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与对策分析
2022-11-21高崧耀
高崧耀
习近平总书记从知青时代的“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开始心系困难群众,随后不论是在县、市、省还是进入中央工作,希望人民过上好日子一直是他心中的牵挂。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根据自身工作经历和感悟写出了《摆脱贫困》一书,提出摆脱贫困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和“笨鸟先飞”的意识。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为全面消除贫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贫困地区,切实走进中国最贫困的地方,看真贫。在深入考察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扶贫开发座谈会上提出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中共中央定调精准扶贫后,学界对精准扶贫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围绕精准扶贫的内涵、困境与挑战、实施路径以及脱贫成效等方面展开论述[1]。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与路径究竟如何才能与贫困地区有效契合,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扶贫政策。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政策,高校落实的中央政策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等一批中央扶贫文件。自精准扶贫提出以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一盘棋参加精准扶贫,确立了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高校党委书记虽不在五级书记抓扶贫之列,但是作为省直市直单位的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是必要的和适应时代发展的。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省级地方政府紧随中央步调,出台相关的精准扶贫工作文件,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关于做好新一轮全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选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选派驻村工作队员,并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各高校落实地方政府的扶贫政策,向定点帮扶村选派了一批驻村工作队员。同时按政策安排了驻村工作队的第一书记工作专项经费和驻村帮扶经费,确保驻村工作队能够顺利完成精准扶贫任务。
(二)有利于提高高校服务社会能力。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高校尤其是作为地方高校,服务当地社会发展是高校必须承担的责任。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职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产物,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2]。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使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向基层拓展,与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项目实施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发挥高校在人才、教育、科研的优势,通过开展暑期学生大走访、“三下乡”活动以及实习实践的活动推动教师、学生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基层计划,为基层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不断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高校自身办学发展。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自身办学发展,对民族类高校而言尤其如此。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类高校的办学目的之一。我国的贫困地区基本是处于老少边穷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状况较为严重,人才缺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当务之急。少数民族团学干部作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发展的主力军[3]。高校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通过与基层的深入接触,因地制宜制定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方案,对办学方向做出适当调整,以更好地满足贫困地区对少数民干部的培养需求。
二、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
(一)选派驻村工作队,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除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智力支持外,也可以提供人才支持,选派驻村工作队员就是提供人才支持的具体体现,为地方脱贫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推进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到村,服务到户,服务到人。选派驻村工作队是高校应省区要求而派出驻村工作队到定点帮扶村担任第一书记或者工作队员,驻村工作队的选派根据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部审核及党委审定的原则,在高校二级机关单位和各个学院中选择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踏实、年富力强、群众认可的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驻村工作队要吃住在村不少于20天,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及信息收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个月向当地党委汇报一次工作情况,每个季度向派出单位汇报一次工作情况,把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跟派出单位和后援单位相关领导汇报,以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选派驻村工作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抓好基层党建建设工作,促进党支部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强调“要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4],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对于贫困村脱贫和贫困户脱贫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切实提高贫困化家庭收入。根据贫困户脱贫“八有一超”的标准,贫困户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要超出省区规定的数额,2018年的要求是3,500元/人,2019年的要求是3,700元/人,对于有劳动能力且有人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来说,年人均收入超过这个标准并不难,但是对于那些没有劳动能力或者虽有劳动能力但是家里有人患大病的贫困户来说,脱贫就比较困难,除社会兜底保障脱贫之外,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是最好的选择。高校在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方面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是根据定点帮扶村的实际情况,拨付一定扶贫专项基金用于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基金使用由村“两委”商议决定和组织实施,驻村工作队负责监督和审核,确保扶贫专项基金真正使用到提高贫困户的家庭年收入上,引导贫困户种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养殖家禽家畜,待作物成熟或者禽畜出栏,则可作为贫困户年家庭收入的一部分。二是利用高校科级以上干部对口帮扶1~2户贫困户的机会,动员科级以上干部每年按要求入户走访,实地了解帮扶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和贫困户商议产业发展计划,并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的部分资金支持,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提高家庭收入。三是与爱心企业合作,联系有农副产品购销的爱心企业与贫困户结对,爱心企业负责给贫困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贫困户则需要付出劳力和场地,产品成熟后由爱心企业负责收回,保障贫困户发展产业有收入,避免产品无法销售的尴尬境地。
(三)发挥高校教育优势,提升村“两委”成员能力。村“两委”成员是带动群众参加乡村建设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主力军,扶贫政策的落实需要村“两委”成员带头执行,因此,村“两委”成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高校有教育的功能,有能力培训定点帮扶村的村“两委”成员。高校对村“两委”成员的培训,主要是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培训班一年一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强化村“两委”成员的基础,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及拓展他们的眼界,带动村“两委”成员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解放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村级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有更多的点子和思路。同时为他们讲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宣传反腐败知识,提醒他们在低保、养老、危房改造、高龄补贴、生态公益林补助、公益岗位、护林员岗位等评选评议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保障扶贫惠民政策和基金的落实,避免在扶贫基金的使用方面被纪委监察委问责,基层党组织被上级组织部门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影响整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推动“一帮一联”发展,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高校开展“一帮一联”的结对帮扶活动,是响应上级党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的精神而落实的。高校开展“一帮一联”结队帮扶活动要求全校科级干部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处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干部每年需要入户实地了解帮扶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宣传相关脱贫政策或者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根据贫困户实际发展需求,给予适当的帮扶和帮助。高校的“一帮一联”结对帮扶活动开展,加强了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贫困户既能享受县级和乡镇一级的帮扶干部的帮扶,也能享受高校科级以上干部的帮扶,县和乡镇一级的帮扶干部为贫困户制定脱贫年度发展计划,高校科级以上干部为贫困户补充和完善年度脱贫计划,在双重帮扶的促进下,贫困户更能体会国家对他们的关心,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摒弃“等靠要”思想,通过自身努力和社会帮扶实现稳定脱贫。
(五)动员校友资源开展帮扶,加大精准帮扶力度。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校友,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动员校友参与高校的精准扶贫工作是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拓展和补充。高校的性质决定了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不可能花巨资参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工作可以通过校友资源得以完成。校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对定点帮扶村开展亮化工程建设,为定点帮扶村捐助路灯,对定点帮扶村开展美化工程建设,建设垃圾焚烧炉,推动定点帮扶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定点帮扶村村部捐助办公设备,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办公条件等,这都是校友资源能够完成和胜任的工作。动员校友开展精准帮扶工作,既减轻了高校的扶贫负担,也发挥了校友作用,增强高校与校友的联系,促进双方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的合作,加大精准帮扶力度。
三、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不足
(一)帮扶成效有待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精准扶贫开展数年来,贫困程度不深的县市和行政村已经实现脱贫摘帽,剩下的贫困地区都是“硬骨头”,脱贫攻坚要更加精准。高校在精准帮扶工作中涉及到贫困地区的面并不广,名义上帮扶一个县,实际上只帮扶几个村,虽然在县级层面会做一些有利于整县脱贫摘帽的工作,但整体而言基本属于“输血”式扶贫,“造血式”扶贫功能不强,这就决定了高校在脱贫攻坚时期的帮扶成效不明显。
(二)消费扶贫能力不强。2018年12年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将消费扶贫纳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和地方各级结对帮扶工作内容。”鼓励各级机关、大专院校等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正式提出消费扶贫概念。消费扶贫的提出目的是鼓励社会各个机构深入参与精准扶贫,解决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带来的农副产品销售难、销路窄的问题。高校师生员工众多,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但高校在消费扶贫这块能力确实不强,高校的消费扶贫以点为主,仅通过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向全校师生员工推销有限的农副产品,仅是解决极个别贫困户的极少一部分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对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影响不大。
(三)产业发展研究不足。按照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的脱贫摘帽标准,有特色产业和超过一定数额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其中的两有内容,而特色产业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保障,产业发展项目基本由县里决定,县级“5+2”产业发展模式和村级“3+1”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已经定型,高校参与产业发展研究力度不足也是基于这个原因。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产业发展虽然已经有了规划,但是短中期产业链尚未形成,产业抗风险能力弱,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难以保证。
四、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路径
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贫困地区稳定脱贫的需要,更是高校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找准路径,找到克服困难的突破口,着力实现贫困地区的多元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首先要引起主要领导的重视,确立主要领导为精准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统筹协调和解决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高校帮扶成效不高的问题,需要高校教师干部走进基层,走进定点帮扶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改变高校教师干部思想,敢于走近基层政府,接近基层政府,听取基层政府对高校帮扶的意见和建议,高校力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帮扶贫困地区,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扶贫工作中提供智库支持,切实改变高校精准扶贫中的“输血式”扶贫模式。
(二)加强产品宣传,提升消费扶贫能力。加强产品宣传,一是要盯县,二是要盯村,三是要盯户。就县级层面而言,商务局或者农副产品推广局应积极主动与高校联系,将本县最有特色的产品介绍给高校,高校可以在日常物品消耗、食物材料采购方面向贫困县倾斜,一县之资源,肯定有符合高校需求的产品。就村级层面而言,需要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带领群众发展好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出成果,由驻村工作队负责跟学校有关采购部门对接,不定期供应产品。就贫困户层面而言,需要高校与贫困户对接的帮扶干部多联系贫困户,鼓励贫困户发展家庭产业,改变简单的送钱送物模式,贫困户种养的产品有多余的可以由高校帮扶干部负责采购。高校通过盯县、盯村、盯户三位一体地参与贫困地区的消费扶贫,逐步提升高校扶贫消费能力。
(三)转变帮扶模式,加大扶智教育力度。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做好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引导他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5]贫困群众固然要帮,但是有些贫困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把党和国家扶贫的好政策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的形成主要是见识面不广导致的,长期的贫困生活让他们变得不思进取,变得没有更高的追求,在贫困的安逸中选择更贫困的安逸。要改变这种现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改变帮扶模式,就要先改思想,改思想就要先学语言,学会普通话是改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的开端,高校可以邀请会民族语言的教师到定点帮扶村给村民培训普通话,同时给村民捐赠实用易懂的书籍,建立高校捐助的村级图书馆,培养他们学习的习惯,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是不断进步的人,才是有内生动力的人。
(四)推动科研立项,加大产业研究力度。高校有较好的产业科学研究团队,可以通过科研立项的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产业研究力度,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对策支持。距离2020年全国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人口脱贫的时间已不远,高校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研究应更加注重短期产业,宜养则养,宜种则种,从种养到收成一年内见效。同时兼顾中长期产业研究,中长期产业是保障特色产业发展的顶梁柱,是提高特色产业抗风险能力的基石,也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