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创业与饲料产业基地合作研究

2022-11-21

中国饲料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产业基地饲料农村

郑 庆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农业农村经济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局面。要实现乡村振兴, 当务之急就是要打破人才短缺的瓶颈, 把有限的人力资源放在重点和突出位置上, 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王维, 2022)。可以说,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因此, 社会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大学生身上, 尤其是兼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职高专大学生, 鼓励他们到饲料产业中创新创业, 这不仅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饲料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 也是让更多高职高专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和施展自身才华的重大机遇。鉴于此, 越来越多高职高专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 为大学生在饲料产业中的创新创业奠定了基础。但从实际情况看, 大学生资金、经验、能力欠缺, 难以把握饲料产业创新创业的机会(董超和李萌, 2022)。因此,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 有必要对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创业与饲料产业基地的合作进行分析, 只有敢于打破传统人才培养理念, 才能为高职高专大学生在饲料产业中的创新创业提供完善的服务和资源保障。

1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高专大学生饲料产业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大学生在饲料产业中充分就业 当前,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共识。特别是在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 经济下行的情况下, 诸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鼓励高职高专大学生在饲料产业中创新创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路。而且在乡村振兴背景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逐渐得到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为创新创业提供了便利, 解决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后顾之忧(陈宏军等, 2013)。可以说, 高职高专大学生在饲料产业中的创新创业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在饲料产业中的充分就业, 还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2 有利于解决饲料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紧缺问题 从饲料产业发展角度看, 该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倾向性, 要么靠近饲料粮生产地区, 要么靠近畜牧业发展地区, 可有效提高饲料产品销量, 降低运输成本。而种植业和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大多处于农村,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农村地区出现人才紧缺和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如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纷纷选择到大城市谋生, 留下了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显然农村地区留下的劳动力难以满足饲料产业发展需求, 甚至对乡村振兴的发展造成阻碍。因此, 鼓励高职高专大学生到饲料产业中创新创业, 有利于解决饲料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紧缺问题。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群体, 他们在返乡创业后, 能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杨芬, 2022)。

1.3 有利于带动乡村剩余劳动力在饲料产业中的就业 农村人口不断流失的原因还在于农村地区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迫于生计, 才被迫进入城市就业。因此,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产业振兴, 只有注重发展农业农村经济, 给农村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 才能缩短城乡差距, 让更多的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安居乐业(包学会, 2022)。可以说, 鼓励高职高专大学生到饲料产业中创新创业, 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有利于带动乡村剩余劳动力在饲料产业中的就业。特别是农业地区饲料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后, 还能吸引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回乡就业, 促进农村人口的回流, 同时有效缓解农村“三留守”问题, 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美丽乡村。

2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创业与饲料产业基地合作的必要性

2.1 为大学生在饲料产业中的创新创业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虽然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大学生具备了创业热情, 但从实际情况看, 技术和资金成为高职高专大学生饲料产业创新创业的两大难题。在技术方面, 大学生掌握的饲料产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大多源于高职高专学校,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存在滞后性的问题, 而且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在资金方面, 大学生难以独立筹措资金, 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为家庭资助, 一方面, 家庭资助的创业资金比较有限, 另一方面, 初创饲料企业往往缺少抵押物, 难以从银行渠道获得贷款。资金问题成为制约高职高专大学生饲料产业创新创业的重要原因(周晓莺, 2020)。因此, 要鼓励高职高专大学生在饲料产业中的创新创业, 就要给予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如高职高专学校要起到牵头作用, 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 与饲料产业基地建立合作关系, 从而给大学生饲料产业创新创业提供技术指导。另外, 有饲料产业基地的支持, 才能给具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提供担保贷款, 让更多的大学生享受到创业资金和政府扶植, 最大程度地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2 为饲料供应链深入乡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给饲料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同时, 转型过程中的饲料产业对供应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多数饲料企业注重饲料产品开发, 容易忽略饲料产品运输、销售、推广、售后服务等环节。因此, 在供应链视角下, 鼓励高职高专大学生在饲料产业中的创新创业, 能更好地弥补饲料产业基地与客户间的空白, 为饲料供应链深入乡村打通“最后一公里”(刘银芬和余璇, 2021)。从创新创业角度看, 初创饲料企业在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情况下, 贸然涉足饲料加工生产环节不是明智之选。因此, 可以从饲料供应链的上下游入手, 寻找细分领域中的空白市场。如以第三方供应商的身份与饲料产业基地达成合作, 参与到饲料供应链中的运输、销售、推广、售后服务等环节, 在降低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门槛的同时提高创业成功率。

3 关于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创业与饲料产业基地合作的思考

3.1 高职高专学校与饲料产业基地搭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 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因此, 高职高专学校要与饲料产业基地达成合作, 以共同搭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力求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角度入手, 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在学校方面, 高职高专学校要根据饲料产业的发展设置更为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有效提高大学生对饲料产业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诸多高职高专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导致人才培养内容脱离饲料产业发展实际。因此, 要借助与饲料产业基地合作的机会, 调整、优化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 不断提高大学生在饲料产业中的实习实训比重。有条件的高职高专学校还可依托饲料产业基地为大学生搭建岗位实践平台, 让更多的大学生能深入饲料生产加工一线, 在检验所学知识和能力的同时, 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从而为后续创新创业打好基础。追求经济效益是饲料企业维持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在搭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过程中, 为了避免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 就要有效保证饲料产业基地的经济效益(阚照国, 2022)。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饲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才紧缺问题, 高职高专学校要根据饲料产业基地的实际需求, 做好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工作, 降低饲料产业基地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资金投入。可以说, 只有实现大学生、高职高专学校和饲料产业基地三方共赢局面, 这种合作模式才能维系。

3.2 强化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该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为响应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强化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是提高高职高专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也满足了饲料产业基地发展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开设几门创新创业课程, 或者把所有大学生都培养成饲料产业的创业者, 而是要强化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在饲料产业中的就业问题, 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收入水平(任竞竞, 2022)。

3.3 帮助大学生了解饲料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 高职高专学校通过与饲料产业基地合作, 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激发大学生在饲料产业中的创业热情, 让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粮改饲”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以及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情况下, 饲料产业不仅能获得价低质优的饲料粮, 而且市场对饲料产品的需求量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给饲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报告可以发现, 2021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产值突破了1.2万亿元, 同比增长29%, 让我国跃居成为世界第一大饲料生产国。究其原因, 还在于国内生猪产业、水产和反刍动物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 从而带动了饲料产业的高速增长(李丹和任子炎, 2022)。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 越来越多的饲料产业基地项目得以投入建设, 给大学生饲料产业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机遇。但大学生群体对饲料产业的了解较少, 这就需要高职高专学院加以引导, 通过与饲料产业基地达成合作的方式帮助大学生了解饲料产业的发展前景, 把握好饲料产业创新创业机会, 以饲料产业振兴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3.4 培育和壮大以饲料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 加强高职高专学校与饲料产业基地的合作, 能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从而达成互惠多赢、共同发展的局面。而在具体人才培养环节, 高职高专学校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 在培训需求、内容、模式和原则等方面与饲料产业基地达成人才培养共识, 不断强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理实一体化”等人才培养效果, 共同培育和壮大以饲料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特征看, 以饲料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出现在农村地区, 相比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而言, 初创饲料企业由大学生群体组织经营, 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缺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人才的窘境(曾姝等, 2021)。并且在饲料产业中, 创新创业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从而对提高土地生产率和达成乡村振兴战略有持续的推动作用。因此, 培育和壮大以饲料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是高职高专学校践行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的具体表现, 更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饲料产业顺利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 高职高专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鼓励大学生到饲料产业中创新创业, 不仅可以解决饲料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短缺问题, 而且能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 高职高专学校要加强与饲料产业基地的合作,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切实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以饲料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产业基地饲料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粤海饲料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