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绿皮书》的文化密码——基于麦茨电影符号学的解读

2022-11-22庄忠瑶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绿皮书托尼符号学

庄忠瑶

电影《绿皮书》的文化密码——基于麦茨电影符号学的解读

庄忠瑶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019年在中国内地上映的美国电影《绿皮书》套用好莱坞公路片的剧情,以诙谐幽默的影像声响组合,揭示了美国文化中的种族问题,留给观众无尽的沉思。通过运用法国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对电影《绿皮书》中出现的部分符号进行探析,从而挖掘符号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以期更深入体会此部影片的主题意蕴及审美价值。

《绿皮书》;电影符号学;克里斯蒂安·麦茨;文化意义

电影《绿皮书》源来自美国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件,主要讲述白人托尼·利普开车带黑人钢琴家唐·谢利一路南下前往各个音乐厅巡演的故事。在一路南下的旅程中,处于黑白两极文化中的托尼与谢利慢慢对彼此有了一定的了解,两人互相影响、互相改变,最后突破文化界限成为佳友,体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可融合性。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彼得·法雷利精心选择了许多有内涵的符号,使此片在剧情、人物、道具等方面独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一、概要:电影符号学与电影《绿皮书》

诞生于法国的电影符号学现今已成为电影理论中较为重要的理论之一,其产生与发展进一步开拓了电影研究的视野。

(一)电影符号学理论

20世纪60年代,随着结构主义思想运动的热潮电影符号学应运而生。电影符号学是以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1931-1993)于1964年发表的《电影:语言系统还是语言?》一文为标志的,其理论基础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索绪尔先把语言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再从整体中的部分逐层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用“能指”和“所指”两个概念将语言符号的两个系统进行区分。“所谓‘能指’是指符号的物质方面,简单来说就是符号的物理存在,‘所指’就是‘能指’所代表的意义,在一部影片中,‘所指’通过‘能指’来呈现给观众。”[1]麦茨通过把索绪尔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电影研究中,实则想把电影作为一种具备“所指”符号和“能指”功能的系统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符号学主要是通过剥开表层的物质性符号,对隐藏于电影深处的意指性功能系统进行深入解读,从而揭示电影作为表意系统的内在涵蕴。

一般来说,电影符号学经历了电影第一符号学和电影第二符号学两个发展阶段。“电影第一符号学以法国麦茨的《电影:语言还是言语》、意大利帕索里尼的《诗的电影》、温别尔托·艾柯的《电影符码分节》等为标志,主要是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电影作品的结构形式。而电影第二符号学则以麦茨的《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一书的出版为标志,主要侧重于通过精神分析的方式来研究电影的符号内涵。”[2]由上可知,电影符号学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符号系统,是为了更好地发掘隐喻性符号的深层内涵。

(二)电影《绿皮书》介绍

电影《绿皮书》()是由美国导演彼得·法雷利(Peter Farrelly)执导的一部幽默而温暖的剧情片,该影片的主要剧情是:意裔美国白人托尼·利普因就职的科帕卡巴纳俱乐部关门整改,一时失去经济收入的他急需一份新工作来养家糊口。此时,托尼的一个朋友提议他去参加一位音乐博士举办的司机面试。而当托尼到达面试地点后,发现这位老板是一位名叫唐纳德·谢利的黑人钢琴家,因要前往南方巡演,所以需要一个私人司机一路开车陪同。托尼对于谢利博士的要求本是拒绝的,可后来屈于可观的收入还是拿着“绿皮书”成了谢利的专职司机。托尼与谢利从纽约出发,一路向南,在约八周的时间里途径十几个地方进行演出,两人在巡演途中发生的一系列幽默而感动的事件构成了整部影片的主要情节,既让观众在幽默和谐的氛围中看完此片,又引人思考其中突出的文化问题。

《绿皮书》这部电影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历史为背景,以现实社会中黑人邮递员所编写的黑人旅行指南《绿皮书》为引线,演绎了不同肤色、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两个人在巡演途中相互磨合、相互理解而成为彼此朋友的绝妙剧作,从侧面折射出种族矛盾的缓和趋势。《绿皮书》成为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黑马”,导演在其影片中注入了许多隐喻性的“能指”符号,深化了整部影片的主题。

二、解码:电影《绿皮书》中的符号学意义

“符号能指即电影中的影像,也就是电影情节中的符象层,符号所指则指情节、故事背后的内涵意义,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是隐喻。”[3]电影《绿皮书》中有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影像符号,这些符号间接突显了电影的独特魅力。通过从影片中的情节符号、人物符号、场景符号、道具符号四个方面进行剖析,探寻符号背后潜藏的社会文化和现实意义。

(一)情节符号——南下巡演与种族文化

电影《绿皮书》的故事背景定位于美国种族歧视较为严重的南部地区,黑人谢利和白人托尼要南下巡演八周。从影片中可看到,他们越是往南,所受到的非议和不公正待遇就越多,种族文化的差异性也就越突出。不管是衣食住行方面,还是行为举止方面,南方之人都是戴着有色眼镜打量谢利,他们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身为白人的托尼要为一个黑人开车。可知南下巡演的外壳下包裹的是美国历史上的种族歧视现象,折射出的是美国种族文化的阶级差异性。

在《绿皮书》中,南下巡演途中的很多情节符号都隐含了文化意义,如两次“炸鸡事件”。在托尼和谢利快到肯塔基州时,托尼临时停下车去路旁买炸鸡。等他回到车上后,一只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拿着大块炸鸡吃得油光满面,他还拿一大块给谢利,但谢利一开始持拒绝姿态,最后在托尼的软磨硬泡下谢利初次吃了炸鸡。待他们抵达路易斯维尔庄园后,主人特意为谢利准备了家常炸鸡块,当镜头拉近到谢利脸上,隐约看到的是他尴尬地一笑,无任何言语表示。这两段看似幽默而和谐的“炸鸡”情节,背后实则蕴藏了美国黑人奴隶的血泪史。据资料记载,当时美国奴隶主为了节省食物的开销,便允许黑人自己养一种家禽,那就是“鸡”,因为鸡个头比较小,不会占很多空间,并且鸡还可以自己去觅食,养起来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那样黑人还可以继续为奴隶主服务。但如果黑人想要赎回自由身,则必须拿出足够的钱给奴隶主赎身,而他们挣钱的方法就是卖掉自己养的鸡。所以这样极其珍贵的肉类,黑人在平时是不会享用的,只有重大节日里,黑人才会舍得做一道炸鸡大餐。但是黑人吃炸鸡后,种族主义者就把炸鸡贬作低下的食物。1882年,《纽约时报》刊出的一篇文章中写道:“黑人和鸡拥有很多相同的爱好,他们都喜欢暖色调,都会在不合时宜的时段放声歌唱,都会一直不停地吃东西,而且分量毫无节制。”[4]故电影中的谢利一开始就拒绝吃炸鸡。可知导演安排这一情节是别有用心的,通过“炸鸡”这一情节符号串联起的是美国的种族文化史,其内涵确实引人深思。

每一帧情节符号下隐藏都是导演倾心表达的某种社会现实或文化内涵。整部影片的情节虽是以图像符号的方式投影到屏幕上,但其“所指”之意仍能透过屏幕体会出来,从而激起观众的共鸣。

(二)人物符号——“上层”的孤独与“底层”的幸福

电影中的人物符号化是指导演借人物的形象来表达超越文本之外的某种情绪或思想,因此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大多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在《绿皮书》这部影片中,主要围绕黑人钢琴家谢利和白人司机托尼两位人物展开,从他们肤色、职业、性格、行为等方面足以窥见文化的差异和阶级的隔阂。

影片中的谢利是一位生活在美国的黑人钢琴家,他知识渊博,文采极棒,说话有修养,更因精湛的琴艺颇具盛名,从他的服装和行为举止来看,可以说是一位文质彬彬的上流人士。特别是当谢利到巡演第一站匹兹堡宾夕法尼亚州演出时,那位女士是这样介绍的:“唐·谢利博士是一位优秀的美国艺术家,三岁时第一次登台演出,十八岁时受阿瑟·菲德勒邀请与波士顿流行乐团进行了人生首场音乐会,他拥有心理学、音乐学、以及礼义艺术学的博士学位,他是真正的大师。”从这一介绍中足以看出谢利的成就和地位,感受到他的物质优越性。但是这样一位艺术大师却碍于肤色、种族和职业成了社会中的“局外人”,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的是孤独和寂寞。谢利每天晚上都要独自一人饮酒,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入睡,也可能是排遣心中烦闷之绪。毕竟身为黑人的他只有在舞台上穿着燕尾服演奏时才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一旦离开舞台,他还是他者口中的“黑鬼”,甚至他的职业迫使他逐渐疏远了自己的家人,远离了自己的族群,找不到自我的归属感。单从表层来看,谢利是一个生活在上层社会中的“有钱人”,他游走在各种上流人士中间,活得多么光鲜亮丽。然扒开人物符号的表层后,谢利内心深处的孤独意识溢满整个屏幕,他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惹人气愤,让观众深刻领悟到平等权利、文化认同的重要性。

反观影片的另一人物托尼,他一出场就是在夜总会耍小聪明赚钱,打架斗殴,以致失去了工作;后又与他人比赛吃热狗挣钱,以保证家庭的开支。作为白人的托尼生活在底层社会,每天想的都是如何挣钱,这与谢利博士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看托尼的性格,他是一个没有多少知识的“莽汉”,当他去应聘谢利博士的工作面试,竟只知道“Doctor”是医生之意,不知道还有博士的含义;而当他遇到不顺眼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挥动拳头,以暴力解决问题,由此可看出托尼的无知和鲁莽。特别是当他和谢利博士同在车里时,他满口脏话、邋里邋遢,这确实刷新了大众刻板印象中的白人形象。导演特意把托尼塑造成这样一个狂妄随性、不拘小节的人,一方面是与谢利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加影片的冲击感;另一方面则是借人物符号来凸显影片的现实意义,即生活在底层社会中的人并不都是痛苦无望的,虽然没有钱,没有文化,但是有平等的权利、个人的自由、幸福的家庭等,这些都是上层社会所不能匹敌的。

综上所论,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实则具有作为符号的表象和象征的双重意义。在观影时不应只聚焦于人物符号的表层,更重要的是要深刻挖掘这些表象符号下的人物情绪和思想,这样才能全方位地了解影片背后的多重意义。

(三)场景符号——酒吧的堕落与音乐厅的高贵

麦茨曾说过:“电影符号存在于任何一个场景之中,电影的影像像文字,场景则像句子,场景由影像构成,正如同句子是由文字构成一样。”[5]可见场景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建构了影片的内容和形式,承载着导演所要表达的深层内涵,同时也带动了观众的思绪流动。而电影《绿皮书》中有一些特定的场景符号也发挥着隐性功能,下面选取最明显的酒吧和音乐厅两个场景加以阐释。

《绿皮书》一开篇,伴随着音乐映入眼帘的是“科帕卡巴纳俱乐部”字样,随之便进入了俱乐部内部,这个所谓的俱乐部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酒吧。托尼就是在这个酒吧打架而失去了工作,这个酒吧对托尼来说算是一个旧生活结束而新生活开始的转折点,也充当了揭开电影序幕的角色。酒吧第二次出现是在托尼拒绝唐·谢利提出的工作要求后,他到酒吧喝酒排忧,此时遇到奥吉的讽刺,更增加了托尼内心的忧郁。酒吧的两次出现都是托尼工作不顺之时,这显然更加突出了托尼当时的窘境,为后面与谢利一路南行的旅途埋下伏笔。随后托尼与谢利到第五站路易斯维尔肯塔基州时,谢利住进了仅限黑人入住的旅馆,托尼则另住旁边的伊斯顿旅馆,在这个地方酒吧第三次出现。谢利独自一人到当地的一个酒吧喝酒买醉,不料却被酒吧里的白人殴打,还打算把他当奴隶,让他去做苦力,待托尼赶来相救后谢利才得以解脱。从影片中可以得知,谢利平时都是晚上在住所独自饮酒,但这次却破例走进了不属于自己的酒吧,其折射出了他内心的苦闷和孤独已超过了限度,只能另寻一隅进行排泄,放纵自我。“酒吧”作为一种电影符号,常以隐喻空间的形式表现出了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化,《绿皮书》中三次出现的酒吧也照射了托尼和谢利内心世界的波折。

音乐厅这个场景作为一个符号,指涉音乐对于个人修养和情操陶冶的重要性,它是一个让人放松、令人心情愉悦的地方。在《绿皮书》中,托尼和谢利的初识也是在一个名叫卡内基的音乐演出厅中,且后面向南巡演的八周时间里,每到一个地方都必去当地音乐厅进行演出。在一定程度上,音乐厅就是谢利身份和职位的象征,他穿着华丽的燕尾服,坐在精致的钢琴面前,作为一位受人尊重的音乐艺术家弹奏着优美的曲调,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听众。但是换个角度看,离开音乐厅的谢利实则是遭人鄙视,受人嘲讽的黑人,是白人眼中的奴隶,所有的主角光环瞬间消失殆尽,就像是一只失去保护色的枯叶蝶,无依无靠。处于这样一种反差巨大的环境中,离开音乐厅的谢利自然也只能走进酒吧排忧解难。故酒吧和音乐厅两个场景符号喻示了两位主人公的生存环境和情绪波动。

(四)道具符号——绿皮书与钢琴

电影中的道具作为一种符号化的物质,往往能够透过其表象折射出某种深层蕴涵。经过导演精挑细选后的道具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作用,或展现人物性格及情感的变化,或渲染影片的气氛和格调,或串联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推动剧情发展等。《绿皮书》中的“绿皮书”和“钢琴”作为较为突出的两大道具,也蕴涵了丰富的涵义。

“绿皮书”是由一位黑人邮递员编写的一本供黑人旅行的专用书,里面梳理出了美国当时可供黑人入住的旅馆和吃饭的餐馆,为的是避免黑人误闯到不属于自己的地方而惨遭他人的虐待和杀害。在这部电影中,“绿皮书”一直放在托尼的身上,他每天睡觉前都会翻阅书中的内容,按照册子上的指示进行餐馆和旅店的选择,以此保证谢利巡演路途中的安全。这本书从侧面反映出的是美国对黑人行动的限制和人格的践踏,而电影直接以道具“绿皮书”命名,更加彰显出整部电影的文化内涵。

《绿皮书》中的另一道具“钢琴”也有深刻的涵义。钢琴的表层是乐器的一种,能给人带来动听的琴音,电影中的钢琴同样具备表层上的功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谢利巡演合同中对钢琴的牌子有一定要求,必须是斯坦威牌子的,而斯坦威牌钢琴是一种高端的立式琴,它是全手工雕刻的,图案华丽,外观繁复,可算作是高贵身份的代表。影片中的谢利一开始就对钢琴有所要求,其体现出了他对个人尊严的维护和对平等权利的诉求;若放大来看,即是以谢利为代表的黑人对当时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反抗,他们希望消除种族之间的偏见和隔阂,享受和白人一样的待遇和权利。由此可知,钢琴这一道具符号寄托了美国黑人的愿望,承载了他们内心对平等身份、平等权利的诉求。

三、意义:运用符号学解读电影《绿皮书》的启示

电影符号学的创始人克里斯蒂安·麦茨认为:“电影的特性应该取决于影像的特性,而影像是电影独有的艺术形式,影片镜头中的每一格影像都可以看成是电影‘最小的’元素,除语言的高低强弱、音质的粗细等语言符号之外,影像中还有各种人体、物体的形象、色彩、服装、家具、风景、音乐等元素,几乎每一种元素都可以构成独立的符号系统。”[6]根据麦茨的观点,电影实际上是一种充满各种符码的交流活动,影片中的每一个符号都承载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信息,具备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因此从电影符号学来解读电影,不仅是对影片表层内容进行梳理的过程,还是对其深层内涵进行解码的过程,从而真正理解此部电影所要传达的感情和思想。

电影《绿皮书》本身就具有独特的文化蕴涵,通过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美国历史上种族问题的尖锐性,引导观众反观现今世界上仍存在的文化不平等问题,反思如教育、医疗等各领域出现的不平等现象。影片中具有隐喻性的各种符号留给人的是无尽的思考,观众以自己的角度对这些视觉符号进行解码,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地认识电影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赋予影片更多的新内涵,提升影片的价值。

四、结语

电影《绿皮书》中大量的隐喻性符号结合运用,使整部影片的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也更加饱满,毫不夸张地说这确实是一部既满足观众视觉审美又极富文化内涵的佳片。通过以电影符号学的理论去解读影片中出现的各种符号,能够进一步理解这些符号的双重蕴涵,深入领悟电影的多重主题思想,进而引发个体对自身现存状态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1] 陈南南. 从符号学角度解读电影《芳华》[J]. 视听, 2019(9):79-80.

[2] 彭吉象. 影视美学(修订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71-275.

[3] 徐玉洁. 电影《无名之辈》的符号象征意义[J]. 新闻研究导刊, 2021(4) :141-142.

[4] 赵岚, 李少洋. 电影《绿皮书》中的隐喻解读[J]. 电影文学, 2019(13) :67-69.

[5] 麦茨. 电影的意义[M]. 刘森尧, 译.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4.

[6] 赵晓珊. 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及其意义[J]. 文艺研究, 2008(10):77-87.

The Cultural Code of the Film: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Metz’s Film Semiotics

ZHUANG Zhongyao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The American filmreleased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in 2019applies the plot of a Hollywood road movies and uses a humorous combination of image and sound to reveal the issue of race in American culture, leaving the audience with endless meditation. By using the film semiotics theory of French Christian Metz,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symbols in the film, so as to dig out the hidden cultural connotation behind the symbol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theme implication and aesthetic value of this film.

; Film semiotics; Christian Metz; Cultural connotation

2021-09-24

庄忠瑶,女,贵州安顺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J905

A

1672-3724(2022)02-0124-05

猜你喜欢

绿皮书托尼符号学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电影《绿皮书》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我想自己做
空间理论视阈下电影《绿皮书》中的男性成长研究
夜半花
像命中注定,唐和托尼同年去世,才有了《绿皮书》
托尼逃跑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