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至县尧渡镇单季稻肥料试验

2022-11-22亢四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分蘖利用率肥料

亢四毛

(东至县尧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 东至 247200)

化肥是粮食产量中除土地以外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巨大[1]。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盲目追求产量,靠经验施肥、化肥品种结构不合理,重氮肥、轻磷钾肥,重无机肥轻有机肥,导致肥料利用率始终处于一个偏低的水平,且造成了土壤板结、透气性、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等不良后果。因此准确掌握水稻化肥利用率对水稻生产非常必要。

1 供试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

两系杂交稻,品种:隆两优1377(本地主栽品种)。

1.2 供试肥料

氮肥为湖北枝江三宁化工厂生的小颗粒尿素,含氮量为46%,磷肥为铜陵六国化工厂生产过磷酸钙,五氧化二磷含量为12.0%;氯化钾为俄罗斯产,含量为60%。

1.3 供试地点

东至县尧渡镇汪村村许嘴组郑玉阶户地块,试验田面积0.067 hm2,代表面积47.01 hm2,前茬作物冬闲田,地貌岗地,排灌条件为自然排灌,遇大旱需提水灌溉。一年一熟制,前茬为空白田,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灌条件好;耕层深度18 cm,地下水位中等。

1.4 供试土壤

土壤类型:水稻土土类、潴育型水稻土亚类、扁石泥田土属、扁石泥田土种;质地:黏壤;土壤化验结果:pH值为5.47,有机质为30.14 g/kg,全氮为1.80 g/kg,有效磷为17.69 mg/kg,速效钾为90 mg/kg,土壤编号:247200E20210518A001。

2 试验设计及方法

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无重复设计。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小区面积均为30 m2。小区四周设置不低于1 m宽的保护行,各小区准确标识,统一用木桩、木条及塑料薄膜包裹的田埂隔开,各小区单排单灌,避免串灌串排,除施肥不同外,各小区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

2.2 方法

2.2.1 肥料施用

肥料的使用:50%尿素、100%过磷酸钙、60%氯化钾作基肥,一次性全耕层施入,分蘖肥:20%尿素、穗肥30%尿素、40%氯化钾。全肥区折合每0.067 hm2施化肥纯量:氮为10 kg、五氧化二磷54 kg、氧化钾为7.5 kg。

2.2.2 各小区施肥量

处理1配方施肥无氮区:每小区施基肥过磷酸钙1 687 g、氯化钾405 g,分蘖肥和穗肥不施任何肥料。

处理2配方施肥无磷区:每小区施基肥尿素587 g、氯化钾405 g,分蘖肥:尿素352 g;不施穗肥。

处理3配方施肥无钾区:每小区施基肥尿素587 g、过磷酸钙1 687 g,分蘖肥:尿素352 g;不施穗肥。

处理4配方施肥全区:每小区施基肥尿素587 g、过磷酸钙1 687 g、氯化钾405 g,分蘖肥:尿素352 g;不施穗肥。

处理5空白区:整个生育期不施任何肥料。

2.2.3 田间管理

水稻4月30日播种,5月27日移栽,小区株行距20 cm×23 cm,即所有小区均栽13行×50株,折合每0.067 hm2移栽14 500穴,基本苗保证4×104苗以上,5月27日施基肥,6月8日追施分蘖肥,7月24日追施穗肥,收获期9月22日,分小区单打单收,测标准水分计实产,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2.2.4 各处理生育进程情况

处理1:播种期4月30日,移栽期5月27日,分蘖始期为6月3日,分蘖盛期为7月1日,始穗期为8月9日,齐穗期为8月13日,收获期为9月22日。

处理2:播种期4月30日,移栽期5月27日,分蘖始期为6月3日,分蘖盛期为7月1日,始穗期为8月9日,齐穗期为8月15日,收获期为9月22日。

处理3:播种期4月30日,移栽期5月27日,分蘖始期为6月3日,分蘖盛期为6月23日,始穗期为8月10日,齐穗期为8月153日,收获期为9月22日。

处理4:播种期4月30日,移栽期5月27日,分蘖始期为6月3日,分蘖盛期为7月1日,始穗期为8月11日,齐穗期为8月16日,收获期为9月22日。

处理5:播种期4月30日,移栽期5月27日,分蘖始期为6月3日,分蘖盛期为7月8日,始穗期为8月79日,齐穗期为8月11日,收获期为9月22日。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试验田各处理小区实产统计情况

处理1配方施肥无氮区:株高1.19 m,千粒质量26.54 g,结实率79.96%,鲜草量69.5 kg,鲜谷质量28.3 kg,干草质量25.98 kg,干谷质量20.39 kg,每0.067 hm2产干谷453.13 kg,干草577.54 kg。

处理2配方施肥无磷区:株高1.20 m,千粒质量25.92 g,结实率86.55%,鲜草量78.3 kg,鲜谷质量29.8 kg,干草质量29.56 kg,干谷质量22.63 kg,每0.067 hm2产干谷502.93 kg,干草657.12 kg。

处理3配方施肥无钾区:株高1.23 m,千粒质量25.62 g,结实率83.67%,鲜草量75.5 kg,鲜谷质量29.3 kg,干草质量29.37 kg,干谷质量22.05 kg,每0.067 hm2产干谷490.03 kg,干草652.9 kg。

处理4配方施肥全区:株高1.23 m,千粒质量26.64 g,结实率87.60%,鲜草量72.5 kg,鲜谷质量29.5 kg,干草质量27.1 kg,干谷质量26.93 kg,每0.067 hm2产干谷598.43 kg,干草602.43 kg。

处理5空白对照区:株高1.21 m,千粒质量23.64 g,结实率81.62%,鲜草量52.3 kg,鲜谷质量24 kg,干草质量21.22 kg,干谷质量20.13 kg,每0.067 hm2产干谷447.33 kg,干草471.72 kg。

3.2 不同处理对产量影响

从稻谷实际产量来看,各区与处理5相比,处理4最高,较处理5增产151.1 kg/0.067 hm2,增产率33.8%;第二为处理2,较处理5增产55.6 kg/0.067 hm2,增产率12.4%;第三为处理3,较处理5增产42.7 kg/0.067 hm2,增产率9.5%;第四为处理1,较处理5增产5.8 kg/0.067 hm2,增产率1.3%。通过上述实际产量可以说明:氮磷钾全配方施肥产量高于缺素区,在缺素区中,缺磷区高于缺钾区,缺钾区高于缺氮区。

3.3 不同处理对肥料利用率影响

根据室内对水稻植株和稻谷籽粒化验结果,经计算分析得出结论:配方施肥区100 kg水稻产量养分吸收量,氮2 kg、磷为0.71 kg、钾为1.95 kg,无氮区100 kg水稻产量吸收量为1.81 kg、无磷区磷吸收量为0.65 kg、无钾区钾吸收量为1.55 kg,配方施肥区施肥量,氮为10 kg/0.067 hm2、磷4 kg/0.067 hm2、钾7.5 kg/0.067 hm2,计算氮利用率为37.7%,磷利用率为24.6%,钾利用率为54.7%,氮、磷、钾肥料平均利用率为41.2%。

3.4 经济效益分析

从单位面积产值来看,各处理与处理5相比,处理4产量最高,产值1 256.7元/0.067 hm2;其次为处理2,1 056元/0.067 hm2;第三为处理3,产值1 029元/0.067 hm2;第四为处理1,产值851.5元/0.067 hm2。说明:氮磷钾配方施肥产值1 256.7元/0.067 hm2,高于缺素区,在缺素区中,缺磷区高于缺钾区,缺钾区高于缺氮区(按稻谷市场价2.1元/kg计算)。

从单位面积纯收益来看,各处理与处理5相比,处理4最高,增收207.6元/0.067 hm2,产投比第一1.9∶1;第二为处理2,增收33.5元/0.067 hm2,产投比第二0.4∶1;第三为处理3,增收17.4元/0.067 hm2,产投比第三0.2∶1;第四为处理1,增收-51.9元/0.067 hm2,产投比第四0.8∶1。由此看以看出配方施肥产量纯收益最高,缺素区效益中,磷、钾、氮三大元素的收益依次递减(按化肥市场价尿素3.0元/kg、磷肥0.8元/kg、钾肥3.2元/kg计算)。

4 讨论

受到气候、土壤类型、水稻品种、施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水稻的肥料利用率差异很大。氮、磷、钾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在植株生长、有效穗数、稻谷千粒质量等产量形成构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相关学者针对水稻肥料施用已进行了相关研究试验。闫湘等人通过对我国19个省的4 608块水稻田进行施肥试验,研究发现我国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变幅分别为20%~40%、10%~40%、10%~40%。化肥对于水稻的增产贡献率接近50%,这也充分说明了化肥在水稻种植生产中的重要性。但是,要想保质保量的生产水稻,必须要合理使用化肥。盲目施肥不仅会造成肥料浪费,降低其利用率,还有可能使得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出现下降,甚至引起土壤质量变差,污染环境。所以,必须要探究化肥利用率,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2]。

当前,农业产业迎来了绿色发展阶段,如何科学合理的在水稻生产中运筹好氮、磷、钾肥的施用,切实提高粮食产量和种粮收益,是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者、种植户都应积极思考的问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中肥料运筹和肥水管理的重要环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准确把握当地区域的肥料利用率现状,积极展开田间试验,才能促使其发挥增加产量的效果,为减少化肥投入,优化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3]。方谋明在研究中以枞阳县为例展开试验,结果得知和常规施肥方法相比,配方肥的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6.8%~12.9%和9.0%,同时在旌德县中等肥力的水稻土中实测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得知和常规的施肥利用率相比,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4%、0.4%、2.3%。2个试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既有地理位置和气候不同导致的差异,也有地力水平不同和水稻主栽品种不同所致。张新华等人在研究中,以江苏水稻田为例进行施肥试验,结果得知和常规的施肥方法相比,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区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高出了3.52%、0.95%、2.54%。由此可以看出,水稻生产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既能有效减少肥料流失,还可以保护生态,实现水稻高产,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 结语

(1)在生育进程表现:通过田间对生育进程调查发现,氮元素对生育进程影响大于磷元素、钾元素的影响,无氮区和空白对照试验区齐穗期比其他试验区早3~5 d不等,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一定要控制好氮肥的施用。

(2)在产量上说明:氮磷钾全配方施肥产量,高于缺素区,在缺素区中,缺磷区高于缺钾区,缺钾区高于缺氮区。

(3)肥料利用率结果:经计算氮利用率为37.7%,磷利用率为24.6%,钾利用率为54.7%,氮、磷、钾肥料平均利用率为41.2%。

(4)从单位面积产值来看:氮磷钾配方施肥单位面积产值高于缺素区,在缺素区中,缺磷区高于缺钾区,缺钾区高于缺氮区。

(5)从单位面积纯收益来看:氮磷钾配方施肥产量单位面积纯收益高于缺素区,在缺素区中,缺磷区、缺钾区、缺氮区收益依次递减。

猜你喜欢

分蘖利用率肥料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足15%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