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2022-11-21周玉肖
周玉肖
(无极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无极 052400)
在猪的整个饲养周期中, 育肥期是相对容易管理的阶段, 此时猪只对环境条件要求也最低,是猪生长周期的最后阶段,其饲养管理是否合理与猪场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这个阶段主要的目的是缩短育肥时间,尽量提早出栏,用较少的投入,换来较高的收益。 本文结合猪的生长规律,提出了关于育肥期饲养管理的一些建议,希望为育肥猪的饲养方面提供借鉴。
1 育肥猪的生长规律
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最早发育的是神经系统,然后是骨胳,其后是肌肉,最后是脂肪组织。神经系统和骨骼会在一定时期停止发育。而肌肉一般在猪生长发育过程的中期,通常情况伴随着骨胳的生长发育进行生长,但从时间上肌肉生长的最快速期要比骨骼生长的最快速期偏后。脂肪的快速发育期则处于骨胳以及肌肉快速发育期之后,一般在育肥猪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猪的这种生长规律,继而掌握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的正确方法。
2 营养全价的饲料配比
育肥猪的饲料成本约占猪场所有饲料成本的70%,所以,想要节省饲料在育肥阶段是很重要的。 但是在育肥阶段,猪的增重速度快,身体和各种器官的发育不甚协调和完善,所以其对营养需求较高。 在选用或配制饲料时,应依据此阶段猪的机体需求,为其提供合理的营养配比。 原料选择上应避免选择单一品种原料和品质低劣的原料,并考虑到维生素,微量、常量矿物质元素的补充,以使得蛋白质、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相互协调,相对平衡,从而有利于机体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育肥期猪的采食量较大,因此,其饲料转化率会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所以,需要从多方面确保饲料的品质,如选择质量稳定、来源明确的原料,避免易腐败变质的饲料,杜绝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饲料,应特别注意黄曲霉菌不能超标。 如果将不易消化的劣质饲料及发霉变质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不合格饲料饲喂给猪只,反而会影响其生长速度甚至引起疾病或伤亡,影响种猪场的经济效益,得不偿失。
3 温湿度等日常管理
温度管理:猪是恒温动物,对外界温度适应能力较强,但其适宜温度为18℃~20℃,若高出或低于此范围,猪体就需要额外消耗来维持体温的恒定,这势必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 特别是在严酷的温度环境下,会对猪体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温度过低,大量能量会被猪体用来抵御寒冷,这会造成饲料的严重浪费,还可能造成冻伤死伤事故;反之温度过高会造成猪体热应激,影响其胃肠功能,降低采食量和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暑甚至休克。 实践证明,在严寒酷暑的温度环境下,猪场使用温控设备对猪群的健康有很大好处,且能带来高于设备投入的相关收益。
相对湿度管理:猪适宜的相对湿度在65%~80%,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对育肥猪生长不利。 但相比较下,更应注意高湿环境。 高湿环境更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猪群更易患各种传染性疾病。 且当高温高湿环境下,猪体通过蒸发散热较困难,会感到更加闷热;低温高湿环境下,环境会带走更多猪体热量,猪感到更冷。
日常种群管理:在育肥猪生长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猪只的额外运动,过量的运动或驱赶会消耗猪只大量能量,严重的可能还会出现应激综合征,甚至还会出现痉挛,四肢僵硬等严重症状。
为了更方便针对个体间进行饲养管理,在育肥阶段同样应根据猪的性别、体重和采食情况进行分群,从而保证不同个体的均衡生长。
对猪的日常习惯应进行调教, 使其养成分别在固定地点吃食、睡觉和排粪便,保持圈舍卫生干燥,定期清理、消毒。 根据季节、天气做好通风保暖等工作。
4 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
全进全出是猪场控制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方法。 不论是大型养猪场或小规模养殖户都应按照全进全出的模式设计,并根据不同阶段对猪群进行分区饲养。 但有些猪场在养猪效益好时,会盲目扩群,导致饲养密度增大,做不到完全的全进全出,造成了猪舍的疾病循环。 因为猪舍内留下的猪会携带病原,等下一批猪进来后,这些猪就可做为传染源感染新进的猪,增加新进猪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有些慢性疾病会造成猪体的长期营养消耗,降低育肥猪生长速度,严重的还会造成伤亡, 这些情况都会不同程度上影响经济效益。 并且猪场做到全进全出,才能更方便彻底地进行终末消毒,进而阻断圈舍内很多传染性疾病的反复感染。
5 定期防疫和驱虫
目前有很多疾病并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和药物,但却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有效预防,况且除去某些致死率较高的病原外,还有一些感染后难以从体内清除的致病原,会使猪体形成慢性疾病,显著影响猪的生长速度。因此,应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驱虫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6 合理的用药方法
当前育肥猪的疾病种类多,病因复杂,但常发疾病主要有两大类:呼吸道疾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主要为大肠炎、猪痢疾、结肠炎、回肠炎、沙门氏菌性肠炎等)。 另外,猪瘟、血液原虫病、萎缩性鼻炎等也经常在某些猪场发生,我们应当加强对育肥猪群的管理尽量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减少疾病对猪饲养、销售造成的影响,而且也能减少顽固性传染病造成的恶性循环。从食品安全,经济效益和投药效率等方面考虑,猪群育肥阶段的用药更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绝不添加违禁药物,也要遵守药物的停药期。 长期用药、盲目用药既不安全也不经济且效率低下。 我们要遵循用药规则,听从专业兽医建议,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药效。
近些年, 随着中兽医药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其优点也日益凸显,例如:安全、无抗生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且在提高免疫力和减轻亚健康状态等方面效果显著。与抗生素等西药联合应用或轮流使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在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的前提下保证疗效,提高猪体抗病能力。
7 水源
水源是经常被养殖户忽略的重要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猪体内大部分都是水,猪体的新陈代谢都需要水的参与,包括饲料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我们一定要选择干净清洁的水给猪饮用,并且频繁观察饮水器具,定期清洁消毒,避免水源被污染。夏天清凉充足的饮水可以明显减少热应激给猪体健康带来的伤害;冬天温暖的饮水可以减少因寒冷引起的饲料消耗和肠胃不适,增加猪的饲料转化率。
结语
综上所述,育肥期是生猪养殖的最后阶段,也是获得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只有做好饲养管理、环境管理和预防保健管理,才能减少各类应激和疾病的发生,以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缩短育肥期,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确保猪只健康生长,从而保证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