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腺病毒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2022-11-21付永杰

北方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腺病毒血清型周龄

付永杰

(晋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北 晋州 052200)

禽腺病毒病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新型传染性疾病,病禽特征性病变为心包积液和出血性肝炎,因此又称心包积液综合症,虽然不同日龄和品种的家禽都可以感染本病, 但是对3~5 周龄的商品禽类危害最严重,并且发病突然,死亡率较高。 近几年禽腺病毒病在传播速度和范围方面呈上升趋势,全国很多地区已经流行起来,给整个养禽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此将禽腺病毒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病变进行详细介绍,同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以期在今后家禽养殖过程中能够避免受到本病的困扰。

1 病原学

腺病毒病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 其与包涵体肝炎病毒有直接关系,好多年前鸡群就普遍发生包涵体肝炎病,目前禽腺病毒与包涵体病毒的同源性很高,属于禽类腺病毒属,最重要的是血清型较多,并且能够在健康禽体内复制,通常情况下家禽感染本病后症状较轻,往往是条件性病原,个别情况下能够做为原发性病原,还可以在发病禽只的主要脏器上分离到本病毒。

同时禽腺病毒没有囊膜, 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强烈的抵抗力,不仅对乙酸、酚类和乙醚等消毒剂有一定的抵抗力,而且对酸碱环境抵抗力较强,但是在甲醛的作用下,可以很快失去活性,建议使用次氯酸、碘制剂和戊二醛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可以对禽腺病毒起到很好的灭活作用。

2 流行特点

2.1 传染源

发病家禽往往是禽腺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源,临床方面在发病的鸡、鸭和鹅等家禽体内可以分离到腺病毒。 通常情况下,虽然腺病毒可以在体内长期存活,但不会给家禽带来任何危害,只有在家禽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或者混合感染其他疾病时,就会对家禽机体产生严重危害。 实验证明:鸡群感染本病1 天后就可以在实验室分离到腺病毒,通常经过3 周时间开始排毒,排毒高峰因品种或周龄不同有很大差异,个别鸡群在发病3~4 个月后还可以排出大量的腺病毒。

2.2 易感动物

在家禽生产中, 禽腺病毒往往是常见的传染性病原体,不仅能够对蛋鸡、肉鸡、鹌鹑、樱桃谷鸭、长尾鸭和番鸭等常见家禽产生危害,还可以对鸵鸟、鸽子和猎鹰等禽类产生侵害。 首次病例是在发病鹌鹑的体内分离到的禽腺病毒,随后在不同发病家禽体内分离到不同血清型的病毒。家禽发病往往与是否出现免疫抑制息息相关,并且还容易和法氏囊和传染性贫血发生混合感染。

不同品种和日龄的家禽均可以感染禽腺病毒病, 尤其是3~5 周龄的肉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如果防治措施不当可以引起80%的死亡率。 而蛋鸡和育成鸡群感染禽腺病毒病后,死亡率较低,一般能够控制在10%左右。

2.3 传播途径

禽腺病毒能够对家禽产生隐性感染,通常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复制,病毒在发病家禽体内可以潜伏很长一段时间, 实验室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病死家禽的肝脏、肺脏、口腔黏液或肾脏等病料,在适宜环境条件下,都可以检测到腺病毒。

腺病毒不仅可以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也能够通过家禽之间水平传播,生产中垂直传播的几率较大。 如果种鸡感染禽腺病毒病后,种蛋孵化过程中可以在胚胎中检测到腺病毒。虽然刚出壳的家禽可以携带病毒,往往在3 周龄后才向环境中排放病毒,对周围健康家禽造成威胁,这也是肉鸡容易在3~5 周暴发腺病毒的主要原因。

蛋鸡排毒时间较晚, 排毒高峰一般在6~9周,70%的蛋鸡生长到14 周龄还可以排毒,这样就给防控禽腺病毒病带来一定难度。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腺病毒可以对工具、空气、料槽或水槽等造成污染,健康家禽摄入受到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后就会感染发病。

3 临床症状

家禽刚开始发病时,临床症状不典型且死亡数量很少, 随着病情发展病禽表现精神不振、羽毛松乱、行走无力,突然倒地、眼睛微闭、双腿滑动,然后快速出现死亡现象。肉鸡感染腺病毒后,一般在3 周龄陆续有病鸡死亡, 经过1~2 周时间死亡数量增加,死亡高峰大约维持1 周,病程可以持续2 周的时间,随后死亡数量逐渐减少。

4 病理变化

对病死家禽剖检后可以看到心脏受到侵害最明显,心脏畸形呈水囊样、心包积液呈胶冻样、心肌柔软、内膜出血。 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边缘钝圆、颜色变浅呈黄泥色,有的肝脏表面有点状出血或条状出血,极易发生破裂,致使整个腹腔蓄积大量血凝块或血水。肺脏肿大、充血,肾脏肿大、苍白。

5 防控措施

禽腺病毒病不仅可以在家禽中进行水平传播,还可以通过种蛋传播给后代雏禽,并且传播速度快,能够引起大面积流行和发病,给整个养禽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由于禽腺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没有特效性药物进行治疗,所以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研究证明:禽腺病毒的血清型较多,不同血清型之间的同源性也有所不同,所以研制腺病毒疫苗的过程中也较困难,无法通过免疫接种来增加家禽机体的免疫力。因此必须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防控禽腺病毒病。

5.1 减少应激反应

虽然一年四季家禽均可发病,但是在夏季和外界气候变化异常时,家禽发病率较高。 所以应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在天气转变、温差较大时,需要随时调节禽舍通风系统或供暖系统,来维持环境温度恒定,避免家禽受到冷应激和热应激。 同时更换饲料、免疫接种、转群等都可以给家禽带来应激反应,管理人员需要重视起来,切忌将两种应激因素叠加起来而加重应激反应。还可以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来缓解应激,避免鸡群体质下降给腺病毒的入侵带来可趁之机。

5.2 预防免疫抑制性疾病

由于家禽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后会增加想不到的致病性,所以生产中需要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定期清理和消毒家禽生活环境,减少家禽接触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选择优质疫苗来接种,避免家禽感染传染性疾病,尤其在防止家禽感染法氏囊、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增生症等疾病,这样可以有效防控腺病毒给家禽带来的危害。 另外在引种雏禽时,需要选择正规养禽场,切忌从发病禽场引种,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小结

总而言之, 家禽感染腺病毒后生长发育、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等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且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首先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做好各项卫生消毒工作,保证鸡群生活环境干净、无污染。 其次加强饲养管理,供给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温度、湿度、密度合理,饲料营养全价,能够有效提高家禽体质和抗病能力。 一旦发现家禽有异常情况时,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等来确诊病情,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来救治,减少本病给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腺病毒血清型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某部腺病毒感染疫情调查分析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褐壳蛋鸡
通辽地区牛肉与牛肉制品沙门氏菌血清型调查
载EPO腺病毒的PLGA纳米纤维支架在体内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