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电视媒体新国潮节目的探索与实践
2022-11-21王羽
王 羽
主流电视媒体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深情烹制出一道道“文化大餐”,从《唐宫夜宴》到《只此青绿》,从“中国节日”到“中国节气”,广电媒体以视听语言不断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浪漫,开拓出新时代主题文化节目创新的新空间。
一、主流电视媒体新国潮节目创作的整体格局
一直以来,我国主流电视媒体对文化节目的创新探索从未停歇,积极以更多元、更深刻、更贴近的文化表达传递真善美,逐渐打开文化节目创新的新思路——新国潮节目。新国潮节目从文化节目衍生而来,是文化节目创新的重要探索,从节目内涵形态上,新国潮节目不断向深挖掘多维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外化成具有现代感、时代感的艺术表现形式,以青年人的视角融入网感化思维、年轻态表达,使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总体而言,我国主流电视媒体在新国潮节目的探索上,主要呈“一主一优多特”的发展格局,并逐渐向规模化、精品化、系统化演进。
(一)总台:以精品文化节目带,塑造新国潮节目影响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作为主流媒体旗舰,一直深耕文化节目创新,成为推动新国潮节目走向高光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总台以“大会”系列为“经线”,打造文化知识品牌,推动国潮节目更具知识力量。相继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地名大会》《中国国宝大会》《中国考古大会》等“大会”系列,节目以知识竞答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从不同侧面巧妙打开,融入新的时代特质和审美风范,并以“思想+ 艺术+ 技术”为引领,打造文化知识节目的新风尚。另一方面,总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创新为“纬线”, 打造融古贯今的文化精品,推动国潮节目破圈出阵,尤其围绕经典古籍、诗词歌赋、文物宝藏等中华文化经典,多维度创新演绎,使千年经典“潮”起来,传统文化“热”起来。如《典籍里的中国》生动解读《尚书》《论语》《本草纲目》《孙子兵法》等中华优秀典籍,11 期节目累计收获全网200 余个热搜热榜,触达受众60 亿人次。《经典咏流传》第五季在锦绣山河与人间烟火中传唱经典,讲述“大美中华”的文化自信。《国家宝藏·展演季》通过舞剧、音乐剧、歌曲演唱、器乐演奏等多元文艺形式,大胆尝试文物遗产的跨艺术呈现,让国宝跃然荧屏,再焕生机。
(二)河南台:文化创新强势崛起,引领视听国潮新风尚
2021 年,河南广播电视台(简称河南台)接连推出河南春晚以及《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一系列以“中国节日”为主题的文化节目,带火了“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文化IP,将新国潮节目创新推向高潮,引发海内外强烈关注。2022 年河南台乘势而上,在“中国节日”基础上,推出2.0版“中国节气”系列,以贴近时代生活的小而美、趣且新的戏剧故事,表达传统文化中节气的内涵和寓意。近两年,河南台新国潮节目可谓一股清流,《唐宫夜宴》50 亿的点击量点燃了全民的审美期待和传统文化需求,种种新奇的视听体验不断掀起文化狂欢,尤其是赢得年轻一代的强烈认同,使得主流价值与主流人群的“双主流”创作在文化节目领域得到生动诠释和印证。
河南台新国潮节目破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多年积累与沉淀,从《梨园春》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展现,到《武林风》对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从《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对汉语言文化的挖掘,再到《华豫之门》以鉴宝收藏打开中原文化的层层密码,河南台尤其注重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呈现,在“两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中原大地,讲述“老家河南”多姿多彩的中国故事,以新视听展现传统文化的新风貌。
(三)省级台:深耕本土,开启特色国潮文化之旅
除河南台外,很多省级媒体也在积极探索文化节目创新,推进新国潮节目创作。其中,北京广播电视台以京华大地的文化遗产为依托,深耕北京文化资源,先后推出《传承者》《非凡匠心》《上新了·故宫》《遇见天坛》《了不起的长城》《我在颐和园等你》《最美中轴线》等一批特色文化节目。天津卫视立足传统曲艺文化,将“下里巴人”的大众娱乐与视听媒体相结合,融入新潮表达,打造出《鱼龙百戏》《青春守艺人》等曲艺文化节目,形成天津国潮文化的独有风格。浙江卫视以文化浸润、人文关怀为切入点,探索将优渥的文化土壤、丰富的文旅资源融入节目,打造诗意与浪漫。在《还有诗和远方》中,细腻探寻“浙江诗路文化带”的秀山丽水,《中国好时节》让节气文化在浙江的绿水青山中苏醒,以宋韵传承打开历史画卷。从全国范围看,很多主流电视媒体都在努力探寻属于自己的文化国潮之路,探索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以新内涵和新表达呈现在观众面前,力图打开文化节目创新的潮流密码。
二、主流电视媒体新国潮节目创新的特点
新国潮节目一直是主流电视媒体争相开拓的重点领域,如何将传统文化节目打造成美美与共、高度认同、全民关注的“破圈”节目,势必要把握节目创新的“潮”点,使国潮节目真正应时代之景,随潮流而动。
(一)融古贯今建构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任何一档文化节目都应从历史中观照现实,带着时代的眼光走进中华文明,不断找寻传统文化宝藏中的时代命题和当代价值,这是建构新国潮节目的重要落点。无论是《经典咏流传》中“和诗以歌”的古诗词传唱,还是《典籍里的中国》以古籍推开厚重的历史大门,都试图在古今之间架起一座跨越千年的桥梁,展现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这里的国潮,是以家国情怀引领民族认同,以红色基因引领爱国情操,以时代精神引领青春共鸣,是将视听作品转化为人们共同自觉的文化自信和情感认同。因此,我们看到,河南台元宵晚会《五世请缨》以四位佘太君的铿锵唱腔致敬边防军人,赋予经典戏曲唱段以时代精神,不用煽情却深深感染观众;看到《经典咏流传》以一曲荡气回肠的《楚魂》展现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浓烈爱国情怀,撒贝宁深情朗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呼应这千年的爱国之情,传统文化在这一刻有了更长久、更精彩的生命力。
(二)深挖传统文化特色,形成较强黏合度
主流电视媒体新国潮节目创作有个共同点,即不断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彰显区域特色,使国潮节目更接地气。众所周知,北京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从故宫到天坛,从长城到颐和园,从大运河到中轴线,凝聚了鲜明的北京特色。因此北京台以本地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推出《遇见天坛》来展现古代祭天的中和韶乐,诠释礼序天下、乐和乾坤的中华文明价值内核。《上新了·故宫》邀请知名设计师以故宫红、紫禁薰、宫灯、铜镜等故宫元素为题材,设计文创产品。《最美中国戏》在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中唱响“临川四梦”,使皇家园林与传统戏曲交融相汇。河南台则将视野投向了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大唐神都洛阳、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寺,依托本土做文章,既有文化土壤又易增强传统文化与艺术呈现的强关联度,因此开封、洛阳走出唐朝小姐姐,龙门石窟走出龙门金刚自然妥帖,毫无违和。这一国潮的落点是扎根于打造传统文化的接近性、深耕本土的特色化,巧妙找到本土资源与当代文化需求的契合点,并以一种放大的、唯美的、新奇的方式组合呈现,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相融相通。
(三)创新文艺表达方式,以新科技赋能新视听
国潮节目创作既要在中国深厚的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又要找准传统文化与创新表达的有机结合点,以创意的出彩、样式的多彩、科技的添彩,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国家宝藏·展演季》探索以舞蹈艺术的诗性、抒情性描摹国宝的意蕴,以艺术体操的动感和姿态美,展现莫高窟壁画的灵动,以不同艺术之间的融合跨界使文化遗产绽放新机。河南台的《舞千年》以充满沉浸感的实景取景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讲述一幕幕蕴于舞蹈之中的华夏故事。“艺术+ 视听”“文化+ 科技”正成为国潮节目创新的突破点,也是国潮节目“潮”流表达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词歌赋,无论是物质遗产还是文化遗存,都可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的现代视听产品,通过VR/AR/MR、自由视角、跨时空转换、二次元衔接等新科技新创意,让体验感代入感更强,使厚重古朴、有距离感的传统文化、历史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观众在虚实之间、古今之间体验文化之美,通过新视听走进诗词意向、深入历史肌理、纵览山河豪迈,感受传统文化不断舒展出新时代的万千气象。
(四)尊重艺术创作规律,把准新需求下的审美期待
国潮节目不仅在形式创新上做文章,更在艺术形象、叙事方式、接受体验等方面进行多元探索和突破,努力踩准艺术审美的“潮”点。一是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特征塑造一系列典型形象,唐宫小姐姐、洛神飞天、龙门金刚等辨识度高、趣味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烙印,形成熟悉与陌生兼容,古典与现代并存的审美符号。二是从多元角度解读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以“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彰显中国之美、文化之美。如《中国考古大会》聚焦12 大考古遗址,通过时空探秘、舞蹈演绎、全息影像等“活化”考古成果,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和灿烂发展成就。三是创新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化“潮感”,用年轻人喜欢的话语体系和审美方式制作节目。如探索打破文艺晚会、综艺节目的板块化模式化叙事逻辑,尝试去主持人化、去舞台化,不断融入网感化思维。在《端午奇妙游》中四个唐小妹畅游端午,节目以“网剧+ 网综”的形式展现,贯穿漫画、追剧等潮流元素,妙趣横生讲述《唐宫夜宴》的前传故事,深受年轻人欢迎。
(五)创新传播策略,以全媒制播赋予中华文化影响力
新国潮节目不仅“潮”在内容本身,更“潮”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上,优秀国潮节目破圈的重要启发就是传播与创作同等重要。一是全媒传播,移动优先。《中国诗词大会》在第六季时,引入了“5G 多方实时视频连线互动”技术,十期节目及融媒体产品通过央视网多终端和联合传播平台全网推送,累计视频播放、互动和阅读次数超3.7 亿,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超8.35 亿。河南台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策划时,把小屏传播放在首位,始终围绕移动端的应用场景策划选题、制作内容。二是注重短视频传播,拓展节目影响力。在全媒体时代,国潮节目出圈的“爆点”往往不是长视频,而是小而精、美而优的短视频,各台瞄准时机通过植入交互、开放、共情等互联网传播基因,剪辑出最核心、最精彩的内容,以精短、直观、便捷的短视频向网端拓展。三是推高网络社交声量,注重话题持续发酵,形成长尾效应。互动化正成为全媒传播趋势,国潮节目也在主动挺进微信、微博、抖音、B 站等人群聚集的网络公共平台开展互动传播,特别是高度重视超级传播者的催化作用,借助网络大V、权威媒体以及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提升传播能级、放大传播效果。
三、主流电视媒体新国潮节目发展趋势
据《百度2021 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显示,“国潮”在过去十年中关注度上涨528%,成为备受社会关注与追捧的流行文化符号,尤其是网生代年轻观众愈加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燃起热情。“国潮风”的涌起不仅是市场热度的反馈,更是文化自信的高扬,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这为主流电视媒体开拓新国潮节目空间创造了新机遇。
(一)与时代同频共振,开辟主题节目创新的新赛道
近年来,主流电视媒体积极围绕脱贫攻坚、建党百年、防疫抗疫等主题主线推出一系列节目,以优质的视听内容服务“国之大者”,这其中不乏国潮风格的演绎和新国潮主题节目的创新,形成独特风格。未来,新国潮节目将不仅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做文章,还应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等更广阔的文化范畴发力,创新理论节目、科技节目、少儿节目,开辟新赛道、打造新的媒体实践。
(二)台网协同联合打造新国潮节目,重塑视听产业新生态
近年来,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电视媒体抓住新国潮热点,积极与网络视听平台联姻,实现台网“制播宣商”优势互补与共享。河南台与优酷合作打造了“传统节日节目带”,联合推出《新民乐国风夜》《“虎虎生风中国潮”2022 河南春节晚会》等传统文化节目。在宣发层面,优酷的互联网宣发资源成为重要推力,河南台在制作前端预埋宣发点,通过优酷+阿里文娱铺全网渠道,形成推广合力。产业层面,河南台“唐宫文创”借力阿里鱼的深度IP 开发,在网络端铺开影响力。招商层面,2022 年天猫的一系列老字号品牌成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总冠名,商业化上形成更多新玩法,等等。我们看到,新国潮节目的台网协同合作强势崛起,主流电视媒体纷纷入局,河南台《舞千年》与B 站合作,天津台《青春守艺人》与优酷携手,未来,新国潮节目将在台网协同发力中快速演进,形成新的产业闭环。
(三)以文化觉醒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塑造新国潮文化IP
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传统文化更具历史魅力、人文价值和传承热度,是一种被唤醒的、旺盛的文化需求,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精品文化的渴求与期待,这种文化觉醒也势必带来文化产业的新需求。因此,借助国潮节目不断培养文化IP,打造文创产品,释放文旅活力,成为做长节目产业链的重要思路,未来也将成为国潮节目向外延伸的标配。
(四)以国潮节目连接中国与世界,实现文化出海
《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国潮节目的精妙磅礴之处,正在于渗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集体审美意识,积淀着中华美学的历史精髓,凝聚着中华美学的文化基因,“美”无国界,国潮节目所展现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不仅惊艳国人也震撼海外,成为展现大国底蕴、传递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尤其在新媒体时代,新国潮节目无论在内容创作上,还是衍生产品开发上,都不能忽视广阔的海外受众和市场,这也将成为新国潮节目实现新价值、开拓新未来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