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反向设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11-22杜志娟赵光勇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毕业成果

杜志娟 赵光勇

(临沂大学 山东临沂 276000)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和设计[1],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高等教育中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始于20 世纪初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经历了“学习与移植、探索与挫折、混乱与恢复、开放与改革、提速与跨越、实践与创新”的演变过程[2]。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六次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最初1963年的体育学类专业中没有明确的“体育教育”专业,而是体育、田径运动、体操、球类运动、武术、游泳、冰上运动及运动保健试办专业。自1988年始,1993年版、1998年版、2012年版以及2018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都有了明确的“体育教育”专业。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中“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模式呈多样化趋势并持续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加趋于专业化、科学化、应用化和规范化。临沂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随着学校发展定位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修订。该研究从OBE 理念出发,反向思考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1 OBE理念对体育教育培养方案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1.1 OBE教育理念的特点及优势

OBE 是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在美国、澳大利亚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在我国,OBE被译为“成果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需求导向教育”以及“目标导向教育”,其都强调了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对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的要求[3],即注重教育产出。OBE 理念强调的是“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4]”,这同样也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最为关注的问题。

1.2 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得应用型人才需求急剧增长,从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应用转型。从2010 年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到2013年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到现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明确界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从原先学术型人才转向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回归到学校体育工作者,且课程体系已形成模块化,学生创业、就业的自主性不断增强[5]。

临沂大学在《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指导标准》指导下,以服务区域发展为主线,坚持为沂蒙服务的办学宗旨,学校正大力推行,以OBE理念为导向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在此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转向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向发展。

1.3 OBE教育理念下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

按照OBE“产出导向”的理念,反向设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逻辑范式,是从“出口往回找”。

第一,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办学定位,依据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由教育机构领导、中学校长和知名教师代表以及同行院校的专家共同参与论证,并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二,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相关要求,走访教育实习基地,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征求各用人单位意见,形成毕业要求;第三,根据毕业要求的指标点,设置不同课程及其目标;第四,根据其对毕业要求的“贡献度”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和教学要求;第五,从最终学习成果角度,确定教学内容设计;第六,在规定的周期内,根据教学参与者的教学评价反馈意见,持续改进并进一步修订培养目标。

2 OBE理念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应符合OBE理念的内核,据此提出了四大原则,即注重学习成果、遵循目标导向、突出协同合作以及强调成果评价。

2.1 注重学习成果的原则

注重学习成果的原则,符合OBE理念中“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课程教学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成果。传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的教学大纲决定教学内容,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度,而现实中会出现规定时间无法完成教学内容,但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得不调整教学节奏,导致课程教学中忽视学习成果、不注重学习目标达成的现象。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注重学习成果的原则,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体现。

2.2 遵循目标导向的原则

遵循目标导向的原则,符合OBE理念中“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从结果反向思考培养方案,把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需求”既作为出发点,又作为终点,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结果的一致性。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遵循专业设置按学科划分的原则[6],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如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篮球、足球、排球等注重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需求”,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调整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体育师资培养目标,将教师教育课程单独列出。

2.3 突出协同合作的原则

突出协同合作的原则,符合OBE理念中“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协同教学和合作学习打破了课程之间的壁垒,弱化了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强化了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协同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各课程教师之间的教学环节是互相协作的,尤其是支撑同一毕业要求的课程组,需根据毕业要求,共同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与组之间教学竞赛,激发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协同教学和合作学习的理念突出“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

2.4 强调成果评价的原则

强调成果评价的原则,符合OBE理念中“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评价结果应该用“符合/不符合”“达成/未达成”“通过/未通过”等词语来表示。学习评价是以促进和改善学习为目标,所以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多元化”评价模式,评价的结果对应毕业学分,学习评价的依据是学习成果,而学习成果的获得是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下,完成学习达到的绩效指标。因此,除教师评价外,学生及同行参与到评价中,可使学习成果评价更为全面。

3 OBE教育理念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3.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部逻辑关系的厘清

3.1.1 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因果关系

培养目标是指学生毕业五年左右,所达成的职业或者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是构建体育教育专业知识结构、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毕业要求则是指在毕业时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是学生完成该学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从二者内涵的角度来看,培养目标关注的是学生“能够做什么?”,毕业要求关注的是学生“具备什么知识和能力?”,即“能有什么?”,“能有什么”决定了“能做什么”,因此两者是因果关系。

3.1.2 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支撑关系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关系是支撑关系,课程体系是毕业要求的形成支撑,教学实施是毕业要求的实现支撑,考核评价是毕业要求的证明支撑。首先,要明确每一门具体课程教学,在实现培养目标和达到毕业要求中所起的作用,使得每一门课程都要与毕业要求直接联系起来,并明确课程每一项分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支撑关系,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为什么教?”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其次,明确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对达成毕业要求的贡献情况,这对于课程设置、学时要求、教学要求的制定是十分必要的。

3.2 OBE教育理念在培养方案修订中的应用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将遵循OBE教育理念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是出发点;“产出导向”是最终目的;“持续改进”是源动力。

3.2.1 根据“产出导向”定位培养目标,细化毕业要求

首先,培养目标的确定是整个培养方案的“重头戏”,它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体现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性、标志性和激励性价值。根据“产出导向”定位培养目标,应改革原来固有的“学科导向”为重的观念。根据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结合临沂大学“区域一流、省内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定位,确定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中学体育教育教学需求,立足沂蒙、面向山东,培养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高尚师德,具有扎实的体育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体育核心素质,能够胜任中学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训练、竞赛及班级管理工作,并能结合工作需要,开展体育教研活动,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学体育教师。

其次,毕业要求是学生毕业时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根据“产出导向”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要求,应体现专业人才的能力特征,支撑培养目标,其指标点还应具有可衡量性、可评价性和导向性。因此,毕业要求应从学生“能做什么”、学生“该做什么”、学生“会做什么”入手,转变以往“重视教学进度”而忽视“学习成果”的观念,制定反映学生知识、技能学以致用的能力、道德价值取向及社会责任以及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的指标点。临沂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设定,毕业要求指标点既能反映学校办学定位,也能反映专业培养要求。如在“师德规范”中突出强调了弘扬沂蒙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执教,立志成为爱岗敬业的“四有”好教师。在“教育情怀”中强调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教学能力”中明确指出,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体育学科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有初步的体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具备运动会组织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开展、运动训练指导等能力,能够胜任体育活动组织和教学等工作。在“班级指导”中,提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能胜任各类班级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

3.2.2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设计

课程体系是支撑毕业要求的基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已经采用“课程地图”这一工具,其目的是保证制定的学习目标,能够在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和学业测评中落到实处,以保证人才培养的最低质量要求。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整体优化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补充学科前沿进展,深入挖掘和提炼各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加强思政教学设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将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学科设置为体育学和教育学,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将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以及教师教育课程。

2018版《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体育学类的7门专业基础课是13个体育专业都需学习的课程。将学校体育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列为核心课程,外加体育技术课程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另外考研课程运动训练学也纳入其中。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和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规定,结合各门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权重,来设置课程的学时、学分,按学生知识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基础到拓展,分配到不同学期,使得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配置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3.2.3 体现“持续改进”,形成有效支撑,提升培养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强调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因此,不断持续改进体育教育这类技能型专业,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基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评价,既包括“校内循环”的教学评价,也包括“校外循环”的第三方评价以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并根据测评后形成的数据信息来调整、修订以往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教学要素,形成“评价—反馈—改进”完整的闭环循环,促进培养过程中各教学环节形成有效支撑,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 结语

建设教育强国,其根本是提高教育质量,具体的措施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最终落脚点是对高校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根据OBE 理念的内核,提出体育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是注重学习成果的原则、遵循目标导向的原则、突出协同合作的原则以及强调成果评价的原则,并提出反向设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逻辑范式,即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到毕业要求细化,再到分指标点的确定,再到课程体系的构建,最后落脚到教学设计,以保证最终学生所获学习成果的教学适切性。OBE 教育理念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执行,“以学生为中心”是出发点;“产出导向”是最终目的;“持续改进”是源动力,由此,提出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部逻辑关系厘清的基础上,首先,根据“产出导向”定位培养目标,细化毕业要求;其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设计;最后,体现“持续改进”形成有效支撑,提升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毕业成果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