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马铃薯夏秋大白菜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
2022-11-21赵美华王天坤
赵美华,王天坤,梁 艺,刘 瑾
(1.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2.晋城市扶贫开发中心,山西 晋城 048000;3.太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平均气温<0℃,夏季平均气温>20℃,多地区采取一年一大作蔬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偏低。为了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笔者总结了一套实用、简单、节工、降本增效宜推广的“早春马铃薯—夏秋大白菜轻简化栽培模式”,该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土壤养分互补、减轻了病虫草危害的影响,特别适合规模化生产,对填补蔬菜淡季市场、保障蔬菜均衡供应,增加菜农经济收入,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季节安排
北方地区春种马铃薯复种大白菜,适宜播种期为4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过早马铃薯出苗后容易遭受冻害,播种过晚影响大白菜种植。
2 播前准备
2.1 地块地质
选择富含有机质、团粒结构好的地块,土壤pH值为5.0~7.0较为适合,pH值<5.0植株生长变弱,叶薄色淡,pH值>7.5,无法生根而亡;土壤含盐量低于0.01%;忌与茄果类蔬菜作物及根茎类作物轮作,最好与葱姜蒜、豆类作物实施轮作。
2.2 重施底肥
“三追不如一底”,为满足马铃薯生育期需肥量,必须施足底肥。每0.067 hm2施腐熟的农家肥与复合肥2 000~3 000 kg、马铃薯专用肥150~200 kg、中微量肥和菌肥各5~10 kg,复配耕翻整地,与耕层充分混匀,其中总用量的60%~70%做基施,其余集中垄间追肥。
2.3 土壤处理
若上年地块地下害虫严重,可土壤进行药剂处理。即选用吡虫啉、噻虫嗪、氯氟氰菊酯、氯吡硫磷、敌百虫等杀虫剂与适量土壤、细沙拌匀沟施或拌入底肥中,可防止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害虫发生。
2.4 深翻耙地
墒情若不好的地块可先补水再整地,没有深翻过的地块要用深松犁深松35~40 cm,耙地15cm以上,要求土壤细碎,土层上虚下实。
2.5 种薯处理
2.5.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良脱毒马铃薯品种是高产栽培的基础。可选择冀张薯12号、希森3号、希森6号、斯凡特、中加2号、冀张薯14号、青署9号等中早熟品种。
2.5.2 晒种
播种前种薯提前出窖,放在弱光的条件下困种1周,困种温度为12℃左右,芽眼萌动见小白芽时即可切芽。机械播种要求大块播种,种薯露白短一点;人工播种薯种小一点,芽子长一些,切好后在散射光下晒种,使芽子成紫绿色,保持四周通风,不能遭受雨淋。
2.5.3 种薯切块
种薯切块种植,能打破种薯休眠,提早发芽出苗。人工种植时切块一般以25~40 g为宜;机械种植以35~50 g为宜,每个薯块留1~2个芽眼,切块应呈三角形、契状,质量80 g以下的种薯可整薯播种。切块时要纵切,使顶部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无芽眼剔除,避免播种后缺苗。
2.5.4 刀具消毒
用75%酒精10~30 s或0.5%高锰酸钾5 min消毒,每4 h更换1次。
2.5.5 药剂拌种或浸种
切薯后可用药剂浸种或拌种预防马铃薯真菌、细菌等病害。浸种可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水溶液浸种4 min;或1 kg种薯用50 mL硫酸铜浸泡10 min,然后晾干播种。拌种可用丙森锌可湿性粉剂20 g兑水350~400 mL,混合均匀后,喷施到摊开的100 kg种薯上,边撒边混合,让药剂均匀附着在种薯上后;或用1%敌百虫粉剂加细土10 kg掺匀、适乐时加水拌种薯进行防治。
2.5.6 切块保存
将切好的薯块放置于通风良好、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地方,如不能播种应遮阳避光,防止阳光暴晒灼伤,必要时需倒垛,切种后尽快播完。
3 适时播种
3.1 确定播期
马铃薯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长期间以昼夜平均温度17℃~21℃为最佳,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7℃~19℃,过早或过晚种薯都不能正常发芽。当土壤10 cm深处地温稳定达到5℃~7℃时可进行播种,10℃~12℃时幼芽很快出土。
3.2 机械播种
单垄栽培顶宽度≥25 cm,双垄顶宽≥55 cm,防止高温造成侧面穿箭,不同类型的土壤播种深度不一样,一般在10~14 cm,黏土浅些,沙壤土可深些。机械播种可同时开沟、起垄、铺设滴灌带、覆膜、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播种株行距一致、镇压严密,种植密度根据品种与栽培模式确定,一般每0.067 hm2留株3 000~5 000株、用种量200 kg。建议大小行栽培为宜,便于机械操作。
3.3 田间管理
3.3.1 适时破膜引苗
出苗后如终霜未结束,使苗继续在膜内生长不急于引苗,但应及时放风,选晴天10时前或16时后、阴天全天放风;待终霜过后及时引苗封埯;也可采用机械化放苗作业,省工省时省力。对缺苗穴孔及时补种和移栽,确保苗全苗齐。
3.3.2 间苗
苗高15cm时剔苗,每穴保留1~2株健壮苗,不要动伤种薯块和根系。
3.3.3 灌溉和排水
从幼苗拱土到开花是马铃薯营养生长的阶段,要进行蹲苗,促根系防止徒长,一般不浇水,特别干旱时浇小水,可培育壮苗增强抗风雨、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马铃薯初花期开始浇水,块茎形成期对水分的需要量大,及时适量浇水,忌大水漫灌。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及时排水,田间不能有积水。收获前7~10 d停止浇水,可提高其品质,并较耐贮藏。
3.3.4 巧施追肥
为达到高产的目的,应按照控氮、高钾、补磷的施肥原则,做到控上保中促下的管理,保证产量。以0.067 hm2计算用肥量,薯块膨大期,分3~4次冲施,每次冲施硝酸钾8~10 kg+黄腐酸钾3~5 kg;现蕾开花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多微量元素肥1~2次。
3.3.5 中耕松土
北方寒冷,及时中耕、除草、培土有利于提高地温、保墒保肥。地膜覆盖垄作的在芽顶出表土3~5 cm时,机械中耕同时培土2~3 cm,苗高15~20 cm时再培土1次。
3.3.6 控秧
如果遇多雨年份造成茎叶徒长,可在花期喷多效唑,控上促下,并结合喷杀虫剂和杀菌剂与叶面肥等。
4 病虫害综合防治
马铃薯病害主要以疫病、黑胫病为主,虫害以蚜虫、瓢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和蝼蛄等居多。综合防治主要采取选用抗病虫及无病脱毒种薯、药剂浸种或拌种、适时早播、高畦栽培、及时摘除病株等综合措施,辅助药剂防治。
4.1 疫病药剂防治
可喷洒质量分数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丙森锌800倍液,43%戊唑醇5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选其中1~2种药剂一起喷施;同时对田间勤于调查,发现病叶、病株要立即摘去销毁,并对病穴处撒石灰消毒,或药剂喷施处理,病株一定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4.2 黑胫病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质量分数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喷雾,也可选用40%可杀得600倍液或20%喹菌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0%龙克菌600倍液喷雾防治。
4.3 虫害药剂防治
蚜虫可用质量分数35%吡虫啉、10%腚虫眯农药、22%氟啶虫胺腈等药剂防治,连喷3~5次,叶背一定要喷到药液;瓢虫和豆芫青不能忽视,可选1.8%阿维菌素、1 500倍液、4.5%氯氰菊酯、20%氰戊菊酯喷雾2~3次;地下害虫防治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30%噻虫嗪浮剂加水稀释随水冲施;或用0.7%氟氯•噻虫胺颗粒剂与入肥混匀均匀撒施、20%甲基异柳磷乳油2 000倍液喷雾,均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也可用白僵菌生物制剂防治。
药剂使用注意事项:保护内吸、药效长短结合。叶面喷施选晴天上午无露水后使用,虫害防治要根据其生活习性施药;一般施药间隔期7~10 d,药剂交替使用,预防产生对药剂的抗性而影响防治效果。
5 机械收获与贮藏
收获前7~10 d,先轧秧或割秧,留茬10~20 cm,加速块茎后熟与薯皮老化。机械收获挖掘深度约20 cm左右,挖掘出的薯块不被土埋为宜,以便人工捡拾干净。挖深,拾薯费工费时;浅易伤薯,不易保存,具体依据种植深度与土壤质地精准确定。收获的薯块及时分级筛选、适度包装、入库或销售,宜贮藏窖温为2℃~4℃,相对湿度85%左右,并保持通风。
6 早秋大白菜栽培关键技术
北方地区早秋大白菜适宜播种期为7月中旬—8月下旬,较寒冷地区最佳播种期为7月中旬。收获马铃薯后复种大白菜,茬口紧,因此,大白菜要提前育苗。
6.1 育苗场地
苗床要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块为宜。育苗畦一般宽1.3~1.6 m,长7~8 m,苗床要求整得细、平,便于播种后穴盘摆放和浇水均匀。一般每0.067 hm2苗床播种量1 kg左右,可栽1~1.33 hm2菜田,播种期要比直播提早4~5 d。
6.2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晋绿3号、晋绿5号、津育60号等中早熟大白菜品种。选择发芽率>90%、种子光泽饱满、净度高,品种纯度>98%的优质种子。
6.3 育苗方式
育苗可采用营养钵育苗、营养块育苗、自制土坨育苗、穴盘育苗、漂浮育苗、露地撒播育苗等多种方式。秋白菜育苗地温与气温较高,为便于管理,建议使用穴盘育苗。
6.4 基质与穴盘的选择
基质可自制或购买,自制基质还可选取非十字花科蔬菜园土7份,3份腐熟有机肥,过筛消毒备用。也可以加少许草木灰和益菌,增加基质营养和疏松度,有利于培育壮苗。标准穴盘的尺寸为54 cm×28 cm,大白菜夏季育苗,苗龄短25~30 d,真叶5~6片,建议选用105孔白色穴盘育苗。如使用旧穴盘需冲洗干净晾晒后消毒使用。将配好的基质或商品基质装盘刮平,多穴盘垂直码放在一起,压盘到白菜育苗深度0.8 cm左右,准备播种。
6.5 播种
选用人工或机械播种。于7月10日前后干籽播种,每穴1~2粒,播种深度0.5~1.0 cm,覆土约1.0 cm,将盘摆放育苗床上,喷水覆盖黑色遮阳网。
6.6 苗期管理
6.6.1 温光水气管理
白菜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0℃~22℃,苗龄期一般在20~25 d,苗4~5叶时定植。出苗前主要是降温管理,出苗后,浇水看天看地看苗,在苗床内做到适时适量喷水降温。
中午苗棚覆盖遮阳网2~3 h,免受高温危害,定植前5 d左右完全揭去遮阳网。
6.6.2 间苗
间苗要早,子叶展开间苗1次即可,间苗时拔去瘦弱苗、病伤苗和杂苗,同时拔除杂草。
6.6.3 苗期病虫害预防
早秋白菜育苗,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菜青虫、跳甲、小菜蛾等病虫害。可用质量分数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茚虫威悬浮剂3 000~4 000倍液进行预防喷施。
6.6.4 成苗标准
播种25 d左右,苗子长至4~5片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1~2 d浇透水,定植时不宜伤根,成活率高。
7 整地施肥
马铃薯收获后及时清园,重施底肥且采用平衡施肥技术,补充中微量元素肥和生物菌肥。采用机械旋耕整地作畦,高垄栽培,垄高10~15 cm,垄背宽15~20 cm。
8 移栽与密度
单垄大小行栽培适宜密植,早熟品种垄距50~53 cm,定植株距30~40 cm,每0.067 hm2栽苗3 000~4 000株。高垄栽培排灌方便,根部不易积水,湿度小可减少软腐病、霜霉病的发生,也便于机械锄草、培垄及两侧追肥,省工省时省力。夏秋最好在下午或阴天移栽,移栽后浇透定植水。
9 田间肥水管理
9.1 幼苗期到莲座期的肥水管理
定苗后3~5 d浇缓苗水,小水慢浇,此阶段温度较高,土壤水分蒸发大,保持地面湿润利于缓苗。莲座期浇水不宜过多,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控促结合。缓苗后植株有7~8叶片时随水冲追施一次“发棵肥”,每0.067 hm2施尿素5~10 kg;叶面喷施乳酸钙或糖醇钙元素肥,避免缺钙易引起“干烧心”。总体采取以控为主、促控结合肥水管理,抑制莲座叶旺长,平衡根冠比及外叶与新叶比例。
9.2 莲座期到结球期肥水管理
莲座期到结球期吸收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偏施氮肥会引起徒长,植株含水量增加,品质下降。一般追肥2~3次,前期施18-18-18氮磷钾平衡肥10~20 kg/0.067 hm2,沿着垄的两侧均匀的撒施,沟土培在垄的两侧,及时盖肥浇水;结球期选用高钾、中氮、低磷速效复合肥追施2次,每0.067 hm2
施入20~50 kg,并施钙镁中微量元素肥冲施,施在垄两侧,适当培土扶垄,并及时浇水。结球期需水量大,每隔5~6 d浇大水1次,垄面见湿不见干为宜,保证旺盛生长发育的需要。浇水次数总体要结合根据降雨情况而定,暴雨后疏沟排渍,以防发生软腐病等病害。在收获前5~8 d停止浇水,以免植株贪青、减少叶球的含水量,提耐贮藏性。
9.3 病虫害防治
早秋大白菜主要病害为真菌性、细菌性及病毒病等病害。霜霉病为低真菌病害,生长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发病后喷2~3次25%嘧菌酯悬浮液1 500倍液,70%锰锌乙铝500倍液,6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55%福烯酰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丙硫多菌2 500倍液,25%烯肟菌酯乳油1 0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进行防治。细菌性病害主要为软腐病和黑腐病,与植株伤口紧密相关,如杀灭地上菜青虫、地下蛴螬、金针虫幼虫,减少虫源和伤口发生可以预防,药剂防治使用噻唑锌加中生菌素或春雷霉素加恶霉进行防治。病毒病主要由蚜虫引起及干旱气候引起,防治使用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吗呱、乙蒜素中两种药剂复配防治。生理病害主要为干烧心与药害,在苗期、莲座期补充钙镁中微量肥进行预防。
地下害虫种类较多,害虫生活习性特别,昼伏夜出,采取地上喷施、地下灌根的方法,一般在早上人工捕杀,下午4点后用药灌根。蚜虫预防可以悬挂黄板,药剂用溴氰菊酯乳油,或吡虫啉液喷雾防治;菜青虫3龄前幼虫用氟苯脲可湿性粉剂或阿维菌素乳油喷雾防治。地下害虫使用虫螨腈、灭蝇胺加氟啶胺兑水冲施或浇灌防治效果最佳,不仅具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的,而且杀虫杀卵,死虫率达80%以上;或用阿维菌素加高效氯氰菊酯防治蛴螬;噻虫胺加敌百虫防治。
10 及时采收
大白菜在-2℃时受到冻害,因此,须在寒冻前收获。北方寒冷地区季底9月底10月初采收,收获过早过晚都会影响产量及效益。采收后堆放在田间适度晾晒,随后整理、分级包装上市或待天气转冷入窖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