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助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2022-11-22佛秀芳
佛秀芳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指在历史长河中传承悠久、相对固定并具有特色文化底蕴的村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黄南藏族自治州作为青海省传统村落的主要富集地,如何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助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黄南州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汇集的地方,特殊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造就了多元文化特色,丰富了传统村落资源和独特的传统村落类型。沿“两河”(黄河、隆务河)流域分布着92个传统村落,其中,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的有30个,占青海省总数的24.4%。这些传统村落与隆务河及东西两山互为一体,形成了黄南州特有的“历史文化带”,是热贡地区古文化历史传承的缩影。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黄南州传统村落是由自然、历史、宗教、艺术等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进而构成了特定的文化区域与生活空间,呈现出多维的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层面对传统村落生存现状的关注,黄南州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已有起步,并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保护机制初步建立
黄南州依照《青海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规划》《青海省同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7年-2030年)》《同仁县年都乎村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工程总体方案》《郭麻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年-2020年)》《保安古屯田寨堡古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和黄南州30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了《同仁县传统村落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保护和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资金投入是传统村落保护和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黄南州成功申报国家级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项目,获得中央补助资金1.5亿元,是青海省唯一入选的地区。自2012年申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以来,黄南州纳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30个,州级传统村落37个。目前,黄南州同仁市已建设保护26个村,每村投资300万元,总投资7800万元。尖扎县投资900万元建设保护国家级传统村落3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项目推进中积极整合各类项目79项,整合资金14.485亿元,其中,引入社会项目12项,资金1.042亿元。村集体和村民自筹5项,资金3360万元。不断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实施传统民居保护、环境综合整治及古树群、河道治理、村庄亮化、文化场地保护、绿化、游客停车场、旅游公厕、拓宽村庄道路等建设项目。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推进
传统村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仁县隆务镇吾屯下庄村以壁画、唐卡、泥塑见长;同仁县年都乎乡郭麻日、尕沙日两个土族村落以木刻佛像、建筑雕饰、印经、刻板最为突出。黄南州自设立热贡文化保护区以来,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占保护区专项资金的54.3%。建成同仁县热贡龙树画苑唐卡传习中心、藏戏传习中心等99个各类非遗传习中心,宣传展示点42个,非遗示范户158户,非遗扶贫工坊3个。其中,非遗传习中心在传统村落内有60家,非遗宣传展示点在传统村落内有23家,非遗示范户在传统村落内有115家。从非遗抢救性保护、非遗数据库建设、传习中心及宣传展示点建设、非遗技艺培训等方面给予了支持。
(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十三五”期间,黄南州建设高原美丽乡村105个,实施国家级传统村落项目29个,打造全国文明村镇6个,最美宜居村庄2个。2016年以来,黄南州投入资金4200万元,扶持14个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1712户6040人持续增收,让更多群众吃上了“文化旅游饭”。倾力打造传统村落旅游精品线路,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2019年,黄南州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10.7万人(次),同比增长21.5%。实现旅游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20.5%。
二、面临困难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传统村落价值分析和理论梳理工作缺乏
目前,青海省内外学术界对传统村落文化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研究对象方面,大多停留在对某一具体个案的研究上。在研究内容上,多囿于建筑学范畴,仅限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单打独斗,缺乏对传统村落及其文化多学科、多方位、多视角的整体研究。长期以来,黄南州对当地村落文化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加之有关传统村落文化研究的实物与文献资料缺乏等诸多原因,研究成果甚微。有的仅侧重于某些个案的调查和记录。比如,热贡地区16个古村落、11处古城堡中,只有郭麻日古村落、保安古城堡尚有较为完整的历史资料,其他很多村落对其形成的历史渊源、民居建筑风格、民俗风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等都没有系统深入挖掘,很多传统村落的价值分析尚处在空白状态。
(二)传统村落自然衰败和损毁现象严重
传统村落大多历史悠久,其中,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传统建筑和文物古迹破坏较为严重。有些宅院年久失修,墙体开裂、歪斜,已无人居住。还有些在维修过程中,使用当代材料和建筑技术,与原有风貌特征不协调。在现代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些村落难以维持原有的文化风貌。如:同仁县江什加村的原有文化遗迹、民俗建筑等毁坏严重;同仁县隆务镇隆务庄村,是典型的“城中村”,隆务寺、二郎庙、隆务古城等传统资源因乱拆乱建等原因,原有风貌损毁严重,古老的文化遗迹所剩无几。
(三)基础设施薄弱,保护模式单一
传统村落保护机制中缺少文化理念,偏重硬性指标。因缺少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缺少对价值的系统评估,缺少对历史建筑的科学建档,缺少对建筑修缮的经验积累,片面理解“修旧如旧”或者拆真建假,造成传统村落价值的损伤。同仁市保安城内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保护不力,当地居民在古城遗址上修建房屋,使古城遗迹损毁严重。传统村落的保护还存在“浅表化”的现象,出现重面子、轻里子的弊端,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整修效果受到影响。近年来,虽然黄南州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但整体来说,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如:同仁市隆务镇郭麻日村古堡内的道路、给排水、供电以及消防设施等亟待完善;同仁市年都乎乡尕沙日村庄周边河渠老化,夏季排洪功能不足,隐患很多;同仁市曲库乎乡瓜什则村垃圾箱设施虽已设置,但尚未使用;同仁市曲库乎乡江什加村自来水管道老化,村民饮水问题突出。很多村落的寺院年久失修,亟待修缮等。传统村落居民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居住环境的意愿与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四)传统村落保护资金匮乏
黄南州传统村落保护范围既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当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保护任务相当艰巨。再加上各地情况差别较大,保护对象较为复杂且有交叉,尤其是传统建筑数量多、维修规模大、费用高。黄南州传统村落的保护主要依靠国家投资,中央财政累积拨付2.5亿专项资金支持传统村落保护,覆盖村庄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文物和非遗保护,但省级和州级没有配套的保护项目资金。文物保护方面,只支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非遗方面,只支持国家级非遗项目,而其他省级以下非遗项目无任何投资。加上黄南州地方财政投入普遍不足,撬动社会资本难度较大,严重的资金匮乏成为制约保护利用的关键难题。
(五)传统村落产业发展和新业态培育滞后
自然条件艰苦,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传统村落分布在偏远山区,靠天养畜、靠天吃饭,产业结构单一,自身发展条件和能力很弱。如:同仁市索乃亥、日秀麻等9个传统村落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发展趋于边缘。黄南州261个行政村中很多传统村落产业发展和新业态培育滞后。有些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刚成立,尚未创收,在增加村民收入方面作用甚微。乡村产业项目选择空间小,项目选择单一,特色产业优势不够凸显。部分村民思想观念落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等、靠、要”思想仍然严重。
(六)传统村落保护中村民的社会参与度低
1.村落保护的意识不够。保护主动性不高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尚未形成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2.缺乏参与保护的行动能力。在了解自己所在村落的历史价值、保护发展相关政策后,表达自身诉求,提出发展想法与意愿等方面比较欠缺。
3.参与保护的渠道不畅、机会不多。目前,黄南州、市(县)政府对于村民在村落保护中的应有权利和关键作用认识不足,未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没有为村民提供更多参与保护的渠道和机会。
三、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对策
传统村落作为黄南州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典型村落,如何打造“山水黄南”,推动“三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这些传统村落从就业、产业、文化和传承保护等核心着手,积极应对高质量发展对传统村落保护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依托自身优越的资源,通过有效的规划设计与资源整合,实现全新保护利用与发展。
(一)继续做好传统村落普查调研、建立名录工作
1.全面开展普查调研工作。相关部门应对当地传统村落尤其是已经列入国家级的传统村落进行全面普查,对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寺院和古树、古塔、古城墙及历史名人、民俗风情和自然生态环境等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当地古村落、古城堡的数量、种类、分布及价值等。
2.申报和建立传统村落古城堡名录。相关部门组织人员,深入实地调研,系统清理传统村落遗产,做好价值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村落进行甄别、分类、评级,建立名录档案,进行分类保护,分级管理,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长远发展打好扎实基础。
(二)积极构建传统村落文化价值的学术研究体系
传统村落是传统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之一,也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涵盖了历史、宗教、方言、文学、文物、习俗等几乎一切有形的、无形的文化,也包含了黄南州各民族先辈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日渐积累的宝贵经验。
1.重视传统村落文化学术体系的构建。以传统村落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化学、艺术学、建筑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多视角介入,构建起关于黄南州传统村落的文化研究体系。
2.揭示村落文化的“共相”,即普遍规律与内在特征。每个传统村落的环境、风俗各有不同,在揭示规律的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和发现他们所具有的不同特征。
3.开展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侧重研究村落中的唐卡、泥塑、木刻、砖雕的原生态特点,等等。
(三)加强传统村落的集中连片保护
黄南州传统村落沿隆务河谷形成了“一带六区多点”的空间格局。
一带:隆务河谷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带。沿隆务河谷带状分布,是当地人民繁衍生息之所,是热贡文化的原生地,也是热贡文化生态所依附的自然基质。保护隆务河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河谷两岸的自然、人文景观,提升生态功能,打造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带。
六区:民俗文化区,主要包括:同仁市江龙村、江什加村、木合沙村、索乃亥村、麻什当村、牙什当村等传统村落,这些村落布局均呈现出独有的“以寺为核心、一村一寺、上寺下村”的聚落形态,着力加强这些村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使其形成隆务河谷地区典型的藏族聚居区的独特文化风貌和乡村景观。热贡民间艺术区,包括:同仁市年都乎村、吾屯上庄村、吾屯下庄村、郭麻日村、尕沙日村等村落,重点突出热贡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工作。严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重视传承人,同时,加强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建筑。依托热贡画苑、吾屯唐卡艺术之乡、年都乎堆绣文化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仁市郭麻日村、年都乎寺、吾屯上下寺、尕沙日寺、隆务寺等藏传佛教寺庙、传统民居、古镇街区等文化依存空间,建立以文化传承人为核心的文化部落(年都乎村、吾屯上下庄村、郭麻日村、曲麻村等),以及热贡村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展示区。军屯古堡文化区,包括:城内村、新城村、东干木村等11个村落,此区域内分布着保安古城、铁城山古城、塔城古城等古城遗址,通过对现有古城遗址的保护、恢复和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古城堡模式,突出对明代军屯文化历史的研究,展示屯垦戍边遗迹,使之成为热贡文化历史演进的重点展示地区,成为重要的军屯文化保护展示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区,以同仁市双朋西村为核心村,包括还主村、宁他村等村落,重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根顿群培故居,挖掘红色资源,展示红色文化,结合当地丹霞地貌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昂拉红色旅游区,以尖扎县尖巴昂村为核心村,包括:牙那东村、德欠村等7个村落,这些村落依黄河沿岸分布,气候宜人,自然风光优美。以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尖扎县昂拉千户府为核心,集中展示黄南州民族团结精神,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带动该片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黄河文化体验区,包括:直岗拉卡村、贾加村、尖藏村等,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依托黄河沿岸自然风光,打造农业采摘体验园等业态,实现黄河沿岸村庄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发展目标。高山片区的传统村落,依托连片梯田、丹霞地貌等本地资源,打造特色民居,发展民俗旅游。
多点:民间活态文化保护点,包括:吾屯上下庄村、年都乎村、郭麻日古堡、尕沙日村、江龙村、江什加村、木合沙村、麻什当村、牙什当村等众多传统村落,对其实施整体性保护。围绕当地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各村落的文化聚落形态、自然生态环境、宗教文化活动场所、古文化遗存点等,突出体现村落文化遗产的活态特性。
(四)突出传统村落文化延续性保护
1.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是兴村富民之本,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核心任务。围绕“做优一产、做活二产、做强三产”思路,把传统村落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融入黄南州经济转型升级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发展生态有机畜牧业、特色作物种植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黑青稞、牦牛酸奶、中藏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形成一批“走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产业体系。推动村落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引导和支持同仁市江什加村的藏靴制造、牙什当村的经幡刻印等小微产业提档升级,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
2.创新村落文化旅游模式。结合各村落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新旅游发展载体,发展多种模式。“生态+文化”模式。距离同仁市隆务镇较近的江什加、江龙、东干木等村落,交通通达性相对良好,可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村落特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做好多元经营文章。“景区+古城堡”模式。挖掘古城堡文化内涵,特别是加强对屯垦戍边历史的研究,重点建设郭麻日古城堡、吾屯古城堡、年都乎古堡、保安古城堡等,形成各具特色的古城堡模式,打造屯垦戍边活化石的旅游品牌。“传统村落+游购”模式。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和项目,实现向特色旅游产品转变,推动传统村落向能够提供餐饮、住宿、娱乐、体验的农庄转变。
(五)建立传统村落文化数据库
为更好保护黄南州传统村落文化,需加快建立“传统村落数据库”,成立专项工作队伍,运用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村落地域分布与数量,以及传统村落历史沿革、发展轨迹、建筑风貌、风俗习惯、人口规模、村民生计、自然与生态资源等进行专门的数据记录和建档管理。特别是对村落的藏式建筑技术、取材、用料等记录建档。对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作品、文字、图像、影音资料,以及代表性传承人谱系、实物、器材、表演道具、服装等进行完整保护和保存,以便保护和利用,并在留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同时为后人存储数字记忆。
1.借助数字采集和网络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对传统村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式的保存与保护。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学术分类,进行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立体方式记录普查,采用数字化的方式整理、分析、存储,保存文献、图片、声音、影像及历史资料,建立传统村落资料库和数字博物馆。
2.建立传统村落的资料库和展演中心。将虚拟修复与演变模拟技术应用于濒危遗产的现场调查和保护修复等各个环节,实现艺术品的虚拟复原与演变模拟。
3.逐步建立传统村落网上展馆。这是黄南州传统村落信息资源和理论科研数据库的延伸。通过网络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展示、宣传和传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自觉形成全社会保护传统村落的氛围。
(六)着力提升村民参与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能力
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行动的过程,是村民逐渐认识村落价值的过程,也是村民主体性发挥和话语权表达的过程。只有让他们对自身的文化更有自信,这样传统村落才能可持续发展。积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1.通过宣传教育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能力。引导、鼓励村民参与自己村落的历史资料整理、历史文物收集、村史编写和村落摄影,全方位介绍和展示自己的村落文化。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布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信息。成立由省内外专家、地方文化学者等共同构成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机构,挖掘村落文化,进行学术研究。积极为村民宣传国家保护传统村落的相关政策。
2.通过参与方式提升群众的文化自觉与参与能力。政府积极创造机会,让村民参与其中。比如,在申报传统村落的过程中,需要征询村民的意见,了解村民的想法和愿望,得到村民的支持。在编制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做到实施前公示,实施邀请村民进行监督。在实施涉及修缮文物古迹、传统建筑以及建造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时,让当地民间艺人承担并完成,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村民的收入问题,也有助于优秀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更有助于提升村民的参与能力。
(七)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
遵循科学发展理念,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既留住美丽乡愁,又带活村落经济,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实实在在受益。
1.持续加大传统村落保护的经费投入。黄南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财政支持、用地保障、规费减免、工商登记等方面出台政策,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州市(县)要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发展工作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加强资金整合,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资金投入。探索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吸纳社会资金、风险投资基金、民间集资、吸引村集体和村民投入,积极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2.整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各类建设项目资金。如:古村落建设项目、乡村旅游建设项目、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发挥各类建设项目的最大效益。
3.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履职、广大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协同保护发展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探索建立传统村落保护长效机制,增强传统村落的生命力,实现传统村落保护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