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用外资的最新形势与展望
2022-11-21何曼青张菲李洪涛编辑孙艳芳
文/何曼青 张菲 李洪涛 编辑/孙艳芳
今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延续稳中向好态势。虽然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利用外资面临诸多挑战,但吸引外资的多方面有利因素没有改变。
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经济不振、引资/智国际竞争激烈等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实际使用外资仍然保持量质齐升,反映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和信心。但另一方面,也要高度关注和高效解决疫情反复与疫情防控封控给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造成的诸多困扰和冲击问题。总体来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稳外资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以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产业链供应链逐步恢复稳定,外资企业在参与构建中国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将会取得更多更好的效益,最终实现双赢多赢。
今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一是实际吸收外资金额快速增长。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21年前4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8.6%;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今年1—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折合7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6.1%,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在全球疫情肆虐、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复杂背景下,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中国相对较快较稳的经济复苏、巨大的市场潜力、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
二是大项目到资及运营稳定。我国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和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等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导外资企业用足用好应对疫情的各项支持政策措施,加强外资大项目跟踪服务,成效显著。根据商务部公开数据,今年1—4月,我国新增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185个,平均每天有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德国大众、韩国浦项、美国开市客、日本日立等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大项目到资情况良好,有力带动了我国引资快速增长。
三是外资继续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聚集,含金量较高。 从行业看,2022年1—4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19.4亿元人民币,占比73.5%,同比增长12.5%。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引资发挥了较大的带动作用,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5.6%,高于平均增速25.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6.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48.3%,其中细分行业中的信息服务业、研发与设计服务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69.7%、60.4%和45.3%。
四是主要投资来源地投资稳定,其中七成以上外资来自中国香港。从规模看,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有73%左右来自中国香港,5%左右来自英属维尔京、开曼群岛和萨摩亚等金融自由岛,而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这些对外投资大国在华投资占比之和占中国吸收外资总量5%以下。从增速看,今年1—4月,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6.3%、53.2%和80.4%(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五是东部地区继续发挥稳外资“压舱石”的作用,但中西部地区的外资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从绝对规模看,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和新设外资企业数占全国比重都在85%以上,继续发挥稳外资“压舱石”的作用。我国内地31个省市中,江苏、广东、北京、浙江、山东、上海等10省市新设企业数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为九成左右。从增速看,今年1—4月,中、西部地区引资增速分别达到43.7%、26.9%,高于东部地区的18.7%,有效支持了区域协调发展,有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深度融入国际循环并提升在国内循环中的地位。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568.9亿元,同比增长43.5%,增速较全国高出17.9个百分点。
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展望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利用外资面临诸多挑战,但吸引外资的多方面有利因素没有改变。
有利条件与商机
一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当前,世界多国正在积极推进以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有利于引智、引技、引才和优化外商直接投资(FDI)产业结构。二是我国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稳定和增强了外国投资者信心。我国社会稳定、市场潜力巨大、产业体系完备、基础设施良好等传统优势依然存在;在疫情冲击面前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释放制度和政策红利。例如,出台了《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连续五年缩减了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研发,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等,这些举措增强了外资企业的信心。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在华商协会近年有关营商环境调查结果表明,60%以上的受访欧美企业仍然将中国列为他们未来进行投资的排名前三的目的地之一,有八成以上的受访企业没有将制造或采购转移出中国的打算。三是制定财税等稳外资的专项支持政策措施。如2021年有关部门针对外资企业突出关切,在保障内外资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支持外资研发中心享受科技创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外籍个人所得税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政策措施。四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利好中国稳外资外贸。目前,RCEP成员国所吸引的FDI中,只有30%来自区域内部,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面临的外面风险、挑战与国际竞争
一是疫情持续影响下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企业盈利普遍比较困难,制约了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能力。二是世界正在经历重大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经济民族主义特别是资源民族主义抬头。美俄冲突态势升级、全球范围内各种冲突、博弈仍在加剧;全球开放共识明显弱化、开放水平明显下降、大国之间供应链和产业链局部脱钩趋势加强(这在科技领域表现得更加明显)。三是经贸摩擦叠加疫情加速跨国公司的“中国+”战略。所谓“中国+”新战略,就是在中国投资、利用中国市场机遇的同时,再在亚洲其他国家如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进行投资,以分散供应链风险。三是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出台产业“回流政策”和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布局,这势必会减少对中国及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依赖度。四是不确定政策环境,特别是中美关系紧张及美国的“长臂管辖”导致一些跨国公司对其所在行业市场的增长预期和在华投资计划持悲观态度。
吸引外资的国内制约因素
一是国内一些传统比较优势弱化。包括经济增长放缓,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人口老龄化等。二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无常给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造成了诸多困扰和冲击。包括供应链安全问题、物流运输受阻、预期不稳,人力资源跨国跨地区、跨行业合理流动可能受到制约,进而导致业务成本上升、缺工和利润下降。其中,旅行限制措施导致外籍员工难以返回中国是最棘手的问题。
面对机遇与挑战,笔者认为,要使我国利用外资延续稳中向好态势,首先要抓住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历史机遇,摸清疫情后跨国投资的意向和方向,加强与跨国企业的日常双向交流,借机加速完成我国“高精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链集群建设。其次要支持和鼓励外资参与以数字为主的新基建,完善新基建产业链条。再次要探索总结疫情防控与生产生活两不误的新模式新经验,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因企制宜精准帮扶。最后要进一步建设好自由贸易港、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试点地区等平台,发挥营商环境和制度型开放优势,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