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脚步
2022-11-21王建新
□王建新
春天来了,万物勃发,春风送暖。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度山花烂漫时。让人不由地咏出毛主席“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诗句来。
阿尔泰山青松挺立。春天,它那针形的叶子呈现出嫩绿色,给山崖添上一道绚丽的色彩。它的枝干也开始增高,山崖上到处飘着一股松香味。青松、云杉点缀着山崖,使山崖变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远远望去,群山连绵起伏,好似奔腾的绿色涌浪。高耸的山峰被棉花般的白云包围着,若隐若现,显得柔媚而羞涩。
山坡的朝阳处雪开始融化,慢慢地露出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润着泥土,浸湿了满地的草楂,散发着别样的气息;被雪盖着过了冬眠的草根苏醒复活了,渐渐地倔强有力地推去陈旧的草楂烂叶,破土而出,奋力地生长起来。那去年秋天随风摇落下来的草木种子,也被湿土裹住,在孳殖着根须,争取它们的生命。一簇簇五颜六色的鲜花开遍了山野。正是这些无名的小野花,才把这山、那坡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无比妖媚。好一道美丽的风景啊!
春季到来,额尔齐斯河两岸高大挺拔的树木脱去了臃肿的灰白色大衣,穿上了浅绿色衬衣。桦树、灰杨树、柳树经过漫长的冬季已吐新芽。沐浴在春日里明媚阳光下的树,朴实无华,光滑厚实,直插苍穹,撑朵绿云,仿佛巨柱冲天。
清澈的河水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欢快地流畅。鱼儿在靠岸边的暖水或缓水中开始摆子(产卵),繁育新的生命到来。不多日,在暖阳的普照下,那无数枚晶莹透明的米黄色、黑色、灰褐色的卵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蝌蚪。它们皮肤乌黑锃亮,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大大的脑袋像一颗小豆子。一会儿快活地游上来,一会儿又潜到河底,可爱极了!红鲤鱼、银灰鲫鱼、小白条在清澈的河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忽有鱼儿触碰芦苇梗,搅起一袭涟漪,惊得岸边林中的鸟儿喳喳叫着惶惶离去,大有:“动嬉戏之游鱼,飞翩翻之白鸟”的意境。
小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嘴里唧唧喳喳地叫着,仿佛欢快地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一只布谷鸟在林间的树杈上不停地“布谷布谷”鸣叫,仿佛在告诉人们“快快播谷!快快播谷!”。冷血动物停止了冬眠,按捺不住寂寞纷纷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就连小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
春风拂面,绿草习习,人们三三俩俩或四五成群,结伴相约走出户外,大家精神饱满、欢声笑语,做游戏、玩自拍、采野花、弄烧烤,一起吃着简单而美味的野餐,轻松自如、意犹未尽地畅谈着踏青的收获。
阳光明媚,太阳高高挂在蔚蓝的天空。孩儿们,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陪伴下,来到空旷的场地上放风筝。啊!放风筝的人可真多,风筝的式样也很多,有软翅的、硬翅的、板鹞的、立体的,有的红、有的黄、有的紫,有金黄色的“小鸟”、展翅翱翔的“雄鹰”、美丽的“蝴蝶”、可爱的“孙悟空”、威风的“变形金刚”,还有金光闪闪的“龙凤呈祥”等等。让人惊叹不已。
朴实、勤劳的哈萨克族小伙和姑娘,跳起了热情、奔放的“卡拉角勒哈”(哈萨克语,意为“黑色的走马”),俗称《黑走马》的古老民间舞蹈。优美、轻盈、舒展的舞姿伴着姑娘漂亮的衣裙,像一圈圈火在湿漉漉草地上跳跃。仿佛迸发出红彤彤的火焰,把所有的烦恼驱散,留下了一片舒心的欢歌笑语声。
春季气候转暖,牧民们开始忙碌起来,忘我地接羔育幼。瞧,几只小山羊,一会儿围着主人欢快、无忧地咩咩叫着,一会儿又在草地上不知疲倦地蹦来蹦去,仿佛与主人分享着春天的快乐。小羊羔胖乎乎,白生生;蜷曲的毛,像一团团绒球贴在身上。它们身上的胎毛像美发师修剪过一样,齐刷刷地卷在一起,像一件艺术品特别讨人喜欢。
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暖阳高照的日子里,田野里的冬麦,仿佛伸着懒腰苏醒过来。漫步走在田埂上,一望无际的绿色映入眼目,看着那嫩绿的麦苗摇拽在微风中,频频向我们点头微笑,别有一番意境,像是到了辽阔的大草原,很是壮观无比。嗅着大地泥土的芳香,情丝丝意绵绵,雨绵绵情依依,别有一番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