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援助中国陆军建设述论(1949—1960)
2022-11-22贺雪娇贺怀锴
贺雪娇 贺怀锴
(1.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及技术水平整体落后。由于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人才与技术短缺,同时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中国陆军装备的改善与更新只能向苏联寻求援助。目前学术界关于苏联援华的研究侧重于经济方面,军事方面较为薄弱,其中关于海军与空军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而陆军却未见专文。(1)关于苏联援助中国海军的论文有孙泽学、贺怀锴:《苏联援建中国人民海军述论(1949—1960年)》,《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6期。关于苏联援助中国空军的论文有杨爱华:《苏联对中国空军实施技术援助的方式、特点及影响(1949—1960)》,《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第8期;杨爱华:《苏联专家与中国空军教育的建设(1949—1960)》,《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年第2期。本文拟在爬梳史料的基础上,对1950年代苏联援华陆军装备和技术、苏联陆军顾问援华、中国自主发展与苏联援助等问题进行考证,以期对此问题有深入、全面和系统的探讨。
一、苏联对华陆军武器装备与技术援助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仅能生产一些枪械和弹药,火炮、坦克等装备“主要是靠缴获的物资来保障的”。(2)《库兹涅佐夫致斯大林报告:毛泽东来电谈中国局势》,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1卷,东方出版中心2015年版,第210页。由于装备主要来自战场缴获,这就造成了武器种类、型号十分复杂的情况。建国初期,就枪械而言,人民解放军拥有枪械200余万支,其中步枪的口径多达10余种,产自美国、苏联、德国、英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中国成了各国枪械的陈列馆。就坦克而言,装甲坦克部队“完全依靠夺取敌人的坦克来装备自己,所有坦克均系日、美式的”(3)许光达、向仲华:《装甲兵组建初期的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当时中国陆军约有三四百辆坦克。就火炮来讲,型号也有数十种,产自10多个国家,被称之为万国牌火炮,其中大部分是骡马拖拽的小口径、近射程的火炮,性能落后,难以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兵器工业只能生产一些小口径迫击炮。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我军改善武器装备的主要途径是从苏联进口”。(4)陈锡联:《陈锡联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378页。
(一)苏联成品装备直接援助中国陆军换装
随着解放战争局势的变化,中苏双方都希望能就时局交换意见。1949年1月,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秘密来华,31日抵达西柏坡。2月1日晚,周恩来、朱德向米高扬陈述中国军事现状,并提出军事援助请求。次日,米高扬向斯大林汇报中方的情况与要求,称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仅有108门高射炮、150门反坦克炮,中方询问“能否向他们提供一定数量的日式、德式和捷克斯洛伐克式的高射炮和炮弹”,能否“提供一定数量的反坦克炮”,以及能否“派遣专家并援助一些设备,以便生产武器”。(5)《米高扬致斯大林电:关于提供武器弹药和军事专家的请求等》,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1卷,第396页。3日,斯大林答复米高扬,“我们现在没有国外生产的高射炮和反坦克炮。如果中国共产党人希望的话,我们可以送给你们一些俄国生产的高射炮、反坦克炮和反坦克武器。至于组织军事工业,我们会尽量帮助。”(6)《斯大林致米高扬电:关于大城市和提供武器弹药的问题》,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1卷,第402页。中苏就援助中国陆军装备达成初步共识。同年7月,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三百九十万人,其中四个野战军二百四十万人”。(7)《代表中共中央给联共(布)中央斯大林的报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页。中国陆军数量庞大,但装备以轻型居多。在枪械中,手枪、步枪等约占九成。在火炮中,小口径迫击炮约占六成,且品种繁杂,整体水平较低。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同意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但志愿军装备非常差,“只有108门大炮,一辆坦克也没有”。而据朝鲜得到的讯息,在朝鲜作战的美军1个军即约有1500门大炮。毛泽东认为志愿军士兵人数比较好解决,但装备要“完全指望苏联的援助”。(8)《罗申致斯大林电:毛泽东对出兵朝鲜的态度》,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3卷,第84—85页。10月8日,周恩来前往苏联,向斯大林表达援助志愿军装备的请求,斯大林表示“完全满足中国抗美援朝所需的飞机、大炮、坦克等军事装备”。(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85、92页。随后,苏联从部队抽调了可“组建10个坦克团”的武器装备,交付中国。(10)《华西列夫斯基和什捷缅科报告:苏军将在中国东北集结》,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3卷,第101页。这批坦克包含“T-34坦克300辆,ИC-2重型坦克60辆,CAY-122自行火炮40辆”。(11)许光达、向仲华:《装甲兵组建初期的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第161页。11月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已有36个师开赴朝鲜战场。5日,周恩来代毛泽东起草致斯大林的电文,商请苏联“供给我国三十六个师的步兵轻武器装备”。(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85、92页。7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希望苏联能在1951年1月到2月提供该批装备,包括步枪14万支、自动枪2.6万支、轻机枪7000挺、重机枪2000挺等。(13)《毛泽东致斯大林电:请求苏联提供武器装备》,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3卷,第109页。斯大林同意按毛泽东的提议实施,此后,这批装备陆续交付中国陆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几次激烈的战役,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但在战斗中也暴露出志愿军装备与美军存在较大的差距。1951年5月,中国派出以总参谋长徐向前为团长的访苏代表团,其任务在于向苏联“购买六十个师的武器装备”。徐向前抵达莫斯科后,即与苏方展开谈判,苏联以“运输能力有限”,仅同意于1951年“解决十六个师的装备”,剩余44个师装备到1954年完成。(14)徐向前:《徐向前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第600—601页。在装备质量上,斯大林认为中方每个师的装备不够强,“提议每师须配备坦克,增加炮火”,毛泽东表示“这是完全正确的”,并指示徐向前照苏方的意见“具体商谈”。(15)《请苏联提供六十个师装备并在六个月内运至中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04页。6月24日,斯大林推翻原案,同意在1951年内提供10个师装备,剩余50个师的装备到1954年上半年完成,并指出提前完成订单“没有可能”。(16)《斯大林致毛泽东电: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问题》,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3卷,第323页。29日,毛泽东回电斯大林“同意您的意见”,交货时间“按照苏联的生产和运输的可能条件去规定”。(17)《关于朝鲜停战谈判等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511页。10月,斯大林再次推翻该案,他指出1951年只能供应4个师装备,其余56个师将推迟到“1954年底完成”。(18)《斯大林致毛泽东电:派遣军事顾问和提供装备问题》,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4卷,第105页。到1954年底,中国实际获得57个师的装备,其中1951年订单中“内含朝鲜三个师”。(19)《请苏联提供六十个师装备并在六个月内运至中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04页。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后,中方考虑到战争形势有所缓和,除执行原有协定外,“尽可能不再购买苏联的武器,只进口一些高性能的武器”。(20)王亚志回忆,沈志华、李丹慧整理:《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据统计,到1955年底,中国共接收苏联80余万支枪械、1.1万多门火炮。(21)《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0、127—129页。依托这批装备,中国步兵实现了换装苏式装备,炮兵的武器装备也“基本上实现了由多国杂式装备向主要使用苏式装备、以骡马炮兵为主向摩托炮兵为主的转变”。(22)陈锡联:《陈锡联回忆录》,第379页。到1955年5月,中国装甲兵部队“已拥有各种苏式坦克、自行火炮3037辆”(23)许光达、向仲华:《装甲兵组建初期的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第161页。,坦克型号主要是T-34坦克,中国装甲兵部队初具战斗力。总之,苏联援助的这批装备对中国陆军装备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方仿制苏联装备
1950年到1955年,中国陆军装备主要以引进苏联现成装备为主,同时开始按苏联装备和图纸进行仿制,但此时期仿制的多为初级装备,如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迫击炮等。1956年到1960年,中国基本上停止了引进现成的苏联装备,并开始按苏联陆军新式武器制式仿制高级装备,如大口径火炮、坦克等,两个阶段具有明显的不同特色。“缴获、购买装备和仿制生产是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桥’”,而最终“是应该走自己的路”,要研制和生产自己的装备,这一观点在当时的军队系统是“有清楚的共识的”。(24)贺晋年:《研制我国第一代坦克装甲车辆的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第458—459页。
其一,枪械的仿制。枪械的仿制比火炮和坦克的仿制要容易,在1949年到1955年间,中国就已开始仿制苏联枪械。中国先后仿制了51式与54式手枪、53式步枪、50式与54式冲锋枪、53式轻机枪与重机枪、54式高射机枪等。1955年1月,苏联“向中国提供了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和14.5毫米二联、四联高射机枪的图纸、技术资料及样枪”。1956年,中国按照苏方枪械的资料,仿制“生产了大量的56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和班用机枪”,换下了53式步枪、54式冲锋枪和53式轻机枪,56式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成为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枪械。1957年到1959年,中国相继仿制出58式轻机枪与58式高射机枪等。(25)《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0、127—129页。1950年代中后期仿制的枪械较1955前仿制的枪械有较大进步,主要表现为易操作,携带方便;精度好,火力增强。
其二,火炮的仿制。迫击炮是一种以攻击遮蔽物后方为目标的火炮,中国按照苏联迫击炮型制,先后仿制了53式82毫米迫击炮、55式120毫米迫击炮与56式160毫米迫击炮,中国陆军形成第一代制式迫击炮系列。火箭炮是一种应用无坐力炮射击原理发射的筒形射击火器,中国按苏联火箭筒型制仿制了56式40毫米火箭筒。榴弹炮和加农炮是地面炮兵的主要压制武器,中国按照苏联技术资料仿制成功了54式122毫米榴弹炮与56式152毫米榴弹炮。中国按苏联技术资料仿制了54式76毫米加农炮、56式85毫米加农炮和59式130毫米、152毫米加农炮。榴弹炮和加农炮的仿制开创了中国自行仿制生产大口径火炮的记录。反坦克炮是用以攻击装甲的地面火炮,1955年,中国按苏方资料仿制了55式57毫米反坦克炮。坦克炮是坦克的主要攻击装备,1958年,中国仿制成功了100毫米线膛坦克炮。高射炮是从地面攻击空中目标的火炮,中国按苏联资料前后仿制了55式37毫米、59式57毫米和59式100毫米3种高射炮,组成了对低空、中低空和中高空目标的火力配系。(26)《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2009年版,第94—108页。到196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拥有了“新式国产的大口径加农大炮”,“威力强大的自动化的高射炮”,炮兵部队已“成为无坚不摧的现代化炮兵”。(27)《高举党的总路线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红旗 我们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陆海空三军国庆大检阅》,《人民日报》1959年10月2日,第2版。
其三,坦克的仿制。1955年11月,中国从苏联引进了T-54图纸,同时购进T-54中型坦克和T-54A中型坦克样车。包头617厂以此为基础,进行仿制生产,到1958年底组装出第一辆坦克。1959年,第一批国产32辆坦克陆续出厂装备部队,该型号坦克被命名为59式中型坦克。同年10月1日,首批量产的59式中型坦克“参加了建国10周年阅兵庆典”。(28)贺晋年:《研制我国第一代坦克装甲车辆的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第458页。《人民日报》对此次国庆阅兵中的坦克评价,“参加受检阅的我国制造的新型坦克,性能优良,有各种最新式的技术装备和强大的火力”,而且强调这是“祖国制造出来的”。(29)《高举党的总路线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红旗 我们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陆海空三军国庆大检阅》,《人民日报》1959年10月2日,第2版。59式坦克就是按照T54坦克的“图纸来设计的”(30)魏宸官:《中国第一辆轻型坦克研发始末》,桑硼飞主编:《红色征途 北京理工大学辉煌70年访谈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46页。,性能良好,成为中国第一代主战坦克。59式坦克的量产掀开了中国装甲兵团建设的新篇章,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坦克的历史。
经过艰辛奋斗、拼搏与探索,到196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初步实现了制式化和国产化,并为自行研制奠定了基础。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中国陆军武器系统开始逐渐脱离苏联武器装备的制式,进入自主研发阶段。
二、苏联陆军顾问援华
1949年到1960年,苏方向中方派出了大批陆军顾问。苏联顾问对陆军建设“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完善了中国陆军规章制度、培养了中国陆军人才、传授了装备技术等。当然他们“也时常表现出老大思想,听不进不同意见”,中方与苏联顾问之间也“常有争论”,但总体上“双方合作还是愉快的”。(31)陈锡联:《陈锡联回忆录》,第402页。
(一)援华陆军顾问、专家概况及其贡献
据统计,1949年到1960年,苏联海军援华顾问人数“累计达到3390余人”(32)萧劲光:《萧劲光回忆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年版,第232页。,苏联空军援华顾问人数为2021名。(33)《关于十年来在空军工作过的苏联顾问、专家人数统计及名单》,空军档案馆藏,转引自杨爱华:《苏联专家与中国空军教育的建设(1949—1960)》,《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年第2期。彭德怀的军事秘书王亚志认为,“苏联军事专家和顾问来华总数大约有10000人次”(34)王亚志回忆,沈志华、李丹慧整理:《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第115、114页。,这个数据包括了大量的辅助人员。沈志华认为,大体“砍掉1/3,那么苏联军事专家至少也有7000人”(35)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408、303—305页。,去掉海军和空军援华顾问人数,陆军援华顾问人数有1500人左右。(36)据现有史料只能进行估算,随着以后档案史料的解密,这一数据还有待进一步精确。建国初期,人民海军与空军均为初创,更需要苏联的援助,因此海军和空军援华专家要多于陆军。1949年到1955年,苏联陆军援华顾问一直保持在二三百人左右。如1953年,“中国陆军系统的顾问共294人”。(37)王亚志回忆,沈志华、李丹慧整理:《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第115、114页。1956年,随着中国陆军部队的发展,各方面对苏联顾问的需求有所下降。鉴于此,同年5月,彭德怀与苏联军事总顾问商定援华军事专家人数,“从现有的592名,减为422名”(38)王焰:《彭德怀年谱》,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23页。,其中海军由93人增加至145人,空军由78人增加至120人,而陆军顾问人数大大缩减。此后,陆军系统的顾问人数呈现下降趋势。
1958年7月,赫鲁晓夫访华时,他认为中国各领域已不再急需苏联顾问,且中国时常批评苏联顾问,他建议“把顾问全部撤回”,如果中国需要技术,可以“派人去学”。毛泽东认为中国还需要顾问,赫鲁晓夫又提出“可以考虑把军事顾问都撤回来,因为你们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党,拥有你们那样丰富的军事经验”。邓小平提议,“可以考虑把顾问制改成专家制”,限制部分权力,赫鲁晓夫对此表示同意。(39)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408、303—305页。同年8月,军事顾问制改为专家制。1956年到1960年,是中国武器仿制的关键时期,中国对于苏联军事技术顾问的需求极度迫切,鉴于此,毛泽东一再强调军事指挥顾问可以撤回,但军事技术顾问应留下。因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事件,在互相不信任的基调下,中苏任何一方的意外举动,都可能使中苏关系走向恶化。1959年10月,赫鲁晓夫再度访华,两国领导人甚至发生了争吵,中苏关系已岌岌可危。1960年,中苏双方在公开场合互相指责,矛盾进一步激化。7月,苏方照会中方,将“包括军事方面在内的苏联专家和顾问”召回苏联。(40)《苏联驻华使馆致中国外交部照会: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9卷,第166页。
苏联陆军顾问对中国的援助主要包括援助陆军学校建设、参与制定陆军规章、传授苏联武器装备的技术以及训练中国陆军官兵。
第一,援助中国陆军学校建设,参与学校教学与规章制定。首先,陆军系统中的苏联军事顾问多数分配到了军校。如在炮兵中工作的苏联专家,“前前后后大概有几十人。少部分在机关,大部分在学校”。(41)陈锡联:《陈锡联回忆录》,第400、401页。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及各兵种学校,如高级步兵学校、高级炮兵学校和坦克学校等都聘请了苏联军事顾问。如在创办第二坦克学校之初,“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建设”,军委“派来苏联专家帮助学校建设”,在各方的努力下,“学校很快走向正规”。(42)林彬:《第二坦克学校的创建和朱总司令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第239页。其次,参与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苏联军事顾问既参照苏军学校的经验,又结合中国陆军的特点和经验,积极“协助制定条令、训练大纲等制度性文件”。(43)陈锡联:《陈锡联回忆录》,第400、401页。学校条例的制定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撑。再次,参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在教学中,一般先由苏联顾问向中方教员传授知识,然后再由教员教学员。1954年,朱德对这种教学方式给予了肯定,认为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军校“培养了许多教员”,“很有成绩”。(44)朱德:《倡导部队钻研军事学术风气》,《朱德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828页。总之,由于“苏联专家大公无私的帮助,经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学校在教学、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收获,并“初具规模”。(45)陈赓:《在庆祝学院成立一周年暨第二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陈赓军事文选》编辑组编:《陈赓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第727页。
第二,参与制定陆军规章。中国陆军兵种原来仅有步兵,装甲兵、炮兵等兵种都是新设的,因此需要苏联顾问“帮助组建领导机构和拟定部队编制”。(46)陈锡联:《陈锡联回忆录》,第401页。同时,各新设兵种的规章制度几乎是零基础,因此各项规章的制定多是参照苏联来拟定的。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指出,“特别是在技术方面的各种制度,几乎全都是按照苏军的经验去作的”。(47)(48)许光达、向仲华:《装甲兵组建初期的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第175、165、175页。如1951年7月,装甲兵“参照苏军条例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装甲兵车场勤务与车辆使用条例(草案)》”。(49)孙三:《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的技术工作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第469页。尤其重要的是苏联军事顾问曾多次建议中国实行“四项制度”,即义务兵役制、薪金制、军衔制和勋章奖章制,并“提供苏联的有关条令、条例,供我军参考”。(50)王亚志回忆,沈志华、李丹慧整理:《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第153页。在听取苏联顾问的建议后,1953年中央军委相继成立兵役法、军衔和薪金筹备委员会。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1955年中国开始推行义务兵役制、薪金制、军衔制和勋章奖章制。苏军的规章制度对中国军队的转型影响很大,推动了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
第三,负责技术的传授及官兵的训练。在购买装备基础上,中国还引进了苏联枪炮、坦克技术图纸,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中国武器装备仿制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51)彭德怀:《军事建设概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22页。如果没有苏联专家的指导,中方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复杂的技术。苏联军事顾问“帮助我们掌握技术,消化资料,进行仿制等,做了大量工作,对我们是有帮助的”,即便中苏关系紧张以后,“有的专家仍然表现很好,热心地从事他份内的工作”。(52)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第641页。对于中国陆军而言,很多方面都是不曾接触过的业务。如装甲兵是中国陆军的一个“新兵种”,“坦克兵是从步兵、炮兵调来的,对坦克技术还不熟悉”,所以急需苏联顾问帮助训练中国的坦克官兵。(53)朱德:《技术在装甲兵建设中的决定作用》,《朱德军事文选》,第817页。为了使官兵能够尽快学到本领,装甲兵部队决定“采取由苏军先给干部上小课,再由干部教自己的乘员,先干部后战士,现买现卖,强调互助,包教包学,少讲多做,边讲边做,直观教学”。(54)许光达、向仲华:《装甲兵组建初期的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第175、165、175页。装甲兵首席苏联顾问马雷金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装甲兵特点的训练大纲、射击教程、驾驶教范和有关技术工作的条令、条例”,同时要求“加强军官训练”,使其“能独立地教育下级和帮助他们的工作”。(55)吴景平:《忆装甲兵首席苏联顾问马雷金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第359页。再如炮兵部队,苏联顾问既要负责订购炮兵装备,又要负责训练炮兵使用和维护装备。正是在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下,中国陆军官兵才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先进的装备技术。
揆诸以上史实,苏联军事顾问在不同业务上帮助我们解决了军队建设“实际工作中的许多难题”,“使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避免了许多错误”(56)许光达、向仲华:《装甲兵组建初期的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第175、165、175页。,推动了中国陆军的建设和发展。
(二)与苏联专家的矛盾和解决方案
1949年6月,斯大林在与刘少奇会谈时,就苏联顾问在华的纪律问题表示,如果他们在华期间表现出态度傲慢,或是犯了错误,“我们对此将进行警告、教育。必要的话,将进行惩罚”。(57)《斯大林与刘少奇会谈纪要:对中国的援助》,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2卷,第72页。9月19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援华军事顾问在华行为规章。第一,苏联军事顾问援华期间必须给予中国军队“最大的实际援助”。第二,苏联军事顾问必须牢记中国军官才是部队和机关的“主要负责人”,不能越俎代庖,代替中方下达命令和决策。第三,苏联军事顾问在提意见时,必须“考虑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状况”。第四,当中苏间发生争吵和矛盾时,苏联军事顾问须将问题上报“中国相应的上级军事部门”。第五,不允许苏联军事顾问态度“高傲”。第六,在规定的薪金外,不得获取“额外的劳动报酬”。(58)《苏联部长会议决议: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援助》,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2卷,第113页。这些规章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苏联军事顾问在华的行为。
尽管苏联对在华军事顾问有着严格的规范,但在实际相处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苏联部分顾问态度傲慢,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彭德怀向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反映部分苏联顾问“在作风上也很粗暴”,“对我们在个别地方不采用苏军条例,很不满”。(59)《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401、400、400页。同时,有些苏联顾问“不考虑我们的具体情况,总说我们‘拖拉’”,只要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办,就会抱怨。(60)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54—555页。其次,苏联顾问主张中方应完全效仿苏联的军队制度。建国初期,我国军队缺乏制度和条例规范,苏联专家翻译苏联制度和条例用于中国军队,部分条例不考虑中国情况,“存在着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61)彭德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而斗争》,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编:《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568页。,如过度强调上下级的等级关系,忽视了军队的民主和团结。中苏间争议较大的问题是一长制,苏联顾问建议中方采用一长制,但一长制显然不符合中国军队在长期作战过程中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度。再次,军事顾问制度不完善。军事部门的首席顾问“一直没有个期限,换来换去,也不通知我们,也不征求我们的意见”。(62)《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401、400、400页。苏联军事顾问绝大多数是好的,坏的只是少数、个别的。苏方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多数苏联援华顾问也注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如装甲兵首席苏联顾问马雷金表示他不会“乱发议论”,而是“了解情况和熟悉环境”后才给出建议。(63)吴景平:《忆装甲兵首席苏联顾问马雷金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第357页。
中方在向苏联顾问学习过程中也存在问题。中国部分陆军官兵“不加分析地死守着不合时宜的老一套,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前进”,不愿向苏联顾问请教。还有部分官兵骄傲自满,认为打败过日本,打败过蒋介石,也在朝鲜打败过美国,“自己的一套已经能够应付将来的战争”(64)彭德怀:《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总结》,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50、49—50页。,根本不听苏联顾问意见,致使一些苏联军事顾问无事可做。鉴于此,1953年1月1日,毛泽东指示,“一定要将苏联的一切先进经验都学到手”。(6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彭德怀在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做总结时,指出苏联专家“军事的专门科学知识是精湛的,他们是诚心诚意、大公无私、积极负责来帮助我们的;我们要切切实实地向他们学习,不厌倦地向他们请教”,要“克服骄傲自满、墨守成规”,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军事的现代化。(66)彭德怀:《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总结》,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50、49—50页。当问题出现后,中方首先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苏联军事顾问认为,一些中国陆军官兵“主动地系统地向他们介绍情况不够,对他们的意见重视不够”。对此,毛泽东指示,“凡不虚心学习者应受到批评”。(6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第623—624页。毛泽东在同尤金会谈时指出,“我们过去也有缺点,没有主动多向苏联同志介绍情况。现在要克服这些缺点,采取积极的态度”。(68)《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401、400、400页。如在高级炮兵学校,苏联顾问认为,“系里对他们的意见不重视,几位顾问谈论时流露出不高兴的样子”。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孔从洲给翻译规定,要及时将顾问意见反馈给学校领导,使得学校领导“及时了解顾问的意见”,能够采纳的意见及时督促实施,不符合中国军队的建议要及时解释原因。因此,苏联顾问也遇事主动同中方商量,“积极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热情很高。在高级炮校工作期间,我们同苏联顾问的关系是非常融洽密切的”。(69)孔从洲:《孔从洲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460页。
当问题出现时,中苏双方都能从自身反省不足,积极探索改善双方的关系和解决分歧的方法。总之,中国陆军官兵与苏联援华顾问整体上相处融洽,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除了引进苏联装备和聘请苏联陆军顾问,中国还坚持实施走出去的方法,向苏联军事学校派出大量留学生。1950年代,中国向苏联“派出军事留学生800人左右”(70)朱训主编:《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忆留苏岁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384—385页。,其中,海军派出留苏学员300余人,空军200余人,陆军约200人(71)李喜所主编:《中国留学通史·新中国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84—89页。,陆军留苏学员主要分布于列宁格勒炮兵指挥学院、苏联装甲坦克兵学院等。(72)列宁格勒炮兵指挥学院43人、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学院35人、苏联红旗军事通信学院26人、莫斯科炮兵军事工程学院22人、苏联装甲坦克兵学院22人、苏联防化军事学院16人、苏联古比雷夫军事工程学院13人、基辅基洛夫炮兵高等工程技术学院12人、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10人等。1951年5月,徐向前访问苏联期间,参观了苏联的斯大林摩托装甲学院及高级步兵射击学校,他认为该校的“设备非常完善,教育方法与实际相结合,用很多方法使学员易懂”。回国后,他向毛泽东提议“由国内选一批有经验有适当文化的较年轻的营或连以上优秀干部送苏联学习,造就一定是很快的,请考虑是否可行”(73)国防大学第二编研室徐向前传编写组编:《徐向前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页。,该建议得到毛泽东的批准。1953年,军队系统共派出98名留苏学员,其中海军55名,测绘兵10名,卫生兵8名,装甲兵7名,炮兵6名,通信兵6名,空军6名(74)王亚志回忆,沈志华、李丹慧整理:《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第109页。,这是陆军第一次向苏联派遣留学生。此后,每年陆军都会派出官兵前往苏联留学。1954年9月,以国防部长彭德怀为团长的代表团访苏,彭德怀、许光达等看望苏联装甲坦克兵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彭德怀指出,“我军搞现代化建设需要坦克,你们要集中精力好好学习,把苏军装甲兵专业学到手”;派你们来学习,“国家是要付学费的,每人40两黄金”。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也指出,“坦克是装甲兵的基本装备,要建设现代化的装甲兵,没有先进的优良的技术装备是不行的”,嘱咐留苏学员“对苏军现有的新型坦克技术,要很好学习钻研”。(75)朱训主编:《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忆留苏岁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384—385页。陆军留苏学员按期顺利毕业,回国后对中国陆军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立足自主发展并寻求苏联援助
对待外援问题,中方一贯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1950年代,中国军队“学习苏联是肯定的”,学习苏联与立足自主发展是一致的,“没有矛盾”,必须学会的是苏联的“军事思想,新的战术、技术”等(76)许光达:《在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的发言》,《许光达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第285页。,为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950年到1960年,中国在处理自主发展与寻求苏联援助关系时,各时期有不同的政策。
1950年代初,中方强调的是“学不学”问题,鼓励学苏联。建国时期,中国陆军装备差,工业基础薄弱,又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向苏联寻求帮助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1953年1月,毛泽东在高级步兵学校第一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我国装备技术落后,为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必须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学习”。(77)《毛泽东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的三个训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第10页。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必须反对骄傲自满”,反对“固执地停顿于旧阶段”。(78)毛泽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的几个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72页。为了响应毛泽东关于“向苏联军事科学学习”的号召,当时陆军院校和机关强调,“先把苏联先进的军事科学学到手”,向部队和学员传达“不走样地学”等指示,提出全面学习苏联军事科学的要求。学习过程中出现“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偏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则是不可避免的,是可以理解的”。(79)张献奎:《忆总高级步兵学校的教学生活》,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院校·回忆史料》,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682页。
这时期,中国陆军以购买现成装备为主,但毛泽东等领导人已开始考虑引进技术问题。1951年4月,毛泽东致电斯大林,中国计划“发展兵工厂”,中国武器装备生产标准计划采用苏联规格,首先请苏联提供“步兵武器和弹药的许可证”(80)《毛泽东致斯大林电:请求发放武器和弹药生产许可证》,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3卷,第278页。,斯大林同意援助中国制造苏军装备中“现有各种武器、弹药所必需的蓝图”。(8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第151、239页。徐向前前往苏联谈判军事援助前,毛泽东对其叮嘱,“多搞点技术项目,发展自己的兵工生产”。5月,徐向前抵达苏联,经过谈判,苏联“同意转让几种兵工生产的技术资料,帮助建设一些工厂”,但斯大林也有顾虑,“缩手缩脚”。(82)徐向前:《徐向前回忆录》,第599—603页。1952年5月21日,聂荣臻、周恩来签发中央兵工委员会《关于兵工问题的决定》,“我们现有的兵工工业,在品种上、数量上或技术水平上,对国防军的要求均相差很远”,为了适应国防需要,“首先应使现有的人力、物力发挥应有效率”。(8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第151、239页。聂荣臻认为,如果在武器装备方面完全依靠外援,必然会“让别人牵着鼻子走”。(84)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第638、644页。1954年,彭德怀在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军队装备的现代化“不是单靠国外订货所能解决的”。(85)彭德怀:《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总结》,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44页。揆诸以上史实,我们可以看出,在建国初期,中国陆军就已经在引进外援的同时注意到了自主发展。
到1955年后,随着学习苏联过程中的教条主义问题越来越突出,“怎么学”成为主旋律,更强调辩证地学。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指出过去“人家的短处也去学”,吃了亏,以后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8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1958年的联合舰队、长波电台事件使得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此后,中方更强调自主发展。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指出,“因为我们不懂,完全没有经验,横竖自己不晓得,只好搬”,“军事工作中搬了一部分教条”。(87)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68页。如炮兵部队于1950年代初期“就照搬了苏军的模式。在正规化建设中,形式主义的东西也不少”。50年代后期,则在坚持立足我军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苏联及其他国家的经验”。(88)陈锡联:《陈锡联回忆录》,第403页。
中国陆军武器装备走向自主研发之路。历史事实证明,中国陆军装备先购买苏联成品,再到仿制苏联装备,最后过渡到我国自行研究设计,这种方案是符合国情的选择。到1950年代末,主要以自行研制为主。其一,63式坦克的自行研制。1958年8月,国防科委与装甲兵司令部对军事工程学院和五机部60设计所等单位下达“研制我国第一代水陆坦克的任务”,这次研发“没有模仿、照搬”苏联,而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到1963年5月“完成了设计定型,胜利结束了我国第一代水陆坦克的研制任务”。(89)朱鸿慈:《六三式水陆坦克研制工作回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装甲兵回忆史料》,第475—476页。其二,63式火箭炮的自行研制。1958年,中国“开始自行设计研制炮兵武器装备”,“只用了5年时间”就研制成功了63式火箭炮,并很快生产,装备了部队。(90)戚务政:《炮兵武器装备建设的历史转折和艰巨任务》,《回顾与展望》编辑委员会编:《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60—161页。其三,63式自动步枪的自行研制。1959年,中国开始自动步枪的研制工作,到1963年完成了设计定型。63式自动步枪开创了独立自行研制自动步枪的新局面。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回在华所有专家,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迫使我们更快地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上进入科研攻关新阶段”,这是中国武器装备自主化的重要转折点。(91)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第638、644页。
聂荣臻指出,军队装备建设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避免“严重的依赖思想”,国内供应不了的材料就向国外订货,技术关过不去,就请苏联专家,固然一时省心省力,但是“在形势变化了的时候,矛盾就暴露出来了,搞得很被动”(92)聂荣臻:《军工生产中的几个问题》,《聂荣臻科技文选》,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217页。,固步自封与严重依赖外援这两种极端思想都要不得。1950年代,中国陆军军队对待外援的方针既强调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又不排除争取必要与可能的援助。对于争取外援与自主发展的关系,毛泽东认为“争取苏联的援助是很需要的,但主要的还是自力更生”。(93)毛泽东:《要以我为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392页。正是因为中国陆军始终坚持立足自主发展,并积极寻求苏联援助的方针,才为1960年后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奠定了基础。
结 语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武器主要取之于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军工技术落后和人才短缺,加之以欧美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中国军事装备的更新换代只能向苏联寻求援助。1957年,彭德怀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大会上指出,由于苏联的援助,“我军装备技术改善的速度和范围,都是空前的。目前,国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陆军制式武器的需要。”(94)彭德怀:《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军队,保卫祖国和平建设——在北京市各界人民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57年8月1日,第2版。
1950年代初期,苏联也“正忙于医治战争创伤”,以往我们的宣传工作“只注意强调苏联如何强大,对他们的困难极少涉及”。(95)徐向前:《徐向前回忆录》,第603页。有人认为苏联援助中国的武器是落后的,因此否定苏联援建中国军队建设的贡献,该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二战后,苏军淘汰了一大批武器,苏联援助中国的36个师的步兵轻武器和60个师的装备基本上都是库存的旧品,聂荣臻对此评论,“谁也不可能把最先进的东西交给别人”。(96)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第627页。苏联援助中国的陆军武器虽落后一些,但“不能仅以部分枪炮的状况而否定苏联武器对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作战力量所起的主导的、积极的作用”。(97)王亚志回忆,沈志华、李丹慧整理:《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第45页。1950年代中后期,苏联亦向中国提供了部分枪械、火炮和坦克样品及图纸,以便中国进行仿制生产。当时中国武器库中的现代化武器,或是苏联制造的,或是根据苏联提供的样品和设计图纸仿造的,大体符合实情。彭德怀对于苏联援建中国军队建设曾指出,“苏联在供应军事装备和帮助我们建设军事工业方面,作了完全兄弟般的努力”。(98)彭德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而斗争》,彭德怀传记编写组:《彭德怀军事文选》,第557页。
1950年代初期,苏联主要是直接援助中国陆军成品武器装备,帮助中国陆军在短期内实现武器装备升级。在苏联成品装备的援助基础上,中国根据苏式陆军武器装备制式和图纸,进行仿制生产,尤其是1950年代末,开始进入自行研制的新阶段。苏联在援助中国装备及技术同时,还向中国派出了大量的陆军顾问,他们帮助中国维护陆军装备,训练中国陆军官兵,援助军校建设,推动了中国陆军的发展。在自主发展和寻求援助的关系上,中国陆军始终坚持立足自主发展为主,寻求外援为辅的方针,该方针为中国陆军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