了应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通过监测的数据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情报发送给有可能受灾的地区,帮助人们快速逃离现场,尽可能减少伤害。人工智能在科学传播领域的应用,正从“互联网+”转变到“人工智能+”。相比于传统媒体,智能媒体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终端概念扩大化。当前智能媒体已经遍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随处可以看到智能媒体的不同存在形式。第二,交互方式多样化。现代化的智能媒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在一个领域的发展,而是向着多个领域发展,如以“智能音箱+VR+AR”的形式推送给相关的用户,加深用户对相关资讯的理解。第三,智媒平台开放化。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促进各种智能技术的应用。第四,组织机构改革深化。时代在发展的背后需要人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术,从而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概况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集中体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理念。智媒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市场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兴专业,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当前,很多高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都陆续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有利于为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撑。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媒体进行艺术作品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CG 技术与艺术为核心,以宽带互联网络为基础,深入数字高清应用领域,进行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多媒体艺术为主的数字艺术的探索与实践。其中,网络媒体设计方向是基于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致力于融合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和电视网络的跨媒体艺术形态的设计和应用。当前,很多高校都希望借助智媒时代的优势,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以提升专业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发展现状
“工作坊”教学模式将教师、学生、市场结合在一起,是智媒时代艺术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展较成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坊”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以市场实际项目为依托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尽早地接触市场实际项目并接受市场的检验,这是检验理论是否能够成功应用到实践中的最好途径,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不仅要拥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美术修养,还需要具备较强地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但从当前很多高校的发展现状来看,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与理论结合不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将“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果。此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身具有极高的理论和美学要求,需要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和美学知识,但是很多教师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无法将两者相结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第二,专业师资力量建设不足。师资力量建设是当前高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在师资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很多教师并非科班出身,缺乏专业系统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非专业的师资构成直接制约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当前,随着三本院校与二本院校的合并,本科录取率逐渐上升,学校会通过多种形式帮助自己招纳生源,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会降低生源的质量。不少学生的学习态度敷衍,学习积极性不高,工作坊在交流和合作等方面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佳,从而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这制约着学生和学校的整体性发展。
因此,在智媒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应充分运用智媒时代的优势,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四、智媒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构建途径
(一)搭建智媒实践平台,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训机会
高校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构建方面应当注重智媒实践平台的搭建,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训平台。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在课堂上接触过的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快速提升实践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面对当前发展迅速的数字媒体技术,高校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如进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网络演播室、移动端发布等建设,为提高教学效果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智媒实践平台的搭建,可切实将智媒时代的优势运用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施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提供全程指导
在智媒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实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施项目式教学的方式,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项目教学法”最明显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在项目式教学实施之前,教师可将企业真实的项目引入工作坊教学中,并将项目实施内容、步骤、分组等提前告知学生,以实践练习和课堂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在工作坊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为学生项目实践能力的训练提供全程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践操作问题。在项目式教学收尾时,教师可以要求各组将完成的成品以真实的应用形式交由企业或客户质疑,让学生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之处,并及时修正、完善,直至最终拿出满意的方案。
项目式教学有利于打破单一的课堂式、讲授式、章节分析式的教学模式,创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动手为核心,以理论学习为前提,以高校教师为引导、企业跟进检验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项目中。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优秀师资力量的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建设的重点工作。智媒时代背景下,高校应正确认识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在强化自身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师资力量的建设,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当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资力量的缺失是不少高校存在的棘手问题。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而言,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是保障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高校应用好校友资源,聘请业界兼职教师来扩大工作坊教学师资力量,积极开设游戏设计艺术、动画艺术、网络多媒体及数字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高校还应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淘汰机制为工作坊教师的成长提供保障。具体而言:第一,建立健全工作坊教师培训机制,完善相应的考核制度。工作坊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在工作坊教学模式下,那些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能并不适合工作坊教学,因为工作坊教学更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所以,高校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为工作坊教学配置必要的硬件设备和场地,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作坊教师培训进修方案。譬如,让具有丰富工作坊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工作坊的领导,及时对工作坊的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快速处理相关问题。另外,高校还可组织各工作坊的教师分批分组到国内外其他学校的工作坊进修,培养一批有经验的教师,然后以“老带新”的形式让有经验的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做到工作坊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和校内经验交流、培训的充分结合,形成良性的工作坊教师培养机制。第二,建立工作坊教师淘汰机制。由于学校场地空间和资金投入的限制,高校应建立合理的工作坊教师奖惩机制,对通过考核的工作坊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对那些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坊指导教师则实施淘汰机制,给予一定的惩戒,如在一定时间内不允许其重新申请担任工作坊教师,并把他们所占用的场地空间、硬件设备以及所指导的学生资源收回,交由其他新进的工作坊教师,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举措。
智媒时代背景下,高校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建设中,应当正确审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中不断加大师资力量建设的力度,搭建智媒实践平台,实施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训机会,为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创造基础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石,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形成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