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伐谋伐交伐兵角度谈李鸿章甲午战争战前决策之失

2022-11-21

孙子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琉球孙子兵法全集

刘 苏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19世纪末,列强们的强取豪夺日益激烈,晚清落后的战略决策水平已不能有效应对当时残酷的国际环境。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晚清重臣李鸿章北洋海防战略的失败,也宣告了洋务派自救运动的破产。《孙子兵法·计篇》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夫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李鸿章北洋海防战略从谋划、实施到最终失败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伐谋”“伐交”“伐兵”的准备。李鸿章固守“以夷制夷”思想,把本国前途命运寄托于他国之手,放弃独立自主的斗争基础。加之清政府国家战略的模糊混乱,最终在与日本的战略博弈中全面溃败。

一、在“伐谋”上,战略重心模糊不定

孙子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篇》)战略的对抗性特征要求思维主体始终将焦点对准敌人,以胜敌一筹的谋略,与敌人进行智力对抗。晚清军事建设没有明晰的战略指导,在与列强的博弈中,不能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掠夺性本质,及时调整国家战略重心。

同治十三年(1874),受日本侵台事件刺激,清政府展开了晚清历史上第一场海防大讨论。讨论中的“海防”与“塞防”之争,是国家战略发展的规划之争,也是对国家战略资源的分配之争,最后形成了“海防塞防并举”的国家战略,这在当时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发展。但实际执行中,在左宗棠已完成收复新疆的战略任务后,清政府没能及时调整国家战略重心,做好应对海防重大威胁的准备,最终形成了“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兵法·虚实篇》)的消极态势。李鸿章看清了国际大势之变,指出各国“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1〕。并且早在同治三年(1864)就已注意到日本的野心:“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伺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将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2〕其极力反对左宗棠武力收复新疆,反对因伊犁与俄国开战,反对因越南与法国开战。提出主要战略方向应在海上,具体在应对日本威胁上,迫切想要节约经费以扩充海军。李鸿章在上奏中说明:“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3〕“长崎距中国口岸不过三四日程,揆诸远交近攻之义,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4〕但最终也没能使清王朝在国家战略上形成对日合力。对于此等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的战略大事,《孙子兵法》开篇就强调“庙算”,即在战争开始之前,对关系到战争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谋划和决策,并申明“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而晚清政府的国家战略一直未有长远规划,只是在外界列强的刺激下不断进行“应急反应”,对关系到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不能有效分析决策,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兵法·形篇》)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洋务运动所构建的近代国防系统,从战略决策开始,就没有履行好职责,体现出新型力量沿用旧制的弊端。在“上兵伐谋”中,中国先败一筹。

二、在“伐交”上,政策运用呆板片面

李鸿章在外交上热衷于列强调停制衡,对日采取一再退让政策,也给清政府造成了被动的局面。同治十三年的日军侵台事件,李鸿章就推行妥协外交,靠赔款息事宁人。到了光绪四年(1878),琉球使臣对于日本阻其向清朝上贡一事向清政府求援。李鸿章却认为:“中国受琉球朝贡本无大利……若再以威力相角,争小国区区之贡,务虚名而勤远略,非惟不暇,亦且无谓。”〔5〕实际上还是执行默许妥协,放弃琉球的外交政策。这种外交手段,看似能解决燃眉之急,避免战事,而实际上却使日本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光绪五年(1879)日本正式吞并琉球时,日人就提5年前台湾之事为证,号称:“中国因台湾之役赔偿兵费,缘台湾吐番戕害琉球难民,日本代琉球兴师,故议赔偿,足见中国认琉球为日本所属之凭据。”〔6〕在琉球事件过程中,李鸿章曾求助过英、德、美等国家进行外交斡旋,但最终都无济于事。片面迷信《万国公法》的弊端早已初现端倪,美国人更是直接挑明:“不在条约而在自强。盖条约可不照办,自强则不敢生心矣。”〔7〕但这并没有引起李鸿章的实质性反思。李鸿章对日本侵台湾、吞噬琉球的无赖行径屡次保持沉默,也给朝鲜等其它番属国以巨大的负面示范效应,更促使朝鲜内部出现暗通日本的势力。

朝鲜问题是甲午战争的导火索,李鸿章应对的实质是“以夷制夷”。光绪五年,李鸿章在回复朝鲜使臣李欲元的信函中说到:“为今之计,似宜用以毒攻毒、以敌制敌之策,乘机次第亦与泰西各国立约,借以牵制日本。”〔8〕这种“以夷制夷”的战略一直延续到十年后的甲午战争。1894年6月2日,日本内阁就制定了入侵朝鲜,进而直接与清军开战的既定方针。所谓“备战方能言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有加强战备,争取主动,才可能有效震慑日本侵略力量。但李鸿章却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利益制衡之上,妄图以牺牲朝鲜利益为基础,利用其他列强来完全制衡日本。其在日本吞琉球、谋朝鲜,续将染指满州的明显意图面前,依然极力避免军事对抗,单纯迷信《万国公法》,依靠外交手段在英、俄、日三国之间反复斡旋,最终导致失败。

于英、俄,李鸿章希望他们可以干涉日本撤军,遂积极奔走于两国之间。而实际上英国更想利用日本遏制俄国在远东的发展:俄国也害怕直接帮助中国会把英、日捆绑在一起,进而损害其在中国东北的利益;日本的则看清了英、俄的态度,所以在用兵上大胆冒险,外交上咄咄逼人。日本驻英公使青木周藏在给其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电报中讲到:“关于朝鲜变乱,英国外务大臣秘密告本使曰:目前,如俄国回避一切干涉,英国政府未必毫无顾虑。推测上述谈话中该大臣之语气,乃英国政府希望将来关于朝鲜国问题,日清两国不做出不利于英国之决定。”〔9〕从之后的事态发展来看,青木对英国态度的推测是准确的。即无论是战是和,都要保障英国在朝鲜乃至中国东北的利益,避免俄国达成染指朝鲜的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鸿章寄希望于英国的积极调停,只能是痴人说梦。其后,日本探知只要战火不波及英国势力范围所在的上海地区,英国就不会突破实际干涉的底线,遂大胆发动了战争。正所谓“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孙子兵法·军争篇》),最后只能是李鸿章空折腾一场。早在中英马嘉理事件谈判之时,俄、德、法、美、日、奥等国就以调停之名,借英国修改贸易条约之机,积极分羹一杯,此时也不会例外。赫德在给戈登的信中说道:“所有国家均向中国表示同情,并说日本这样破坏和平是不对的……它们所以同情中国,只是因为战争会使它们自己受到损失而已。”〔10〕这点在战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更表现得淋漓尽致。

于日本,李鸿章谈判的目的在极力避免两国开战。因此其在1894年6月13日、18日两次电告叶志超,命其暂住牙山,不要引兵北上仁川、汉城,以免激化矛盾。而日方的策略则是假意谈判拖延时间,进而积极调兵备战。日本面对别国调停,既不急于、也不迫于给出答复。驻日钦使汪凤藻7月1日的电报称:“俄使述两赴外务商劝,皆托词推宕,不能允撤。惟得其我兵决不先犯中国一语。昨晚接俄京续电,命再力劝,今当往商,有实信再来告。”〔11〕日本始终不予撤兵答复,只是给出一个无关痛痒的“不先犯”的口头承诺,但即便是这个承诺,最后日本也没有遵守,这些谈判交涉仅仅是拖延时间而已。“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计篇》),外交和军事本是相辅相成的手段,李鸿章对列强干预效果的期望太高,对日本发动战争的决心估计太低,将本国命运寄托于他国,更是重大失误。甲午战败后,李鸿章继续这种“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在既失于日又失于俄,不如稍让于俄,而借俄慑日的想法下签订了《中俄密约》。进一步促成了日俄两国为争夺朝鲜及中国东北利益而在我国疆土开战的历史悲剧,步步加深着东北危机。

李鸿章虽对列强有“一国生事,诸国构煽”的正确认识,但在实践中又一味迷信所谓《万国公法》,这种寄希望于他国的片面外交,只能使自身权益不断受到伤害。“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孙子兵法·用间篇》)《孙子兵法》中“伐交”的目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者“全胜”,是为“以全争于天下”。但为了“伐交”而放弃作战,就本末倒置了。李鸿章的“伐交”战略片面呆板,终酿悲剧。

三、在“伐兵”上,作战准备消极被动

《孙子兵法》指出:“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孙子兵法·虚实篇》)“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兵法·谋攻篇》)“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军若以铢称镒。”(《孙子兵法·形篇》)战争开始前,双方都努力使己方占据以多胜少、以逸待劳的有利态势。李鸿章北洋海防战略的基调是消极防御:“中国即不为穷兵海外之计,但期战守可恃,藩篱可固。”〔12〕“若必跨海数千里与角胜负,制其死命,臣未敢确有把握。第东征之事不必有,东征之志不可无。”〔13〕他在对日开战问题上极为消极,军事战略的消极直接导致了战前准备的不足。

根据中日《天津条约》,朝鲜成为中、日共同保护国。条约规定一旦发生变乱等重大事件,中日任何一国派兵,应先互行文执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这等于承认双方都要派兵。李鸿章在向朝鲜派兵之前,反复要求先有朝鲜方面的“请兵文”才能出兵,以避免日方借机生事。而清军到达朝鲜后,发现叛军已经瓦解,且日方以“护馆”为由,派大量日兵入朝,李鸿章便急切希望双方立即撤兵。光绪二十年五月十日的电报中提及:“大鸟(圭介)又谓华撤兵伊即同撤……似未便久留,致生枝节。鸿章电属叶志超等缓进暂扎,整理归装,一面由袁世凯与大鸟约定,彼此同时撤兵再派商轮往接内渡。”〔14〕但这一努力,随后因日本的持续增兵而作罢。虽然李鸿章与日本进行了反复交涉,但日本拒不撤兵,反而越派越多。李鸿章醉心于谈判调停,主观上极不希望因我方较积极的军事行动或战前准备刺激日本,进而在外交上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增兵朝鲜问题上犹豫不决,行动缓慢。

初始,清军在朝鲜境内,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一定优势。朝鲜长期作为大清附属国,一直与清王朝保持着密切联系,而我方也对日本谋求该地的野心早有戒备:“日本近在东隅,竟敢袭灭琉球,毫无顾忌,尤为叵测。台湾、朝鲜均距东洋较近,骎骎窥伺,亦在意中。”〔15〕光绪二十年朝鲜爆发东学党叛乱时,晚清官员袁世凯就在朝鲜。况且我方“轮船由烟台至朝鲜汉江口,一日夜可到”〔16〕,海上兵力机动远比日本迅速,但到5月15日,日军已有5000 人抵达朝鲜,我方仅有直隶提督叶志超带1500 名淮军增援。〔17〕又拖到了6月11日,日军在朝鲜已经有八千到一万人,而清军则只有2500人。从6月14日开始,在各方催促下又陆续安排增兵,但为时已晚。〔18〕光绪二十年五月二十二日叶志超急电李鸿章:“仁、汉扼要各处倭兵节节布置,华、韩信息均为阻碍,倭兵时来牙山窥伺……我愈坚忍,彼愈猖獗,不添大兵慑以威势,恐养痈成患,一溃难收……务求中堂主持,将彻底情形转达总署,速发大兵,以弭大患”。〔19〕.但李鸿章的回复却是:“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不理。彼断不能无故开战,切勿自我先挑衅。”〔20〕直到清政府再三下旨催促,言明李鸿章若再顾虑不前,贻误事机,定要追究是问,其才被动派兵增援。李鸿章在朝鲜的一系列行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不战、不和、不走的消极战前准备态势。随着朝鲜情况的急转直下,李鸿章急调卫汝贵、马玉崑、左宝贵、丰升阿四支部队从陆路入朝,因为路途遥远不能时赶到,又租借商船从海上紧急运兵。但即使是在如此凶险的情况下,李鸿章还是只派遣了“济远”“广乙”两艘军舰护卫运兵,以致“丰岛海战”中我海军战力严重不足。造成两艘运输舰“高升”号被击沉,“操江”号被俘获,两艘护卫舰“广乙”舰被击沉,“济远”舰受伤逃跑,上百名清军葬身鱼腹的悲惨结果。运兵之目的就是弥补陆上兵力的不足,却在此过程中又形成了海上兵力不足!前期消极备战,后期紧急增兵,客观上又使担任护航任务的北洋海军失去了很大的战场灵活性。“丰岛海战”和“大东沟海战”,都是在北洋舰队为援兵护航期间发生的。调兵遣将始终不愿积极筹备外线作战,使原本能够占有的兵力优势拱手让人。其实,光绪八年(1882)的“壬午兵变”和光绪十年(1884)的“甲申政变”,都是因为北洋水师果断、坚决、迅速的海上兵力机动,得以挫败了日本染指朝鲜的企图。李鸿章在外交用兵上的谨慎是其一贯作风,也具有一定合理性:“中外交涉,每举一事,动关全局,是以谋画之始,断不可轻于言战;而败挫之后,又不宜轻于言和。”〔21〕但敢战才可能言和的辩证关系更应谨记。

战略在国家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决策者仔细权衡利弊、确定目标、选择方法,以达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篇》)的效果。李鸿章对于晚清国防战略有着自己的整体思路:“中外上下,勠力同心,于储才、裕饷、选将、练兵、制器、造船之道,一一讲求……一面择泰西诸国可交者,隐与联络,结为外援。俟一二十年后,确有把握,然后举一最无礼之国,揭其罪状,布告同盟,用全力而挞伐之。”〔22〕其北洋海防战略,也是在这一大战略考量下推进的。在海防战略博弈中,李鸿章长期视日本为主要威胁,视朝鲜为防御日本的前哨门户,日本也一直谋划以朝鲜为踏板,实现其入侵满州乃至整个中国的野心。而事实上直到甲午开衅,日本也并非就胜券在握,这从日方根据中日海战可能产生的胜、平、负三种结果,而拟定的三种陆军进攻方案中就可证实。然李鸿章片面坚持“卧薪尝胆”“确有把握”的战略原则,虽不无道理,但对手并不会站在原地任由你发展壮大,从鸦片战争开始,列强们就从没给过中国这样的机会。这种固执使李鸿章的北洋海防战略在“伐谋”“伐交”“伐兵”上,都放弃了先发制人的可能条件,长久陷入“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总之,清末甲午战争战前的李鸿章北洋海防战略实践,与日本围绕朝鲜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在“伐谋”“伐交”“伐兵”等方面都表现不佳。国家战略方向模糊、外交斡旋呆板、战争准备消极,是造成其在对弈中失败的重要原因,后人哀之,更要鉴之。一是找准战略定位。认清谁是朋友,该团结谁;谁是敌人,该打击谁。二是自主独立外交。要做到这一点又需以自身国防强大为前提。三是坚持积极防御。处理好战略的防御性与战役、战斗的主动性、进攻性关系,力求“致人而不致于人”。

【注释】

〔1〕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 页。

〔2〕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29,第313 页。

〔3〕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6,第164 页。

〔4〕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9,第261 页。

〔5〕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32,第312 页。

〔6〕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32,第453 页。

〔7〕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32,第454 页。

〔8〕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8,第436 页。

〔9〕戚其章:《中日战争》第九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86 页。

〔10〕《1894年7月15日北京去函Z 字第六二二号》,编辑《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 页。

〔11〕戚其章:《中日战争》第一册,第10页。

〔12〕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8,第511 页。

〔13〕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10,第89 页。

〔14〕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24,第58 页。

〔15〕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8,第512 页。

〔16〕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10,第112 页。

〔17〕梁启超:《李鸿章传》,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65 页。

〔18〕王家俭:《李鸿章与北洋舰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44 页。

〔19〕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24,第82 页。

〔20〕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24,第82 页。

〔21〕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10,第331 页。

〔22〕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31,第343 页。

猜你喜欢

琉球孙子兵法全集
中国琉球语研究现状
中西文化的关键性差别
“对话”小伙伴老舍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孙子兵法与商业战争
琉球王国
悲愤琉球
明星开心笑果全集等
《孙子兵法》这样读
会告密的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