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的思考

2022-11-22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陈春结

学苑教育 2022年28期
关键词:陶行知高中历史生活化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 陈春结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多管齐下的对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进行改革,首先就是基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将高中历史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在无形中提升学习兴趣,从而打破对历史课堂枯燥的认识,激发出同学们的兴致,从而促进历史学科的生活化。

一、关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核心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在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和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在这里,陶行知先生将教育与生活进行有机的整合联系,在他的理论里他认为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社会的实际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所在,故而他将两者相互联系进行系统的考察,从而认为生活和教育两者相互分不开,并且生活是开展教育最为必要的基础。后来,陶行知先生再次指出“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各种各样真实存在的事例,我们也不难发现,自古以来,教育的来源就是生活,并且教育也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也代表着“生活即教育”同时也是一项终身教育,它与人类同命运共始终。

2.社会即学校。

当时陶行知先生在阐述这一生活教育理论命题的时候,陶行知先生正在反对着当时的不平等教育现状。当时的社会环境,不是谁想要学习就能学习的,也不是谁想要受到教育就能受到教学的,陶行知先生对这样的现象极为不满,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理论,他想通过这样的言论来推动当时社会受教育的不平等现状。他在这样的言论里所要阐述的核心就在于要不断的扩大教育的内容,让更多的人能够受到平等的教育。他觉得学校里所学习的东西远不及“社会大课堂”的内容,所以不如在社会进行教育,随时随地的学习。其次,“社会即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着“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要让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来为学校提供更好更加先进的设备及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从而帮助学校更好的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反之,它也代表着“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这样就代表着学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应用于实际的社会环境中,从而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发挥着他们不同的用处,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3.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理论的生活化表现,他主要就是体现强调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更好的联系生活实际。陶行知先生在阐述这个观点的时候主要是以种田作为举例。他说种田这件事情,就是要在田里做,必须要在田里学,所以就必须要在田里教。依他看来,“教学做合一”既是一种教学法同样也是一种生活法,他重点在此强调要在“做”的活动中更深度的获取知识。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陶行知先生对于生活教育的重视程度,他认为生活教育是改造社会教育的唯一方式。同样,这对于我国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的常见问题分析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如果想要更好地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那么还需要能够了解当前该理论在被运用期间的一些问题,从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详细来说,常见问题有如下三方面,首先是学校内部对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并没有引起重视,虽然当前新课程在不断地优化和革新,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发展下,仍有很多学校仅仅是以高考为发展目标,在课本内容讲授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围绕高考的知识点来展开,忽略生活元素;其次对于部分教师而言,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知识储备不够,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更加强调教师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分析,与此同时,还要能够对当前的时事热点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系,才能够更好地将该理论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并且教师在进行言语的表达上也应该更加的生动有趣,要能够根据相应的教学情境展开相关理论知识的探讨,所以这也需要高中历史教师拥有较强的综合素养;最后对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来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素材,但是大多数家长认为这种行为会耽误学业,反对自己孩子参观社会中的纪念馆、博物馆等区域场所,觉得孩子的学习时间会受到影响,所以还需要加强家校沟通。

三、如何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更好的落实于高中历史课堂

1.教师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明确地指出生活即教育,它不仅仅代表的是受教育者再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还表示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教师要为受教育者营造出相应的情景环境,让其深入其中,从而真切的理解“生活即教育”的真正理念,从而对正确的道德标准进行选择,最后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这样就需要教师,也就是教育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对受教育者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不仅仅要增强自身的德育素质,与此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不仅仅代表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也标志着我国教学素质水平的提升,国民素质的增强。教师墨守成规的教学安排,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早已不能够满足于现在的学生需求。所以,教师的知识储备也要与时俱进,在保留充分的能量的同时也要不断的更新。这样就需要教师不仅拥有超强的专业毅力,还要需要教师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新手教师因为刚刚走出校园,对自身的所学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度且全面,会出现学生咨询问题,教师答不出来的尴尬的情况。这样就是教师专业素质水平不够的表现。并且,现在的学生的教材都是理论结合实践,实践结合时代特征来编撰的,学生总会遇见一些有关于时代的特征问题,这样与循规蹈矩的历史课程相悖,这样有些历史教师自身观念的过于死板,无法跟随时代的潮流,故而难以解答学生的疑惑。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学生对教师渐渐的失去信任,课堂教学难以展开。因而,教师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要时刻关注时政前沿,关心国家大事,让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是目前历史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2.教师教学设计上要紧密联系生活,有效促进思想生活化。

陶行知特别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的重要性。他指出,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以“做”为基本前提,加速对知识的摄取吸收,与此同时将所学内容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传统的教学形式都仅仅是将教师与学生拘于一个教室中,在教学上也主要突出理论知识的教授。尤其是高中历史本身的学科过于抽象性,学习的内容大多都是与学生相距百年、千年的事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得不够密切,故而,学生很难对知识进行感受理解。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历史知识的摄入,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的组织一些社会调查性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的去感触历史,与历史对话。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及博物馆。在参观的过程中领略历史的精粹,感受历史发生的背景。教师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眼睛、嘴巴和耳朵,充分让他们来感知教学内容,在大脑中实现感性的认知及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到自己独特的见解。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无论教育如何的进行改革,教育理念始终都是以人为本,都是为了能够全面的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更好的摄入知识理论、运用知识能力。一贯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教师上课为主,学生就是参与者,故而,普遍课堂模式就是教师板书、教师讲授、学生仅仅听讲抄写的模式。这样老派的教学模式让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学氛围也不够活跃较。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这样的教育现状,并且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让学生占据学习的主导地位,要重点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历史老师可以专门留几篇浅显易懂的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设置疑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寻找解答教师疑问的答案,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教师也要善于指导学生梳理课本知识,高中历史本身的时间线的性质极强,教师锻炼学生不断的对所学的课程按照时间线路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对知识进行总结概括,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对知识的高效记忆。所以,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善于培养同学们的综合能力,这样才可以推动历史素养的形成,对于高中生而言可谓是大有裨益。

4.采取多样化和现代化。

陶行知曾指出“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众所周知,我们日常生活非常丰富,然而若想体现丰富的人类生活史,发挥历史学科的重要作用,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多样化及现代化方式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要求学生讲历史,并说出历史事件及历史背景的意义与道理。只有当学生挖掘历史意义,才会认真思考,进而灵活的应用个人经验发散历史思维。这样一来,关于历史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借鉴生活教育理论就能发挥出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要注重开辟全新的极具生活特色的教学方式,挖掘生活要素,融入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在学习历史中感悟生活,进而养成应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5.开展各种各样实践活动。

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法,这种方法实则就是生活法,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教育方法。由此可见,只有展开“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活动,才能助力学生转化知识。例如,在展开研究活动时,教师就应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现实情况,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或制订方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与调研。在开展课程科研活动后,便可为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带来有益帮助,切实增强教学实效性。

6.提升生活化教学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育活动中,如果想要更好地融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那么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生活化教学意识。具体而言,身为一名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师,只有在能够对生活化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形成相应的意识之后,才能真正地促使自己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思维模式做出革新,继而帮助高中生了解什么是生活化学习,并逐步地习惯生活化学习模式,使之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汲取历史知识,如此一来,历史知识的学习成效就会变得更高。与此同时,鉴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需要融入生活事物,所以教师还要恰到好处地放慢自己的讲课速度以及课堂节奏,加强引领高中生进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确保高中生可以通过历史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使得自己的学习成效变得更高,并且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高中生将日常生活与历史相互联系起来的能力,在今后看到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时,也可以与所学的历史知识相互联系,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征文比赛,让同学们针对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时事热点问题,结合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写成文章,进行评比。此外,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建一些生活化的课堂情景,以此来进一步推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历史课堂上的融合。

结束语

生活教育理论自陶行知先生发表以来,已经有九十多个年头了,虽然时间过于久远,但是陶先生的诸多教育言论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具有极其深远且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是基于陶先生教育理论,并且在目前的时代发展下为我国的历史课堂提供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史为鉴,方可进步,它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深度,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故而,教师应当主动地革新自身观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渐渐的渗透进课堂教学中,贯彻知行统一的思想,且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培养新时代的新青年。

猜你喜欢

陶行知高中历史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夜归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