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运用
2022-11-21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金沙第二小学徐保英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金沙第二小学 徐保英
深度教学理念融入小学阶段教育体系,并与小学数学课程保持相应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借助深度教学理念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本质特点,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的,进一步达成学科素质培养教学目标。
一、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具体特征
(一)由数学知识学习到数学观念建立的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在基于深度教学理念的同时结合数学学科相关特点与发展特性,确立数学知识学习与观念辩证之间的相互统一,从不同表面、表层与表演方法入手,打造多样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在明确教学目标指导作用下,应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深度教学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得到集中体现。不仅如此,在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相关知识作为学生在学习阶段的重要材料进行使用。小学数学知识具有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特点,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数学观念,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切实保障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目标的完整性。一方面,在设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技能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小学数学学科是由相关知识成分和观念成分进行组合而形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成分,还需要加深对数学观念成分的理解。
(二)从直观形象提升为抽象概括的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将抽象型的数学知识和学术形态予以整合,并逐渐转化为以数学知识形象为主的教育形态。在概括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过程中,不仅需要保障数学抽象性,还要彰显逻辑的严密性特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属于小学阶段教学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充分适应学生思维特点并提高学生语言发展水平。在形象性与抽象性相互统一的过程中,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不仅需要以直观性的形象展现相关数学知识情境,还需要帮助学生及时获得知识的表象特点,并基于直觉思维对相关数学知识内容进行猜想,从而突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科学性和抽象性特点,从内容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对数学专业知识予以深度思考。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所设置的问题能够与学生生活经验贴合。如“为什么三条线段有的能够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利用列表和举例的方法使学生对三角形定理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学生猜想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和交流得出三角形边的具体关系,即三条线段中任意两条线段的和能够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则能够围成三角形。
二、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具体运用
(一)挖掘数学知识的相关价值
首先,需要对小学数学知识的背景和逻辑进行探索。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时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外界环境具备客观性认识,并基于生活和生产需求,将数学知识作为认知工具进行使用。其次,需要对小学数学知识整体架构进行挖掘。数学知识在产生过程中具有自然性特点,相应的整体框架也是基于自然条件而产生,在前期阶段所延伸出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以及逻辑基础,在后续学习阶段都能够得到有效体现。再次,需要教师对相关知识框架进行挖掘并协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形成与学生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框架结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不仅具备逻辑性特点,还需要学生能够具有特定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对学生予以明确指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例如划归、举一反三以及分类讨论等都属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此类方法的影响下能够逐步改进自身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法,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引出数学学习意义,强化学生认同感受
首先,需要保障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趣味性。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约束能力普遍较弱,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不仅如此,在学习数学运算等相关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在基于教师讲解的情况下,避免出现枯燥乏味的单一化传授方法。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并结合生活化例子以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相互讨论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相互结合,并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结合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对于“几何”这部分知识内容来说,若此类数学知识具有可操作性特点,可以利用剪刀、纸片或者教具模型等教学材料调动学生的动手兴趣,使其能够利用学习工具,在教师引导下加深对几何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其次,采取有效经验并释放学生天性。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普遍较强,教师可以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和动手空间,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对小学数学专业知识的认同感。最后,需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保持持续的驱动力,需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知识的学习价值。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应用范围较广并且涉及生活各方面,教师可以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衔接。例如在讲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触碰空间资源,如课桌等物品,通过触摸感受空间概念。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一方面,需要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联系,并加大师生情感的培养力度。为了保障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模式的顺利运行,需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双方努力,并在加大沟通和交流力度的基础上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建立相应的情感基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予以积极鼓励和及时表扬,相关惩罚措施需要慎用,避免对学生自尊心造成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予以重点关注。教师属于小学阶段教育体系中的主体,教师树立良好的价值标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设计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方案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能够针对学生知识掌握与接受程度进行调查,并选取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偏好思维方式与性格特征都会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教师需要在设计深度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对此方面内容进行全面分析,采取直观性教学方法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知识的距离,并结合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倾向于抽象型的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培养良好数学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数学技能等方面加以培养,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深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在培养学生数学技能的基础上,确保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出有效参考经验,并保障数学问题解决阶段的及时性与便捷性,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等课程内容时,教师需要站在数学技能培养的角度,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传授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数学知识,并引出“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将两个分数相加或者相减,分母不变,仅需要将分子相加或者相减即可”的数学概念,并引导学生尝试计算不同类型的算式,使学生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最终结果的得出效率。此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引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算出最终结果之后,有部分数字还可以进一步简化?如4 和8 同时除以几可以得到一个整数?”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对自己所得出的最终结果予以进一步简化处理。如将3/9 简化为1/3 或者将2/4 简化为1/2。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知识,并结合此方面内容对学生予以详细讲解。如在分母不同时,为了实现分数之间的加减,需要注意分母的实际情况,将其转化为同一个分母之后才可以得到最终结果。这需要学生能够在计算过程中结合两个分母之间的最小公倍数,在计算出最小公倍数的数值之后再将两个分母进行转化,最后再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内容的理解程度,需要选取典型的加减方法进行示范,使学生能够结合教师所提供的算式,在计算过程中及时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掌握有效的最小公倍数计算方法,从而顺利对分数进行转换。最后在教师的正确示范下,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具体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水平。
(五)对理解方式的变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需要对部分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在思考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予以明确引导,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同一个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才能够对相应的思考环节进行对比和整合,进一步找出更加优质的问题解决方法。另外,在开展深度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变换理解方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优良的学习效果。为此,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变换理解方式的概念,从学生的数学思想等层面入手加以培养。采取此类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回顾前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以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的形式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充足的空间支持,基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进一步找出更加优良的问题解决方法。如此,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转化数学思想的重要作用,保障学生数学问题处理经验的丰富性,使其能够在优良的学习经验的支撑作用下,实现对变换理解方式等学习方法的灵活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识时,教师需要充分结合课程具体内容将变换理解方式渗透其中,从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数学思想等层面进行培养。首先,在学习“平面四边形面积计算”知识时,可以在课程前期阶段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推导公式进行回忆,并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白纸作为基础教具进行使用,再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同学们,我们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你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对折成若干个小格子,然后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对其进行测量和计算吗?”“除了这样的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顺利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此时,教师需要在学生的观察下,将平行四边形的一角沿着高度进行折叠,将其折叠之后用剪刀进行裁剪,将其中的一角拼接到另一角旁边,此时的平行四边形顺利转化为长方形。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操作,以直观性的学习形式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转化特点,明确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剪裁和拼接能够得到长方形,并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间有着直接联系。教师可以结合此类问题引出下一步思考:“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动手实践一下,自己找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呢?”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后续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以实践的形式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剪切并拼接成长方形。通过整体的动手环节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进一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进行测量,在套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为了实现小学数学和深度教学理念的有效融合,并充分发挥深度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优势与作用,需要结合不同角度挖掘数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价值,并营造良好的师生情感基础。采取有针对性教学方法,实现对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完善,再结合生活类材料强化课堂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基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强化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