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少数民族劳动歌曲地域性特征与传承

2022-11-21任若水

黄河之声 2022年11期
关键词:赫哲族民歌黑龙江

任若水

我国各民族的先民很早以前在黑龙江这片土地上与土著民族共同生活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形成了多民族、散杂居的分布格局。黑龙江流域各民族人民通过民歌、舞蹈等形式表达着生活的喜怒哀乐,传承着本土文化。这些文化形态蕴含了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内容形式十分广泛,其中劳动歌曲是占比普遍较高的一类体裁,它反映的是各少数民族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生产劳作活动的真实写照,蕴藏了黑龙江独特的地域审美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黑龙江少数民族劳动歌曲地域性特征

黑龙江流域处于北疆边陲、天寒地冻、地域广阔,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形成了以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族等民族为典型的游牧渔猎的劳动方式。他们的音乐主要以生产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内容,伴奏乐器也大多源于日常生产劳作,例如较为原始的桦皮鹿哨、口衔琴和萨满神鼓等等。《中国音乐史略》中做出过这样的阐述:“从现存的远古传说可以看出,音乐起源于劳动,并与巫术、原始舞蹈、诗歌融为一体,为劳动实践和氏族集体的利益服务。”本文要讨论的劳动歌曲,顾名思义,就是与人们劳动行为有关的歌,以提高劳动效率为主要目的,表现劳动节奏、鼓舞情绪、歌颂劳动果实的歌曲。研究劳动歌曲就必须从各民族从事的劳动生产活动去分析它。

在黑龙江这片土地的中南部地区是汉族、满族、回族等民族的农耕文化,东南部地区为朝鲜族的稻作文化,西南部是蒙古族的游牧文化,西部的达翰尔、鄂温克和柯尔克孜族的农牧文化,北部是鄂伦春族和赫哲族的渔猎文化。以鄂伦春族为例,这个民族又被称为“森林民族”,其文化与环境相统一,既区别于封闭的农业文化,又不同于开放的海洋文化,而属于森林的生态文化。从生产劳动方面,又称为“狩猎民族”,狩猎本就是勇者的活动,因此鄂伦春族有着勇敢刚强的民族性格。围绕鄂伦春族人的狩猎活动,人们创作了大量的猎歌,猎歌的数量在鄂伦春族民歌中占比最大,其内容反映了鄂伦春族人对狩猎生活的内心感受。猎歌大多形成于猎手狩猎的过程中即兴演唱的,猎手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四周尽是山林景观,所以猎歌通常具有字少腔长、节奏自由等特点。著名的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小唱》的歌词中“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猎枪,獐狍野鹿满山满野打也打不净……”使“勇敢”成了鄂伦春人的代名词。这种地域性民族音乐文化现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了森林生态的本土文化特征与独特的地域审美。

赫哲族作为世世代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的民族,特有的生活环境决定了赫哲族渔猎生产劳作方式。赫哲族的渔猎文化已经成为赫哲族文化的特色,赫哲民歌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对渔猎生活的歌颂。赫哲族人将他们对于劳动的无限热爱唱进了曲调中,其音乐中“摇摆式”和“波浪式”的旋律特征类似赫哲族人渔猎划船时一来一回地摇摆,用旋律的起伏来表现渔猎时水波汹涌的感觉,用节奏的轻快来表现猎人们满载而归的欣喜之情。例如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是由赫哲族民歌改编而来。引子和尾声部分都是根据赫哲族说唱音乐“伊玛堪”改编而来,由“赫尼哪调”组成。主体部分情景交融地建立了音乐形象,旋律线条类似“波浪”,主要运用跳进和级进的旋律进行方式,在这样的曲调中仿佛就能感受到渔船随江水荡漾的情景,具有独特的渔家歌谣的韵味。另一首赫哲族民歌《节令歌》,通过对二十四节气进行改编,将渔猎劳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导赫哲族人把握节令进行生产,劳动的律动赋予音乐以旋律和节奏,同时这种音乐文化实现了服务于劳动实践的价值。

蒙古族作为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居于黑龙江省的西南部草原,这里也是蒙古草原的东缘。天高地厚的自然景观培养了蒙古族人豁达激昂的内心情感,造就了蒙古民族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形成了宽阔且高亢的音乐风格。人们在对蒙古族民歌的赞美之余也不乏指出缺陷——蒙古民歌中劳动歌曲的缺乏。《东蒙民歌选》的序言中,也曾指出过这一点。至少在目前出版的民歌选当中就较少有蒙古族的劳动歌曲。但为数不多的蒙古族劳动歌曲却具有独特的风格。蒙古族劳动歌曲伴随畜牧业劳动而产生,一方面抒发劳动者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用歌声缓解放牧时的寂寞和疲劳。“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白云下面盖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这是一首牧歌,这不仅是一幅畜牧业生产的图画,也是草原上劳动的赞歌。大多牧民都熟悉蒙古长调,他们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情感表达是蒙古长调的产生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受蒙语的发音影响,蒙古长调节拍自由,所以受长调影响,劳动歌曲节奏舒缓,旋律悠扬绵长,总体特征更像是在草原上游牧时对牛羊群的呼唤和对大自然的吟咏。“劝羊歌”“寻马歌”同样是描绘蒙古族人劳作活动。“劝羊歌”是牧民在接羔劳动中所唱,在接羔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母羊不认其“子女”的情况。每当这时,牧民就会唱起“劝羊歌”哄着母羊喂奶,更像是与牲畜之间的对话。“寻马歌”顾名思义是在寻找丢失的马时所唱。在畜牧业的环境中,牲畜丢失是常有的事,寻马的人一边询问马的下落,一边愤慨偷窃的行为。这种歌通常能够引起牧民的共鸣。由于游牧业的劳作方式极少会有三五成群的合唱和对唱的情形,所以在歌唱形式上大多为独唱。

达斡尔族在黑龙江流域依山傍水,主要是以狩猎、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渔业等。音乐以说唱“乌钦”和声乐歌曲为主要形式,声乐歌曲又分为“哈库麦勒”“扎恩达勒”等等。由于达斡尔族有自己的文字,但没有文字,所以歌词大多口语化,有质朴通俗的特点,除了有固定歌词的歌曲,人们可以在固定的曲调上即兴的填词来抒发当下的情感,运用较多的“呐耶”、“呢耶”的衬词。歌声中展现了这个民族的智慧,体现了劳动人民讴歌勤劳,表达劳作的艰辛、放牧的悠闲、狩猎的乐趣和在丰收时刻喜悦的心情。因达斡尔族以畜牧文化为背景,故其歌曲多以长调式的抛物型旋律线居多,旋律流动犹如广阔的草原。歌曲中较多地运用装饰音和颤音增强了演唱时的情绪表达,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趣味性。其调式基本以民族五声调式为主,常见的有羽调式,而角调式较少见,在一些较为短小的歌曲中,也有运用三声、四声调式。歌曲篇幅多短小简练,曲式结构方整明晰。节奏较为方整且对称,其特点在于奇数拍和偶数拍、长音和短音的混合使用形成的律动感。例如,歌曲《达斡尔人放排出山来》就描绘了达斡尔人放排这一特殊的劳动场景,歌词中运用了传统民歌歌词常用的比兴的手法,“歌在天上飞,人在画中游,达斡尔人放排出山来……”节奏上运用了类似新疆手鼓的节奏型,旋律上也大胆运用了较罕见的八度进行,颇有轻盈敏捷之感,达斡尔民族艺术的风格鲜明。《农夫打兔》《过河摘野菜》作为舞曲也被广泛流传。

二、黑龙江少数民族劳动歌曲的传播

少数民族劳动歌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民间劳作生活,但经过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走进现代化的同时也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方式。在流行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少数民族劳动歌曲已逐渐被后人所淡忘。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现存的资料多停留于文字材料的只言片语,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甚至只靠人们之间的口授相传,所以存在一定的混乱性。

对于音乐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技术。通过人工访谈,网络查询和节目播出进行音乐材料的多样化收集,运用专业团队做进一步核实确保与原有资料的吻合,避免偏差。最后入库保存,既可以成书保存,充分运用网络进行快速检索、资源共享,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够领略到黑龙江地域少数民族劳动歌曲的独特魅力;也可以借助音像保存,运用先进的录音录像技术构建数据库,同时便于宣传。在宣传过程中,高效运用新媒体大众化、智能化、有序化的技术优势,运用备受关注的电视频道、手机网络,创新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以传统的内容和现代的形式进行巧妙合理地杂糅,能够使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入大众视野,引入更专业的运营团队,不断与时俱进扩大受众,使之重新成为一种潮流,从而引起大众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

围绕文化建设目标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工作,打造非遗艺术精品,认真开展普查,积极申报。通过聘请专家,组织编排文艺晚会对各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挖掘和整理。在农闲时节或民族传统节日时深入基层组织慰问演出,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而且有利于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由于少数民族艺术传承形式的特殊性和原始性,要将传承人保护作为非遗工作的重点,以传承人为根本,建立成熟全面地传承人保护体系,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在达斡尔族人的老家,由于群众基础更为牢固,可以重点开展工作。通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民歌大赛等等活动,给民众更多的展示技艺的机会和舞台,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激发群众更多的表演和创作的热情。同时加强对于民间艺人的宣传,深入基层,给予艺人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培养稳定的专业演出团体,在各区域开展巡演和宣传演出、撒种开花,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到保护传承非遗的工作中来。

艺术贵在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面对通俗音乐文化的压力,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不能只停留于单一的传唱和模仿,任何优秀的作品中,都有很强的时代性,所以在少数民族歌曲的创作上应该吸收传统音乐的精髓和理念创作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民族音乐。要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以“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为创作目标。在传统民歌中加入新的元素,加大创新力度。例如,被誉为民歌新探索的典范的汤灿、祖海、陈思思等一批新民歌演唱明星的出现,使得新民歌再一次成了新的艺术浪潮。利用好现代作曲技术、改变演唱形式、创新配器手法等方式,使得民族歌曲既不丧失原有的韵味,又能使得歌曲焕然一新。不能纵容以传承保护为由,实则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随意改编和滥用。拒绝生搬硬套和过于人为的嫁接式保护,这样行为既不能起到对艺术的有效保护和传承作用,反而使得艺术本身失去了“本真性”“可解读性”。开办不同主题的民歌创新创作的活动,健全赛事机制,征集多方优秀作品,丰富新民歌的体裁和内容的同时,调动创新积极性。这对于弘扬新时代民族音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可以与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互通,运用新媒体技术将艺术形象带入课堂,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研究,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融入实践,丰富教学维度,为学生创造浓厚的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良好的认知,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各族不同的劳作环境,学生才能切身感受少数民族传统劳动歌曲的魅力,以此提升学生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更大程度上激发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各个年龄层的非遗传承人,发挥各地文化宫的教育职能,聘请资深民间艺人和专职教师对不同年龄的人进行培训,避免传承人老龄化的问题,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的血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一方面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上追求多层次,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培养高水平研究、创作、表演、管理和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并强化考核力度,真正地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课程。让学生认识到黑龙江地域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狭小空间,帮助学生建立自身民族艺术观这一重要维度,认识到肩负传承的使命;另一方面,更多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学生提供一定实践的机会和舞台,积极寻找有效措施,避免造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更大程度地激发人才的就业动力,形成供需对称,将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更有效地发挥出来。

结 语

作为中华大地文化艺术园林中的一朵奇葩,黑龙江民族音乐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细腻,而少数民族劳动歌曲作为黑龙江地域性音乐的重要构成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其演变发展历经沧桑,体现了黑龙江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应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收获更多优秀成果,实现黑龙江少数民族劳动歌曲音乐宝贵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赫哲族民歌黑龙江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佳木斯市赫哲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调查探究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赫哲族舞蹈的研究综述
羡慕等
穿花衣 唱民歌
黑龙江出版集团
赫哲族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