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合作:为动荡的世界打造互利共赢的“金色样板”
2022-11-21
2022 年7 月4 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以下简称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在缅甸蒲甘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缅甸外长温纳貌伦共同主持会议,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贡马西、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泰国副总理兼外长敦·帕马威奈、越南外长裴青山出席。会议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和关于深化海关贸易安全和通关便利化合作、农业合作和保障粮食安全、灾害管理合作、文明交流互鉴四份联合声明,发布了《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2021 年度进展报告》和《2022 年度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项目清单》,可谓成果丰硕。作为次区域合作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与后来者,澜湄合作机制正在成为动荡世界中互利合作的“金色样板”“赤字时代”中的“上扬板块”、全球发展新浪潮里的“精耕之田”。
动荡世界中互利合作的“金色样板”
澜湄合作是中国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共同发起建立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2014 年11 月,中国总理李克强在第17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倡议。2015 年11 月12 日,澜湄合作首次外长会在中国云南景洪召开,标志着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2016 年3 月,中国与澜湄国家在海南三亚举办首次领导人会议,发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标志着澜湄合作提质增效,走向更高层次。2020 年8 月24 日,李克强总理出席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在水资源合作、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公共卫生问题等方面同澜湄各国达成共识,开启了澜湄合作的历史新篇章。
澜湄合作机制自启动以来,六国携手同心、团结奋斗,推动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实现高水平发展,成功打造了区域合作的“金色样板”,为六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2021 年以来,六国认真落实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共识,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共建“免疫护盾”;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共造“发展引擎”;积极开展地方合作,共筑“友谊桥梁”;着力拓展民生合作,共创“幸福家园”,为促进区域稳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全球次区域合作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澜湄六国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共同维护区域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从加强战略引领、深化经济融合、做大农业合作、坚持绿色发展、促进数字合作、密切人文交往六大重点合作方向,推动澜湄合作持续迈上新台阶,促进澜湄地区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构建更为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赤字时代”中的“上扬板块”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展合作动能减弱,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全球性系统性风险不断积聚,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日益严重,逆全球化趋势正在侵蚀国际社会交往合作的基础。而澜湄合作在确保地区稳定、和谐共融的前提下,推动区域合作稳中有进,逆势前行,成为“赤字时代”中的“上扬板块”,特别是在经贸合作、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上业绩亮眼。
2021 年,中国与澜湄国家贸易额在疫情肆虐背景下逆势上扬,达到3980 亿美元,同比增长23%。同时,六国积极深化互联互通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区域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自2021 年12 月3 日正式开通运行以来,截至2022 年7 月3 日,累计发送旅客411 万人次(其中老挝段54 万人次),累计发送货物503 万吨(其中跨境货物84 万吨),黄金线路潜能不断释放。2022 年7月1 日,中老铁路万象南站换装场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中老泰铁路实现互联互通,澜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更为便捷通畅。中老泰三国将以中老铁路通车为契机,以通道促物流,以物流促经贸,以经贸促产业,纵贯南北、连通欧亚,推进中老泰联通发展构想顺利实施。中国和马来西亚也在积极探讨打通泛亚铁路中线的实施方案,谋划对接中老、中泰铁路,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
在本次澜湄合作外长会议上,六国将经济融合、数字合作、绿色发展作为澜湄合作未来六个重点方向中的三个着力点。在继续推动中老泰铁路建设、深化发展陆海新通道建设与合作的同时,注重数字赋能与绿色发展,积极有序构建“赤字时代”下普遍受益、步步升级的澜湄大市场,共同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区。
全球发展新浪潮里的“精耕之田”
澜湄合作为落实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球普惠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澜湄经验”与“澜湄智慧”。澜湄合作启动之初就聚焦于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发展方向,意在促进澜湄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2018 年,澜湄合作因应所需,拓展了海关、卫生、青年等新“聚焦领域”,推动实现了向高效、绿色、健康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拓展。2021年,澜湄六国发表《关于加强澜湄国家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联合声明》《关于深化澜湄国家地方合作的倡议》和《关于在澜湄合作框架下深化传统医药合作的联合声明》等共识文件,实现了向可持续发展、医药卫生等领域的精细化耕耘。
在本次外长会上,中方提出将实施“澜湄农业合作百千万行动计划”“澜湄兴水惠民计划”“澜湄数字经济合作计划”“澜湄太空合作计划”“澜湄英才计划”“澜湄公共卫生合作计划”六大惠湄举措,为澜湄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利发展、数字经济、太空合作、人才培养、公共卫生等领域提供更为细致的规划与更为强劲的支持,意在与澜湄国家分享合作红利、增添发展动力。与会各方一致认同六大合作方向,欢迎六大惠湄举措,表示将继续秉持互尊互信、团结协作精神,深化重点领域合作,把澜湄六国建设成为捍卫主权平等和多边主义的共同体。
“三区”建设引领未来区域国际合作
合作才能办成大事,办成好事,办成长久之事。澜湄六国地缘相接、人文相亲,澜湄合作是六国共同发起和推进的事业,已成为行动导向、改善民生、聚焦发展的重要次区域平台,展现出强大生机活力。无论国际地区形势如何变幻,澜湄国家都要坚定睦邻友好的决心,坚持互利合作的恒心,共享发展成果,共迎风险挑战,为区域繁荣振兴增添“澜湄动力”,为落实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澜湄经验”,共同开创澜湄区域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是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湄公河国家地处“一带”和“一路”的联结部和交会点,同中国在基础设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优势互补。要加快释放中老铁路通车利好,深化陆海新通道合作,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共同维护区域粮食、能源、金融和产供链安全,创建次区域合作典范。
二是打造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澜湄合作的出发点是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与全球发展倡议理念完全一致。中国已就全球发展倡议提出30 多项落实举措,湄公河国家作为中国近邻将率先受益。中方将大力推进农业、水资源、公共卫生、数字创新、社会人文等领域合作,树立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样板。
三是打造全球安全倡议试验区。没有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区域发展。澜湄地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威胁相互交织。澜湄国家应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维护好地区和平稳定,为在区域机制中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积累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根据“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精神,澜湄六国应坚持“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初心,奉行“发展为先、平等相待、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理念,持之以恒谋合作,齐心协力促发展,共同致力于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全球安全倡议试验区,构建更加强韧的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携手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家园,把澜湄合作打造为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推动建设更为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