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研究进展

2022-11-21吴树芬李砺黄丽升覃慧宇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排气妇科

吴树芬 李砺 黄丽升 覃慧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妇科一区 广西 南宁 530011

腹腔镜手术是临床常用的微创技术,其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疼痛轻﹑并发症少的特点[1],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但妇科腹腔镜手术由于二氧化碳气腹﹑全身麻醉﹑创伤﹑术后疼痛及卧床等因素的影响[2],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速度较慢,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3],增加患者术后的不适感。因此,促进损伤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是腹部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内容,对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适宜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基本手段[4]。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传统中医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现就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如下。

1.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腹部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属于中医“胃痛﹑胃痞”范畴,其病因在于气机运行失常﹑升降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胃失和降,进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另外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病机为脾胃虚弱﹑腑气不通,也容易导致腹胀的发生,为了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应按照降逆止呕﹑益气化瘀﹑宣腑通气的原则进行干预[6]。

2.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指标

常用观察指标包含: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包括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②术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3.常用中医适宜护理技术

3.1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将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7]。患者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即遵医嘱采用维生素B1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每天1次,直至患者恢复自主肛门排气。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健脾和胃﹑消积化滞﹑和胃通腑之功能,足三里穴对肠道功能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8]。饶艳芳等[9]通过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发现腹部术后患者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可有效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降低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3.2 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经络学为指导理论的无创穴位疗法,集合穴位﹑经络﹑药物治疗为一体,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发挥叠加作用,增强整体干预效果。王群慧[10]研究表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法,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如双侧内关配中脘﹑足三里可起到止呕﹑治胃痛的效果,对中脘﹑上脘敷上穴位贴能起到健脾和胃﹑降逆利水的效果,而足三里可起到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对三阴交使用穴位贴能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另外中药选择生姜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吴茱萸可清热温中﹑利气镇痛﹑降逆止呕;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更短(P<0.05),提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能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尽早恢复通气和排便;有范瑜洁等[11]研究表明中药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采用生姜﹑吴茱萸粉调制成糊状置于无菌敷料中行穴位贴敷治疗,选穴为天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贴敷4~6小时后将无菌敷料取下,温水擦净皮肤即可。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采用中药穴位贴敷一方面药物不经消化道吸收,不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不良反应较少,另一方面经穴位皮肤吸收药物能起到疏通胃肠经脉的效果,进而可对六腑气机进行调节,恢复气机和升降功能,而尽快恢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3.3 耳针法

耳针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使局部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的反应,通过经络传导,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12]。中医认为,耳朵是所有经脉聚集的地方,。在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故通过刺激耳廓上的一些特定区域,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耳穴治疗要求贴籽圆粒润滑,因王不留行籽是纯植物籽粒,本身又是活血通经的中药,所以历来为大多数中医大夫使。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耳针法,选穴为大肠穴﹑小肠穴﹑胃穴﹑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进行。方法为消毒耳廓后,将药籽贴于穴位上,用手指轻压,每穴按压1~2分钟,使患者耳部有酸痛﹑灼热感为宜,并指导及教会家属按摩的方法,以后每隔3~4 h 1次,睡前1 h不按压耳豆,直至排气为止。翟田田等[13]在相关研究中表明耳穴贴压耳部与胃肠相关的穴位,如大肠﹑小肠﹑胃等能起到消炎止痛﹑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同时可以缩短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

3.4 中药热奄包药熨法

中药热奄包是指将中药进行加温后外敷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药效直达病所,直接发挥疗效[14]。中药热奄包外敷可以刺激皮肤感受器,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使药力迅速渗透,从而达到恢复肠道蠕动,加快胃肠血液循环,使排气﹑排便时间提前的效果[15]。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48小时后仍未有肛门排气,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采用吴茱萸﹑莱菔子装入布袋密封好,将其放置微波炉加热至 50~60 ℃后,轻轻抖动热奄包,使热力分布均匀,在胃脘部﹑脐部移动热敷,每次热敷 15~30min,每天1~2次,连续治疗直至患者恢复肛门排气,腹胀﹑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热敷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变化及有无发生不良反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防止烫伤。吴茱萸具有止痛散寒效果;莱菔子有温经散寒﹑下气﹑消食的功效[16]。王群慧[17]在《中药热奄包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排气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药热奄包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中药热奄包可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4.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体会

实验证明,穴位注射﹑穴位贴敷法﹑耳针法﹑中药热奄包药熨法联合应用于妇科手术后的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腹胀﹑腹痛症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疾病的愈合时间,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对手术患者的体质改善有着明显的作用。由此可见,腹腔镜术后配合应用中医适宜护理技术,能够有效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身心舒适,值得临床推广。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及标准预防规范 各项中医特色护理操作按照规范执行,中医外治室物品摆放整齐,分类清楚。推荐使用一次性中医器具,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4.2 遵循中医基础理论选用不同的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应用必须遵循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原则,辨证施护,因人制宜。

4.3 充分评估病情 护士应掌握各项中医技术操作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在操作前要充分评估病情,规范操作流程,操作前﹑中﹑后均应对患者病情及局部皮肤进行准确评估,避免引起皮肤损伤﹑感染等并发症。

4.4 加强健康宣教,正确指导患者 执行各项操作前均履行告知义务,取得患者同意及配合。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体现人文关怀。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或以个性化健康宣教方式,让患者或家属知晓治疗及康复等注意事项。

小结

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应用于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优势,具备简﹑便﹑廉﹑验的特点,以及疗效明确﹑操作简易﹑经济有效的优势,易被患者接受,且能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缺乏标准化的操作规范等,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开展循证研究,为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提供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排气妇科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