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肤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2022-11-21翟艳会吉红玉朱向东梁永林卫若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蝉蜕二者用量

翟艳会,吉红玉,朱向东,梁永林,卫若楠

(1.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 730000;2.郑州市中医院,郑州 450007;3.宁夏医科大学,银川 750003)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scoparia(L.)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含三萜皂苷、脂肪油、维生素A类物质等[1]。地肤子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等功效。本文欲对地肤子的经典名方以及古今医家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地肤子临床常用剂量、配伍以及量效关系,以期对地肤子的临床运用及量效关系提供一些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代医家常用地肤子配伍不同中药治疗小儿积热、淋证、癃闭、不能远视等疾病。如宋《太平圣惠方》地肤子散,地肤子(地肤子0.11钱约0.46 g)清热利湿,利水通淋,冬葵子清积热、利小便,二者配伍清热利尿通淋,治疗小儿积热,小便不通。唐《千金方》地肤子汤,地肤子(六铢约3.45 g)清热利尿,瞿麦利尿通淋,二者配伍清热利尿通淋,治疗小儿热毒入膀胱中,小便涩痛不出,甚至便出如血。宋《太平圣惠方》补肝地肤子散,地肤子(0.33钱约1.38 g)清利湿热,配伍地黄清热、凉血、养阴,使热从水去,治疗阴血不足,不能近视者。

2 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经验

2.1 李振华

李振华认为,荨麻疹多为饮食不节、脾虚失运,复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束于肌表,致营卫失和,湿蕴于肌肤不得发散而发病,常用自拟的补气消疹汤(黄芪20 g,当归12 g,川芎10 g,赤芍12 g,羌活12 g,防风10 g,荆芥10 g,地肤子15 g,地骨皮12 g等)治疗气血虚弱、风湿郁表型荨麻疹,运用地肤子以祛湿止痒,羌活、荆芥祛风透表,三者配伍可祛风解表,散皮肤之风湿,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 g[2]。

2.2 朱良春

朱良春认为,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擅搜剔通络走窜,常用于风湿痹证、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疑难重症顽疾的治疗,对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皮肤瘙痒、红疹等动物异体蛋白过敏反应应停药,并以地肤子祛风止痒,配伍徐长卿、白鲜皮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效,地肤子用量为30 g[3-6]。

2.3 周仲瑛

周仲瑛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为脾肾不足、痰瘀互结所致,属本虚标实,治以化痰祛瘀、调理冲任之法,常用苍附导痰汤合通瘀煎治疗,若出现湿热症状,加用地肤子疏风渗湿,制大黄通下泄热、活血化瘀,荷叶清热利湿,三药合用消痰浊,清利湿热,地肤子用量为15 g[7]。“瘀热互结”为过敏性紫癜的重要病机,对于因饮食不当出现的过敏性紫癜斑疹反复发作,发痒,腹痛者,为热入血分、瘀热互结,风邪循经入里,郁于肌表,在凉血止血基础上,酌加地肤子祛风止痒,苍耳草、紫草祛风凉血,三者配伍共奏祛风止痒凉血,透邪外达之功,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 g[8]。

2.4 禤国维

禤国维为岭南皮肤病流派的创始人之一和代表性传承人,擅长治疗多种皮肤疾患[9]。认为婴儿期的特应性皮炎多因先天肾气不足,易受外感风湿热邪气,常用地肤子清热利湿,徐长卿或白鲜皮以祛风止痒,三者配伍以祛风清热利湿止痒,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0 g[10];提出皮肤血管炎是由于外感湿邪,脾胃失运,内生湿、热、瘀、毒所致,湿热下注型变应性血管炎,应治以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滋阴祛湿,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辅以地肤子祛湿止痒,徐长卿、防风祛风通络止痒,三者配伍祛风胜湿通络止痒,地肤子用量为15 g[11]。提出荨麻疹发病之因,是由“禀赋不耐,阴血不足,血虚受风”而发,认为卫气不固型荨麻疹,应予以益气固表、祛风散寒之法的玉屏风散合过敏煎加减治疗,辅以地肤子祛风止痒,苦参清热燥湿解毒,二者配伍以祛风燥湿,解毒止痒,地肤子用量为15 g[12]。

2.5 洪广祥

洪广祥提出,慢性咳嗽应属内伤咳嗽,素有内因之人感受外邪,引动宿疾,内外合邪,加之失治、误治等,邪滞肺系,致使病机演变复杂化,从而造成咳嗽慢性迁延,反复发作。治疗过程中依据不同兼症和并发症,随症加减,如对于咽痒甚者,加经验方窍痒煎(枳实15 g,苏叶15 g,地肤子10 g,白鲜皮10 g),其中地肤子疏风止痒,白鲜皮袪风止痒,二者配伍加强疏风止痒之功,地肤子用量为10 g[13]。

2.6 邓铁涛

邓铁涛认为,瘙痒一症以风邪为首,故治疗时当以疏风为主要治法,常以地肤子散皮肤之风止痒,清内里湿热利尿,配伍白鲜皮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两药为治疗皮肤瘙痒的要药,既可单用二药,亦可加入其它方药中,其中地肤子用量多为15~30 g[14]。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1 仝小林

仝小林院士提出,运用“态靶因果”中医辨证思路治疗各类内伤杂病,以病为纬,以态为经,因湿热下注出现的脚气、皮炎的凉燥证,当先治其标再治其本,予以升阳益胃汤加减(黄芪30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黄连3 g,陈皮9 g等)治疗,可加用地肤子清热利湿法,配伍龙胆草、车前草、白鲜皮等清热祛湿,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 g[15];提出糖尿病代谢异常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直接影响卵巢的活动周期,带下病为血糖难控因素之一,长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若出现黄带,可采用清热利湿,健脾止带法,其中地肤子利湿止痒,白鲜皮发挥解毒止痒的功效,二者配伍发挥利湿解毒止痒之功,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 g[16]。

3.2 李赛美

李赛美提出,糖尿病集多因素、多系统病变于一体,出现不同兼症配以相应药物治疗,若皮肤瘙痒者,以地肤子清热利湿,白鲜皮、防风疏风清热,三者配伍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 g[17];以六经辨证法辨治皮肤病,认为面部皮肤红疹多为太阳表虚证,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地肤子利湿止痒,白鲜皮清热止痒,二者配伍以清热利湿止痒,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 g[18]。

3.3 许华

许华提出,过敏性紫癜发病必与外邪相关,血热妄行型过敏性紫癜者应以清热凉血解毒、祛风除湿化瘀法治之,采用自拟消癜汤(水牛角20 g,生地黄15 g,赤芍10 g,牡丹皮10 g,紫草10 g,小蓟10 g等)加减治疗,其中地肤子利湿止痒,土茯苓、薏苡仁清热利湿解毒,三者配伍发挥清热、祛风、祛湿、解毒、止痒的功效,地肤子用量为10 g[19-20]。

4 现代医者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蝉蜕

郑小伟治疗风邪犯肺型喉咳,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蝉蜕疏风利咽,二者配伍,疏风清热,利咽开音,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 g,蝉蜕用量为12 g[21]。吕选民等治疗外感风热型湿疹,地肤子祛湿止痒,蝉蜕疏风清热,二者配伍,疏风清热利湿止痒,其中地肤子、蝉蜕用量均为9 g,同时亦可外洗[22]。赵长军常用祛风止痒汤(荆芥、防风、地肤子、蝉蜕、薄荷、地龙、徐长卿等)治疗荨麻疹,方中地肤子利湿止痒,蝉蜕疏风清热,二者配伍,疏风燥湿止痒,其中地肤子用量为30 g,蝉蜕用量为6 g[23]。王军前治疗风热蕴肤型湿疹,地肤子祛湿止痒,蝉蜕疏风清热,二者配伍,祛风清热胜湿止痒,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 g,蝉蜕用量为10 g[24]。

4.2 配伍附子

顾武军治疗阳虚型湿疹,常用地肤子利湿祛风,附子助阳化湿,通络行气,二者配伍,通阳化湿,络通血行。地肤子用量为20 g,附子用量为6 g[25]。

4.3 配伍土茯苓

陈太泉等治疗肺胃郁热型酒皶鼻,地肤子清热利湿,土茯苓除湿解毒,二者配伍清热利湿解毒。地肤子、土茯苓用量皆15 g[26]。

4.4 配伍麻黄

李红亮治疗脾肾阳虚型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地肤子祛风止痒,麻黄解肌发汗,二者配伍发汗解肌,祛风止痒,使湿毒之邪自肌表与小便而出,地肤子用量为15 g,麻黄用量为30 g[27]。

4.5 配伍茺蔚子

李智治疗链霉素中毒引起的耳聋、耳中痛,地肤子祛风胜湿,茺蔚子清肝疏风,二者配伍,疏风胜湿清肝,地肤子用量为30 g,茺蔚子用量为12 g[28]。

4.6 配伍白鲜皮

谢科治疗喉源性咳嗽,地肤子利湿止痒,白鲜皮祛风燥湿,二者配伍清热燥湿止痒以止咳,地肤子、白鲜皮用量均为12 g[29]。

4.7 配伍车前子

李其春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地肤子清热渗湿,车前子利尿通淋,二者配伍,清热利湿通淋,地肤子、车前子用量均为30 g[30]。

5 总结与分析

通过总结古医籍及现代名家临床应用地肤子及其用量经验,总结出地肤子用量为0.46~30 g,汤剂常用剂量为9~30 g,散剂中地肤子剂量为0.46~1.38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与配伍,如地肤子清热利湿、疏风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病、五官科疾病、妇科病时常配伍羌活、荆芥、蝉蜕、徐长卿、白鲜皮等,用量为9~30 g;散剂用量为1.38 g;若用于小儿积热、小儿急性肾炎等疾病时,地肤子利尿通淋常配伍冬葵子、车前子等用量多为30 g,散剂用量为0.46 g。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肤子具有降血糖[31]、抗炎[32]、止痒[33]、促进小肠运动[34]等药理作用。临床运用地肤子虽安全剂量范围较广,常用汤剂用量(9~30 g)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但临床曾有煎服地肤子引起变态反应的报道,过敏症状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起风团伴口唇起疱,面红耳赤,可给予口服扑尔敏、维生素C,肌内注射苯海拉明等抗过敏治疗[35]。本品在使用过程当中需注意其不适用人群(内无湿热与小便过多人群忌服)。临床运用本品时应当综合多方面考虑,根据患者疾病的具体证型、症状,选取最佳剂量及配伍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蝉蜕二者用量
蝉蜕
摇曳
滴心湖:致蝉蜕
蝉蜕糯米酒治荨麻疹
发明速递
2014年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剂筛选试验报告
解读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
你好啊,知了
Units 13—14词语辨析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