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作品的配音技巧和情感表达分析

2022-11-21陈世妍

参花·青春文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气息工作者技巧

无论是强调剧情走向的剧情片,还是主打火爆场面的动作片,抛开视觉效果与表观的剧情而言,这些影视作品的音效,包含背景音、场景音、伴乐、角色配音的听觉效果丰满与否,也是影响作品评价的重要标准。对观众而言,引人入胜的情节要辅以相应水准的音乐作为伴奏,丰满具有魅力的角色也自然需要极富情感的人物配音才能变得更加丰富,因此,影视作品的配音效果及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达也是使作品更具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配音演员只有熟练掌握配音技巧,把握角色的形象、性格、背景、情节特征,在此基础上,催动出立足于角色、服务于剧情的情感,通过气息运用技巧,实现完美的情感表达,才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作品中的人物赋予真正的灵魂,从而切实提升影视作品的吸引力。

一、影视作品中运用配音技巧与情感表达技巧的必要基础

(一)把握角色的形象特征

生活中的人千姿百态、形貌各异,且个人的形象特征会随着社会经历、身体发育而发生动态性的变化,可以说,要想演“活”作品中的角色,就要掌握其形象特征,把握其因身心变化催生的声音变化。[1]例如,老者的声音总会略显沙哑,青年、少女的嗓音更加婉转清脆,正值壮年的男子的嗓音则“雄浑如钟”,年龄特征会不可避免地在角色声音上打上烙印。除此之外,角色所处的环境、社会身份的差异,都会导致同样的声线出现微妙的变化,为配音工作带来多样可能性。总而言之,配音工作者可以从以下两个特征来把握角色的声音变化。

第一,把握角色的外貌特征。对影视作品而言,角色的外貌通常能够反映出角色的性格“脸谱”,或是反映出一个角色的生活状态及所处环境,配音工作者可以将角色的外貌特征作为切入点,从而对其性格、情绪变化产生深刻理解,从而把握配音的情感变化。一个少女的声音应当是极富活力的,清脆得如同“银铃”一样的,假若配音工作者使用雄浑的嗓音与角色进行匹配,那么显然是欠妥的。从此角度出发,配音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角色的声音要与角色的外貌相匹配,配音不能够破坏作品整体的“和谐感”,因此,配音贴合角色的外貌,也是实施配音技巧,进而表达角色情感的关键基础。

第二,把握角色的声音特征。在影视作品中,角色的外貌通常是一种出于视觉的“感觉”与“意识”,是较为模糊的,而角色的声音能够进一步丰富角色的血肉,进而将模糊的“意识”固定下来,使作品中的角色转换为具有灵魂的人。但是,人与人的声音各有不同,影视作品中角色的声音也不能够跳脱出这条规律,配音工作者独特的音色于作品而言,是独一无二的、无可取代的。[2]因此,基于生理条件所成就的独特声线,是决定配音与角色适配度的关键因素,通常一个配音工作者与角色之间是“一配一”的关系,个别技巧精湛的配音工作者可以实现在多角色声线之间的灵活转换,这种关系恰恰说明了把握角色声音特征的重要性,假若配音的声线与角色不符,那么配音工作者即便具备再精湛的技巧,也将无从施展。

(二)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

一部优秀的作品,自然包含了丰富的故事情节、性格迥异的角色阵容,性格相似的角色们同台演出,定不能讨到观众的喜爱,声音作为传达性格及情绪的重要媒介,假若对作品的配音毫无起伏、大同小异,就会对作品的整体观感产生不良影响。角色出现愤怒的情绪时,要以音量较高的声音来表现;当角色忧伤抑或痛苦时,要以低沉的声音来表现,各异的情绪都需要配音工作者熟练掌握,有了情绪化的声音作为催化剂,荧幕之上冷冰冰的角色才能够“有血有肉”,从而深入人心。

具体而言,角色的性格情绪总会通过行为进行体现,假若角色产生愤怒的情绪,或是怒上眉梢,或是产生其他“冲动的行为”,对配音演员而言,角色的行为举止将成为掌握其性格情绪变化的最好“抓手”。而在掌握了角色的性格特征之后,配音工作者可以进行“反向”的表达,使用饱满的声音演绎活泼开朗的角色,使用“绵软无力”的声音来演绎怯懦的角色,于声线的特征之上再进行情感表达。纵然生活中有一些人的声音与外貌、形象及性格不符,但影视作品归根结底仍然具备艺术品的固有属性,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观众,为观众带来“不违和”的视听体验,“简单化”“常识化”的角色塑造手法已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生活中的异常”对影视作品的影响,更是降低了配音工作的难度。

(三)把握角色的背景故事

一部优秀作品中的角色背景定然是立体而丰满的,角色背景中的,或是故事背景中的时代背景、故事发生场所的风土人情、角色独特的生活习惯、作品中社会的文化特征,都会对角色声音的塑造产生影响。影视作品中的剧情通常是服务于角色塑造的,那么随着角色的成长,角色的配音也自然要随着角色年龄、认知产生相应的变化。

青少年阶段的角色配音通常以口腔、头腔为主,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出青少年明快的声音特征,而中年角色的配音通常以口腔、胸腔為主,突出“深沉、平稳”的声音特征。但是,声音的阶段式变化是随着剧情发展而进行的,并不是跳跃性的、唐突的,除了角色年龄的变化外,这条规律也适用于作品背景时代的变化。[3]以古装剧为例,在这类作品中,角色语言的仪式性较强,也对角色性格的表达产生了一定的限制,而在以近现代生活作为舞台的作品中,时代的演进同样赋予了角色语言表达更多的激情与活力。对于配音工作者而言,透过角色的背景、定位来体会角色的“所思所想”,实现“个性化”的、符合角色“灵魂”的表达,是尤其重要的。

(四)把握作品的情节意境

影视作品中的配音是多种多样的,既包含了道具音效、背景音效、伴乐,又包含了角色的配音,而角色的配音又能够通过场景、情节的划分,形成对白、旁白、独白等内容,配音工作者也要熟悉剧中场景与角色的关联,掌握作品的表达特征,实现无缝的、完美的转换。

要想把握作品的情节、意境,与角色“对口型”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也是所有角色配音工作的基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口型”毫无难度,相反的是,“对口型”的配音更能反映出一位配音工作者的技巧与造诣。对于配音工作者的成长而言,“对口型”是配音练习的第一步,也是持续性特别长的一项练习,也就是说,配音工作者若想把握作品的情节,就要经过长期的“对口型”的基本功训练。总而言之,把握作品、角色的特征是走向配音工作的必要前提,只有怀揣对角色的独特理解,把握角色的形象外貌、角色的声音特征、角色的性格特征、作品的背景特征、作品的情节意境,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配音技巧,实现角色情感的生动表达,为角色注入灵魂。

二、影视作品配音过程中充实情感表达的技巧

(一)与角色融为一体

声音是展现角色魅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配音工作在角色塑造过程中的重要性自然不容忽视,只有贴合角色的配音才能够塑造丰满的人物角色。简单的“棒读”,或是服务于剧情而草草了事的走过场式的配音,是难以发挥声音之于角色的“魂”的重要作用的。因此,影视作品的配音要在还原演员表演的基础上,构筑出角色的完整人格及内涵,配音的过程是与表演者深入为一体、与人物角色思绪合一的创作过程。

从这个角度出发,配音工作者先要还原出演员的表演,以演员的表演特征作为角色配音的基石。[4]配音工作者可以通过对演员表演技巧及风格的把握、其肢体语言的把握,加深对演员表演的理解,从而实现对演员演出的还原。在这之后,配音工作者再通过声音的丰富变化,传达出角色的情绪变化,使声音作为肢体语言之外的“新灵魂”注入角色之中。

(二)与观众形成共鸣

艺术是发于情感的表达,没有了情感的支撑,再丰富的表演也是空洞的、僵硬的,难以发挥艺术感染人心的强大力量。即便是语言表达,也是如此,只有配音工作者把角色的体验视作自身的体验,才能够传达出真情实感,传达出有生命的语言及声音,能够利用其情绪的强大感染力,引起观众共鸣。在配音工作中,人物角色情绪的微妙变化异常丰富,这就要求配音工作者能够紧随角色的心理变化,对声音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实现丰富的语言表达。这个阶段也是配音工作者重走“角色心路”的阶段,要求配音工作者“思角色所思”“想角色所想”,实现与其身心两方面的同步,借由“换位思考”的模式,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够以真实、具备强大感染力的声音引发观众的共鸣。

(三)与语感发生作用

配音创作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理解角色、感受角色内心世界,进行声音表达,传达给观众的完整过程的,即便是在影视作品中,语言传达的规律也与生活中语言表达的规律大同小异,要求实现情感、经验、态度变化的综合表现。这个过程看似复杂,部分初学者难以理解,但只需要将目光放到生活中,主动拥抱生活,以观察、体悟的形式感受变化、感受情绪的温度与色彩,就能够实现“灵魂的锤炼”,进而对配音工作产生帮助。

归根结底,语言是情绪、信息传达的工具,作为艺术的配音工作也不能够跳脱出语言的束缚,要发挥其传达情绪、信息的重要功能,进而实现生活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因此,配音工作者能力的进步,不能仅仅局限于技巧的进步,而应当将目光放在深层次的“语言”之上,先“学会说话”“学会表达”,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性的塑造,才能够实现意识、能力的高度统一,实现语感与配音技巧的有机结合。

三、影视作品配音过程中把控气息的技巧

在配音工作中,假若将情感看作是一辆车,那么气息则是作为发动机而存在的,是推动情感表达的关键动力。因此,配音工作者要纯熟把控自己气息的技巧,才能够实现精确的情感表达。

(一)以气息催动发声

从人的生理结构看,气流是推动发声的重要媒介,气息的强弱也决定了发声的力度,假若气息不足,那么发出的声音自然会由于音量不足而缺乏力量感,难以满足“阳刚的角色”的声音特征需求。[5]从现实配音工作者的生理特征角度出发,有些工作者体虚,那么他的气息则较弱,而身体强壮的人的声音大多“底气十足”,除了身体情况的影响外,工作者把握气息的技巧与能力也会对配音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如在“对口型”的过程中,作品中的角色一张嘴,配音工作者就要先模仿演员的气息变化,代入戏中的状态,配音工作者也要尽量“复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的技巧进行改良。在這之后,配音工作者要仔细研究角色心理变化对气息变化产生的潜在作用,并通过“再现”的形式实现气息节奏的对应,进而实现高质量的配音。

(二)以情绪推动变声

与毫无情绪的“棒读”相异的是,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语言表达是充满情绪的,是富有情感的动力的,也需要通过肌肉的张紧而实现声音的变化。因此,在配音工作中,通常以大口吸气、大口呼气的方法收紧腹部,从而发出高音;对中等强度的声音而言,小腹则相对放松;而发出低音则需要小腹肌肉保持较为松弛的状态。可以说,配音发生的技巧与演唱等艺术表达形式的发声技巧类似,都需要情绪带动肌肉,从而实现声音的变化。

音量只是配音的一个方面,为了满足气息调动的条件,实现“进气出气”之间的平衡,配音工作者也要熟练掌握换气的技巧。优秀的换气技巧能够使配音工作者在配音时显得游刃有余,而不至于因气息节奏乱而导致配音效果不佳的情况,也能够尽量降低换气的“人工操作”为作品带来的影响。在满足了气息调动、音量控制等基础的条件之后,配音工作者能够结合角色的情感实现气息的动态变化,进而产生出声音随着情绪而变化的效果。从气息变化的深层次出发,情绪是一种意识,能够对肌肉产生作用,进而左右气息的变化,这也就说明,优秀的配音工作者要懂得利用情绪的力量,从深层次的情绪出发,对浅层次的气息产生作用,通过情绪的控制,实现气息的控制。

情绪左右气息变化的理论过于繁杂,但实践方法却蕴含在日常生活中,配音工作者可以借用生活中丰富的情感体验,完成对抽泣、哽咽等动作的体验,把握情绪背景下的发生感觉,进而应用于创作中。可以说,情绪把控气息的技巧更加重视配音工作者观察能力的发展,能够以实际生活的体验实现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之间的转化,实现作品艺术性与生活性的高度统一。

四、结语

配音工作是影视作品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塑造人物、为角色注入灵魂的关键手段。因此,配音工作者应当具备把握角色、情节、背景特征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实现气息控制、情感表达技巧的使用,以观察、感受、代入的形式,递进式地丰富角色的内涵,成就立足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影视艺术。

参考文献:

[1]欧珠平措.影视作品的配音技巧和情感表达[J].E动时尚,2022(4):49-51.

[2]奴日艾合买提?艾则孜.影视作品配音的情感表达及技巧[J].消费导刊,2020(35):42.

[3]艾合旦木·热西丁.影视作品配音技巧和情感表述[J].电子测试,2016(19):179+178.

[4]杨畅.影视配音中的情感运用技巧探究[J].声屏世界,2020(17):61-62.

[5]韩幸霖.刍议影视作品配音的情感表达与技巧[J].电视指南,2017(23):16.

(作者简介:陈世妍,女,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融媒体研究、有声语言表达)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气息工作者技巧
关爱工作者之歌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自然的气息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指正要有技巧
“春的气息”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