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进展

2022-11-21黄群珍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黄群珍

北流市人民医院骨科一区 广西 北流 537400

股骨颈骨折属于临床髋部骨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指发生于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间的骨折,在股骨近端骨折中占比为52.82%,在全身骨折中占比为3.58%[1]。全髋关节置换术属于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常用术式,其主要是用人工全髋关节假体替换病变的髋关节,并借助骨水泥及螺丝钉使假体固定于周围正常骨质上,以重建髋关节功能,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尤为适用[2]。科学治疗方案开展的同时需配合实施高质量护理干预。本文对近年来临床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期间开展的护理方案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护理工作者合理选用干预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围术期护理

1.1 术前护理

①术前一般护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情况﹑患者精神状态;做好有关疾病健康宣教,协助和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体位要舒适,予软枕垫高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保持有效皮牵引,定时翻身防压疮,给予物理冷敷患处及按医嘱用药进行消肿,并注意观察及评估,关注患者主诉﹑及时止痛,给予人文关怀。

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详细介绍髋关节置换术的具体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因对手术认知薄弱或疼痛难忍而出现恐惧﹑不安等心理;同时邀请同科室内手术成功的病友分享经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4]。

③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关注术前检查阳性体征结果,术前基础疾病治疗控制效果﹑合理用药﹑心肺功能检查以及血红蛋白值是否符合手术要求等;术前输血要求:备血;双下肢静脉例行检查,定时检查凝血功能情况,关注D-二聚体值及电解质检查结果,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及术前指导患者开展功能锻炼,正确评估病情﹑自理能力,了解病史﹑患者营养状况[5]。

④术前会诊: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各项机能指标是否符合手术及麻醉要求,根据会诊情况选择精准麻醉方式。

1.2 专科护理

既往手术室护理配合中,因手术室护士学习科目涉及范围广﹑其护理能力的专业性及针对性欠佳,且参与手术的方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髋关节置换术中护理配合往往差强人意[6]。随着手术室专业化﹑专科化的不断发展,专科手术护理被证明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专科手术护理模式是提升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保障手术顺利开展﹑缩短老年患者手术时长﹑实现快速康复的重要手段[7-8]。该模式主要护理内容:缩短老年患者手术时长:术前30min﹑术中时间超出4h合理应用抗生素;术中合理评估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预防失血性贫血,术后及时复查血红蛋白值,术后合理输血﹑用血。陆媛媛[9]等人研究中开展专科护理干预后,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等方面相比常规护理措施更具有优势。

1.3 术后护理

患者手术结束安返病房,手术室护送人员与病房责任护士做好病情交接工作,讲解术中情况及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责任护士根据病情安置好患者术后体位,按医嘱给予监护﹑输氧,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保持引流通畅。术后24h内加强病情及生命体征观察。根据患者的血压﹑尿量﹑伤口渗血及伤口引流量的多少合理﹑及时补充血容量,术后4~6h伤口引流量>500ml或者突然增多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定时夹管观察,急查血常规﹑离子生化,了解失血情况及电解质是否正常,记录尿量及时补液﹑输血,观察血氧饱和度和患者的心率,评估术后心肺功能,防止诱发基础疾病,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抚﹑疾病健康宣教﹑日常生活护理﹑定时翻身﹑防压疮﹑疼痛管理﹑管道的护理;评估好患者睡眠﹑营养情况,合理静脉或者胃肠道补充营养,观察用药效果及其副作用。

1.4 术后功能锻炼

①术后当天: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踝泵运动;下肢静脉泵;气压治疗。②术后第一﹑第二天: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选择坐位或半卧位。③术后第三天:伤口引流管及尿管拔除后行床边站立;骨科治疗仪使用及时运动疗法(CPN),以15°开始循序渐进,注意不超过90°[10]。④第四﹑五天扶助行器行走,使用合适高度便椅进行排便﹑禁忌蹲厕所。

1.5 预防术后并发症

①预防假体脱位:积极开展心理﹑饮食﹑体位及陪护等多方面指导;例如术后护士及时与患者沟通,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并给予心理支持与安慰,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使其充分感受到他人关怀[11-12]。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钙元素的高热量易消化食物,遵医嘱予以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②预防下肢血栓形成:术后定时复查D-二聚体,合理使用抗凝药;每日早上查房过程中行腓肠肌压痛检查,观察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及时辅助B超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防止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13-14]。

③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置换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关系到手术成败与否。护士做好病房环境管理,定时病房空气消毒,严格执行陪护人员探视管理制度;术前30min﹑术中及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定时换药,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严密观察术后体温变化﹑对症处理;必要时行伤口分泌物培养及血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延续性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受经济条件及心理﹑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老年患者通常强烈要求尽早出院,选择居家康复锻炼,护理人员鞭长莫及[15]。但下肢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尿路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若未及时发现,容易对患者身心健康构成危害,且不利于术后康复。故临床提出采用延续护理,以达到预防并发症﹑加快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进程的目的。延续性护理属于顺应医学发展所提出的新型护理模式,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护理模式是院内护理的延伸,可帮助各种疾病患者在出院后恢复期内始终获得持续且专业的健康支持,从而避免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可促使临床医疗服务成本降低[16]。

2.1 出院指导

出院后定时进行功能锻炼,坚持使用助行器行走3~6个月;24h陪护,避免独自行走,禁止蹲厕所,坚持使用便椅3~6个月;禁止坐矮板凳﹑矮沙发,避免交叉腿或盘腿坐;不可随意下蹲,避免跷二郎腿。

2.2 出院随访

①电话随访:出院后一个星期进行电话随访:患者饮食﹑睡眠情况,伤口愈合情况﹑是否坚持功能锻炼﹑是否坚持使用助行器,患肢活动情况,疼痛是否加重,如有不适﹑及时就诊。②家庭随访:由骨科主任﹑护士长和康复治疗师组成一个团队进行家庭随访,时间为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③告知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X线片: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万江[17]的报道中指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及时发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并予以有效处理,从而全面提升患者居家开展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进一步提升功能锻炼效果。

3.小结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早期康复锻炼﹑合理使用抗凝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定时换药等专项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其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积极应用气压治疗﹑CPN等新型干预措施,能够促使患者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并降低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进一步改善预后。此外,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能够及时掌握患者居家康复锻炼进程,并提供科学指导,促使患者尽快恢复。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