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能训练的方法探析
2022-11-22浦莉娟
浦莉娟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太原 030401)
1 幼儿体能训练的基础理论
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与其他时期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该时期的幼儿,在身心状态和生理发育程度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特殊性[1]。该阶段的幼儿,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含量以各占1/2的比例存在于幼儿的骨骼中,因此幼儿的骨骼极易发生变形,而且幼儿的骨骼脆性低、韧性强且硬度较小,在该阶段对幼儿进行运动和姿势的训练,能够有效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体形,并培养幼儿的良好运动习惯[2]。此外,由于幼儿的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其骨骼肌的纤维在整体上呈现出细密的状态,而且其细胞间质的数量较多,肌腱多以宽短的形貌出现,因此该阶段的幼儿在进行运动时容易发生骨骼肌的疲劳和损伤。由于幼儿的年纪较小,其细胞和肌肉等活力较高,因此幼儿的新陈代谢速度较成年人偏快,而且日常活动的供氧量充足,能够迅速从疲劳状态中恢复,这就为幼儿的体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身体条件[3]。幼儿的骨骼肌通常优先发育大肌肉群,小肌肉群的发育落后于大肌肉群,这就导致幼儿在完成一套动作时主要依靠大肌肉群,容易出现大肌肉群使用过度的情况[4]。同时,幼儿的兴奋、抑制等反应在皮层中主要以扩散的形态存在,幼儿整体的神经强度较弱,导致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精神分散和好动性。针对幼儿的身体构造情况,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充分分析,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体能训练的具体措施,完善幼儿的体能训练教学,促进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从而推动幼儿体能训练的发展。
2 幼儿体能训练的方法探究
2.1 突出强调以幼儿为主体的训练
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为中心开发一系列的体能训练,保证幼儿的训练效果和身体健康[5]。要保障幼儿的主体地位,首先就要根据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已有的身体机能进行体能训练的安排,并根据不同的幼儿个体制定不同的体能训练方针,保证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幼儿的体能训练效果[6]。此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身体机能,在最佳训练期安排不同层次的训练,从而将体能训练的优势和效果最大化。由于幼儿的发育不完善且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对幼儿耐心地讲解运动技巧和注意事项,保证幼儿能够掌握体能训练内容,并提高运动适应能力。
2.2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开发多种体能训练形式
在传统的幼儿体能训练中,大多教师都采用慢跑、跳远、投掷以及攀登等方式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基本的运动需求,但是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完成该形式的训练,因此幼儿的训练积极性不高,取得的训练效果并不理想。兴趣是幼儿进行体能训练的关键因素,如果幼儿在训练过程中缺乏兴趣和主动性,极易出现精神不集中和抵抗训练的情况[7]。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根据幼儿的训练兴趣调整训练内容,并开发多种形式的体能训练,从而吸引幼儿参与到体能训练中,保证幼儿的训练效果。教师在制定幼儿体能训练的策略时,首先要关注幼儿的运动兴趣,如对于喜欢跳远的幼儿,教师可以着重安排其参与跑、跳的运动;而对于讨厌跳远的幼儿,教师要变换传统的立定跳远训练方式,如通过组织“小袋鼠找妈妈”的活动,让幼儿扮演小袋鼠,在游戏中进行小幅度的跳动,初步培养幼儿的跳远能力,同时也能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跳远兴趣。由于幼儿缺乏自我管控能力,其对于训练项目的反应会较为明显,对于感兴趣的项目,幼儿会积极参与到训练中,而对于不喜欢的项目,幼儿会表现出明显的排斥感,不愿意进行体能训练。为了保证幼儿体能训练的全面性,教师一方面要完善训练方案,另一方面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擅长方面增设必要的训练内容。此外,教师也要避免过早对幼儿进行不合适的体能训练,如引导幼儿进行武术、举重等项目的练习,避免过分追求训练的全面性,造成幼儿不可逆的身体损伤。
2.3 合理制定训练方式,提高运动效果
幼儿在该阶段智力发育还不成熟,其难以理解难度较高的运动技巧,因此在进行幼儿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优化训练方式、完善训练过程,通过制定恰当、科学的训练策略,使幼儿积极参与训练。比如,幼儿平衡车的训练,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平衡车训练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幼儿平衡车的锻炼目的及价值,同时了解幼儿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一方面要重视发展幼儿平衡车的基本动作,另一方面在练习基本动作的同时,要注意以提高身体素质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其次,基于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初期要经历3 个阶段:第一阶段,站姿推车走,该阶段不要求速度,也不要求幼儿坐于车上,只需鼓励幼儿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经过第一阶段,幼儿对平衡车有了初步的了解,也逐步找到正确的用力方式,并产生了初步的平衡感,这时进入第二阶段,幼儿会坐姿推车走,该阶段需要结合一定的骑行量来提升幼儿玩车的兴趣;第三阶段,坐姿滑行及滑行跑,经过前2 个阶段的练习,幼儿对于平衡及速度的探索欲望会更加强烈,该阶段不仅要加大骑行量,同时也要注意骑行安全。由于幼儿是一个极特别的群体,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根据幼儿在平衡车训练中的表现及时进行训练内容的调整,对于训练进度较快的幼儿可以提前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中;而对于训练进度较慢的幼儿,则要耐心、仔细地对幼儿进行指导,避免完全统一的训练方式,阻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其次,要根据幼儿的身体素质确定每周的训练次数以及训练的强度,避免运动负荷过强对幼儿的身体机能造成损伤,或者运动负荷过低,起不到幼儿锻炼的价值。最后,教育评价。教育评价对于教学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评价的过程中应避免片面性,用“一刀切”的方式评价好坏。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慎用横向比较。要以发展的眼光有效评价,给每个幼儿提供发展的空间。
2.4 做好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同步训练
家庭教育是幼儿生长发育阶段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将家庭、幼儿园的教育意识优化、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两者对幼儿教育的优势,从而提高幼儿的训练效果。在进行幼儿体能训练时,教师也要加强家长对幼儿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提高其训练认知。首先,教师要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儿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使家长重视幼儿的体能训练。要求家长按时将幼儿送至幼儿园,保证幼儿能够拥有足够的早间训练时间。同时,家长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陪幼儿在户外运动,如在运动场地进行简单的跑跳,使幼儿能够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简单的体能训练,从而加强幼儿的训练意识,使幼儿能够更好地融入训练中。此外,教师也要对家长进行专业的指导,要求家长在带领幼儿运动的过程中,重视幼儿的生理素质,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并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中严格禁止憋气类的项目,并按照从易到难、从小到大的方式逐步增加运动量。家长在带领幼儿训练的过程中也要做好运动环境检查,提前清楚运动场地中的障碍物,避免幼儿在跑跳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要保证幼儿的运动安全。
2.5 强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整体训练素质
教师是引导幼儿进行体能训练的主要人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训练素质,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训练。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在幼儿体能训练教师的配置上存在较大的不足,幼儿园的体能训练教师大多是幼儿园的普通教职工,其在高校期间接受到的教育主要以智力开发为主,较少涉及体能训练,因此,该部分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体能训练存在较大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幼儿园要在全社会积极招聘专业的幼儿体能训练人员,以其专业技能指导幼儿进行运动,从而保证幼儿能够在训练过程中接受到科学专业的指导,并得到专业的保护,避免幼儿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外在损伤。此外,教师也要对在职教师进行严格管理,使其在工作过程中遵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条例,并对该部分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幼儿训练指导技能,以更加科学规范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体能训练。通过强化师资力量,能够在幼儿园中形成良好的体能训练氛围,推动幼儿体能训练的发展。
3 结语
在重视幼儿体能的当今社会中,各幼儿园必须建立良好的教育意识,在幼儿园中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体能训练,从而强化幼儿的体能。针对该阶段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和心理状态,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贴切、具有可操作性的训练方针,保证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激发幼儿的训练积极性,主动参与训练,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多方面的体能训练,强化幼儿的身体素质,为幼儿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