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DCE-MRI环形强化病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022-11-21李潇潇姜兴岳

磁共振成像 2022年2期
关键词:磁共振良性恶性

李潇潇,姜兴岳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滨州 256603

乳腺环形强化指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上病变周围强化而中心区无强化或仅轻度强化,其为2003 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中描述肿块型病变强化类型的一个术语,2013 版BI-RADS 沿用至今。Jinguji 等[1]根据DCE-MRI 中环形强化出现的期相,将其分为3 型:Ⅰ型,动态对比增强早期及延迟期均呈环形强化;Ⅱ型,动态对比增强早期呈环形强化,随时间延迟渐进性向内填充;Ⅲ型,动态对比增强早期无环形强化特征,而延迟期表现为环形强化。临床工作中,多种乳腺良恶性病变DCE-MRI上可呈环形强化,其影像特征存在交叉,提高术前MRI 诊断的准确率,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有重大意义。本文对乳腺DCE-MRI上环形强化的病变进行综述。

1 磁共振成像上环形强化病变种类及病理学基础

乳腺病变环形强化是血管生成、纤维化分布及程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模式和多种组织学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2]。Kuhl等[3-4]指出近2/3的乳腺恶性病灶DCE-MRI上呈环形强化,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最为常见,约占78%~88%[5-6],其他少见类型包括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内乳头状癌、乳腺黏液癌及化生性癌等。乳腺恶性病变强化“环”主要为肿瘤组织,其内部呈现无强化或低强化的病理学基础是:(1)肿瘤中心发生液化坏死,内部细胞成分减少,灌注下降;(2)肿瘤中心纤维瘢痕形成;(3)肿瘤内部微血管密度及通透性减低[7-10]。

国内外部分文献[5-6,11-16]报道乳腺良性病变亦可表现为环形强化,其疾病谱广泛,包括乳腺炎性病变伴/不伴脓肿形成、囊肿并感染、脂肪坏死、血肿、乳腺增生、导管扩张症、导管扩张、导管上皮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少数纤维腺瘤等。良性组病变环形强化原因可总结为:(1)炎症类,其病理学基础为脓肿壁、炎性囊肿壁及其他成分如脂肪、血性物质等伴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相应区新生血管增多;(2)乳腺导管相关病变,其病理上为导管周围血管增多,增强后导管壁强化于不同切面上可呈“环形”或“轨道样”;乳腺增生中腺病的环形强化机制亦为此;(3)纤维腺瘤,其环形强化的病理基础可能与内部较大范围的纤维成分或钙化相关。

2 乳腺环形强化病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现状

2.1 常规MRI序列

乳腺环形强化病变的病理学特征是构成不同影像表现的基础,根据病变内部成分的不同,其磁共振平扫信号有所差异。若病变内部为液性坏死物,则表现为T1WI 上低信号,T2WI上液性高信号。若内部为纤维成分,则T1WI及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若病变内部为出血,则磁共振平扫根据其出血的不同时期信号不同,临床上以亚急性期出血最为常见,表现为T1WI 上高信号,T2WI 上低或高信号。特殊类型的病变,如脂肪坏死,其内部脂肪成分T1WI 及T2WI 呈高信号,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short inversion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的“黑洞征”可帮助诊断脂肪坏死[17],这一征象可能是由于STIR 序列对磁场不均匀性不敏感,其信号抑制的特异性低,可以同时抑制水和脂肪组织的信号。因此,脂肪坏死病灶内部液态的脂肪成分在STIR 序列上比周围正常脂肪组织信号受抑制程度更彻底,而呈现更低信号。乳腺良恶性环形强化病变内部均可出现液化坏死、出血、纤维化等病理改变,而脂肪坏死以良性病变多见。

2.2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乳腺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中环形强化病变的判读在减影图像上进行最佳,主要从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早期强化率(early enhancement ratio,EER)、达峰时间(maximum enhancement time,Tmax)等方面对病灶进行评估[14,18]。此外,在强化最明显的减影图像上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观察病变周边有无异常增多、增粗的血管。

形态学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Wedegärtner 等[19]指出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是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可靠征象。但对于乳腺环形强化病变,单纯依靠形态学表现对病灶良恶性鉴别存在一定困难,这是由于良性环形强化病变中炎症类所占比例较高,其也可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等特征[11,15]。此外,文献报道[6]MIP 重建图像上乳腺良恶性环形强化病变侧均可出现异常增多、增粗的血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研究[5,11]分析了强化“环”的特征后,指出环壁厚度、内部分隔及壁结节的差异在良恶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多表现为薄壁圆环,内部分隔较常见,恶性病变则多表现为厚壁不规则环,壁结节更多见。

DCE-MRI 可通过TIC 评价血管生成情况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TIC 分为三型:Ⅰ型:流入型,增强后持续强化,无明确峰值;Ⅱ型:平台型,增强早期信号上升,中后期信号强度上升或下降幅度不超过10%;Ⅲ型:流出型,增强早期快速明显强化,中晚期信号强度下降超过早期强化峰值的10%[20]。一般认为,TIC Ⅰ型良性可能性大,TIC Ⅲ型恶性可能性大,而TICⅡ型良、恶性病变均有可能[21]。部分研究[6,13]显示,TIC曲线在乳腺良恶性环形强化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环形强化病变以Ⅰ型曲线为主,而恶性主要表现为Ⅲ型曲线。也有学者认为[5]良恶性环形强化病变TIC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为良性病变中部分伴肉芽组织增生,其新生血管较多、毛细血管通透性较高,故可呈现Ⅱ型、甚至Ⅲ型曲线。但其血管增殖程度远不及恶性肿瘤显著,同时恶性病变内部可并存较多动静脉瘘,故反映病变区对比剂渗透速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通透性情况的EER 及达峰时间Tmax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3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通过检测组织中水分子扩散受限的方向和程度,间接了解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其扫描速度快、不需注射对比剂,并可同时选择多个参数,是目前乳腺方面应用最广泛的功能MRI 成像技术[22]。乳腺恶性肿瘤细胞繁殖旺盛,排列紧密,细胞核增大,细胞外容积减少,导致肿瘤内水分子扩散受限程度加重,而表现为DWI 高信号伴ADC 图信号减低。部分文献[5,11-12]通过分析良恶性环形强化病变发现,良性病变中央区多为脓液、扩张的导管或炎性囊肿内积聚的黏稠分泌物,故表现为中央区扩散受限程度加重;而恶性病变中央区多为液性坏死,此区水分子扩散运动不受限制,而病变边缘区肿瘤细胞增殖活跃,细胞密度较大,故表现为边缘区扩散受限程度加重。同时,文献指出[5,11-12]良恶性病变环壁及环内ADC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病变环壁平均ADC值分别约(1.20~1.42)×10-3mm2/s及(0.94~1.09)×10-3mm2/s,环内平均ADC 值分别约(1.05~1.09)×10-3mm2/s 及(1.89~1.94)×10-3mm2/s。尽管DWI 成像速度快、敏感性高,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不能全面观察病灶细节,因此不能单独做诊断,需与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DCE-MRI联合诊断。

3 乳腺环形强化病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展望

3.1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是在DWI的基础上采用同一类型的脉冲序列得到的多参数模型,可以获得多个方向上的参数值,如轴向峰度Kax (axial kurtosis)、轴向扩散系数Dax (axial diffusivity)等。目前临床应用研究中多采用平均峰度参数(mean kurtosis,MK)、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轴向峰度参数(axial kurtosis,AK)及径向峰度参数(radial kurtosis,RK)[23-24]。MK 值大小与病变组织的结构复杂程度有关,MD 值大小可能与细胞外容积分数有关,AK 值取决于病灶沿导管方向水分子扩散受限程度,而RK 值取决于病灶垂直于导管方向的扩散受限程度。现有关于DKI 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结果均显示乳腺恶性病变的MK值显著高于良性,良性变的MD值则明显高于恶性[25-28],AK值及RK值研究较少,乳腺环形强化病变部分为导管相关病变,不同方位参数可能在良恶性组间存在差异,可作为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3.2 磁共振波谱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作为一种无创性反映病变的代谢和生化信息的新技术,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提高乳腺疾病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方面有重要价值。乳腺MRS多采用氢核(质子)波谱,主要集中研究病灶内胆碱化合物的复合峰(total choline,tCho),其位于3.14~3.34 ppm 处,乳腺上皮细胞的代谢水平决定了tCho的表达[29-31]。乳腺上皮细胞从良性到恶性进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磷脂胆碱的变化,乳腺癌tCho 会出现高水平表达,而良性肿瘤和正常乳腺组织的生化代谢状态相似,一般情况下检测不到可见的tCho 峰[32]。乳腺MRS 相关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对乳腺炎性病变诊断尚没有明确的峰值,而良性环形强化病变中绝大多数为炎性病变,因此,MRS 对于乳腺环形强化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影像组学

影像组学(radiomics)为高通量、自动地从医学影像中挖掘大量定量组学特征,运用统计学及机器学习的方法,筛选出最有价值的特征并构建疾病预测模型,用于疾病的诊疗和预后评估[33-34]。其包括了图像采集与重建、病灶分割、特征提取和特征分析(特征筛选和模型建立)[35-36]。目前,其应用范畴主要包括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及病理特征,预测恶性肿瘤的预后。组学特征提取分析可作为未来良恶性鉴别研究的方向。Schmitz等[7]研究了DCE-MRI上环形强化的乳腺癌分子亚型与预后的关系发现,环形强化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征象之一,这说明不同类型恶性病变环形强化的生物学行为存在差异,组学特征有望辅助分析并帮助预测肿瘤的预后。

综上所述,环形强化作为乳腺病变常见的磁共振强化类型,其影像表现多样且存在良恶性病变的重叠,临床上容易误诊或过度诊断,将病灶形态学特征、血流动力学指标(TIC、EER、Tmax)、DWI 及ADC 值等联合应用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DKI、MRS及影像组学等在乳腺良、恶性环形强化病变精确诊疗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利益冲突声明:全体作者均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磁共振良性恶性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效果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The arrow that saved my life救命之箭
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吗?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