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2-11-21张杰,梁晔
张 杰,梁 晔
(贵州省桐梓县农业农村局,贵州桐梓563200)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作为向农民提供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1],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推广的主力军,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2]。在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机制体制、能力素质、专业岗位匹配、知识体系更新等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建立一支与时俱进、结构合理、人力充足、高效有力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对有效助推农业科技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与重庆市接壤,南接遵义市汇川区、仁怀市,西连习水县,依托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全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形成了以乡村旅游、蔬菜、畜牧、方竹、烤烟等农业主导产业[3]。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桐梓县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带动示范作用,特别是2022年以来,在当地13 个县级粮油示范点和88 个镇(乡)级粮油示范点开展多次技术培训[4],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加强桐梓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介绍桐梓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1 桐梓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基本情况
1.1 人员数量
全县共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9 个,其中县级机构4 个(桐梓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桐梓县畜牧渔业发展中心、桐梓县种植业发展中心、桐梓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机构25 个,包含海校、燎原、楚米等在内的25 个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021年核定编制数380 人,其中县级核定编制数104 个,乡镇核定编制数276 个;实际编制内人数370 人,女性职工98 名,男女比例为2.8∶1;县级在岗职工人数99 人,乡镇在岗职工人数271 人;专业技术人员318 人,行政管理人员22 人,工勤人员30 人。其中,县级专业技术人员85 人,占比26.73%;乡镇专业技术人员233人,占比73.27%。
1.2 年龄结构
截至2021年底,全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数为370人,其中35岁及以下人员123人,占比33.24%;35~40 岁人数23 人,占比6.22%;40~50 岁人员 157 人,占比42.43%;50 岁以上人员37 人,占比18.11%。从年龄结构看,桐梓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老、中、青人员层次基本合理。
1.3 学历结构
全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硕士研究生5 人,占比1.35%;本科(全日制及在职)152 人,占比41.08%,其中获得学士学位人数90 人,占本科学历人数的59.21%;大专(全日制及在职)183 人,占比49.46%;中专17 人,占比4.59%;高中及以下13 人,占比3.51%。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较大,主要是由于基层农技人员从业后继续进行学习,但多为在职教育,其学习成效远不如全日制教育。
1.4 职称结构
全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高级及以上人员43 人,占在职总人数的11.62%,男女比例为2.9∶1;中级人员108 人,占在职总人数的29.19%,男女比例为4.3∶1;初级人员214 人,占在职总人数的57.84%,男女比例为4.2∶1;无职称人员5 人,占在职总人数的1.35%,男女比例为1.5∶1。从职称结构看,桐梓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多为初级职称,一是近年通过招考、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将应届毕业生吸收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来,新进人员工作年限未满4年,还不具备评中级资格;二是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中级职称资格后,由于岗位职数限制,一直未聘,也导致基层农技人员工资收入无法提高,进而降低其工作积极性。
1.5 人员收入
全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在岗职工2021年平均工资为77 745 元,其中县级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1 174 元,乡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7 294 元。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低于县级农技人员平均工资,其中初级职称农技人员的工资更是低于平均工资水平,严重影响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
2 桐梓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编制较少
经过涉农部门多次改革,县农业农村局由原农业局改为原农牧局再改为现在的农业农村局,其职能、职责、事项一再增加,但编制数未在原农业局的基础上增加,甚至于近三年全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编制数逐年减少。据调查统计显示,2019年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核定编制数396 个,2020年核定编制数385 个,2021年核定编制数380 个。面对愈加繁重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任务,编制数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相匹配,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人力支撑,制约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质量的提高。
2.2 人员在编不在岗现象严重
由于乡镇(街道)工作繁杂且任务重,而基层工作人员不足,为保障工作的开展,不得不抽调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与相关工作。据调查统计显示,桐梓县2021年乡镇核定编制数276 个,乡镇在岗职工人数271 人,但实际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的仅78 人,各乡(镇、街道)平均仅有3人。
2.4 人员缺乏工作内生动力
一是由于部门职能发生变化,特别是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需身兼多职,自身的业务职能受到一定弱化,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精力被分散。二是激励机制不完善,面对岗位数有限、职称迟聘、晋升渠道窄等问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也使岗位吸引力下降,制约人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三是培训学习的机会缺乏,加之全县基层农技人员中40~50 岁及50岁以上人员的占比较大,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意愿不强,难以调动自身的内生工作动力。
3 加强桐梓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对策
3.1 合理制定编制指标
根据全县农业人口数、耕地面积、种养殖业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科学设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数,合理合规重点扶持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努力实现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核定编制数可流通,实现必要的工作有人干,必须的工作能做好,上下合力共同促进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3.2 严格落实岗位职责
对县乡两级在编不在岗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摸底排查,针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编不在岗问题,通过进一步厘清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体制[5],尽可能确保现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稳定在农技服务岗位上有效开展业务工作,减少其他无关农业技术推广事务对其专业工作的影响。
3.3 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
通过项目支持或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为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的软硬件条件提供有力支撑,更好满足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的现实需求,促进工作成效的提高。
3.4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努力提高基层农技人员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同时在职称晋升和评聘上优化岗位结构设置、合理制定考核方式。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保障基层农技人员队伍的稳定。
3.5 加强继续教育
进一步推进全县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建设,配套建立有效的农业技术培训机制[6],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与覆盖面[7],促进其知识更新和技术储备。在此过程中,针对全县“三农”事业发展实际,结合基层农技人员个人职业规划量体裁衣制定长期的培训规划,并进一步根据其学历、职称、能力、业务特长等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通过补贴学费、与评优评奖挂钩等方式,鼓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到农业院校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参与业务实操培训等[5]。通过培养一批有实力的本土专家,为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