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2022-11-21朱雪琴
朱雪琴
仪式是指典礼的秩序形式,是一种通过行为语言将个人或群体带入某个特定情境的活动。班集体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共同体,集体心理的统一性和社会成熟度综合反映了集体主体性的水平。班集体仪式教育的课程化建构,通过主题引领下的系列化仪式活动,传递集体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的整体建构
1.基于儿童生活视野的整体规划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仪式课程,不是将仪式作为一种外在的思想或行为教化,而是强调其内在的濡化功能,即个体的文化适应过程。因此,在进行课程开发之前,教师首先要梳理小学的生活,结合实际情况,对仪式活动做整体的规划。我校就从日常仪式、关键期仪式、传统仪式、特别仪式和班级仪式等方面进行了课程的整体规划。
2.基于儿童发展需要的分类设计
所谓儿童发展需要,是从成长、发展的角度认识儿童当前的成长,发现其生命成长过程中已经显现出来的各种可能。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发展的可能性是不同的,我们应对他们不同时期的成长需要高度敏感,在策划组织活动时充分考虑儿童的真实需要。只有基于儿童需要的仪式活动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我校从儿童发展的需求出发,设计了班级仪式、关键期仪式和特别仪式三类课程。
一是班级仪式课程,突显班级特色。师生共同设计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仪式课程,将班级日常生活仪式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如班级公约制定仪式,在班干部的组织下,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小组长总结汇报,全体学生投票确定班级公约。二是关键期仪式课程,让成长看得见。学生在丰富的仪式活动中,能快速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最佳姿态适应新的改变,迎接新的挑战。入学、入队、毕业等都是对学生影响比较大的一些特殊时期,在这些时期适时组织隆重的仪式活动,对他们而言,意义重大。三是特别仪式课程,突出学校文化特色。我校杰出校友程开甲的故事,是学校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为此开发了校本化的特别仪式课程。学生通过读开甲故事、讲开甲故事、绘制开甲爷爷的画像,感受开甲爷爷“创新、拼搏、奉献”的精神,在心中埋下“争做像开甲爷爷一样对国家有用的人”的种子。
3.基于儿童成长节律的阶段安排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段教育特点,我们开发了成长仪式课程。一年级入学,以新生入学仪式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激发学习的责任感。三年级是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阶段,我们组织开展十岁成长仪式,让学生学会自强、自立,懂得感恩和责任。六年级,学校以隆重的毕业典礼,引导学生展望未来,激励他们积极奋进。
二、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的实施路径
1.在日常生活中历练
仪式教育需要长期坚持。教师应当转变思想,将仪式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合,让学生在日常仪式教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仪态,养成良好的习惯。
2.在主题活动中唤醒
每一个节日都有属于这个节日的仪式,节日仪式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传统。学校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别具特色的仪式活动,唤醒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的意识。
3.在课堂学习中培养
我们把上学仪式、就餐仪式、放学仪式等日常仪式活动拍成视频,通过有仪式的课堂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仪式中的道德内涵。学生有了仪式感,优雅就成了他们的行为表现,高贵就成了他们的内在需求。
4.在共同设计中激发
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主动参与仪式活动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小到仪式活动场景的布置,大到仪式活动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等,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5.在有序反复中强化
仪式课程作为学校固定化的活动,具有重复性和长期性,且融入全体师生的生活之中,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影响、支配着他们的言行。学校通过仪式课程的价值引领与行为规约,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并在有序反复中,逐渐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与价值追求,成为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