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22-11-21王春燕宋亚玲任海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22期
关键词:肌少症白蛋白入院

王春燕 宋亚玲 任海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四医院,北京 100094)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疾病损伤导致心室充盈及射血功能降低的最终结果,常导致患者出现肌力下降及肌量减少,伴发肌少症〔1〕。而肌少症是一种呈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肌强度下降及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综合征,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多发于老年人群,可增加老年人跌倒、劳动能力丧失及残疾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常受到年龄及自身心脏疾病的影响,成为肌少症的高发人群〔3〕。已有文献报道,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肌少症发生率高于普通老年人群,针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因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炎症、缺氧及活动耐量减少均可导致骨骼肌发生形态及功能的改变,而肌少症会加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活动受限、运动耐力降低,加重心功能恶化,两者相互作用,加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增加患者再入院风险率及不良预后风险〔4,5〕。因此早期筛查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发生情况,并找出可能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时指导临床干预,以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四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09例,其中男63例,女46例;年龄60~87岁,平均(68.99±6.07)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6例,Ⅲ级47例,Ⅳ级36例。纳入标准:①心力衰竭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6〕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入院明确诊断后,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达到稳定期;④患者愿意参与本研究的体能测试,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脏移植史或心脏手术史者;②入院伴有明确的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者;③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Takotsubo综合征等其他疾病诱发的心力衰竭者;④入院检查相关资料不全者;⑤入院前3个月内发生骨折、颅脑腹部手术史及骨关节性疾病者;⑥合并癫痫、重症肌无力、脑炎及智力障碍者,已丧失自理能力及长期卧床者;⑦合并恶性肿瘤、全身急慢性感染及肝肾功能不全者。

1.2研究方法

1.2.1基线资料收集 采用医院自制基线资料调查表,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心力衰竭病程、吸烟史、合并疾病(高血压〔7〕、糖尿病〔8〕)、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1.2.2实验室检测 抽取患者当日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3 0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离心半径:15 cm)取血清,保存待检,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检测试剂盒由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HITACHI 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法检测脑钠肽(BNP)水平(检测试剂盒由海华氏亚太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日立7600-210-IS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溴甲酚绿终点法检测血清白蛋白水平(检测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3心脏超声检查 患者入院当日心脏超声指标〔采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心脏检查,记录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1.2.4肌少症判断标准 参照2016年中国肌少症共识〔9〕对纳入的109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肌少症筛查。(1)握力与步速测试:若优势手握力及步速均在正常范围(握力女性≥18 kg,男性≥26 kg,步速0.8 m/s),暂不考虑肌少症;若优势手握力降低女性<18 kg,男性<26 kg,步速≤0.8 m/s,则考虑肌少症。进行进一步的肌量评估。(2)肌力评估:采用生物电阻抗检测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女性ASMI<5.7 kg/m2,男性ASMI<7.0 kg/m2为判定为肌少症。将发生肌少症的患者39例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肌少症的患者70例纳入未发生组。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采用Shapiro-Wilk正态分布检验计量资料正态性,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2 结 果

2.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间BMI、合并糖尿病、心功能分级及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心力衰竭病程、吸烟史、血脂指标、LVEF及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将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作为自变量,赋值情况为:BMI,连续变量;合并糖尿病,分类变量,1=是,0=否;心功能分级,分类变量,2=Ⅳ级,1=Ⅲ级,0=Ⅱ级;白蛋白,连续变量。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后,将P值放宽至<0.1,纳入符合条件的因素,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高、合并糖尿病、心功能分级Ⅳ级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白蛋白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 论

肌少症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合并疾病,可加速心力衰竭进程,降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增加患者病死风险,导致预后较差〔10〕。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无力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以指导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发生受BMI、合并糖尿病、心功能分级及白蛋白水平影响。分析其原因为:(1)BMI:BMI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多出现超重及肥胖情况,而超重及肥胖可影响肌肉代谢并介导炎症介质释放,机体多余的脂肪累积会抑制下丘脑对瘦素信号的反馈,致使瘦素抵抗在,而外周瘦素长期高表达,可促使淋巴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及瘦素共同作用,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释放,继而减少肌肉合成量,导致肌肉量下降,增加肌少症风险〔11,12〕。此外过量的脂质可增加骨骼肌中总肌细胞内脂质含量及脂肪堆积,诱发骨骼肌发生脂质毒性,促使肌肉功能出现失调及障碍,最终诱发肌少〔13〕。(2)合并糖尿病:合并糖尿病的心衰患者都伴有一定的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增加,其中胰岛素抵抗可引起蛋白质降解增加及合成降低,导致肌肉质量及力量的损伤,导致肌少症的发生〔14〕。而其中氧化应激可增加对肌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导致肌细胞功能损伤,减少肌肉量合成,减少肌量及肌功能,此外氧化应激只能促进肌肉蛋白分解及肌萎缩速度,继而进一步减少肌量含量及肌肉生理功能,诱发肌少症发生风险〔15〕。(3)心功能:心功能分级越高,则患者心衰症状越严重,活动受限及运动耐力降低,需长时间卧床休息,继而增加对自身肌肉量的消耗,减低肌肉量及肌强度,而长期的缺乏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骨骼肌代谢及生长因子的活动,进一步降低肌肉量的生成,继而增加肌少症的发生风险〔16〕。(4)白蛋白:白蛋白是评估人体营养情况的敏感指标,而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常出现能力消耗与需求的负性平衡,机体处于一个高分解代谢状态,常会导致白蛋白水平下降出现营养不良,而作为机体蛋白质合成及重要储备场所的肌肉会增加分解,以为机体营养代谢提供氨基酸,继而导致机体内肌肉量降低,增加肌少症发生风险〔17,18〕。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临床针对合并高血压及病情严重的老年患者应指导积极进行控糖治疗及基础的心衰病情控制治疗,以控制病情及减少高血糖对骨骼肌的影响;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抗阻运动锻炼及适当减肥,保持体重适当;给予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补充蛋白质及机体代谢所需的基础营养物质,以维持患者肌肉内环境的稳态,降低肌少症发生率。

综上,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发生率较高,而老年患者自身BMI、合并糖尿病、心功能分级及白蛋白水平均是诱发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可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早期实施针对性干预,以降低肌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肌少症白蛋白入院
肌少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下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运动预防肌少症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