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渠民歌的体裁特征及唱腔特色分析
2022-11-22姜星名
姜星名
巴渠之地位于四川东部、东北部区域,行政区划主要包括今达州、巴中及周边地市,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结合部地带。这里大山密布,河流众多,为民歌的产生与流传提供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这里的民歌资源丰富,体裁类别多样,不同体裁的民歌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功能、艺术形态和表现魅力。弄清楚不同体裁民歌的艺术特征和唱腔特色,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巴渠民歌的地域特征,更好地欣赏和演绎巴渠民歌,让人们更容易识别、接受和喜欢巴渠民歌;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巴渠民歌资源,对传统巴渠民歌进行歌词改编、曲调加工、新民歌创作,探索多种演唱方式、方法与技巧的尝试与创新,增强巴渠民歌的生命力。
一、巴渠民歌——劳动号子的体裁特征及唱腔特色
巴渠人民常常把劳动号子叫做“吼号子”,其结构一般较为短小,曲调口语化,音乐风格粗犷豪迈,节奏铿锵,演唱形式基本上是一领众和,与特定的劳动方式紧密结合,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由于不同的劳动方式、劳动场景和条件,劳动号子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船工号子:这类号子主要流传于巴渠地区的州河、巴河、渠江流域、任河(万源大竹河)一带等,是当地人民为了利用木船在河流上下来往运输货物,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船工号子,其中尤以巴河、渠江流域的号子最为有名。这些号子大多都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其音调较为丰富,节奏复杂多变,有些号子还构成了连套的曲牌。
由于水势、水流与木船运输方向、劳动强度的差异,巴渠船工号子又可分为上水号子、平水号子、下水号子、搬挠号子、拖浅号子等,其唱腔也是各有特色。上水号子因劳动强度大,所以一般节奏较为紧凑密集,领唱、和唱变换交替模仿频繁,歌词一般没有实际意义,多以衬词吆喝作唱;下水号子较为自由,时而领唱较多,时而众合较多,时而宽广抒情、时而轻松愉悦;在平水号子的领腔部分,节奏自由、音调高亢,又具有巴渠地区山歌和川剧高腔音乐的特点。
2.搬运号子:这类号子是人们在陆路上利用工具搬运、装卸货物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号子。巴渠地区的抬工号子最为丰富,它是人们利用一根或多根木棒、两人或多人抬运货物,一边劳动一般吼唱而诞生的号子。其主要作用有二:一是为了步调统一、缓解疲劳,二是由于山间道路曲折复杂,后面的抬工看不到前面的路,这样前面的抬工就利用号子的唱词来指挥后面的行进,所以当地人又把这种号子称为“报路”。这类号子往往一领一和,节奏对称。除此之外,巴渠地区还有板车号子等,但由于地形地貌和时代发展的原因,这类号子在巴渠地区相对较少,并不典型。
3.工程号子:这类号子广泛流传于巴渠各地区,是人们在从事某种劳动工种的长期过程中逐渐诞生出来的一种劳动号子。这类号子旋律较为动听,音调的高低起伏较大,节奏变化也较多,常配合劳动发力的韵律而使“领”、“和”声部穿梭交替进行,这类号子主要有伐木号子、打夯号子、石工号子、拗石号子、木石号子等,曲目如达县麻柳的《啰二郎》(撬石号子)、南江的《叫我唱来我不推》(石工号子)、巴中的《你要走来步步行》(采石号子)等等。
二、巴渠民歌——山歌的体裁特征与唱腔特色
山歌这一体裁在巴渠地区流传最广,也是最为丰富、最有特色、最被人们喜欢的一种民歌,当地人民称作“茅山歌”。这些山歌歌词大多采用巴渠地方方言,内容丰富多样,结构多采用七字句。音调一般较为高亢嘹亮、气息悠长,节奏自由,在句尾处往往作自由延长的拖音或甩腔,演唱者也常常根据场景或情绪作旋律或节奏的即兴变化。同时,在歌曲开始、中间或结束甚至乐句、字与字之间常常加上衬词、衬句或衬腔等,是巴渠民歌的典型特色,有些民歌甚至就是用衬词来命名的,如《豆芽葱蒜叶》等。在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帮腔、缀句联唱等,从演唱方法上可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从体裁上巴渠山歌还可细分为三个次类,即一般山歌、放牧山歌和田秧山歌,各类山歌在音调、唱腔上又有所区别。
1.一般山歌:在山歌体裁中最基本、最典型的一个种类就是一般山歌,它集中而单纯地体现着山歌体裁的基本特征,其主要功用就是“抒情表意”。[1]巴渠地区的这类山歌众多,如万源的《太阳落土四山乌》、达县的《背二歌》、南江的《菜子开花杆杆红》《犀牛望月姐望郎》、平昌的《清早起来去割草》等等,大多数为“抒唱型”,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舒缓,演唱多用高腔唱法,男声常用假嗓,气息悠长,高音区长音的地方常用颤音。这种唱腔在万源、白沙一带又叫“一声”、“震颈红”、“九道拐”等。如万源大竹河《太阳落土四山黑》,节奏自由,全曲几乎都在高音区环绕,每一句结束都有很长的拖音,歌词采用当地方言夹着衬词唱道:“(那)太阳落土(吔那)四山黑(吔),情妹问我(吔)哪遢(吔)歇,我是天上(吔)麻鹞子,哪遢(吔咦)黑了(哦),哪遢(吔)歇。”①其他也有一些谣唱型、抒唱型和谣唱型相结合的一般山歌。
在巴渠一般山歌中最有特色的歌种要数“巴山背二歌”,广泛流传于巴渠各地区,2006年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穿梭于大巴山的背运工“背老二”在背运货物途中逐渐诞生的一种山歌。“背二哥”们利用“打杵”歇气时的短暂放松期间,养成了吼唱山歌的习惯,从最初的吆喝、吼叫、呼喊,到后来发展成为歌词结构、旋律音调都相对固定、具有一定程式化的山歌。”[2]其歌唱气息显得急促、音乐结构比较短小、一般为上下句,在曲首、曲尾常出现强烈的吆喝声。
2.放牧山歌:它是放牧者在山野劳动生活中嬉戏逗趣或吆喝牲畜所唱的民歌。这些山歌的歌词大多表现劳动人民或少年儿童的生活境遇、劳动场景、挑逗寻趣等内容,形象单纯、天真情趣愉悦、灵活。巴渠地区的放牧山歌曲调性格大多属于谣唱型,旋法曲折、起伏不大,节奏较为均匀、密集,歌词中常夹有一些呼喝性的衬词衬句等。其旋律音调与方言、口语结合紧密,演唱常采用平腔唱法真声演唱。例如平昌的一首放牛歌《情姐割草上山梁》这样唱道:“情姐割草(嘛)(白菜)上山岗(青菜萝卜菜),把把青草(韭菜蒜苗子)装满筐(哟)(二两花胡椒。)只顾牛儿(嘛)(白菜)吃个饱(青菜萝卜菜),哪管露水(韭菜蒜苗子)湿衣裳(哟)(二两花胡椒。)”歌词为七字句,但其中夹杂着大量衬词,且用实词作衬词,看似与歌词毫无关系,这堪称巴渠民歌的一大特色,在其它类型的山歌中也有大量类似例子。
3.田秧山歌:它产生于农田劳动之中,主要是为了激励劳动情绪、舒心解闷、驱散疲劳而唱用的,在巴渠地区一般称为“薅秧歌”、“薅草歌”、“薅草锣鼓”等。巴渠田秧山歌风格也较为复杂,大多具有一般山歌的特点,高亢、嘹亮,常用高腔假声唱法。曲调起伏较大,节奏多自由宽广,音高、调式还常具有游离性,在曲调开始、内部和结束夹杂着诸多的衬词。例如平昌民歌《高粱杆儿十二节》,旋律最高音达到小字二组的B音,旋法中级进、小跳、大跳结合,节拍节奏非常自由。还有大量田秧山歌具有类似特征,如达县的《莫要薅成磨子心》《犀牛望月姐望郎》通江的《大田薅秧行对行》等。
三、巴渠民歌——小调的体裁特征与唱腔特色
小调通常是指“产生在群众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流传最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具有曲折、细致表现特点的民间歌曲。”[3]巴渠地区的小调民歌也非常丰富,无论歌词还是旋律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还多带有移民文化的特征,其音调流畅婉转,节拍、结构也较山歌规整得多,也不同于山歌等的即兴自由创作,而往往是是通过一定的传授关系或唱本来传播,以多段分节歌形式来表情达意,有些小调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总体来看,巴渠民歌小调主要有谣曲、时调、风俗歌曲等几种类型。
1.谣曲: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哼唱的一些小调民歌,“传唱谣曲的人们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要发表,也有自己的苦难和心事要诉说,也有丰富的精神追求、寻求欢乐和慰藉的要求。”[4]巴渠民歌中的谣曲主要有长工(或称为长年)诉苦歌和妇女诉苦歌等。长工诉苦歌旋律简洁,起伏不大,带有一定吟唱性,结构较为短小,节奏较为规范,歌词常采用“十二月”、“四季”等序列形式,逐次诉说长工的身世、遭遇之苦,中间也常常夹杂这诸多衬词。妇女诉苦歌与长工歌类似,但其旋律较长工歌婉转哀怨,起伏也稍大一些,如开江的《妇女苦情歌》:“妇女苦情多(咧),下地把难落。出世以来就受折磨,什么就真难说(哇)……”其他妇女诉苦歌还有《寡母歌》《小媳妇》《苦媳妇》等。这些谣曲演唱起来如轻轻诉说,感情真切动人,既没有劳动号子那样的沉重有力,也没有山歌那样的高亢自由。
2.时调:“时调”是在人们休息、娱乐时唱的小调民歌,或由劳动人民在自己闲时传唱,或由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艺人在城镇集市、街头巷尾、茶馆酒楼等场合下演唱、带有一定程式化的小调民歌。这些时调旋律较为完整,音调和节奏变化都较为丰富,歌词内容既有人们生活的直接感受,还有一些涉及到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具有叙事性的内容,歌词往往较为庞大,或按十二月、四级、五更等序列依次述说多段歌词。巴渠地区的时调传唱也非常广泛,典型的几种形式《绣荷包调》《探郎歌》《劝郎歌》《五更调》《泗州调》《孟姜女调》《采茶调》《鲜花调》等等。在巴中、平昌、大竹、宣汉都有绣荷包调流传,各地绣荷包调歌词、旋律均同中有异,有些以“一针、二针……”或“正月、二月……”等序列进行诉说叙事抒情,中间还常夹杂着大量衬词。
3.风俗歌曲:在巴渠民间的许多民俗及仪式活动中也流传着许多歌曲,如哭嫁歌、灯调、孝歌等,这类风俗歌曲有些属于小曲,还有一些风俗歌曲结构较为庞大形成“套曲”“联唱”等。哭嫁歌曾经在巴渠地区的农村非常流行,又叫“坐歌堂”、渠县还叫“花园歌”,是过去农村姑娘出嫁时演唱的一种风俗歌曲。这些嫁歌旋律往往较为简单单调,但歌词内容却很丰富,且朴实优美,有着较高的人文价值。
巴渠地区的孝歌,是亲人对死者寄托哀思的一种仪式活动,是人死后“守灵”、“哭丧”仪式用的风俗歌曲,又叫“丧歌”、“哭丧”、“闹丧”等。这种歌曲除人声演唱外,往往还要敲打成套的丧锣鼓。其曲调低沉、悲伤,歌词内容往往是对逝者的追思、歌颂,或者表达亲人的哀思等,例如万源的《隔夜相会在明天》:“孝(哇)顺(的)父母(哦么哦么哦)趁早点(嗯啦),好比太阳(嘛)未落山。太阳落山容易见,隔夜相会(哟)在明天。要得父母重相(哦)见(啰),除非梦里假团圆(啰)。”
灯调是在一些节日(通常是元宵节)夜晚点灯庆祝、以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演唱的一些带有歌舞性质的民歌小调,往往其旋律优美、结构短小,节奏富于舞蹈性。灯调在巴渠地区也有流行,如万源的《车车灯是个怪》:“车车灯来(嘛)是(呃)个怪(呃)是(呃)个怪(吔),白天不来(嘛)夜晚(啰)来。白天来了(嘛)不好看(啦),夜晚来了(嘛)没得(呀)钱(嘞)。”其他还有巴中的“游灯调”,通江的《打渔歌》、渠县的《根根糖》(车灯调),宣汉的《钱棍》,万源的《龙船歌》等。
结 语
除上述体裁民歌外,巴渠民歌体裁还有儿歌、吟唱调、革命历史歌曲等,这些体裁类型的民歌与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联系,囿于篇幅,本文未作探讨。总体来看,巴渠民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每种体裁下又有多种不同的细分类型,各种体裁的民歌在其社会功能、表现意境、音乐风格、唱腔特色等方面既有相互交融的地方,更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同时我们还可以管窥出巴渠民歌风格色彩的复杂化、多样化性质,其深层次的文化背景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分析、挖掘。■
注释:
① 本文所例举民歌均来自原四川省达县地区文化局所编的《达县地区民间歌曲集成》(1983年版),原达县地区包括今达州、巴中及广安邻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