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伦理问题及提升途径
2022-11-21程永琛
程永琛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和《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师协会学校心理咨询师伦理标准》均提到,心理咨询师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胜任力,提高个人身心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专业工作的需要。在专业伦理要求中,不断提升专业胜任力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在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相关研究中,知晓并遵守专业伦理要求是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重要维度。[1][2]
本文主要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角度剖析心理健康教师常见的专业伦理问题,并尝试提供一些提升途径。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伦理问题
1.多重关系问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途径、方法以及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内容进行了界定,要求学校开设心理课,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充分利用校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师具有多重角色——授课教师、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者。多重角色会对心理咨询中咨访关系的建立以及对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而言,这种影响更为显著,因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主要由学科教师、班主任担任,他们在心理咨询时需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即由权威性、指导性的角色转换为平等的、尊重的、具有启发性的角色。对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来说,这样的角色转换容易导致角色冲突。
2.知情同意制度问题
目前,国内没有现成的、规范的、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知情同意书模板。原因有二,一方面,因为年龄的关系,中小学生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其签字的知情同意书不具备完整的法律效力;另一方面,在学校环境中,对有意愿的来访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职责需要。总体来说,目前国内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知情同意制度并不完善。
3.隐私和保密问题
除了保密例外,心理健康教师要对来访学生的咨询内容保密。因为心理咨询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心理健康教师不可避免地会与来访学生、班主任、家长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班主任、家长可能要求心理健康教师提供来访学生的咨询信息。这种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班主任、家长可根据了解到的咨询内容采取相应策略帮助来访学生;另一方面,如果其他人过多了解心理咨询的细节,可能会让来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师产生不信任。这给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4.专业督导问题
心理健康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接受专业督导,提升实务能力。2019 年,常梅针对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督导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咨询专业提升需求大;一所学校通常只有一名心理健康教师,他们缺乏同伴个案督导和转介通道;85%的心理健康教师希望能在工作中得到专家督导。[3]
5.心理测评问题
心理测量和评估是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的心理测量和评估有助于心理健康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学校开展学生心理测评时,心理健康教师会遇到一些伦理困境,如运用的心理测评工具不恰当,没有得到可靠的数据;未经家长知情同意,就对学生开展大规模心理测评,容易引发舆情危机;对心理测评结果的解释不专业,容易引发学生和家长的困扰,或者心理健康教师盲目信任心理测评结果,造成错误的判断和决定。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伦理提升途径
1.关注多重关系,提高心理咨询质量
面对中小学心理咨询中的多重关系,心理健康教师要明白多重关系是难以避免的,要清楚地认识到多重关系会影响自己的专业判断和学生的表达倾诉度。
另外,心理健康教师还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心理咨询质量,如提升心理咨询技术、做好知情同意、做好相关记录、寻求专业督导。
2.探讨知情同意,告知保密规定
心理健康教师要对来访学生进行一定的知情同意宣告和讨论。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咨询目的、可能运用的心理咨询技术、保密和保密例外情况。通过讨论,可以让来访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规避遇到保密例外时产生的冲突。
3.厘清保密边界,尊重各方权益
在咨询中面对保密困境时,心理健康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保证学生与班主任和家长的自主沟通效果,以便他们了解学生的更多情况。
未出现保密例外时,心理健康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谈话的内容,尽量不涉及学生的隐私,但是也要考虑家长作为监护人的知情权。一般来说,学生的年龄越小,父母的监护权利越大。[4]因此,心理健康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尽可能地遵守保密原则,谈话内容侧重家庭教育方式。另外,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和班主任多交流师生沟通方式,避免泄露学生隐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情况需要保密例外,可突破保密原则:心理健康教师发现学生有伤害自身或他人的严重危险;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虐待;法律规定需要披露的其他情况。[5]对于这些情况,心理健康教师不可广而告之,而应当最低限度突破保密原则,保护学生权益。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参考的突破保密原则的对象为:家长、校长、班主任等,并要求他们尽量帮助学生,不要随意传播学生信息。
4.接受专业督导,提升专业能力
面对专业督导不足,心理健康教师可寻求其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支持,组建心理健康教师同辈互助团体,形成同伴督导机制。心理健康教师不定期参加专家组织的个体或团体督导,提升专业能力。另外,心理健康教师也可以在教研活动中探讨个案,提升心理咨询专业水平。
5.遵守测验伦理,慎用测验结果
为了避免心理测验中的伦理问题,心理健康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测量学和统计学知识,选用符合国情的、适合学生年龄段的、信度与效度高的权威测评工具,熟悉心理量表使用手册。在大规模测评前,应征询家长同意,尊重家长对孩子的监护权。在向学生和学生家长解释测评结果时,心理健康教师不能根据测评结果盲目下结论,要告知“测评结果仅作为参考,不是诊断结果”。由于心理量表测评结果可能有“假阳性”或“假阴性”,为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教师还应该结合班主任对学生平时的表现评价综合判断。
在面对伦理两难困境时,心理健康教师要注意以学生的福祉为先,要将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遵守法律法规,做出恰当的决定。专业伦理是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中的重要维度。同时,专业伦理要求中也有关于胜任力的内容。通过遵守专业伦理,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咨询工作会更规范,心理咨询质量也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