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看记者“四力”

2022-11-21

视听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获奖作品四力日记

李 文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自1991 年以来,每年评选一次。2021 年11 月7 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这些获奖作品,尽管题材各异,创作风格不同,但是都有着主题突出、题材新颖、结构缜密、语言精准等共同特点。

怎么成就好作品?同样的主题题材,如何写出深度,写出美感,如何兼具故事性、感染力,这些都与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这“四力”有着密切联系。以获奖作品为抓手,思考作品背后的功夫,深入践行记者“四力”,对于当前及今后不断增强记者“四力”,创作精品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脚力好:在调研中积累丰富素材

脚力,指记者深入基层和深入调研的能力。只有深入群众,多走、勤学、善问,发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才能发现好的新闻线索。这些获奖作品,都是记者在深耕基层,深入调研中发现的典型人物事例,都是记者在深度调研中摸排出来的好主题。

脚力好是好记者的基本硬件。以获奖作品《杨叔的脱贫日记》为例,陕西日报记者张辰在精准扶贫一线发现了杨思笃老人的多本日记。作者先后六次前往该村,每次去都要在山路上颠簸近5 个小时,每次采访,白天上山察看树木长势,晚上会和杨叔唠家常,采访时间跨度历时半年,九易其稿。这种持续深入基层,走近采访对象,不是每个记者都能有耐心做到的。而正是这份坚持,让记者与老农杨思笃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从而能够采访到大量不为人知的鲜活细节,掌握杨思笃老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和细腻心理变化,最终这些都成为文章的血肉,写出了农民、农村、农业在精准扶贫中的真实变化和农民的真情实感,大大增强了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从获奖作品标题看,五个特等奖作品《风雨无阻向前进——写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习近平的扶贫故事》《同心战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生死金银潭》,均是记录2020 年中国最为重要的抗疫、精准扶贫、外交等大事件,聚焦心潮澎湃的战疫时刻和伟大的战疫精神,展现精准扶贫的人类伟大实践,记录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不忘初心跟党走的生动案例。作品抓住关键人物、核心事件,深入刻画描写那些温暖人心的典型故事、家国情怀,主题重大,感染力强,代表性极强。

二、眼力尖:在寻常处发现重大选题

眼力指记者深入洞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大量素材中发现最具新闻价值的选题的能力。认知决定探索深度,记者只有吃透国家政策,感悟时代脉搏,熟悉社情民意,才能在浩瀚的新闻素材中敏锐捕捉到上通国家关切、下联民生热点的好选题。只有记者准确研判,看准看透个体事件人物与国家大事脉络之间的关联,才能在寻常处发现重大选题。只有将小事件与大中国联系起来,小中见大、小题大做,小切口创作大文章。

为此,记者要练就“火眼金睛”,作品要折射时代。从一等奖作品《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我们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身为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生动形象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追求和志向。一等奖作品《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车路双通滴滴!阿布洛哈村来车了》,讲述了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的典型事例,展现为了彻底拔除穷根,造福群众,中国在精准扶贫上的毅力、魄力和壮举。一等奖作品《“燃灯校长”送1600 多名女孩出深山》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呕心沥血创办免费女子学校,点亮一届又一届大山女孩追梦之路的校长张桂梅,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校长形象,引发人们对那些大山失学女童的关注。这些获奖作品都是挖掘人和事中的不平凡之处,通过新闻形式展现时代精神。

三、脑力足:用逻辑与情节谋篇布局

同类题材怎样才能出新出彩?怎样才能紧紧吸引受众,获奖作品给出的答案是:必须在结构上大胆取舍、在情节上环环相扣,有人物有故事有感情,才能于无声处见惊雷,展示作品不同的神韵和精神。

在《“燃灯校长”送1600 多名女孩出深山》中,作品从“活着吧,我要还这座小城的人情债”,到“周扒皮”校长,到“万里家访路”,到“十多年来,女高的上千名毕业生已遍布全国各地”,再到“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和张桂梅一样,主动选择去了偏远艰苦的地方工作”, 故事层层递进,不断深入,脉络清晰。

情节被称为文之血肉。在《“燃灯校长”送1600 多名女孩出深山》作品中,张桂梅说起学生们给她起的外号,“‘她们私下里都叫我老大,有时候还叫我周扒皮、魔鬼,说我半夜鸡叫。’哭笑不得。”这些情节既真实可信,又使人物立体形象,鲜活生动,引人入胜。

设置议题是优秀的作品的共同点。需要主动深入挖掘,显示深度厚度温度。在消息《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车路双通滴滴!阿布洛哈村来车了》中,通车活动怎么报道才能免于俗套呢?作者主动设置议题,文章在开头写道:“‘车来了! ’6 月30 日上午10时许,冒着雨,驾驶员杨保安开着乡村客运小巴,沿着崭新的通村公路,驶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喇叭声引来招呼站内的村民阵阵欢呼。”文章开头处巧妙设计通车通路对当地群众的影响, 然后再次设置议题:“人群中,66 岁的省教育厅退休干部林强格外激动。过去17年,他曾先后20多次来过阿布洛哈,都是爬悬崖、过溜索,只有这次是乘车进入的,‘梦想成真了!’”通过一个外地人前后进村的途径对比,彰显乡村变化之巨大。文章结尾处写道:“客车开进村,让阿布洛哈村支书吉列子日开始谋划未来,其中一项就是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且沙色聪更实在:考个驾照,买个车跑运输,让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以通村客车开头,以通村客车收尾,首尾呼应,寓意新的明天正在到来,结尾饱含希望和光明,生动呈现了“我国最后一条通村公路通车”的里程碑式意义。

四、笔力妙:以语言艺术呈现新闻价值

一件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有自己的文字风格。获奖作品《杨叔的脱贫日记》以质朴的泥土气息获得读者认可。文章中,杨叔在扶贫前日记中写道: “我的精神一下子垮了,别说脱贫了,一家人都养不活”,日记内容文字既质朴真实,又引出下一段落有关贫困的背景。扶贫中期,杨叔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的付出,我干了就有希望”,讲出老农的努力和老人的期望,折射全国精准扶贫对象的真实状况。扶贫有成果后,杨叔在日记中又写道:“请结束对我家的帮扶,改扶别人”“人吃饱了要撂碗”,讲述了老人对真扶贫的认可和感恩向上的善良。文章最后有两处让人感悟颇深。一处是“扶贫经历,也影响着扶贫干部的人生”,另一处是杨叔在日记写道:“希望我的子孙日后偶然见此字迹,能记住历史,律己向上,感恩社会……”两处文字是对该文章的结构延展,扶贫改变了农民、农村,也让扶贫干部得到认知、实践方面的成长,使文章从两条线揭示精准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

又如,一等奖获奖作品《“半条被子的故事”有新篇》,文章开篇写道:“沙洲村村口前那条滁水河流淌了几百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欢腾过”,形象描写了新时代乡村幸福的生活状态和新农村、新农民的心情;文章结尾处写道:“‘半条被子的故事’犹如一束光,穿越历史的时空长廊,照进更多人的心里”,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共产党人与百姓群众间的鱼水深情永远不变,给人感觉文字优美,笔力千钧,印象深刻。

猜你喜欢

获奖作品四力日记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湛江市文艺骨干 “四力”培训班在徐闻举行
2018年荷赛奖获奖作品精选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获奖作品选登
成长日记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