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叙事模式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
——以英国“莎士比亚叙事”为例

2022-11-21王莹莹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莎士比亚英国

王莹莹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2013 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一种宣传思想工作新方式,旨在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凝聚社会共识。崛起中的中国应该如何传播好国家形象, 阐发中国特色,展现中国气派,这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众所周知,莎士比亚是英国的象征和骄傲,是当之无愧的英国名片,其传播与发展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现实社会实践探索的产物。理解莎士比亚“不仅仅是现实主义创作问题,更要注意到莎士比亚作品中古为今用的世界性主题, 打破‘三一律’、敢于创新、韵散杂糅的语言艺术等”[1]。 探究英国讲述莎士比亚故事的成功叙事案例, 对于我们国家品牌传播、 形象塑造乃至价值观的共识凝聚的“讲好中国故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讲好中国故事”亟需解决的问题

习近平指出,“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2]。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将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的客观实践要求。 但其作为生动展现和有效传递思想观念、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等的重要环节, 不仅面临着多元意识形态威胁带来的问题,也有其内在、固有的一些“短板”,深刻认识这些问题,方能更好的“讲好中国故事”,发挥其“凝神聚气”的“生产力效应”。

(一)对外话语“破”多,对内话语“立”少

从当前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看, 大部分作品围绕“抵御”西方话语,剖析“西方价值”对中国的影响而作,并从故事的传播力决定国家影响力、话语权决定国家主动权,以强调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这是新时代对外宣传工作的时代要求。但是,不可否认,只有首先对内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有底气、有实力带动更多群体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因此,在对西方话语“大破”之后,如何“立”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认识到价值观领域的斗争,已经不是我们“愿意”或“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如果不能在对内价值观领域守住战略制高点,就谈不上文化制高点,乃至制度、国家安全制高点。因此,对于中国话语在“西强我弱”的境况中,如何推动“讲好中国故事”在国内外传播,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和价值共识凝聚,“讲什么中国故事、怎样讲中国故事” 以及中国话语如何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立”,何为“立”等问题,仍是“讲好中国故事”实践中需深入研究与突破的问题。

(二)官方叙事主体居多,民间叙事偏少

2013 年,中国首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这个命题,由过去“说明、宣传中国”转变为“讲中国故事”,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不难发现,当今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以 “中央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为主力的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居多,大多“中国故事”的一手来源也是这些官方媒体。在应然状态下,官方叙事主体和民间叙事主体共同叙事时,实现“一个故事,多地落点”的集群“裂变式”推送与网格化传播,快速“攻城拔寨”,形成强大而复杂的社会舆论, 有利于助推价值观的共识凝聚。 但在实然状态中,民间叙事常常处于缺位状态,而官方叙事带有浓重意识形态宣传色彩,讲立场、讲观点、讲口号,缺乏生动性、趣味性,无法带来预期的效果。

(三)叙事传播模式创新困难,文化传播乏力

故事是文化的表现形态, 文化则是故事的灵魂所在。 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 更重要的是把中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传播给世界。 当前讲述中国故事内容多以“重复激励”为主线,以“个人奋斗”“国家振兴”等为代表的故事内容固然仍激励着众多普通人,但这种宣传内容一旦叠加过度,形成某种刻板印象,极有可能出现“叙事乏力”并产生“宣传反效果”,不仅使得宣传内容可信度下降, 也使得受众形成无感甚至抗拒心理。 讲好中国故事,应多一些价值传递,用故事展现客观实际,用故事输送隐形价值意蕴。在当下“内容为王”,从“阅读”变为“阅图”转变的时代,宣传内容及其形式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各种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生活中闪现着,如何丰富各种叙事内容,创新叙事讲述方法,创新叙事模式,是当前需要思考的必要之举。

二、英国“莎士比亚叙事”实践之显著特色

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英国的文化符号,这除了与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本身的优秀内容息息相关之外,也离不开其现实的叙事策略。 透析英国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莎士比亚叙事”成功的实践经验,对于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国家顶层设计下叙事,打造“专”“宽”兼备的传播机制

英国“莎士比亚叙事”体现出的一大特色就是在国家顶层设计下“专”与“宽”叙事模式。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曾在2016 年1 月7 日发表评论文章,为纪念莎士比亚的活动定基调、明方向。国家领导人的顶层设计确立了英国不同机构开展相关活动的侧重点和基本出发点。 该活动牵动了英国众多机构和各类人才,从政府部门、半官方机构到民间机构,从文化机构、教育机构到艺术机构,从外交家、教育家到艺术家等,他们既互相联系又主次分明。 并且,英国文化管理的方式,主要不是依靠行政手段,而是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调控达到管理目标。 政府对于艺术文化的支持不是大包大揽, 而是给文化团体积极自创收入的自由, 引导鼓励其自身争取社会赞助。 在英国“莎士比亚叙事”运行过程中几乎感受不到政府的身影,既没有政府公务人员的筹备运作,也没有官员的包揽组织,但背后确实离不开政府“专”而“宽”的政策的大力保障。正因如此,英国一些委员会秉承着保持距离、“专”“宽”兼备等创意管理理念,在政府积极参与引导下, 开发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二)叙事内容多维度创新,文化科普和价值观传递相行并立

英国“莎士比亚叙事”体现出的一大特色就是叙事内容多维度创新。英国十分重视艺术人物、事件的周年等事件节点。对于莎士比亚,英国不但每年都举行相关纪念活动,并且每隔一年举办一次“莎士比亚戏剧节”。如2012 年莎士比亚诞辰400 周年纪念日,“‘莎士比亚叙事’以‘一个主题,五个副主题’为叙事切入口,一个主题就是:莎士比亚是‘无可比拟的遗产’,五个副主题则是:世界性、跨时代性、语言影响力、文化和社会影响力、教育影响力”。正如传递的主题那样,“永远的莎士比亚”主办方十分注重莎士比亚及其对文化、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上的科普。在莎士比亚的叙事宣传中, 为了挖掘莎士比亚非同寻常和永久常新的魅力,英国文化委员会专门培养专家,利用其专业知识把莎士比亚同国内及全球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如通过《亨利五世》《李尔王》等作品的解码与编码,与人类不平等、战争正义性结合起来,人们在全新的解读、 阐发方式中领悟故事背后所传递的法律、公正、外交、英国的身份认同等价值观的意义与价值。现在“莎士比亚戏剧节”不仅盛行于英国,而且超越了国界,许多国家都举办类似的活动。 在“莎士比亚叙事”中,英国在拿起艺术文化传承接力棒的同时, 也向世界展示出英国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在向受众进行文化科普的同时,也在传递英国所特有的价值观。

(三)叙事策略创新力引领,因势而化打造新形态创作

对于莎士比亚叙事的推广活动, 英国充分利用多元媒介, 因势而化打造新形态创作, 激发作品活力。 一方面,利用网络媒体创造性地开展多种活动。英国人善于充分利用电视、电影、音乐、戏剧等多样形式推广莎士比亚。如英国高校发起的师生参与“扮演你喜爱的莎士比亚” 活动并制作成视频节目,据悉,该视频可以在网上播放,可在中国优酷网收看;再如“不可不读的莎士比亚”。 英国文化委员会与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主办线上活动, 选取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戏剧片段和十四行诗,面向大众征集中文翻译,译者将有机会赢得英国之旅。正是通过这样的创意打造“娱乐”与“艺术”的珠联璧合,在创新性的活动体验中向受众传达莎士比亚的魅力。 另一方面,利用多元媒介从语言、细节等体现出创新传播的艺术性。 对于莎士比亚的叙事, 英国充分考虑到媒体、 网站的传播特点与规律,制定符合时代要求、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传播和叙事模式。例如,从语言上,对于莎士比亚的叙事,常常用的是平民百姓的视角与语言,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在纪念“莎士比亚400 周年”的网页上,可以看到莎士比亚“活在摄影里”“活在戏剧里”等表达方式。 这些话语表达生动鲜活,读起来轻松自然。

三、英国“莎士比亚叙事”对“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启示

“莎士比亚叙事”的国家品牌传播和形象塑造的成功实践,对于破解“讲好中国故事”的困境与问题,进而设计出具有可行性的理路与机制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一)构建“讲好中国故事”协同性和常态化保障机制

“讲好中国故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构建多元素协同性和常态性的机制保障,否则会存在“独角戏”“一阵风” 等问题, 不利于助推效力的持久发挥,从而直接影响人们对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1. 就协同性而言,要构建政府与社会多元叙事主体同向同行的协作机制。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既要有政府的大局把关、顶层设计,包括价值定位、战略规划、政策导向、制度保障、激励举措、经费设施支持、社会动员、过程监督等权威把控,又有社会多元叙事主体的积极响应、支持与参与,从而形成配合协作、相互促进,协同强大的合力,确保讲好中国故事与宣传落到实处,融入群众实践。

2. 就常态化而言,要遵循文化发展持久性客观规律,保证“讲好中国故事”的经常性、持续性和常规性。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绝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不断思考、积极探索,持之以恒、久久为功”[3]。 因此,在现实实践活动中,“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树立常态化理念和思路,形成常态化的培育过程, 建立具体且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以及科学的评估、反馈的调整机制,确保“讲好中国故事”的实施的持久推进和持久效力,杜绝“讲好中国故事”的随意化、虚空化。 只有建立协同性和常态化保障机制,确保“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理念、力度和效果,以及中国故事的持续和深层影响力,才能真正让“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落到实处,“明其意”“宣其旨”“示其髓”。

(二)打造“讲好中国故事”“两赋”实践机制

故事本身虽然不具有支配性,但是故事却塑造着有关权力的秩序。成功的故事对内凝聚着价值观,对外打造着话语权。可以说,“讲好中国故事”是话语权与文化软实力的连接体,具有整合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巧实力”特征。 因此,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我们应理解“讲好中国故事”“赋意-赋能”实践理路和机制。

1.以“讲好中国故事”“赋意”。 这里的赋意是叙事者在叙事中超越叙事本身的层次, 以具象的符号要素实现故事价值的隐形生成机制, 表达出深层次的精神指向和深度意义, 使受众获得叙事情节外的延展价值、隐藏价值以及未来价值,提升中国故事中的话语力量。我们可以借鉴“莎士比亚叙事”实践,突出传统事物的当下性和艺术性。 例如: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要素符号,往往与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相联,叙事者借助于这些具体可感的要素,有意识的凸显中国文化本土性, 以讲故事的方式赋予其思想深意和价值意涵,打造最具中国特色、具有代表性、最灿烂的中国文化符号。

2.以“讲好中国故事”“赋能”。 这里的赋能是指增强叙事者本身的技能、 知识与经验。 论其实践策略, 叙事者应坚定以文化自信推进对中国故事的不断理解与确证。 一方面,叙事者要“会”讲中国故事,中国故事内容多样、种类叠彩纷呈,把多样的中国故事挖掘好、叙述好、传播好,考验的是叙事者的脑力、眼力以及笔力, 检视的是充当叙事者身份的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 另一方面,叙事者讲“好”中国故事。 好的中国故事承载着中国精神、彰显着中国价值、凝聚着中国力量,建基之下,把握故事内容,选好故事形式,方能使中国故事让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感、感有所思、思有所得,从而实现“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旨归。

(三)把握“讲好中国故事”“时事势”阐发机制

在价值观接受的动力机制中,“需要是接受主体产生接受行为的基本动力机制”[4]。 因此,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把握“时、事、势”,创造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人们愿意、乐意和满意的中国故事。

1. “讲好中国故事”要应时而育。 “讲好中国故事”的时机,除了在日常保证常态化、协同性的培育机制,还应抓住充分利用好时机。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历史先贤、时代楷模的重大纪念节日、纪念场所、纪念仪式这些具有特殊记忆的价值要素, 积极关注群众、舆论关心的热点、焦点的典型时事新闻,应时而化。 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需要我们生动形象地讲好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 广大医护人员等与时间赛跑的感人故事以及中国在全球抗疫中所展现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故事。 这类教育时机具有易逝性与随机性,应及时加以捕捉,有效提升“讲好中国故事”实践教育效果。

2.“讲好中国故事”要因事而化。 “因事而化”中的事有多重内涵,结合“讲好中国故事”具体实践,可将其主要理解为“事件”“事理”“事实”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凭借“事件”化人。即可以通过“事件”影响范围的大小,从国家大事到个人小事,借助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事件对受众进行感化教育。二是凭借“事理”化人。 讲故事重在传递价值,因此在讲故事时需要讲述者对故事主旨透彻理解、深刻领悟,方能融会贯通。三是根据“事实”化人。“事实”是指事情的真实情况,即我们应凭借“真实情况”感化听众。处于新时代,从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来说,受众都具备了一定独立判断的能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服和引导受众。

3.“讲好中国故事”要顺势而为。“势”是指趋势、态势、大势;新则指“更新”“创新”。明者因势而变,智者顺势而为。“应势而新”主要表现在故事之“讲述内容”“讲述方法”“讲述载体”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受众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信息。随着接触到的信息量的不断增大,“讲好中国故事”也要时刻更新故事内容,以便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对受众凝心聚力的作用。 二是“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结合时代特点。 要充分利用大数据、 互联网等“讲好中国故事”,创新故事讲述方法。三是基于新态势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载体。 比如:手机APP的开发,故事类公众号的开通,能够根据受众群体的差异,推送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中国故事,并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传递给受众, 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故事的精准讲述。

猜你喜欢

莎士比亚英国
莎士比亚(素描)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译30首
莎士比亚作品的叙事风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