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艺术性表达
2022-11-21于剑
于 剑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通 226400)
1 褶皱的概述
1.1 中国褶皱的兴起
中国最早对褶皱的记录是在汉代。《子虚赋》中有一句话:“于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缟,杂纤罗,垂雾縠。襞积褰绉,郁桡溪谷。”其中,“襞积”就是古代衣袍上的褶裥,引申含义就是皱纹,指事物重叠和堆积。随后又在元朝的《感皇恩 赋叠罗花》中也出现了“襞积”一词,根据古文记录可以看出,古代人对服装上的褶皱非常重视。汉代刘歆所创作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赵飞燕不小心将衣服压出了褶皱,由此设计出当时非常受欢迎的裙装,又称“流仙裙”。“流仙裙”穿起来轻盈姿态,不免让人联想到天上的仙女,提升了穿着者的气韵,同时伴随穿着者的各种动作,还能赋予服装节奏感,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能展现出视觉效果,非常贴合古人对服装的审美需求,所以当时人们争先恐后地购买和效仿。尤其到了唐代,大多上层人士为了追求穿着的舒适感,采用轻薄柔软的面料进行褶皱设计,为了更好地衬托出“流仙裙”的视觉效果,搭配了短衣、披肩等,甚至设计出拖地裙,以增强服装的视觉效果,进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赋予服装艺术性。到了元明清时期,服装的褶皱设计越来越少。我国苗族有一款褶皱设计非常突出的“百褶裙”,这种褶皱工艺设计手法非常注重细节,但大多数为中短款的裙子,立体感非常强,褶皱造型有很强的动态感,也是苗族服饰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1]。
1.2 西方褶皱的兴起
服装艺术的表达最早在欧洲地中海区域兴起。以古希腊服饰为代表,其所呈现出的自然感、简约感、优雅感让人看到后赞叹不已,不仅对欧洲地区的服装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世界服饰的发展也有着决定性作用。虽然当时的服装只是简单的一块布,但是由于穿戴方式不同,依据布料质量而产生的自然垂褶突出了面料本身的自然感,也充分还原了面料的自然感,可以对人体的身形进行塑造,并且遮盖身体的不足,进而凸显女性身体的线条美,在实现服装基本功能的同时来表达其中的艺术性。尤其是后期诞生的巴洛克艺术以及洛可可艺术,在服装设计上更注重突出艺术元素,给人的视觉上带来强大的冲击力,特别是绢丝类面料,是当时服装设计的主要面料。在设计男装时,通常在领口、袖口、裤脚等处采用褶皱工艺;在设计女装时,通常在腰部的裙摆处以及臀部位置着重进行褶皱设计,能够更好地塑造女性的身体形态、增强视觉效果以及提升褶皱工艺的装饰性,以此吸引他人的注意。在洛可可艺术兴起的背景下,服装设计更追求简约和轻便,一般是在袖口、衣扣处采取简单的褶皱设计,在裙身下部加以简单的褶皱处理,既能去除大面积褶皱工艺造成的繁重感,又能突出穿着者优雅的气质。尤其在各大时装周上,褶皱工艺被大量运用于服装设计中,比如褶皱的直线设计搭配一些具有金属质感的装饰,能够从视觉上给服装带来三维空间感以及艺术性。此外,采用褶皱工艺制作的服装能够让穿着者适应不同的环境,也非常方便清洗,穿着舒适度能得到一定提高,既能扩大服装的内部空间,又能恰当处理服装的外部空间,升华人体的自然美。西方褶皱艺术表达形式与中国服装设计所要表达的含义非常相似[2]。
如果服装设计是一种艺术语言,褶皱就是优化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褶皱可以根据服装的不断变化来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根据着装者的不同体态进行改变,提升着装者的穿着效果,进而更好地协调整体美感。褶皱能够极大程度地发挥服装的美感,扬长避短,强化其关键作用,运用于服装设计时能够完美呈现出服装的立体感以及层次感,赋予服装动态感,使服装整体效果达到最佳,展现设计细节并实现艺术性表达。
2 褶皱的艺术性表达
2.1 褶皱造型与面料的联系
面料是设计褶皱造型时的主要载体,由于面料的材质、特性、功能不同,所呈现的效果也不同。尽管面料相同,但通过对细节的把控,也能呈现出多样化的褶皱效果,所以面料对褶皱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2.1.1 褶皱在柔性面料中的应用
柔性面料的材质以棉麻、丝绸为主。柔性面料的硬度小、质感轻薄,可以给穿着者带来极大的舒适感,并且有很好的自然垂落感,能够很好地修饰穿着者的形体线条,给人一种柔美感。但是由于这种面料过于轻薄,褶皱造型设计难度较大,很难进行塑形,无法呈现出复杂的形态效果[3]。
2.1.2 褶皱在硬性面料中的应用
硬性面料与柔性面料是相对的,硬性面料比较容易设计,可以形成立体感较强的褶皱造型,有着较强的支撑力,能够更好地表达褶皱的艺术性。因此,对硬性材料的细节把控非常重要,尤其需从服装外轮廓的搭建上强化服装整体效果。虽然硬性面料很难凸显穿着者的身体曲线,但是可以遮掩身体的不足之处,硬性面料中的褶皱设计可以从视觉上增强穿着者的重量感。
2.1.3 褶皱在亮性面料中的应用
亮性面料经常用于舞台表演服装和晚会服装,其自带亮度在灯光的衬托下可以更好地增强舞台效果。随着人们思想以及生活理念的改变,应用褶皱工艺的亮性面料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进行日常的服饰设计,可以为日常服装增加很多亮点。比如波浪形的褶皱工艺,可以在光线的衬托下产生不同的变化,在深色系的搭配下可以降低视觉冲击力[4]。
2.1.4 褶皱工艺在透明性面料中的应用
透明性面料通常为轻纱、合成纤维、雪纺等类型,为服装效果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质感比柔性面料更柔和。透明性材料也可以制作具有一定支撑力的轻薄面料,可以创造半开放式的立体空间。将褶皱工艺融入透明性面料设计中,半透明的感觉和支撑出的立体感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半隐半现的感觉。轻盈、性感、有力等视觉效果能够带给穿着者更好的体验感,凸显穿着者的优雅气质。
2.2 制作工艺
2.2.1 表现形式与种类
褶皱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两类:自然褶皱和有规律的褶皱。自然褶皱主要是遵循褶皱的自然规律,古希腊时期的服装就是自然褶皱最好的参考,自然褶皱表现得非常流畅,褶皱的视觉效果根据面料的材质、垂直性、面积以及着装者自然体态的变化而变化。与自然褶皱不同的是,有规律的褶皱有多种处理方式和工艺,结构造型设计效果与自然褶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可以对美的表现进行操控。
2.2.2 表现手段
在硬性面料上,通常选择浅浮雕来表现褶皱,通过在硬性面料上有规律、有条理地排列褶皱来丰富表现效果,给人视觉上带来有规律的错位感。同时,根据构建规律,可以将其分为空间立体构建、点线面构建、多方位连续构建、逐级变化4种类型。(1)通过空间立体搭建进行规律性褶皱面料的设计时,需要遵循褶皱的自然规律、持续性、空间感和纹样;(2)通过点线面构建设计的规律性褶皱面料,可以更好地让设计师进行褶皱“定点”;(3)通过多方位连续构建以及让规律性褶皱面料根据纹路和图案进行有规律的定点后做缝隙处理,以提升装饰效果;(4)采用逐级变化的规律型面料进行设计时,工艺更复杂,需要不断变化和调整搭配,呈现出非常具有节奏感和流动感的变化规律。当完成褶皱设计后,服装设计师应该关注服装所呈现的静态效果和穿着后的动态效果,对服装的局部收扩、纹路缠绕、褶皱重叠、上下穿插等进行修整。纹路的缠绕是为了提高服装整体的新颖度,同时优化服装的外部线条和增加体量感,凸显整个服装的纹路效果。局部收扩可以改善褶皱的直线造型所造成的僵硬感,适当加入弧线、拐角等可以赋予服装整体动感。褶皱的重叠设计可以强化规律性褶皱面料的视觉效果,上下穿插可以是一块面料或隔着多块面料进行,从不同的角度增强褶皱交替所带来的服装效果[5]。
3 褶皱在服装设计中艺术性表达的关键因素
3.1 褶皱的美学形式
通过研究发现,褶皱是服装设计中艺术性表达的关键因素,占据首要地位的就是褶皱所蕴含的美学形式。褶皱是根据不同的面料进行造型设计的手法,可以改变面料中原属形态特征,二者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实际运用起来并不相同。
“褶”与“皱”的表现不同,“褶”是服装有规律地折叠而产生的痕迹,“皱”是因为面料材质过于紧绷或者揉捏后形成的比较自然的纹路,所以在服装设计,可以在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方式,同时不同的面料中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褶皱作为服装设计的关键元素,应该体现自然美的形式,所以褶皱包含两种含义,进而美学形态也有所区别。
“褶”是将面料进行有规律的处理,使面料产生一定的视觉效果和质感。根据面料的大小和数量进行有规则的折叠,根据服装的用途进行自由变化,所呈现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以规则为主,虽然变化自由,但是具有条理性。“褶”的形式也有所不同,有固定的褶皱和灵活的褶皱、正褶和反褶的区分。灵活的褶皱可以将部分缝合,其余部分处于打开状态,可以增强服装的层次感,固定的褶皱可以通过烫熨形成固定的形状,纹路更清晰、工整;正褶是为了凸显褶皱的体积感,反褶是为了增强面料的延伸感。
“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形成方式更多,需遵循两种特性—自由性和随意性,给人的视觉感要自然、不做作。根据皱的特性,一般采用自然堆叠,随意进行造型设计,将动静自然融合到一起,体现出服装自由、亲和的艺术精神。设计师可以大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将款式、面料以及工艺手法进行个性组合,创造出更多的风格和造型效果。褶皱的内容虽然看起非常复杂、严谨,但是又非常简单、随意。
3.2 褶皱的功能语言
服装不仅有装饰作用,还有一定的功能性。人本来就是不规则且立体的,需要不断活动,所以要根据人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褶皱设计,而褶皱松紧程度需要满足人体运动和服装款式造型的需要,外形的变化也将赋予服装运动性和空间美感,根据不同的需求,还可以产生褶皱纹路和形状。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褶皱的布局非常关键,褶皱的数量、方向、动静区分要相对应,较好地还原其自然形态和属性,体现服装的艺术性和功能性。
褶皱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了服装的造型语言,甚至扩展了空间设计的表现形式,提升了着装者运动时的舒适度,同时在服装造型创新方面又提供了较多手段。从古至今,服装设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仅追求服装的功能性和装饰性,还重视服装的舒适性以及艺术性。
4 褶皱在不同造型中的体现
随着人们理念的不断更新,褶皱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主要是强调造型的立体感、层次感和时尚感,将褶皱的自然感和人的自然形态完美结合,在装饰的同时,通过不同的造型设计来凸显人体线条,从造型上满足人们对优化形体的需求。褶皱的设计风格是将动态与静态相融合,从设计角度来看,体现了艺术性;从经济角度来看,又非常实用,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尤其近几年,受到传统服装设计风格的影响,现代服装设计也开始追求复古,褶皱设计在服装造型设计中得到了高速发展。
尤其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改变了自身的消费观和审美观,每年流行的风格也在快速更新,服装款式和材料日益丰富。服装制作工艺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褶皱的设计概念进行创新设计,以满足自身对潮流时尚的追求。因此,设计师应该充分明确褶皱与形态、空间和时间的融合搭配关系,结合穿着者的身体形态与服装面料,设计出更新颖的服装,这种褶皱造型设计方法是褶皱平面化设计对三维褶皱加工过程的创新升华。通过褶皱堆叠、折叠、翘曲等设计手法,使服装材料既能满足人体的造型使用需求,又能赋予服装强烈的三维视觉立体感。
5 结语
服装设计中的褶皱元素不仅可以提升装饰效果,还可以提高服装的艺术性和美感,展现出不同的服装文化。本研究通过对褶皱在中西方的兴起和运用进行分析,与现今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手法进行对比,对褶皱在不同面料上的处理和制作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将现代功能主义与唯美主义相融合,深入了解褶皱技术是如何设计出大众所喜爱的服装造型。随着工业的发展,面料材质也逐渐丰富起来,满足了人们对褶皱面料的不同需求。时至今日,服装设计不断融合新的元素、处理工艺和设计方式,服装设计师也在不断更新设计理念,以此优化褶皱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