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血红蛋白的变化分析

2022-11-21刘含陈妍妍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9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刘含 陈妍妍

252200 东阿县中医院,山东聊城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髋部骨折,目前我国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3.6%,占髋部骨折的48%~54%[1],老年人尤其多见,其多为低能量损伤所致[2],如跌倒等。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具有多种危险因素,如合并内科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骨质条件差(骨质疏松、骨量减少),有摔倒倾向(神经性疾病、退化性肌张力降低、肌肉减少症、维生素D 缺乏),营养不良等。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入院48 h内接受手术治疗可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髋关节置换可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疼痛感,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提升生活状态,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髋关节置换术需要对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进行切割,并实行截骨措施,会发生大出血现象。相关资料显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隐性失血量一般为975 mL[3]。本研究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血红蛋白(HGB)的变化情况,从而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选取东阿县中医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9 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5 例,男23 例,女22 例;年龄65~80 岁,平均(72.35±3.42)岁。全髋关节置换组34 例,男18 例,女16例;年龄65~81岁,平均(72.52±3.31)岁。

纳入标准:①年龄≥65 岁。②符合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③符合手术适应证。④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伴有免疫缺陷、肝、肾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②具有慢性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者。③围手术期输血者。

方法:①术前检查和准备:两组患者入院后记录临床资料,询问病史,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体格检查和下肢深静脉血栓评分,检测D二聚体水平,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药物抗凝治疗。术前健侧应用空气压力泵进行机械抗凝,术后双下肢即可进行机械抗凝。既往合并心、肺疾病或脑血管疾病者,首先应积极处理相关疾病,使其达到稳定水平后,无手术禁忌证方可进行手术。②术中处理:两组患者均选择后外侧切口,手术由相同的医师执行,实施硬膜外麻醉,具体方法如下。a.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待麻醉药物起效后,在患侧髋关节后侧行切口,切断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及臀小肌,T 形切开关节囊,取出股骨头并测量大小,清理圆韧带。在小转子上方1.5 cm处进行截骨,扩髓腔直到骨皮质部位。维持前倾角角度将人工股骨柄插入,安装双极人工股骨头,进行被动髋关节活动,如屈曲、内收、外展、外旋等不会出现脱位和碰撞情况后关闭切口。b.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在麻醉药物起效后,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并对切口部位做好标记。在髋关节外后侧实施入路,将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切开,筋膜剥离,切开关节囊,使移位的股骨颈充分暴露,在小转子上方1.5 cm部位截取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清理髋臼内圆韧带及盂唇,髋臼挫至松质骨出血,根据髋臼试模确定髋臼外杯,安装髋臼外杯及内衬,清理干净股骨颈的骨残余并进行修整,扩髓腔直到骨皮质部位。维持前倾角角度,将人工股骨柄准确插入,双极人工股骨头安装后,对髋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如内收、屈曲、外展、外旋等,均未出现脱位和碰撞情况后关闭切口。③术后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4 h,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空气压力泵等进行治疗,避免深静脉血栓发生,密切观察切口,依照其渗出、愈合情况决定换药次数。术后第1 d、3 d、6 d进行血常规检查。继续对原有慢性疾病进行治疗,常规口服双氯酚酸钠缓释胶囊止痛,75 mg/d,疼痛较重者配合静脉镇痛。术后第1 次换药后行髋关节X 线片检查,观察内植物情况。术后1~2 d即可坐起,健侧翻身夹枕,患侧保持外展,避免髋关节屈曲>90°,术后2~3 d 在助行器辅助下下床活动。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 d、3 d、6 d的HGB水平变化情况。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GB 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 d、6 d 的HG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GB水平比较(±s,g/L)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GB水平比较(±s,g/L)

组别n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6 d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5117.76±14.69110.04±14.82104.59±15.16106.98±16.36全髋关节置换组34122.71±14.93107.21±13.53101.50±14.41104.35±14.84 t-1.6790.2270.4760.575 P 0.1030.8220.6370.569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GB 水平下降程度比较:两组患者HGB水平均于第3天达到最低值,且两组术后1 d、3 d、6 d 的HGB 水平下降幅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GB水平下降程度比较(±s,g/L)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GB水平下降程度比较(±s,g/L)

组别n术后1 d术后3 d术后6 d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58.30±7.8213.93±7.5912.00±9.21全髋关节置换组3415.50±10.4321.21±11.2818.35±10.91 t-2.658-2.805-2.952 P 0.0120.0080.006

讨 论

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常见疾病,骨质疏松是老年患者在低能量损伤下导致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表现为髋关节疼痛、不能正常行走,长时间卧床休息可能发生肢体静脉血栓、泌尿系统以及肺部感染等症状,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对手术耐受的老年患者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手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属于功能重建性手术。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各有特点,有研究表明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均可应用于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其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比半髋关节置换更优[4]。失血是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最常见的并发症,髋部骨折手术后贫血发生率为84.6%~88.5%[5]。如果患者在术后发生贫血,可导致严重后果,贫血是引发患者死亡的因素[6-7],同时还会增加手术部位感染概率[8]。HGB 检测是进行失血量评价最直接和简便的方式,但HGB 在围手术期常受患者有效血容量的影响,因而动态评价更有助于对失血量的正确评估。所以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HGB 水平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预防贫血的发生,同时给予有效纠正,能保证围手术期患者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相较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HGB 下降幅度更大,所以在围手术期不仅要观察HGB 水平,更需要观察其下降幅度。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