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
——“修心养性”思想的心理学意义
2022-11-21朱敏兰
邢 容 朱敏兰
(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西宁 810000)
一、引言
中国文化历经几千年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博大而精深,其精蕴着的心灵智慧让西方心理学家们感叹不已。在心理学史上做出里程碑贡献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古代中国人沉思宇宙之心灵,堪比现代物理学家,人们不能否认其世界模型是一种确实的心理——物理结构[1]”。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人,中国先哲提倡以“心”为本的“修心养性”方法,在修德、洗心、悟道中寻求“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此心性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人生哲学的基础,这种教人获得心灵解脱、阐释人生意义的学说包含着更深层次的心理学意义。
在个体“修心养性”的内心历程中,心是被世俗生活束缚的情感载体,而性则是不受意志左右的人的本来性状,它是个体修炼身心的目标。这种人的自然性状御六气之辨、乘天地之正为万物之道,是一种至高的人生追求。中国的心性之学将人类心灵的原始面貌划归于道法自然的宇宙万物,并且遵循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规律,通过一种自我内省的方式来修心以炼性。
荣格正是从中国人修心问道的文化哲学中看到了他所研究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在解脱人的精神痛苦上的方向指引。他认为中国人之洗心悟道体现了心理发展的本质规律——对完满人格的追求。中国人通过“修心养性”来提高自己人生境界的过程超越了冲突的统合状态,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体验,而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自性也是一种超越价值冲突、伦理困境的新精神高度。这种内在机制的一致性不应该被认为是巧合,这是东西方思想在心理学领域的交汇,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心理学事实的相互印证。荣格认为现代分析心理学使东西方的沟通成为可能,西方基督教所表现的更多是意识层面的对峙和紧张,东方则表现为对无意识的重视,重视无意识是东方人格均衡与完美的重要基础,与其用反映论的模式、用意识的活动来评价东方人的哲学,倒不如用无意识的情感活动和直觉的内省功夫来理解它,他认为分析心理学可以在解读东方心灵方面发挥作用[2]。
二、“修心养性”思想的内涵
心性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而为人、生而为何人的人生哲学,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几个思想流派儒家、道家、佛家均是心性之学的研究和发展者。“性”这一词汇一般被解释为“本性”,尽管不同时期不同思想流派对心性之学的发展有所不同,但中国古代先贤由个体之“心”向总体之“性”的终极超越目标是相同的,都是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在庄子看来“天”是宇宙规则所体现的自然之道,是自然而然的客观本然的体现。人是万物本然之一,人当然同天一样具有先验的应然属性,即人的自然之性——本性。“心”是一个加入了思想和情感的自我,它在探索宇宙人生变易规律、寻找人类适应宇宙变化法则的过程中需要舍弃一切非自然的作为和意欲,从而尽心知性实现“天人合一”。因此,“心”要通过修炼达才能到人的自然本然“性“的境界,而“性”则归属于“天”的自然之道。
如果说道家侧重于探讨心性之学的义理,那么儒家则侧重心性之学的价值。在“天人合一”的“修心养性”过程中,儒家将心性之学从人的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层面引向自然性和物质性层面的超越,并且提出了个人“修心养性”的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实践路径。道家是将自然天道对世俗生活与人的精神解脱从心与性、天与人的关系中进行了解说,阐释了人格精神的力量。儒家则将天人之学的原理从哲学的思辨角度发展成了其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始末。从这种中国古代哲学对心性规律的阐释来看,天人与道法自然的关系是人格精神的理智内省之路,更是个体心灵获得自由的解脱之路,通过“修心养性”展现了对完美人格境界的追求。
三、中国“修心养性”思想对荣格心理学的影响
荣格与他的老师弗洛伊德在心理研究上分道扬镳之后陷入了分析心理学研究最困顿的时期,此时他遇到了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中,荣格最重要的洞见之一就是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具有互为补充的关系[3]。卫礼贤为荣格带来的道家炼金术《金花的秘密》,帮助荣格走出分析心理学研究的困顿。“我已故的朋友,本书的作者之一卫礼贤把这部《太乙金华宗旨》邮寄给我时,我的工作正处于一个艰难时刻。1913年以来,我一直埋头于研究集体无意识的过程,也得到了一些结论,但其中很多地方让我感到不能确定。它不仅远远超出了‘学院式’心理学所了解的一切,而且也逾越了医学心理学——准确地说是与个人人身有关的心理学——的界限。我根本不知道还有一个人类(心灵)体验的王国,凭借他,我多多少少可以自信地坚持自己的发现。”[4]
从此,荣格开始了终其一生的的中国文化探寻之旅,《易经》是荣格发现中国文化心理学宝藏的窗口。接触到《易经》的荣格对中国文化近乎痴迷,他曾说:“任何一个人,只要他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并且认真研究过《易经》,这部影响所有中国思想千年之久的智慧之作,都不会轻易地放过这些问题。他会知道,本书所陈述的观点对中国人来说普通自然,全然属于心理学的结论。”[4]从中国文化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影响来看,道家思想可以说为荣格心理学提供了一种超越了心理学的文化印证。
(一)道家“天人合一”学说——分析心理学的阿基米德点
道家学说被称之为中华文化的根柢所在,它的哲学内涵极其丰富。其庞大高深的哲学体系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核心。在道家学说中,天和人都有自然的本质性状,这种性状即是道,它包含了宇宙万物存在和运化的依据(标引),以及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人拥有与天同道的心灵宇宙,但是人类“有为”“妄为”的意志情感破坏了这种自然之道,扭曲了人的自然本性,这就造成了人“心”与天“性”的矛盾与对立。
因此,只有修炼“无为”之法,遵循自然客观规律,通过修炼达到更高层次上的人的自然本性,最终实现“天人”的和谐统一[5]、“心性”的高度一致。这种心性之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集体无意识极其吻合。天所代表的自然本来性状与荣格集体无意识所指向的人格在无意识层的圆成和最高的和谐状态相似,都展现出人格的最完美层次。
荣格认为人的集体无意识中包含了心理发展的各种原型,其中自性便是一种精神发展最高点的原型,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境界与荣格对自性原型意义的定义和诠释在人的心理和精神发展的目标上不谋而合。象征着完满人格的自性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心理原型,在自性化的道路上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冲破阴影原型带来的意识发展中的对立因素,达到沟通集体无意识中的自性原型的目的,这一过程便是自性化,也就是完满人格的修炼过程。自性化是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完美人格的实现源自于自性化对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之间冲突对立的整合,这种心灵内部的对立与冲突造成了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受难,实现完美人格的过程与“修心养性”的过程相辅相成。这一理论所追求的完满人格是对人天赋价值和意义的实现,也就是道家学说的“道法自然”,在寻求人自然本性的恢复中,最终达到心灵上“天人合一”的完满状态。
道家学说被荣格称为其所接触的有关终极真理的最完美体系之一。它主张的超越人道泛滥的文化发展思路,反对超自然的文化发展取向,始终坚持因任万物、遵循自然的常态思维准则[6],以及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目的,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参考。在道家哲学通过“修心养性”实现“天人合一”的过程中,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受此启发在化解意识与无意识的对立与冲突的的矛盾中找到了沟通集体无意识中自性原型的文化印证,从而在荣格最困顿的时期为分析心理学的转型重构提供了立足点。
(二)《易经》探索集体无意识的方法
《易经》是中国古老的卜筮之书,是远古时期中华祖先与神灵沟通的工具。它通过卦象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原理,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是人类行为的规范[7]。荣格将《易经》这种强大的占卜术作为一种心理学的直觉与预知方法,对于致力于无意识心理学探索的荣格来说,《易经》因其所包含的强大心理系统几乎是荣格得心应手的工具。
荣格认为《易经》与他的“集体无意识”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和互通性,两者都体现出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学意义[8]。《易经》表面是一部占卜用书,实则是一部含盖万有、纲纪群伦的伟大著作。作为一种变化之术,其核心主题是为初始元气立项,演绎万物的持续变化与转化[9]。它之所以能都洞悉人的行为因果,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其理论核心蕴藏了人类心理活动的根本规律,能够通过个体所表现出的行为现象掌握其心理活动机制从而推断过去与未来。所以《易经》展现的是一种对“道法自然”的整体情景领悟和把握的变幻,表现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精妙的把控。它通过卦象展现人的心理现象、预示人的行为因果,是一本掌握了中国“修心养性”思想内在规律的著作。
分析心理学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的祖先(包括前人类祖先,即动物祖先)各种原始经验在人的意识深层的积淀,因而是每一个人的意识所固有的先天的经验。《易经》在这方面似乎如同集体无意识一样储存了人所继承的人类祖先的各种原始意象,在人的意识活动中起到引领作用。荣格认为这种引领作用因为一个人并不能有意识地回忆或拥有这些意象,而仅仅流露出某种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即采取与自己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作出反应。《易经》对个体心理规律的结果精准而全面地进行呈现的表现,证明了其暗含对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地准确把握。这种规律基于对人的心理性状地把握,展现了人格发展的心路历程,这也恰恰表现出“修心养性”思想与荣格心理学核心内容的高度一致性。
四、“修心养性”思想的心理学意义及发展
中国古代先哲为我们阐释了宇宙万物“物流周转,往复不已”的变化之道,将饱受恨、爱、恶、欲、贪、嗔、痴所纠缠的人性向人的自然本性转化的义理凝练成生活的人生哲学。它通过对人世宇宙的理智参透掌握人的心理与行为,教人体味现实人生的甘苦达到对自我透彻的领悟。由此看来,凡达到“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得道之人在中国文化中无一不是德智兼备的圣人形象,他们既懂得明哲保身之道、为人处世的要义,又拥有竞争制胜的学问以及操控局面的权术、统驭天下的智谋。这种圣人形象已经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自然之道,能够做到眼中无物、心中无待的理性思考和观察。通过理智与智慧的结合他们实现了内心的安宁与平静,这是一个个体摆脱情感意志驱使的人格发展历程,这个过程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表现着人格的完美。
(一)“修心养性”思想的心理发展本质——心理的调试与超越功能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凸显出很强的辩证性,同西方人的逻辑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人的发展问题上,中国人的研究更能体现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变化以及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因此它不可避免地会从人的发展本质即心理变化的层面进行系统完整地考察。“修心养性”思想所包含的个体心理发展特点也是一种基于矛盾视角下的对人心理品质的提升过程进行的宏观阐述。它在世俗之“心”到自然之“性”的矛盾转化与消解过程中实现了心理的不断调试和超越。“修心养性”思想的心理学内涵其实是一种在心理调适功能和心理超越功能作用下的完满人格的实现过程,它对于化解心理冲突产生的精神问题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从匹夫之“性”到圣人品格的发展过程是一段艰辛的自我扬弃过程,需要个体通过不断审视自我以正心修身进行心灵建设,这种人格的不断蜕变其实是精神的不断受难。人格可以说是自我对个性的把控,在“修心养性”过程中性情和性格的修炼是对个体个性特征的升华,它具有一种心理超越能力。这种心理超越能力能够通过伟大人格的力量带给个体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从而为人提供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人的外在修养。在给人以精神层面的享受的同时使个体在思想上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而这种人生境界正是基于个人对自我的不断否定所产生的人格蜕变。在超脱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构成了“修心养性”的内在运行机制——个人意识的不断退化向无意识的万物变化之道的递进。它是参透万物变化规律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途径与具体实践方式,更是一种基于心理调试和心理超越功能的荣格式自性化途径。
(二)实现心理超越的方式——“修德养智”进而“以理化情”
从荣格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冲突与对立的化解角度来解读中国文化中“修心养性”思想的心理学意义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先哲在个体修炼过程中普遍应用的“修德养智”之术与荣格的这种化解精神困境的方式有所相似。
荣格的自性化路径所表现的人的心理发展是通过意识中对立和冲突的整合来实现自我个性化重塑。他强调对立和冲突的矛盾作用,这是一种基于积极想象的相反相成原理,表达的是一种促进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产生机制。在这个动力机制中阴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自我黑暗的一面呈现出人的负面人格,从而与自性原型格格不入。阴影将人内在的冲突带至意识表层,它使人认识到自己身上陌生的一部分,进而回头寻找我曾经丢失的或否认的部分,并将它们编制到有漏洞的整体上[10]。在阴影的作用下,人实现了对现实自我与原型自我的区分,因而逐渐形成富有个性的独立意识走向自性。人的心理发展可以说是个体独立意识的觉醒过程,它是集体无意识储存的自性原型的自我发掘过程,意识的每一次觉醒都使得个体在新格局中找到价值和意义。
中国人“修心养性”从本质上来说是要培养一种富有力量的心理品质以发挥人格精神的作用。这种心理品质涉及道德领域,以智慧的获得为实现基础。人格精神的内在实现机制是一种不断进行自我反省体察的心理调试能力,拥有智慧才能内心澄明、对事物有透彻的理解,化解欲望带来的不适宜的意志情感。人格精神的实现是一种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个体“修心养性”的动力,也是个人生活当中对精神自由状态下本我的揭露。智慧的获得目的在于将个人人格升华到更高的道德层面达到以理化情的效果,它对于个体摆脱情感、理智、焦虑的精神困扰获得心理解脱、达到人格在无意识层的圆成和最高的和谐状态具有现实意义。
五、结语
在荣格的带领下,分析心理学已经成为世界心理学发展中浓重的一笔。在荣格去世后的这些年中,西方心理学与中国的关系的研究从来都没有间断,后荣格心理学的研究还在继续。在中国文化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影响中,“修心养性”思想与荣格心理学核心内容自性化理论的内在共通性对东西方心理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修心养性”思想与荣格心理学的相互碰撞中,分析心理学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中获得了“察人疗心”启示的同时,也为中国人内心世界精神境界的提高阐明了本质,在促进人的心理发展中实现了内在和外显的统一。如果沿着这种心理发展的思路继续研究下去,对促进人格成长的发展方式进行提炼,可以为“修身养性”思想的现实实践提供心理调试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心理学理论的深度发展,还将对教育领域和精神康复领域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