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中和背景下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及发展

2022-11-21林余杰吴成坚杨斌浩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核心技术盈利关键

王 捷,林余杰,吴成坚,杨斌浩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乐清市供电公司,浙江 温州 325200)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能源转型的问题受到了世界广泛关注,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政府明确表态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此为背景,我国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结构体系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在碳中和背景下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成为“双碳”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是我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保障,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我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体系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在不断出台保障政策的同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技术体系日益完善,产业配套更加健全。

太阳能光伏产业以替代传统能源结构为最终目标,我国早在2000 年就已经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域进行了前期规划,并通过2002年的“送电到乡”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土地资源丰富的乡村发展,从而实现了我国太阳能光伏年装机容量从kW级到MW级的转变。2009年“金太阳工程”的实施,使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随后,《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2020 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产业政策的持续出台,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保障。

我国作为世界光伏产业发展增速最快的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据统计,截至2020 年我国光伏市场累计装机量为253GW,2020 年新增装机量为48.2GW,同比增长60%。2020 年我国光伏发电量为2605 kW·h,同比增长16.2%,占总发电量3.5%。由此可以看出,光伏产业发展在传统能源结构转型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需求,同时,作为新能源产业结构中较为成熟和安全的一种,其产业规模在新能源产业中占据较大比例。目前,我国在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并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并实现了以技术为支撑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成本的持续降低,这增加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能够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以探索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新能源产业模式。然而,基于碳中和理念的相关要求,以及结合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关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早期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在缺少资本牵引的情况下,相关基础技术研究较为缓慢,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对技术迭代的需求相对偏低。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出台,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加速了以光伏为核心的技术研究,新技术在转换效率、安全、成本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提升,但基于新技术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和系统的推广应用未能考虑与原有太阳能光伏产品之间的适配性等问题,由此导致太阳能光伏产品和系统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在庞大市场规模的牵引下,我国相关企业的关注点放在了现有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方面,却忽略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因此,欧美国家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依然对我国拥有较为明显优势,“卡脖子”风险依然存在,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控制问题依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碳中和背景下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需要激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积极性,然而,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盈利空间多集中在硅片和硅料的生产环节,即产业链的上游,而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其盈利空间相对较小,这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受产业链盈利空间的影响,以及资本的趋利本性等,大多数企业将重点放在了产业链的上游,而太阳能光伏产业下游因缺少优势企业的加入而难以拓展其盈利空间,由此导致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亚健康”状态。

“双碳”理念的提出,改变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长期以来所坚持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应强调,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明确技术体系的可持续性,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突破,优化产业盈利空间布局,构建多元化的融资平台,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产业发展的规范性、科学性能够有效避免因技术迭代导致的成本浪费与产业衔接不畅等问题,政府部门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在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政策、经济等多种方式,实现顶层设计的合理化,并协调相关企业共同规划太阳能产业发展路径,实现技术迭代过程中相关产品和系统的持续利用,减少因技术升级导致产业发展成本增加,进一步释放产业链下游盈利空间。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域中的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依然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我国企业单独追求产业规模,相关资本在产业化应用方面较为集中,由此忽略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为避免欧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进行限制,我国相关研究院所、企业方面应加强合作,由企业方面提供资金、数据和验证平台,并协同研究院所对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合理分配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任务,从而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打破欧美国家在太阳能产业领域的技术垄断,以保证我国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太阳能光伏产业盈利空间多集中在上游核心元器件的制造方面,而下游装配、运营企业的盈利空间相对较小,这对于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极为不利。根据碳中和的相关要求,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应进一步扩大,释放产业链下游盈利空间能够激发相关企业的积极性,这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为实现产业盈利空间布局的优化,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优化税收结构的方式进行产业利润的二次分配,同时,对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企业进行补贴,例如,国家在太阳能并网电价方面对相关企业进行补贴,并且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对补贴额度进行调整,保证盈利空间的合理化,在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存在,大量使用传统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通过光伏技术能够完成太阳能向电能的转化,从而缓解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双碳”理论的提出,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制订了时间表,为实现2060 年碳中和目标,太阳能光伏产业将发挥市场牵引的优势,突出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作用,在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体系的同时,实现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盈利关键
饲料涨近1000元/吨,鱼价大幅下滑,2022年草鱼盈利拐点在哪?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10天陡跌10元/斤!上海封控致市场走量锐减2/3,超半数养殖户盈利难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赋能种植业转型升级——聚焦《“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家电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
核心技术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走好关键“五步” 加强自身建设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核心技术,造船强国第一要素
蒋百里:“关键是中国人自己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