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整合 发展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实践

2022-11-21福建省平和县第三实验小学卢国平

家长 2022年16期
关键词:教师应数学知识德育

□福建省平和县第三实验小学 卢国平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健康成长。因此,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数学在教学中也应进一步渗透德育,使学科教育与德育两者相辅相成,让学生的数学素养与道德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环境而言,教师应进一步探索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德育能有效渗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成长。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困境

尽管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也注重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依旧存在一定的困境。

一方面,教师对德育不够重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使小学道德与品质课程得到了足够的关注,与此同时,这也导有部分数学教师认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无需额外渗透德育,反而一味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放在了知识点的教学上。但教师忽略了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如果忽视德育的渗透,也会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德育教育的渗透要求教师跟随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这也使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将德育意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致使德育渗透的教学过程遇到阻碍。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依旧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教师应从自身开始改变,提升教育意识,优化教学方式,才能完善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是目前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将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这五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智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德育,从而使学生能更贴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向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二)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德育不仅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成长目标,健全的人格并不是要学生拥有优秀的成绩或过人的智力,而是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品格和善良的内心,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观念的重要手段。德育素养的渗透能使学生以正确的思维面对事件的发生,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得到正确的引导与培养,从而完善学生的品格,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实践

(一)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德育知识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和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其编排内容也存在一定的意义与价值,所以想要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和德育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则要教师进一步研读教材内容,分析不同知识和练习题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德育知识,仔细思考两者应如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一步为学生渗透德育,促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收获良好的道德素养。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教材的研读,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德育的教学目标也不够清晰,这也使德育无法有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渗透。由此可见,研读教材、设计德育目标对小学数学教学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也应进一步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德育理念进一步渗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为此,教师应仔细研究小学1~6年级的十二本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中所涉及的德育知识,在小学数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等德育知识。经过分析,教师已经大致了解小学数学德育培养的方向,在充分研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对应的课程目标。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的教学内容为例,在本单元中,学生要掌握年、月、日三种时间单位,并进一步了解三者的关系,针对此教学目标,教师应进一步渗透德育知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引导学生能珍惜时间、热爱生活,从而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成功将德育知识进行渗透,保障学生数学知识与德育知识的吸收效果。所以,良好的教学模式要从研读教材出发,使教师能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并将知识进一步进行渗透,以此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与吸收。

(二)提高教师素养,做好教学榜样

随着德育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有了更高的标准,因此,为了促进德育知识与小学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更好地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德育素养,树立正确观念,加强培养综合型教师,使教师能做好学生的榜样,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渗透德育知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与德育素养的双重进步。

为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行为修养,比如在教学中应运用更加专业的教学术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要避免出现用词错误、教学错误的情况出现,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知识的解读,使数学知识能以更专业化的角度呈现,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学榜样,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不仅要规划自身的素养,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对此,教师可以定期参加各项教学研讨会,与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学习更多的教学方式,还可以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学习活动,掌握与学生更为贴切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针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在每节数学课结束后,教师都应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复盘,及时发现自身教学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正确的观念,促进学生德育知识的进一步吸收。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教师也应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吸收数学知识,提升道德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注重课堂互动,渗透德育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以课堂为主,因此课堂教学是教师渗透德育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目前的教学环境而言,教师应注重课堂上的互动情况,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渗透德育理念,促进学生数学知识与德育素养的共同提升。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提倡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课堂互动对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与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两方面出发,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德育知识的渗透,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提升师生互动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针对数学问题展开提问,增加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将知识进行贯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吸收与道德素养。例如,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军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针对这道应用题,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教师:同学们,请默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学生:一共有180名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

教师:最后要求什么呢?

学生: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教师:那我们首先求出每队有多少人,该如何列式呢?

学生:180÷5=36(名)

教师:那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呢?

学生:36÷4=9(名)

教师: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求出了最后的结果。所以我们也要向育英小学的少先队员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向他人伸出援手,多做好事,争做优秀的少先队员。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不仅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渗透德育知识,使学生能产生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的观念,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道德素养。

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对小学生而言,树立良好的交友观念,教会学生与他人相处的方式是教师渗透德育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促进学生间的有效沟通,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建学习小组,并要求小组内的学生担任组长、副组长等职责,从而提升小组合作讨论的效率,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学生的讨论情况,使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增强凝聚力,促进学生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因此,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在讨论中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并使学生感受到团结的力量,从而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也应注重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影响,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德育素养。

(四)结合实际事例,开展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都源于实际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进一步结合实际事例,将德育渗透在实际事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将德育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数学知识设计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感受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关联。

比如,在“折线统计图”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要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一步总结内容,熟练地了解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此,教师可以收集近一周七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将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际材料制作统计图,并从统计图中分析温度的变化,从而帮助教师引出近几年温度变化与往年温度变化的差异,使学生能感受到“全球变暖”的趋势,从而给学生灌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正确观念,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不仅如此,在“小数计算”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买菜”的情境,比如:白菜3.2元/千克,韭菜9.8元/千克,牛肉40.5元/千克,买1.5千克的牛肉,2千克的白菜和1千克的韭菜一共要花多少钱?学生通过以上已知条件可以了解实际生活中买菜的情形,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题计算的过程中引入“不浪费金钱,不浪费食物”的正确观念,从而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能渗透一定的德育知识。因此,结合数学实际问题渗透德育知识已被教师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使学生能不断接受德育的熏陶,完善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并将之进一步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产生正确观念,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中所需的有用之才。

(五)构建学习小组,增强合作意识

现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能进一步渗透德育知识,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团体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教师应构建学习小组,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将德育知识更好地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比如,在“因数和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小组开展讨论,要求学生共同探讨“2、5、3的倍数特征”,并根据讨论内容总结结果,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中得到知识提升的同时,体会到小组合作讨论的乐趣,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将合作意识渗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此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德育意识,使学生能感受到团结的力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已不仅是注重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还应进一步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尤其是与生活有紧密关联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探索数学素养与德育素养的有机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师的教学意识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整体思维,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与道德素养实现双丰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数学知识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