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理解:构建“阅读+”语文教学新样态

2022-11-21江苏省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陈熹萍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尾巴动物文本

江苏省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陈熹萍

高尔基说过,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的确,书并非一个无生命的物件,它是有“生命”的载体,阅读时就要学会理解和对话,这样才能深入文本、理解文本,传递阅读的声音。语文课堂“阅读+”,就是这样的一种阅读。

一、课始预读,激发阅读兴趣,孕育“理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依据教学目标,布置课始阅读任务,就能较好地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阅读心情,提升阅读的积极性,孕育文本理解的情愫。教师还可以根据阅读需要,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阅读情境,在读中“自主识文”“阅读理解”“养性塑德”。

比如,在《比尾巴》初学环节,教师这样设计:

引学: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里玩吧!瞧,动物王国里有尾巴的动物可多了,前两天,它们还进行了一场大比赛呢!(出示课件)它们要比什么呢?

生:比尾巴。

师: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圈画重点生字词汇,初步了解你喜欢的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可以用圆圈圈画出来。

交流:

师:小动物们快来集合啦!谁来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生1: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可以遮风挡雨。

生2:孔雀的尾巴五颜六色,像一把美丽的扇子。

生3:金鱼的尾巴非常漂亮,像花瓣。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通过“阅读+”与课始阅读环节的融合,以问题为导引,紧扣“尾巴”这一阅读重点,让学生通过初读对小动物们的尾巴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推进理解做好铺垫。

二、课中研读,丰富阅读体验,融合“理解”

“阅读+”,是一种阅读进入、深化与拓展的过程,它是一种渐进式的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一种且读且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沉浸式阅读研学环节,让学生们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人物对话、与阅读伙伴对话,真正感悟到文本的精髓,促进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一)换种方式阅读,增加学生阅读体验

在“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来改变其阅读方式,让学生在兴趣阅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产生一种阅读共鸣。比如,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阅读讲课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组建阅读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阅读任务。还可以以“角色”分配的方式,让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更好地“沉浸”到具体的阅读内容中,为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体验性的阅读,都能更好地感受文本特有的丰富内质助力。

比如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青蛙写诗》,在进行阅读设计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情境扮演,再说一说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可以充当什么标点符号,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接着安排组内交流,最后学生自己用上标点,再来尝试着改编一首青蛙的诗,加深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当然,在学生小组学习时,教师也要走到学生中,了解不同小组的阅读进程,根据讨论的进度来合理安排时间,保证“阅读+”的有序进行。

总之,在“阅读+”中设置情境阅读,在情境阅读时预先设置阅读设计,改变阅读方式,能让学生的阅读更愉悦。

(二)深度融合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内化

在进行阅读体验时,学生由于经验的缺失,往往会造成阅读时情感的缺失,导致阅读质量不高,无法进入理想的阅读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展阅读的空间。同时,也可以结合课内外阅读,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比如,在执教《悯农》(其二)时,因为大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很少接触到农民伯伯,甚至也不知道庄稼的种植和生长过程,很难真切地感受到农民的不易。因此,在进行阅读设计时,教师可以从阅读书本迁移到阅读生活,请学生自己在家先养一盆植物,进一步代入去感受农民的不易。不仅如此,教师再借助课外读物,补充阅读李绅的《悯农》(其一),让学生多层次、多方位地体会到农民的艰辛。

在“阅读+”中,教师创设阅读环境,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文本表达之中,从而深度理解角色,同时又跳出文本,认识到文本的育人价值。当然,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有时需要较长时间、非连续的几节课来完成一个阅读设计,以此来加深学生的感受。总之,阅读感悟、阅读对话、阅读内化,才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三、课尾续读,鼓励阅读表达,推进“理解”

在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倡导续读、再读的方式进一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再度理解,让学生的理解再上一个台阶。把文本读透、读明白、读出味来,这才是真正的“阅读+”,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追求。

(一)优化阅读成果,引导学生阅读再理解

比如,在《比尾巴》阅读设计中,教师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和泥塑特色,最后设计了“泥塑惠人润童年”的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学生在捏泥塑的过程中,不仅能注意到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也有意识地观察动物其他部位的特点,触类旁通,将动物的特点和神态都体现出来,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捏得活灵活现。这样,更好地加深了学生们对动物尾巴的印象,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由此可见,生活就是一个特殊的大文本,与所学的文本实现最佳融合,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同时,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过程性阅读将成为提高阅读力的铺路石。

(二)优化阅读路径,助力学生阅读再感悟

在“阅读+”体验时,教师可以设计多条“阅读路径”,丰富阅读内容,拓宽阅读场域,延展阅读视角,加深对角色的理解,拓展阅读范畴,进而优化“阅读+”体验,促进学生阅读再感悟。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时,教师设计了以下任务:你看到过妈妈或其他家人睡着时的样子吗?说说他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对此,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可能或多或少地见过。所以,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再结合阅读文本,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妈妈对我们的爱。再如,教学同样是“舐犊之情”的《父母之舟》时,教师先展开阅读沙龙,倡导学生先读,后让他们将书中的故事情节、相关内容评论等和其他同学交流,在自己的感受基础之上深化阅读理解,感受父母之情深。

对于低年级而言,优化阅读方式、拓宽阅读路径,可以采取阅读清单选读方式,可以边读边画,也可以边读边仿说或仿写等;对于高年级而言,阅读作品的阅读方式更多元,如阅读沙龙、演讲、小组汇报等,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推动“阅读+”的深入开展。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在“阅读+”时,教师应注重设计阅读的多种路径,更关注学生的过程性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过程评读,提升阅读动力,助力“理解”

过程评读,贯穿于整个阅读环节,它是一种阅读情感催化器,也是一个阅读能力加油站。过程性评读,让学生知道读的目标、读的程度、读的收获、读的优化等,让“阅读+”在评读中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一)注重过程评读,助力阅读理解

洛林·W.安德森等认为,即使教学内容看起来相同,但教师建立的教育目标不同,为达到这些目标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不同,甚至对学生在这些目标上的学习的测评不同,都会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因而,面对“阅读+”,教师要做到评价自由、多样、开放。评价主体上可以自评、阅读小组评、家长教师评等,加强多方之间的配合。在评价环节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结果,还要关注阅读环节中学生的阅读实况,更要抓住学生的阅读理解、阅读发现、阅读困惑等问题进行评价。

(二)注重过程评读,助力理解“产出”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较为系统的阅读能力评价体系PISA报告指出,阅读能力要评价的是被测试者应具备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思想价值和精神修养,而并非单纯的知识。对此,在阅读评价时教师要探求阅读能力的本质层次,不能脱离实际。对于学生而言,设计丰富多彩的评读环节是他们最喜欢、最爱参与的项目。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设计,开展不同的阅读评读活动。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家校合力评读,从多角度了解学生的“阅读+”开展情况,从而更好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比如,在进行“悯农”评读设计时,教师就相应设计了“光盘行动”的任务,评选“光盘小能手”,为期一学年,以此来激励学生珍惜粮食,从生活的实际行动出发,从自身行动开始,一点一滴从我做起,向农民伯伯致敬学习。

在“阅读+”评价中,我们也能够更好地自省、反思,认识到项目成果的优缺点,提供更利于阅读提升的阅读环境,让“阅读+”为学生阅读搭建起更可靠的桥梁。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是啊!阅读必须“笃志虚心”“反复详玩”,才能真正让阅读成为真阅读。“阅读+”就是这样的一种真阅读,它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深度“阅读”,帮助学生走进阅读,让他们成为阅读爱好者、思考者,为自主阅读和探究式阅读打下基础,学生的阅读素养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猜你喜欢

尾巴动物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