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分析

2022-11-21陈健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9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病情

陈健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外科,江苏南通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及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发生急性胆囊炎也具有相应的特点[1]。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差,伴随疾病多,发病后病情较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后果比较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积极探究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0例,其中老年患者70 例(老年组),非老年患者50 例(非老年组)。老年组男39 例,女31 例;年龄60~87 岁,平均(72.08±6.38)岁;体重指数22.67~28.70 kg/m2,平均(25.26±1.98)kg/m2;病程3~72 h,平均(9.33±3.70)h;入院体温36.2~39.2℃,平均(38.22±0.48)℃。非老年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35~59 岁,平均(52.22±9.23)岁;体重指数21.98~28.22 kg/m2,平均(25.17±1.87)kg/m2;病程3~70 h,平均(9.10±3.58)h;入院体温36.1~39.3℃,平均(38.24±0.45)℃。两组患者性别、体重指数、病程、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经影像学等检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具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②合并意识障碍、精神疾病患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④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方法:两组患者手术前均进行超声以及CT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比较两组基础疾病、典型表现、不良情绪、白细胞计数、胆囊病理检查、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差异。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基础疾病、不良情绪、病理检查(化脓、坏疽穿孔)、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典型表现、WBC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讨 论

近年来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越来越多。而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免疫力差、机体功能减退等因素导致胆囊炎的发生率升高[3]。本文通过比较两组不同年龄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特点如下。①基础疾病较多: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组存在基础疾病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并且部分患者合并≥2 种基础性疾病,导致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升高[4]。②典型表现不明显:胆囊炎患者具体临床症状与患者是否出现炎症、胆囊是否阻塞、胆结石位置和大小有关,一般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右上腹部疼痛,但是老年人一般对疼痛不敏感,且免疫力低下,反应迟钝,临床表现常不明显,使其病情不易察觉[5],因而导致其出现误诊的概率较高[6]。本文老年组典型表现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③胆囊病理检查改变明显: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快,而且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坏疽以及穿孔,这是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胆囊动脉出现硬化,一旦出现炎症,则会导致严重栓塞,最终引起穿孔。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组病理检查变化明显(化脓、坏疽穿孔)高于非老年组(P<0.05)。④手术并发症多: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低,所以导致病情发展迅速,而且容易伴随并发症发生[7]。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⑤住院时间长: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胆囊病理检查改变明显,伴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治疗难度增加,因此使住院时间延长,本文老年组住院时间长于非老年组(P<0.05)。⑥不良情绪发生率高: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在治疗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情绪,同时由于担心病情易导致抑郁情况出现[8],本文老年组存在不良情绪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

综上所述,由于老年人全身各器官功能衰退,导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多存在不良情绪,且典型症状不明显、住院时间长、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费用高,所以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早期进行明确诊断,及时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需要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9],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各项指标检测[10],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及时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对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术前CT 或者核磁共振提示胆囊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晰、病情危重的患者,宜先采用保守方法治疗[11],在改善全身情况后再择期手术;如果保守治疗24 h 后疾病发生进展,同时伴有腹膜炎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时,需转急诊手术治疗,且应当遵循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原则,必要时行胆囊造瘘术[12],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的目的为抢救生命,操作应简单、迅速。老年人由于血管调节功能减弱,术后血压波动大,心肺功能较差,极易诱发心脏及呼吸衰竭,所以术后应进行重点监护和治疗合并疾病,防止各种并发症,降低非手术因素的死亡率[13]。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同时伴随风险及并发症也较多,因此目前临床多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临床研究表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快,预后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开腹手术少[14],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