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细菌培养标本留取方式的研究进展
2022-11-21吴春礼
吴春礼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防城港 538021
尿路感染主要因尿路内繁殖大量微生物而导致的尿路炎症,可有临床表现或无临床表现,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女性群体是疾病高发群体[1]。针对大部分尿路感染患者而言,临床医师依照临床经验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某些复杂性尿路感染及反复发作患者需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开展尿液细菌培养的关键之处在于留取清洁尿液,留取尿液一般是中段尿[2]。随后依照培养结果,针对致病菌选取适宜的抗生素展开治疗,继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3]。为了解尿液细菌培养标本的留取方式,本文现就其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主要作以下综述内容。
1 尿液培养样本的筛选
尿液培养标本的筛选标准包含:尿常规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阳性﹑尿沉渣染色镜检>10PMNs/mm3。尿液培养标本筛查优点在于筛选出不合格样本,缺点是筛选方式灵敏度不佳,若菌落数<105cfu/ml易导致假阴性[4]。若患者受尿路刺激影响产生尿频现象,病原菌在尿路停留时间较短而被排出,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尿常规检查结果呈现假阴性。肠球菌中无硝酸盐还原酶,故尿常规中亚硝酸盐结果呈阴性。若产道分泌物和粪便在采集尿液期间污染尿液样本,通过以上筛查手段也无法完全排除,需结合病史排除部分妇科或者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阴道炎患者。对是否采取尿沉渣涂片镜检仍存在争议,通常认为其特异度不佳,美国有关指南未将其纳入作为筛查试验;部分研究认为无需在尿常规基础上进行涂片检查,对于免疫抑制患者可考虑开展,因该类患者尿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少,筛查时引发白细胞酯酶阳性率少[5]。
2 尿培养送检指征
(1)症状指征: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如尿急﹑尿频和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肉眼血尿或者脓尿;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酯酶阳性,离心沉渣显示男性WBC超过5/HP(高倍镜下),女性超过10/HP;不明原因发热伴随尿路刺激症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出现发热且尿液浑浊;尿路畸形和前列腺增生等器质性病变引发的尿潴留,同时伴膀胱刺激征﹑腰痛和腹痛等症状;尿道口存在脓性分泌物[6]。(2)疾病指征:单纯性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并感染;肾结核;前列腺增生并尿路感染;无症状菌尿,属于一类隐匿尿路感染,白细胞轻度升高,但无明显泌尿系感染的膀胱刺激症状,仅表现为低热和腰膝酸软,随机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无症状菌尿的病程较长,并可转变为典型急性尿路感染[7]。
3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时机
(1)使用抗菌药前采集,输液或者饮水之前;症状不明显者收集晨尿;存在典型的膀胱刺激征者采集随机尿;(2)怀疑肠热症(伤寒﹑副伤寒)时,应在病后2周左右采集尿液;怀疑钩端螺旋体感染时,应在感染后2周左右采集尿液;(3)怀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应选择患者尿液外观异常(例如尿液混浊)最为明显时期采集尿液。若仅为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采集24h尿液沉渣或汽油漂浮法的油层送检。
4 尿培养的采集方式
4.1 中段尿采集法
临床在留取中段尿时应在使用抗生素前或停用抗生素3~5d后留取晨起中段尿。晨尿与随机尿液相比,晨尿检验效果更优。女性采样前,应用肥皂水或者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外阴和尿道口冲洗,嘱患者用灭菌纱布擦拭用后手指分开阴唇排尿,将前段尿弃去留取中段尿放在一次性无菌杯内,尿量≥1mL;男性采样前,同样应用肥皂水,对包皮冲洗,并使用0.1%苯扎溴铵对尿道口消毒,灭菌纱布擦干后嘱其弃去前段尿,留下中断尿,容器及最低尿量有关要求同上;儿童:年长儿和成人收集方法相同,对于<1岁的幼儿,因外阴菌群存在严重污染,需要仔细清洁外阴,但依旧不能保证不被污染。孙淼[8]提出,中段尿由采集标本开始至接种不能超过2小时。姜美娟[9]等认为,对于合格清洁中段尿,菌落数应在<5×104CFU/ml;菌落数在>105CFU/ml,且呈纯培养或者小于两种菌的混合菌生长可能是有意义的;对于混合生长,以沉渣涂片镜检内具有胞内吞噬现象的细菌当作目标菌。注意:菌落计数只有在镜下筛选合格的尿标本(WBC男性>5/HP,女性>10/HP,细菌相对单一的尿标本)中才有价值。3种以上细菌同时出现者提示污染,培养结果无意义。
4.2 肾盂尿采集法
为明确菌尿是否源于肾脏,可用导尿管采集肾盂尿,但此方法属于高风险侵入性操作,只能由泌尿科专科医师进行,由于具有潜在的造成人为逆行感染的风险,因此,只有在不得已情况下才能采取该方法。
4.3 膀胱穿刺采集法
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可避免标本污染,该方法是评定膀胱中细菌感染一项金标准,但存在一定痛苦,普通患者难以接受。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厌氧菌培养。
4.4 导尿法
(1)直接导尿:依据常规方式局部消毒会阴,插管后获取尿液可减少标本污染,准确地反应出膀胱的感染状况。但罗莉[10]等发现有将尿道的前段正常菌群引入膀胱所致医源性感染的风险。(2)尿道留置尿管导尿:这一方法无法常规应用,除非存在症状指征或者尿常规异常提示感染者。尿管留置导尿要求必须在尿管留置后24h内进行,否则因尿管和尿袋内壁的定植菌繁殖而污染到尿液,无法确保培养结果[11]。操作方式和直接导尿法较接近,但收集尿液时需旋开尿袋上方螺旋接口,然后用无菌杯收集。
4.5 小儿收集包
对缺乏自控能力的小儿可应用收集包收集尿液。一般在清洁消毒外阴后安装。由于这种装置很难避免会阴部菌群的污染出现假阳性,因此仅检验结果阴性才具备意义。张彩凤[12]等认为,当检验结果呈现阳性时,需要结合临床开展分析,在必要情况下经导尿法或者耻骨上方膀胱穿刺留取尿液进行复检。
5 尿培养标本留取方式的研究进展
加拿大某所儿童医院对留取中段尿液时是否对会阴部进行严格清洁消毒展开了相关研究,结果说明在留取尿液标本前对会阴部进行清洗消毒能减少标本被污染的风险,且能减少重新培养与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几率[13]。无菌尿袋法是临床多见的一种留取尿液标本方式,在婴儿中较为适用,但有较高污染风险;留取清洁的中段尿方式属于一种无创及易于操作的方式,但在年龄偏小的儿童中应用较为困难,此种方式主要在年龄偏大,可配合且能自主排尿的群体,但其在标本采集期间会存在较多污染因素,须在严格依照无菌操作原则下执行,并指导被检人员绝对配合;导尿法则被认为是更加准确的一种采集方式,但其属于有创性操作,且可能会出现医源性感染情况;而膀胱穿刺法已被临床认为是留取尿培养标本的金标准,其具有较高培养准确性,但操作的难度系数较大[14-15]。戴莉敏[16]等采取新型留取尿标本容器进行尿液收集,透明材质便于观察尿量和性质,能记录患者24h尿量和自动混匀尿液,有着省时省力和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等优点。
6 小结
尿培养标本的留取方式众多,包括中段尿采集﹑肾盂尿采集﹑膀胱穿刺采集﹑导尿法以及小儿收集包等。导致尿培养标本留取过程中不合格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标本送检不及时﹑未严格依照无菌操作执行及送检期间被外界因素所污染等。为了降低假阳性率,应全面提升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与操作规范,并组织开展全面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职责与素养,对患者与家属展开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尿培养标本留取方式,以获得最佳的尿液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