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古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的乐曲风格
2022-11-22王珺瑶
王珺瑶
古风流行歌曲是指融汇西方声乐唱法、作曲技法、乐器以及中国传统乐器,并且在歌词内容融入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可以让人们对古典意境产生审美向往、审美追求、文化亲和力的歌曲风格。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流行音乐传入我国以来,我国艺术家、音乐家们便开始探寻流行音乐本土化、民族化的路径,他们将通俗唱法与我国古典音乐元素、文化元素结合为有机整体,创作出最早期的“古风”流行歌曲,在音乐界掀起一股“中国风”的浪潮。《在水一方》创作于1975年,题材源自我国古典诗歌《诗经·秦风·蒹葭》,根据对此首古典诗歌的理解作词、谱曲,造就悠悠绵长的旋律、美妙灵动的词句,令人回味无穷。现阶段我国“古风”音乐依然备受欢迎,但不乏有机械性套用古典文化元素、照搬旋律的粗制滥造之曲。此种情况下分析《在水一方》的文化背景、乐曲风格,成为指导当代“古风”歌曲创作及演绎的必由之路。
一、早期古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的创作背景
中国早期古风流行歌曲原为同名电影主题曲,于1975年由刘家庆作词、琼瑶作曲、姜蕾演唱,后经邓丽君翻唱后成为一首脍炙人口、备受青睐且流传甚广的“古风”歌曲。此首古风流行歌曲的歌词源自我国古典诗歌《诗经·秦风·蒹葭》,但曲调并没有沿用我国传统五声调式,而是融汇了西方大小调,且在创作中巧妙地运用了西方作曲技巧,可见作曲家的独具匠心,《在水一方》的歌词文学美、音乐创作美也让其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具备“中西合璧”特点,在歌词内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在曲调内融汇西方音乐元素的古风音乐作品。
《在水一方》取材自我国古典诗歌,词作者以《蒹葭》的意境为基础推陈出新,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时代气息,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再现诗歌的内容与意向。“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相对应,语言虽然朴素、简洁,但营造出超越文字与物象的旷远意境,营造出冷寂、落寞之氛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人们代入到可遇不可求的感情之中,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接下来的便是曲中人对“佳人”的追寻,追寻之路坎坷艰险,但“我”一直在找寻她的方向、她的足迹,可见曲中人对感情的执着、与渴望。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在歌词内容的运用使得整首歌曲意蕴深远、内涵丰富、气韵生动,加之柔情似水的旋律、扣人心弦的曲调,都让此首古风流行歌曲具备高度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也推动了我国早期古风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1]。
二、古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的乐曲风格
《在水一方》作为极具代表性、开创性的中国早期古风流行歌曲之一,不仅在文化上意蕴深远、特色鲜明,而且在歌词、音乐及演唱上别具一格、引人入胜。因此,分析此首古风流行歌曲的乐曲风格要从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入手,才能够展现出歌曲的内涵与内容,为我国当代古风音乐的创作、传播与发展提供启示。
(一)歌词的朦胧美与距离美
中国早期古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有着朦胧之美。这里的“朦胧”感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歌词改编自《诗经·秦风·蒹葭》,语言更加通俗易懂、简单直白,以“苍苍”、“萋萋”描绘出一片苍白、似真似幻的场景,选取“绿草”、“白雾”、“水”等为意象,苍茫的世界、渺渺的水面、似纱一般浓得难以拨开的雾气,将人们代入到辽阔、悠远的意境当中,这些意象极富视觉美感,透过歌词人们仿佛来到虚实交织、迷离的空间之内,这里有着无尽的希望,也有着追求“佳人”的可能,铺天盖地的朦胧若隐若现,“苍苍”、“萋萋”的事物也流露出一种凄婉、萧瑟、冷寂的气息,因为这层朦胧的面纱,使得歌词整体的情感基调凄清、萧寂,构成引人遐想的美学意境;另一方面,歌词中苦苦追寻的“佳人”也有着朦胧之感,“佳人”不仅仅指代心上人,而且包含着诸多的情愫,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便以“佳人”指代君主,苏轼也以“佳人”指代北宋旧都汴京,这里的“佳人”可以是理想,是志愿,亦或是内心的遗憾、对美好的向往,这样朦胧的“佳人”意境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人们可以从歌曲中获得真切的感受[2]。
《在水一方》歌词的距离美,体现在“我”与“佳人”遥遥相望但触不可及的无奈上,朝思暮想的“佳人”在水一方,而另一方是真实存在的现实,“佳人”如同理想一般遥不可及,难以追寻,也正是这种距离感产生了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为全曲增添了审美魅力。不仅如此,《在水一方》的歌词主要压“ang”韵,元音a开口度较大,再加上ng的鼻腔共鸣,使得歌曲听起来更加悠扬、清丽,给人以明亮纯净之感。且歌词的对仗十分工整,韵脚整齐,声调的抑扬顿挫、起伏跌宕推动了歌曲情感的抒发与情绪的宣泄,延续汉语语言的语用习惯,有着声、形、意和谐统一的美感。
(二)创作的曲调美与曲体美
中国早期古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的曲调运用了西方大小调,旋律曲调柔情似水,情感真挚深刻,将曲中人对感情的坚守、执着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音乐创作方面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既有着中国古典音乐文化韵味,又融合了西方作曲技法、音乐要素,使得歌曲的曲调、曲体美感独特,更加富有吸引力与艺术感染力。
1、温婉柔情的曲调
中国早期古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旋律柔情似水,曲调优美绵长,与歌词的意境交相辉映,给人以真切的情感体验与听觉上的审美享受。此首古风流行歌曲为三单部曲式结构,由呈示部、中部、再现部构成,全曲为D自然大调,中间小部分夹杂其平行小调a和弦走向进行,和声色彩丰富且为歌曲增添了韵味。
呈示部包含八个乐句,整体上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在第一句开始时旋律起伏感较大,与歌词所营造的意境相互呼应,体现出绿草给人的希望,白雾给人的迷离,体现出曲中人希望、渴望中的无奈、消沉之复杂情绪。到“有位佳人”,旋律逐渐平缓,仿佛不舍用激烈的语调来描绘“佳人”,体现出对“佳人”的深沉之情。“在水一方”旋律骤然上行,最后回归平静,将曲中人内心复杂、深刻且真挚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3]。
中部为全曲的高潮部分,可以划分我两个乐段,节奏紧密且旋律激扬。第一部分开头一句旋律大多在高声部,昭示着愿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以追寻“佳人”,后一句回到中声部,是对依偎在“佳人”身侧的幻想与美好期盼,最后一句旋律重新上扬,再一次体现出追寻“佳人”路上的艰难险阻,旋律起伏波动。动人心弦,使人不由得为之忧心、揪心,也表现出曲中人追求“佳人”但遭遇阻挡的无奈。第二乐段为“顺流而上”,旋律变得平缓悠扬,但依然存在跌宕起伏,并且曲调中透露出一种凄婉、寂寥之情。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呼应,再现了呈示部中所描绘的场景,结束于感伤之中。最终现实打败理想,最初追寻的“佳人”只能深埋在心中,给人以落寞与无力之感,最后“在水一方”的“方”延长至五拍,将曲中人的哀怨、不甘、无奈与感伤展现得淋漓尽致。
2、舒缓柔和的曲体
中国早期古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中融汇了西方编曲技巧,更添一种独特的异域风情,并且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全曲三个部分的结束均落在主音C位置,发展动机为C主音和弦,整体上十分稳定和谐,和声色彩十分丰富,契合歌曲的主题,这样的创作方式也使得歌曲的旋律更加优美灵动,触动人们的心灵。全曲由始至终都为“主音—上主音—属音—主音”的形态,与歌词的内容发生紧密联系,体现出情感的波动、旋律的起伏以及情绪的变化,让歌曲更富美学特征、真挚情感与艺术特质[4]。
中国早期古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节奏较为简单,速度平缓,部分乐句的结尾之处添加了延长音,主要目的在于道出主人公内心复杂、深刻的情感,表现出主人公对感情的渴望与无奈,仿佛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一般动人心弦,也将人们代入到一种感伤的场景之内,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与审美想象。在呈示部与再现部都出现了三连音,但其带来的听觉效果与内心感受截然不同,呈示部内的三连音置于悠扬、绵长的旋律之中,虽然整体的情感基调婉伤、凄凉,但依然可以听出主人公在追寻中的丝丝希望、美好幻想。但在再现部中,三连音的运用置于更加平缓的旋律之内,节奏舒缓低沉,是苦寻无果后的归回现实、无奈放弃与心有不甘。另外歌曲的旋律与调式方向并无明显的变化,更多的是情感表达方式的转变,在整体中体现出起承转合,如泣如诉般讲述着凄美的故事,再加上节奏的巧妙使用,更添歌曲的韵味。
(三)演唱的声音美与情感美
歌曲的美感、乐曲风格不仅体现在歌词、曲调之上,而且体现在演唱之中。《在水一方》是以我国古典诗歌为题材,由西方作曲技巧、歌唱方法、中国古典文化元素等共同构成的古风流行歌曲,演唱时的声音处理及情感表达是必备的基本功,更是乐曲风格的集中体现[5]。
1、以饱满气息塑造情感线条
中国早期古风歌曲《在水一方》所表达的情感十分丰富,既有着对“佳人”的渴望、希望及美好幻想,又包含对“佳人”可遇不可求、触不可及的感伤与凄婉,以及最终不得不回归现实的无奈与无力。在演唱时气息是发声的基础,更是情感表达的媒介,因歌曲内包含着音多拍,部分乐句结尾处延长至五拍,所以对气息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唱者必须保证气息充足、连贯且均匀才能够更好地表现歌曲的内容、音乐形象,更好地抒发情感。例如呈示部第一句有着希望与迷离的冲突之感,整体旋律悠扬婉转、柔美抒情,演唱时放松身体,确保下巴松弛,以“打哈欠”的形式打开喉咙,在此基础上吸气,将气息存储在横膈膜下方以及胸腹部的深处,烟花厂哪个第一句时同样要保持吸气的姿态,在前奏响起开始便做好控制气息的准备,第一个音奏出时吐气,但气息不能过于饱满,而是要轻柔、舒缓,以此做到强弱得当,唱出柔情似水的感觉。在演唱中部的高音部分时,要确保气息饱满,声音圆润动听,需要找准换气的气口,注重乐句之间的衔接,在唱完上一句之后,以正确的呼吸方式保证气息回到饱满的状态,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一句的演唱,这样便可以用饱满的气息塑造出起伏波动、动人心弦的情感线条。
2、以严谨咬字打造艺术效果
《在水一方》的歌词是“古风”风格的集中体现,歌词的意象、意境、情感以及诗歌文学的艺术美感需要通过精准、严谨地咬字吐字予以实现。此首古风流行歌曲的歌词有着朦胧感与距离美,多归韵在“ang”上,且格律十分工整,有着抑扬顿挫之感,更有助于情绪的宣泄与情感的表达。在演唱时要遵循汉语的语用习惯,把握好歌词的韵脚与平仄,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演唱技艺、咬字吐字方法等展现出歌曲的乐曲风格。此首古风流行歌曲以“a”音居多,如“草”、“苍”、“方”等,演唱时要咬准字头,即咬住a母音,但切忌咬得过紧、过死,在咬准字头的同时向自然地向后方移动,过渡到字身,用咽壁的力量演唱字尾,这样可以避免“头重脚轻”,还可以通过字尾的延长打造出一种余音绕梁的艺术美感,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受。另外,在演唱时需要注重咬字的归韵,体现出我国古典诗歌的韵律美、结构美与形式美。未达到此种演唱艺术效果,需要在日常习练中下足功夫,以歌词的诵读为开端,把握好每一个字的发音、音调,在演唱时除了要归韵,还可以调整语气、语调,展现出中华汉字的魅力,助推情感的表达。
结 语
中国早期古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创作于1975年,由刘家庆作词、琼瑶作曲,其旋律悠扬舒缓、引人入胜,歌词改编自我国古典诗歌《诗经·秦风·蒹葭》,经音乐艺术化创造后富有时代气息,且语言朴素直白、通俗易懂。作为极具代表性、开创性的中国早期古风流行歌曲之一,《在水一方》不仅在文化上意蕴深远,且在歌词上有着朦胧美、距离美,曲调温婉柔情、曲体舒缓柔和。在演唱时需要以饱满的气息塑造情感线条,以严谨的咬字打造艺术效果,进而将此首古风流行歌曲的乐曲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