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酱用番茄主要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2022-11-21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霉病染病灰霉病

王 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6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五家渠 831213)

1 新疆酱用番茄的种植情况分析

新疆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种植酱用番茄,年生产总值占全国90%,约占世界市场的1/3。出口113个国家和地区,番茄酱出口5.3×104t,出口额可达3.16×108美元,属于新疆最大出口产品。近年来,番茄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及种植年限延长,使番茄生产中病害频发,造成番茄大量减产,进而影响到番茄种植户的生产效益,若不及时处理,不利于该种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1]。

2 番茄病害类型分析

2.1 早疫病

感染早疫病的番茄,通常会在植株分枝部分形成一些褐色或深褐色的圆形、椭圆形的病斑,表面会长着灰黑色的霉状物。若叶柄受到早疫病侵害,叶面会长有椭圆形状的轮纹斑,颜色呈深褐色、黑色。若果实受早疫病侵蚀,果实的花萼附近初期会呈现的褐色斑点或黑色斑点,长斑区域较为凹陷,染病后期会造成果实开裂的情况,其染病区域会发硬,并产生密集的黑色霉层。

产生该病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残体经过越冬后,从最开始的植株气孔、皮孔、表皮侵入,然后在气流、雨水的作用下多次侵染。当番茄进入成长旺盛阶段,且果实发生迅速膨大后,若气温在21℃、湿度在70%的环境中长达5 d,则早疫病开始流行,田间管理不当,也会加重早疫病的发病[2]。

2.2 晚疫病

若侵染晚疫病,染病后的叶片初期为暗绿色的水浸状病斑、病斑,形状不规则,后期颜色会转为褐色。叶背病健交界区域会长有白霉。茎秆染病后,病斑主要呈腐败状,使得植株萎蔫。若果实染病,病斑最初呈油浸状,颜色为暗绿色,然后转化为棕褐色和暗褐色,病斑部分稍显凹陷,且边缘区域十分明显,染病后的果实通常不会变软,在湿度增加后会长有少量的白霉,随后迅速腐烂。

番茄晚疫病的产生的主要原因: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后,在气流和雨水的传播作用下,病菌侵入植株的气孔以及表皮。白天温度处于24℃以下,夜间温度在10℃以上,极易产生此病。地势较低的区域易发病。

2.3 灰霉病

叶片染病后,病斑为倒V形状,一般由叶尖开始向内扩散。最初呈水浸状,浅褐色,且发病区域的边缘形状不规则,深褐色轮纹相间,发病后期的叶片呈现干枯现象,其表面生有灰霉。若茎秆感染灰霉病,最初为水浸状斑点,随后扩展成长形斑点,湿度大时病斑部分会长有灰褐色的霉层。

灰霉病菌染病原因: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后,通过气流、露珠、雨水等天气或农耕因素传播。该病菌从寄主的伤口或者已经出现衰老的器官入侵,灰霉病的染病高峰期为花期。气温为20℃左右、湿度90%时极易发病。在穗果膨大期浇水后,会直接造成病果数量激增,达到烂果的高峰期。必须进行妥善管理,否则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2.4 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染病的叶面通常会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淡黄色圆斑,且黄色会产生褪绿情况。同时,在叶背染病区域,初期会产生白色的霉层,后期颜色转化为灰褐色。病斑的正面也会长有霉层,使得叶片自下而上的发生卷曲,最终造成植株干枯。若果体染病,在果实的果蒂区域或者果实表面会形成黑色的圆形斑块,无法食用。

番茄叶霉病的病菌随气流传播,侵入植株叶片、萼片以及花梗等区域。气温22℃左右,湿度达90%时高发。若在连续的阴雨天气,且种植番茄的大棚通风较差,会使得该类菌体快速蔓延,若光照充足,且棚内短期增温到30℃~36℃,可对病菌起到抑制作用。

2.5 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的田间症状可分为六类:花叶型、条斑型、蕨叶型、卷叶型、巨芽型、黄顶型。其中,花叶型病毒病的症状是在叶片区域会出现黄、绿色相间的斑块,同时该病毒会造成叶脉呈透明状,且叶片有所皱缩。蕨叶型病毒病的发病表征为番茄植株矮化,并从植株的上部叶片开始转化为线状,中部和下部区域的叶片主要成卷曲状。造成此类情况的病毒主要分为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其中,烟草花叶病毒通过汁液接触进行传染,而黄瓜花叶病毒由蚜虫传染,同时其汁液也会出现传染情况。番茄病毒病的产生因素与种植环节的联系非常大,通常在高温天气容易造成此病在田间传染,另外,过量施用氮肥也会造成此病高发[3]。

3 番茄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分析

针对番茄病害的主要防治原则方面,在番茄的种植过程中,相关人员需充分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并做好综合防治番茄病害的准备工作,严格遵循绿色食品种植方法和操作规范开展种植工作,并合理搭配品种,保证番茄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农药用量要合理,确保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物能够控制规定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减少此类物质对番茄作物、土壤造成的影响,促使种植期间能够达到相应的生态稳定与生态和谐。

3.1 番茄早疫病

定植番茄需对种植棚内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专业调节,保证种植温度适宜,且对棚内开展定期观察,以便第一时间发现染有病菌、病毒的植株。在定植初始阶段,闷棚时间需控制在较短时间内,尽可能地避免因为棚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而造成病害蔓延。一旦发现早疫病,相关人员需开启相应的药剂防治措施,并在出现病斑的前期阶段就开始用药。药剂可以选择质量分数为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专用药物进行喷雾处理。在阴天、雨天环境中可采取粉尘防治或烟剂防治法开展防治。其中,粉尘法可以选择5%百菌清粉尘剂,剂量控制在1 kg/0.067 hm2。烟剂法可每0.067 hm2采用45%百菌清烟剂,剂量控制在200~250 g即可。

3.2 番茄晚疫病

在对番茄晚疫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需从苗期就制定防治方案,确保种植条件的健康性,避免环境中的部分因素造成严重影响。对发病状态较为严重的区域可以选择和非茄科类作物进行轮作种植,时间在3年以上。若开展药剂治疗,在发现病株的第一时间,需采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

3.3 番茄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通常会对番茄的植株果实、叶片、花以及茎部产生危害,其中果实染病呈现青果受损现象,且容易残留在柱头和花瓣区域,侵染趋向由果面向果柄展开,使得果皮呈现灰白色且软腐的现象。灰霉病的染病区域会长出大量霉层,颜色呈灰绿色。灰霉病的防治需加强通风,并做好充分的变温管理,确保棚温和湿度都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棚内温度升高到33℃时,可放顶风,若棚温降至20℃时则需关闭通风。夜间的棚内温度需控制在16℃左右,若天气光照不足则需打开通风口换气。

灰霉病发病后的番茄植株,需摘除染病果体、叶体、侧枝等区域,随后烧毁,尽可能彻底灭菌,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人为传播的现象。在沾花阶段的用药方面,需在第一穗果开花时,将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加入沾花液。在第3次用药期间,需选择浇催果水前1 d,可采取65%的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4 番茄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的防治可从选种阶段开始,例如沈粉3号或佳红15号等品种都具有相应的抗病性。在播种前期,需将种子浸泡至53℃的温水中,浸泡时间控制在30 min,随后晾干,播种。在发病严重的地区,可采取3年轮作的方式,净化土壤环境。叶霉病的发病初期,相关人员可选择使用45%百菌清烟剂,剂量控制在250 g/0.0667 hm2,熏一夜(12 h)即可。

3.5 番茄病毒病

在病毒病的防治工作中,相关人员可通过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将种子浸泡其中,浸泡时间为0.5 h。发病较为严重的区域可实行2年轮作,深翻施用石灰,使得病毒逐步钝化。在定植缓苗阶段,可选择喷洒1/10 000的增产灵材料,提高植株的抗病毒水平。同时,温室的大棚需通过防虫网材料进行防治,并对蚜虫采取针对性处理,降低传播率,相关人员可选取1.5%植病灵1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4]。

猜你喜欢

霉病染病灰霉病
偶感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活着
浅析番茄叶霉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方法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罗非鱼水霉病咋防治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
如何防治番茄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