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元矿阎家庄回风立井地质特征及凿井建议

2022-11-21杨连超

2022年8期
关键词:涌水量井筒岩层

杨连超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地质办,山西 襄垣 046200)

1 新元矿及阎家庄风井项目概况

新元矿紧邻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县城西侧,行政区划隶属寿阳县朝阳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7°49′54″~37°55′09″,东经112°58′51″~113°09′33″;矿区范围近似一长方形,东西最长15.82 km,南北最宽9.89 km,矿区面积136.769 9 km2;批采3号~15下号煤层,可采煤层6层(3号、6号、8号、9号、15号、15下号),现采3号、9号煤层。阎家庄风井位于矿区中南部,该项目于2018年批复立项并进行初步设计,设计开凿1个回风立井、1个进风立井。其中阎家庄回风立井设计井口坐标:X=4 192 048.704 m、Y=38 418 321.286 m,井口标高+1 197.3 m,井底标高+370 m,井筒深度827.3 m.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22版)[1]第25条“井筒设计前,必须按下列要求施工井筒检查孔”之规定,新元矿委托地质勘查单位设计并施工了阎家庄回风立井井筒检查孔。目前,井筒检查孔已施工完毕。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本次井筒检查孔所取得的地质资料,并结合该矿先前已取得的各类资料,对阎家庄回风立井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地质风险因素(煤与瓦斯突出、涌水、岩层稳定性欠佳)提出相应的凿井建议,可为下一步井筒施工提供必要理论指导。

2 井筒地质特征

井筒检查孔深878.50 m,获得了该层段系统完整的地质剖面、物性剖面成果资料,查明了地层岩性、厚度、岩石组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2层段的抽水试验,测试化验了水质、煤层瓦斯含量、岩石力学物理性质,但存在瓦斯含量数据明显偏小、未鉴定煤层自燃倾向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未测定地温地压、未对第四系和基岩风化带及其他层段单独进行抽水试验等问题。结合本次井筒检查孔成果及井筒附近先前已有地质成果,综合分析阎家庄回风立井井筒地质特征如下。

2.1 地层

自上而下,井筒检查孔依次揭露回填层及第四系中上更新统(0~17.90 m),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17.90~77.10 m),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77.10~213.66 m)、上石盒子组(213.66~576.05 m)、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576.05~720.88 m)、山西组(720.88~783.58 m),石炭系上统太原组(783.58~878.50 m).

2.2 地质构造

据已有地质资料,井筒附近无地质构造发育,且本次井筒检查孔也未钻遇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构造条件简单,有利于井筒开凿。

2.3 煤层

井筒检查孔依次揭露山西组3号(3.29 m)、5号(0.5 m)、6号(0.55 m)煤层和太原组8号(0.58 m)、11号(0.29 m)、12号(0.33 m)、15号(0.37 m)、15下号(0.2 m)煤层。可采煤层只有3号煤层,厚度3.29 m,位于山西组顶部,煤层结构简单,其顶底板均为泥岩。

2.4 瓦斯地质

本次仅采集了3号煤层瓦斯样,测定瓦斯含量1.90 m3/t.然而此处3号煤层埋深737.09 m,显然瓦斯含量数据不可信,笔者认为系采样或后期送样、检测等环节不符合规范导致瓦斯含量严重偏离实际。因此,本次测定结果不能用来指导未来井筒开凿。

根据《新元矿生产地质报告》,矿区范围内地勘钻孔3号煤层瓦斯含量0.08~24.50 m3/t,平均10.63 m3/t.6号煤层瓦斯含量0.12~29.05 m3/t,平均10.50 m3/t;8号煤层瓦斯含量0.27~22.98 m3/t,平均8.51 m3/t;9号煤层瓦斯含量0.01~17.87 m3/t,平均8.59 m3/t;15号煤层瓦斯含量0.11~24.04 m3/t,平均12.61 m3/t;15下号煤层瓦斯含量7.16~22.93 m3/t,平均13.90 m3/t.据井筒最近的42号地勘钻孔(位于井筒西南方向约470 m处)资料,3号煤层埋深717.36 m,瓦斯含量24.50 m3/t;瓦斯含量11.09 m3/t.因此,该井筒各煤层瓦斯含量应均在10 m3/t以上。

另据《新元矿3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新元矿9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该矿3号、9号煤层均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因此,该井筒各煤层瓦斯地质均应属于极复杂类型。

2.5 水文地质

2.5.1 主要含水层及抽水试验成果

本次进行抽水试验2层次,分别为基岩面-山西组含水层段、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段。基岩面-山西组含水层段的含水层岩性为各种粒度的砂岩,总厚230.17 m;太原组含水层的岩性主要为灰岩,总厚36.24 m。成果如下:

1) 基岩面-山西组含水层段抽水试验成果。静止水位埋深170.44 m,水位标高1 031.99 m,含水层总厚为230.17 m,最大降深31.49 m,涌水量0.828 L/s,单位涌水量0.026 29 L/s·m,渗透系数0.009 912 m/d ,影响半径31.35 m,属弱富水性。

2) 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段抽水试验成果。静止水位埋深286.66 m,水位标高915.77 m,含水层总厚为36.24 m,最大降深71.10 m,涌水量0.003 613 L/s,单位涌水量0.000 050 82 L/s·m,渗透系数0.000 141 m/d,影响半径8.44 m,属弱富水性。

2.5.2 井筒涌水量估算

估算方法采用疏干法,井筒直径按7.6 m加井壁厚度1.2 m计算,再采用地下水动力法中承压转无压完整井公式进行计算:

(1)

(2)

式中:r0为井筒半径,m;K为渗透系数,m/d;H为静止水位(取抽水试验恢复水位)至疏干含水层底板深度的距离,m;M为含水层厚度,m;S为水位降深(数据与H相同),m.

1) 基岩面-山西组含水层段井筒涌水量估算。首先用曲度法判断抽水曲线类型为指数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指数方程参数,利用裘布依公式计算降深613.46 m时钻孔的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即K=0.006 205 m/d,R=483 m。同时将M=230.17 m,S=H=613.46 m,r0=4.40 m等数据代入公式(1)中,得:Q=953.23 m3/d(39.72 m3/h).

2) 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段井筒涌水量估算。首先用直线下推,利用裘布依公式计算降深588.74 m时,钻孔的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即K=0.000 011 32 m/d,R=24.21 m.同时将M=36.24 m,S=H=588.74 m,r0=4.40 m等数据代入公式(1)中得:Q=0.864 m3/d(0.036 m3/h).

2.6 工程地质

2.6.1 基岩风化带深度的确定

中风化带深17.90~52.20 m,该段岩层破碎,岩石褪色,锤击音浊易粉碎,裂隙面明显,且粘土化;弱风化带深52.20~60.15 m,该段岩石表面和裂隙面有风化迹象,风化裂隙较发育。

2.6.2 岩层段坚硬程度划分

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r,单位MPa)测定数据,将基岩划分为坚硬岩(fr>60)、较硬岩(60≥fr>30)、软弱岩(fr≤30,包括较软岩、软岩、极软岩)。井筒检查孔钻遇的坚硬岩层包括灰岩、细粒砂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共13层,厚84.00 m,占岩层总厚的13.91%;较硬岩层主要是细粒砂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和少量泥岩,共23层,厚157.97 m,占岩层总厚的26%;软弱岩层主要是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少量为粉砂岩、细粒砂岩、中粒砂岩,共30层,厚344.58 m,占岩层总厚的58%.

2.6.3 岩层段稳定性划分

顶部0~17.90 m为松散层;802.97~805.77 m、817.35~822.10 m、827.93~829.30 m、839.35~841.86 m分别发育4层石灰岩,为稳定层段;其他层段RQD值普遍介于50~75,岩石质量较差,为弱稳定或不稳定层段。

总之,井筒范围地层岩性多样,组合关系较复杂,岩性、胶结成份、胶结类型、层理裂隙发育程度各有不同,岩石工程力学差异性明显。局部破碎,泥岩具滑面,影响岩体稳定性,局部层段较易产生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为简单-中等类型。

2.7 其他影响凿井的地质条件

2.7.1 煤层顶底板

3号煤层直接顶为泥岩,间接顶为粉砂岩,直接底为泥岩,间接底为细粒砂岩。顶底板岩层抗压强度35~65 MPa,为较硬岩层。顶底板平整,顶板完整性好,裂隙不发育。顶底板条件简单,有利于井筒开凿。

2.7.2 倾角

井筒范围内,3号煤层倾角6°左右,其他层段倾角略有浮动,一般在8°以下,倾角条件简单,便于井筒开凿。

2.7.3 煤层自燃倾向性

本次未采样鉴定。根据以往鉴定结果,3号、6号、9号、15号煤层不易自燃;8号、15下号煤层为自燃煤层。

2.7.4 煤尘爆炸危险性

本次未采样鉴定。根据以往各煤层鉴定结果,各煤层煤尘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2.7.5 地温地压

本次未测定。根据已有资料,该矿地压正常;地温梯度为1.13~3.13 ℃/100 m,平均2.11 ℃/100 m,属于地温正常区,无地热危害。

3 凿井主要地质风险因素及建议

3.1 煤层瓦斯含量大且具有突出性

本次仅采测了3号煤层的瓦斯含量,但测定结果严重偏离实际。从已有瓦斯地质资料看,井筒范围各煤层瓦斯含量应均在10 m3/t以上,部分煤层甚至超过20 m3/t,且各煤层均具有突出性,瓦斯地质类型属于极复杂。未来凿井期间必须充分做好通风和各煤层防突工作,重点环节在于井筒揭煤,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并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第194条),必须超前探测煤层厚度及地质构造、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及瓦斯含量等与突出危险性相关的参数(第197条),还必须遵守第29条、第214条等其他相关规定。

3.2 预计井筒涌水量与实际可能会有较大偏差

由于工作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再加上调查、勘探时对水文地质条件认识的局限性,在选择预测方法、确定计算参数的合理性上存在欠缺,从而导致预测的井筒涌水量与实际偏差较大。本次抽水试验对基岩面-山西组底部之间地层采用了混合抽水试验,未针对第四系+基岩风化带、其他组段单独抽水,工作程度较粗,所获成果的准确性降低。加之水文地质条件本身具有的复杂性,预计井筒涌水量可能会有较大偏差。因此,未来凿井期间必须充分做好防排水工作,排水系统要配备2倍以上排水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3.3 局部层段工程地质条件欠佳

深度17.90~52.20 m为中风化带范围,软弱岩层占岩层总厚的58%,大部分层段为弱稳定或不稳定层段。因此,必须充分做好不稳定段的围岩支护工作。

4 结 语

1) 从地层、构造、煤层、瓦斯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其他地质条件7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阎家庄回风立井地质特征,为下一步井筒施工提供了必要理论指导。

2) 针对存在的地质风险因素(煤与瓦斯突出、涌水、岩层稳定性欠佳),提出了相应的凿井建议,即重点做好通风、防突、防排水、围岩支护等工作。

猜你喜欢

涌水量井筒岩层
综放工作面开采对井筒破坏影响的研究分析
赵各庄矿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分析
采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中风化岩层垂直边坡开挖支护稳定性分析
“串层锚杆”加固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岩层洞桩法车站站内爆破技术
井筒保护煤柱回采方法研究
隧道衬砌结构水作用概述
斜井快速排水施工方法
泥水盾构在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施工技术探讨
梅花井煤矿立井涌水量预计与实际涌水量观测结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