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高产探究涟水县小麦(稻麦)栽培技术
2022-11-22刘梅燕
刘梅燕
(涟水县涟城街道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江苏 淮安 223400)
小麦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加工产品用途非常广泛,面粉可以制作成多种面食加工产品,而面粉加工的副产品麸皮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的原材。涟水县的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同时种植小麦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提高稻茬小麦的产量,保证小麦生产的质量安全,是涟水县生产小麦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当前国家农业部和江苏政府对于涟水县农业发展情况非常重视,积极在涟水县推广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力保涟水县小麦生产质量安全,保证当地农民的收益。
1 涟水县小麦种植情况
涟水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的先进县,也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主要粮食作物为稻麦,采取轮种的方式,辅以种植油菜、大豆、玉米等。2020年涟水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到了212.2万亩,粮食总产量96万吨,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为96.3万亩,亩产量380公斤,总产量37万吨,水稻种植面积87.9万亩,亩产量583公斤,从产量51万吨。
早在2020年年初,涟水县将粮食生产任务目标下达到各个镇、街,让每户每田都有生产任务,保证稳粮保供任务能够顺利的完成。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惠农政策,坚决执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贴等等,保证农民的耕作经济收益,让农民真正能够安心耕作。
涟水县积极实行农业技术改造,提高农业经营水平,积极建立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经营面积约35万亩,积极培养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安东米富”“月塔晶霸”“乡宝园”等稻米品牌。加强对农业集成化技术的推广,建立示范片区,建立高效稻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12个,建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区32个。大力推广绿色农业高产技术,降低农药肥料的使用,建立了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区3个,认真有机和绿色食品27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1个。
2 涟水县稻麦绿色高产种植技术
种植小麦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土地。一般来讲,小麦适合在远离污染源。地势平坦、方便排灌、地下水位浅、土壤结构厚重疏松的土地上种植。
2.1 播种
在播种之前应该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小麦品种,例如小麦品种应该有抗病性、抗冻性,能够实现高产和稳产。在确定小麦的品种之后,要去正规渠道购买优良的小麦品种种子,做好种子精选的工作,将种子中混杂的杂质和小粒种子进行筛除。种子播种前需要经过晾晒,晾晒时间以两到三天为宜,为了防止地下害虫对种子生长造成威胁,还应该用药剂进行浸种[1]。
耕地之前要对土壤施加基肥,可以选用经过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尿素、磷酸二胺、硫酸钾和硫酸锌作为基肥,将其均匀的撒在耕地表面,需要注意的是硫酸锌不要和磷肥共同混肥,应该分阶段进行施用,基肥不能施用硝态氮肥。在施过基肥之后,要对土地进行深耕,耕地深度控制在25公分左右为宜,耕地完成之后要对土壤进行迅速的整平,再进行细耕,将土块碾碎,使得耕地呈上松下实的状态,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出苗率。
在其他作物收获准备轮种小麦的时候,应该在收获后及时对耕地进行规整保墒,如果底墒情况比较良好,尽可能的使用自然足墒播种,防止浇跟种水造成土壤板结的现象,使得出苗率降低。
小麦出苗后根据墒情进行适量浇水,在播种小麦的时候要控制播种的质量,在小麦种子可以正常出苗的情况下,通常可以将播种量控制在150kg/hm2,保证每公顷能够播种300万株小麦。播种的时候可以使用小麦精播机,在播种之前将小麦精播机调试好,保证播种能够均匀,防止中间部分播种过深的情况,使得出苗率受到影响。小麦播种的深度控制在4公分左右是最佳的,因墒情不足需要浇跟种水的耕地,可以适当将播种深度降低。
此后应该做好小麦的出苗管理。在小麦出苗之后,应该及时进行查苗补种,对于缺苗断垄严重的地段,需要查明原因原因,及时进行补种。在补种之前,应该将小麦种子先用温水进行浸泡,这样能够让补种的小麦尽早出苗。如果补种期间发生了降雨或者进行了浇跟种水,要对耕地进行精细划锄,避免土地发生板结的现象,使得地面温度能够提升。
2.2 冬前管理
在入冬前要对小麦进行疏密补稀,保证小麦田苗全苗匀。在小麦出苗查苗补种之后,对四叶期前后的小麦应该再次进行查苗,将出苗密度较大的地块麦苗进行转移,转移到麦苗稀疏的地块,在移栽过后,要将土壤踏实,并在补苗的位置适量的浇水。
冬季小麦浇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土壤墒情,密切关注中长期的天气预报,以此确定小麦是否需要浇越冬水。如果地区旱情较为严重并且天气预报冬天期间没有大量降水降雪的情况,应该在下小雪前后浇以此越冬水。越冬水浇灌一定要保证足量,能够将土壤浇透,这能保证小麦安全过冬[2]。
如果冬季雨雪天气较多,应该在每一次大的降水之后进行划锄,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土壤出现板结的现象,同时还能让土壤水分蒸发的速度变慢,从而保证小麦能够安全的过冬。
2.3 小麦返青期到孕穗期间的管理
春天土壤解冻后,容易造成跑墒现象,地表温度降低。因此在早春应该及时进行划锄,既能将田间杂草进行清理,还能切断土壤表面的毛管水,有效的提高土壤温度,实现保墒,同时还能让麦苗快速生长发育。
根据土壤的墒情,应该在小麦起身期到拔节期之间的时候,对耕地进行浇水追肥,追加肥料为尿素,先施肥,结束后立即浇灌春季第一水,还可以在雨天直接进行施肥。小麦的孕穗期是最需要浇灌的时候,在这时期充分的浇水能够减少小麦小花退化的情况,增加单穗的穗粒数。
2.4 做好孕穗期到小麦成熟期的管理
在小麦开花后十天左右的时间,小麦将会进入到灌浆期,通常时间在五月上旬到中旬交接的时间,这个时候应该根据土壤的墒情再次浇水,浇水应该保证浇透,这是小麦生长期间最后一次浇水,这次浇水对小麦粒重的影响大。
小麦孕穗期的时候,应该注意在叶面施肥,可选择喷施浓度为0.1%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洒一到两次即可,通过叶面施肥能够样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增强,使得颗粒重量上升。
3 绿色高产小麦种植技术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绿色高产种植应该尽可能选用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方法,辅以化学防治,坚持无害化防治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最好做到不用化学农药,绝对禁止使用剧毒农药以及残留性较高的农药杀虫治病。如果在小麦种植期间使用农药,应该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频率,遵守安全期间隔。
3.1 农业防治的方法
在进行选育推广的时候,要选择具有综合抗性的小麦品种,选择没有病虫害的种子或者种苗,使得小麦具有抗病、抗虫和抗逆害的能力。其次在对耕作的制度进行改进,要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的作物进行合理的轮作,控制种植的间距,改善小麦生长的环境条件,避免食性专一的害虫发作数量提高。调整小麦的播种期和栽植期,使得小麦生育期能够和害虫发作的时间错峰,也能有效的避免或者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在进行秋播的一个月之前,需要对麦场进行人工处理,铲除路边、沟边的自生麦苗,防止出现传染病感染麦田,降低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出现[3]。
3.2 物理防治的方法
当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采用杀虫灯对害虫进行诱杀,这种方式安全、高效、无害,是一种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在经过多年的应用之后发现,利用杀虫灯能够有效的进行大范围的病虫防治,可以对多种害虫取得显著的效果,能够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时使用杀虫灯能够降低农药在害虫体内的富集,有效的保护了害虫的天敌。物理防治的方法主要有三点优势,首先,使用杀虫灯能够有效的控制害虫;其次,使用杀虫灯可以降低农作物上的农药残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商品的品质和价格,能够吸引消费者;最后,使用杀虫灯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中农药的使用成本,让农民农业生产获得更高的收入。
3.3 生物防治的方法
生物防治对人畜不具有威胁性,不污染环境,能够长期有效的控制病虫害,是未来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想要实现绿色农业发展,就必须要重视生物防治方法。小麦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两种方式。以虫治虫就是通过采用小麦害虫的天敌来实现病虫害的防治。小麦害虫的天敌包括两类,分别是捕食性的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食蚜蝇、螳螂等等,寄生性天敌包括蚜茧蜂、蚜小蜂等等。通过保护田间自然天敌和人工繁育释放天敌的方式,实现对小麦蚜虫的控制。以菌治虫是通过微生物代谢的产物对小麦害虫进行控制,当前使用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三类。
4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高产农业技术将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使用该技术不但能够保障我国粮食产量安全,更能将农药、化肥等化学产品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保证人们粮食食用安全。涟水县积极采用绿色高产农业技术进行稻麦生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完成产量目标,但与此同时生产中也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唯有将技术不断进行研究完善,才能推动我国农业向着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