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四重逻辑
2022-11-21曾子星
●桑 雷 曾子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先后创造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的发展变化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制度自信。“这份自信既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逻辑必然,更是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总结和传承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需要科学回答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从何而来、底气何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蕴含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开放性四重逻辑。
一、科学性:根植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同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生动实践,真正体现了制度创新的科学法则,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一)制度自信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来源。制度来源于社会实践,同时又对社会实践产生影响;一种科学的制度必然是浸润在社会实践之中的,并且要对社会实践作出清晰合理的回应。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基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存在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的提出是对唯心主义主观臆断的批判,让“实践决定认识”成为认识论的价值取向,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剩余价值理论的揭示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关系的深刻披露,揭开了资本家剥削和压迫工人的隐形面纱,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中最隐蔽而又丑陋的行径。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生产资料的“排他性”占有,引发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为此,马克思主义鲜明而准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提出了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设想。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创造,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促成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现实”转变的重要推动,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迷宫找到了新的出路。因此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设想,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和人民历史实践的理性选择,体现了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二)制度自信源于对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科学回答
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国实现的设想,预设了社会主义制度之于理论的科学性。真正将这种理论变为现实的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而中国之所以走向社会主义,也主要归因于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840 年的鸦片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动摇了国人关于“东方在文化上优越于西方”的观念。因此,在鸦片战争之后,留洋人士逐渐增多,实用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甚至资本主义都曾经成为救亡图存的方案,但最终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都没能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受到了一定的关注。据考证,严复是在中国较早介绍西方社会主义的人;梁启超是中国首先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知道马克思名字的人,他不但撰写了《新大陆游记》《中国之社会主义》等文章,还通过《新民丛报》介绍社会主义思想和观念。当然,这一时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改革派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观念论战的层面,比如关于暴力革命、土地所有等问题的争论,表现出了明显的阶级局限性。直到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始系统地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并作为救国救民的指导思想,开启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之后的一百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历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发展的挫折和困难后,不仅没有向西方学者预测的那样走向“历史终结”,反而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发展,每一次理论创新都在进行着对实践问题的科学回应,同时也在不断的回应和探索中使得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这种源于实践、回应实践的理论特质,在实践层面进一步验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更加坚定了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自信,进而不断巩固着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可和支持。
二、实践性: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于这一制度是在中国现实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探索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完善、内生演化的结果。”同时,社会主义制度又有力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展开,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一)经济快速发展使制度自信更加坚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满目疮痍,各个行业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四年的恢复和调整,1953 年开始推进“五年计划”。我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发展战略的提出,促成了经济几十年的快速增长,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等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2010 年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在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向纵深推进。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整体放缓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差距在不断缩小,经济活力和经济贡献度持续提升。据统计,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年均超过30%,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了70%。截至2020 年底,虽然受到疫情的不利影响,我国依然实现了14 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 万多元,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 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 亿人;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9899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0740 元。不容置疑,我国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特质和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同样,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也进一步坚定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动力源。
(二)社会长期稳定使制度自信更加坚定
1956 年,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6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把制度建设放在最重要的基础位置。特别是自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党的历次大会报告主题中都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从“五位一体”到“四个全面”,从“全面从严治党”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70 多年和谐安定的政治局面,有效维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公平正义的落到实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国家鼓吹下的“普世价值”“双重标准”导致乱象丛生,欧美政坛“黑天鹅事件”频现,“选举民主”备受质疑,“民主赤字”接连出现,民族种族冲突愈演愈烈,刑事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事实证明,我国社会长期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则进一步巩固了社会的长期稳定,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的关系。
三、人民性:维系着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人的解放的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马克思主义主张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为目标,人民立场也自然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遵循。
(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体现在具体的社会主义制度设计之中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强调“要消灭一切阶级”,认为这是无产阶级专政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而无产阶级解放的目的,是要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政党,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党和人民群众就具有了必然的联系,成为了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政治理想、路线方针、行动纲领等,都展现出鲜明的人民性色彩,体现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与之相适应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同样是人民的选择,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制度。反映到具体的制度设计上,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组织形式,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以主人翁的姿态依法参与国家治理;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文化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人民群众共享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使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同步发展。为此可以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出的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真正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因此获得了人民群众源源不断的支持和拥护,拥有了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赋予社会主义制度生机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执政理念始终如一。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旗帜鲜明地把“人民性”放在首要位置。无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都明确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取向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就是最好的证明。也正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这种血肉联系,让人民群众收获到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发自内心的信赖、拥护和支持,赋予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因而我们能够看到,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人民群众展现出了感天动地的力量。长征途中的“半条被子”、淮海战役中的“小推车”、渡江战斗的“小木船”、大庆油田开采中的“小铁锹”……这些鲜活而生动的故事,都体现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支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合力筑起的坚固防线成为党的领导最坚强的后盾。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确保将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小。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给予了最积极的支持和配合,从“居家隔离就是为国家作贡献”到自发组织起来的众多“志愿者队伍”,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抗疫战争的胜利,实现了抗击疫情与生产生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赋予了人们愈发强大的底气和力量。
四、开放性:表达对人类发展命运的合理关切
进入新时代,面临全球化的变与不变、世界格局的调整与重塑,中国也在经历一个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国际治理中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在不断跨越国界,赢得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尊重和认同。
(一)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中国的参与和贡献。进入21 世纪以来,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时代主题,在总体安全稳定的大环境下,受到金融危机、民族宗教、文化断裂等因素的影响,各类全球性挑战叠加蔓延,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发展失衡,非传统安全问题十分复杂,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潮流沉渣泛起。这些新出现的问题跨越国界而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世界经济发展总体趋缓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面对这些全球性问题的挑战,我国始终保持着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凸显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优势和活力。一方面,中国经济“逆盘增长”的发展势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选择的科学性、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可以具有多样性,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在搞好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积极参与国际协作,同国际社会一起应对全球性挑战,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付诸于行动,用中国智慧和中国行动体现了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大力支持中东、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动能、作出了新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将中国智慧应用于解决国际问题,提出并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主张“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引领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康发展,不仅为国际社会和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为国际秩序和谐稳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答卷。
(二)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贡献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据此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发展规律,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同样,社会制度的演进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之前,资本主义作为对封建社会的超越,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并最早促成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因而也成为众多新独立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追随对象,资本主义制度一时间在世界范围内遍地开花。然而,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特别是进入19 世纪中后期以来,由于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固有的各种矛盾持续爆发,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现代化之路处处受阻,很多国家遭遇了“现代化迷途”。虽然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但都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放缓、工人大量失业、民族矛盾加剧、治安问题恶化等社会问题。相反,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西方国家的集体封锁下,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并且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达到的成就,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两大奇迹”的产生,不但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避开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难以消除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隐患,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各种现实问题,而且也表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化之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自身合理的独立性,走出了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对于具有相似经历、相似基础、相似处境,当前仍在苦苦摸索现代化之路的发展中国家,无疑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和实践启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