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大革命 ”助推南华高质量发展

2022-11-21鲁泽强

创造 2022年5期
关键词:南华建设发展

鲁泽强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云南各项事业发展“量身定制”了行动纲领,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到各项事业发展中。

一、思想上对标对表,坚持以思想革命全面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发展不够快、不够好,根子还是在思想解放不够。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的突围。我将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党委具体工作要求,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领悟全会精神的重要内涵,在思想建设上不断夯实政治基础。

二、行动上紧跟紧随,坚持以产业革命和效能奋力开启南华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省委书记王宁指出,云南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要补短板、防风险、抓机遇,加快发展。就南华而言,破解传统农业特色不优、工业发展基础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要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以大谋产业、大抓产业、大干产业、大兴产业的“产业革命”,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要聚焦“补短板”,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稳住农业基本盘、守住“三农”基础,更好地发挥“压舱石”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要抓牢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坚决守住底线。要用好衔接政策,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细化落实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加强衔接资金使用管理,着力形成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有效衔接政策体系。要抓好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三类帮扶”,用好驻村工作队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两支力量”,抓实“一平台一基金三机制一办法”六个专项行动,持续统筹实施动态监测帮扶等18项巩固拓展衔接工程。要坚持“找政府”和“政府找”双向发力,建立健全监测对象快速发现和帮扶响应机制,及时动态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要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要树牢“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的理念,全面推进“一园二配套三带四区五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域提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化和精深加工水平,巩固提升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成果,着力培树优质粮食、高端蔬菜、优质畜牧业、优质林果、绿色食品加工“五大基地”,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持续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转移就业帮扶工作,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进一步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鼓起农民“钱袋子”。三是要做好乡村建设和治理“两篇文章”,让乡村美起来。要树牢“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的理念,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县、乡、村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个十百”示范工程,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园,努力建成一批田园综合体、精品示范村和美丽乡村。要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双联双强”活动,共同唱好乡村全面振兴大合唱。要加强法治乡村、平安乡村、文明乡村建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塑造好生态美、环境美、风貌美、山水美的乡村形态。

(二)要聚焦“防风险”,下足绣花功夫,切实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准确判断和把握国内外大势,进一步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努力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中不断把南华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一是要牢牢把握识大体、顾大局根本要求。准确把握上级关于重大风险隐患的科学判断,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党委的具体要求上来,坚定不移防风险,一以贯之守底线,坚定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二是要全面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盯牢核心指标,认真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将各项目标任务量化、细化、具体化,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持续做好经济指标风险监测研判,统筹做好房地产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农林牧渔服务业等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推动全县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三是要抓紧抓实惠及民生重大使命。永葆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厘清每个工作阶段的风险点,强化执行力和落实力,持之以恒对改革创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建设、项目投资、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盯紧看牢、一抓到底,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桩桩都办实,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安定和谐。

(三)要聚焦“抓机遇”,苦干实干亲自干,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和省州发展战略。我们要抢抓机遇,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和省州发展战略。一是要加快野生菌产业发展步伐,努力建设世界野生菌王国。巩固提升云南省“一县一业”野生菌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快推进“云南·南华野生菌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野生菌仿生繁育基地和世界级的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提升“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野生菌之乡”“中国野生菌美食县”影响力,打响“云菌”品牌。二是要加快现代商贸物流发展步伐,努力建设云南省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加快发展“互联网+”物流新业态,积极构建“东融西连、南达北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和物流通道,争取实施南华县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加快南华商贸服务型州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全力打造电子商务创新基地,努力将南华建成全省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三是要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步伐,努力建设滇中城市群楚雄副中心增长极。以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引领,主动融入以楚雄市为中心的“1+3+1”半小时经济圈,全力推进楚南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凸显南华在全州乃至全省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把南华建设成为滇中城市群楚雄副中心增长极。四是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步伐,努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确保2022年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要聚焦“快发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八大”重点产业。要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加快发展“八大”重点产业,为实现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现代产业支撑。一是要加快发展野生菌产业。全力打造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最知名的野生菌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集散地和野生菌加工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食用菌基地。二是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全力打造全省知名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全省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三是要加快发展绿色制造产业。全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和覆盖楚雄、大理等周边地区的绿色制造产业链,打造区域性绿色制造产业基地。四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全力打造立足楚雄、连接滇中城市群与滇西、面向“两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性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园。五是要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推进镇南康养美食小镇、“咪依噜”风情谷AAA级景区提升改造及凤山湖景区开发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观光旅游、生态休闲等旅游新业态。六是要加快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努力将南华建设成为滇西最大的产煤县和滇中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七是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把南华打造成楚雄建设全国一流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优质原料供给基地、全国知名的养老养生福地。八是要加快发展烟草及配套产业。积极推进国家级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打响全国优质烟叶基地品牌。

三、执行上坚定坚决,坚持以作风革命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好作风是生产力、战斗力,更是凝聚力。作为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地见效,我们必须以作风革命推动南华干部实现思想转变、作风转变、能力转变,用最强的干劲、最实的作风、最高的效率汇聚起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把“山水画”变为“工笔画”,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把“施工图”变为“实景图”。要发挥基层党建对社会各方面的基础引领作用,树立系统思维,把基层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全过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一是要从严管党治党,集聚推动力。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扛牢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加快构建“1+N”大监督工作格局,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二是要办好为民实事,凝聚向心力。始终以百姓心为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全面深入推进“四万三进”“双联双强”活动,运用好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切实以实干赢得民心、实绩体现作为。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三是要发挥群团作用,合聚发展力。要保持和增强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深入持久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把广大群众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要拓展群团服务领域,把广大工人、青年、妇女、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引导到推动发展上,把工作的成效体现在发展成果上,使群团工作更有吸引力、群团组织更有凝聚力。

猜你喜欢

南华建设发展
南华新书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