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探究

2022-11-21张红娟

广东蚕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种子

张红娟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探究

张红娟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枣园镇人民政府河南南阳474274)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科学合理地应用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小麦种植流程,对各个种植环节的技术要点展开了探讨,对小麦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从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贮藏减损收获技术3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对策,为保障小麦种植效果,提升小麦种植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借鉴。

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小麦种植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技术应用不合理、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情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增长,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种植技术要点

1.1 深耕与轮作

小麦适合在土层深厚的环境生长,因此,小麦种植应该选择深耕模式,深度控制在25 cm左右为宜,为根系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条件。通过合理深耕,可以使土壤处于疏松多孔的状态,进而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水肥存储和保持能力,以此为小麦提供充足的水分以及养分。除此之外,深耕还能够将土壤内隐藏的虫卵以及病菌等翻出,然后通过晾晒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消杀,降低小麦感染病虫害的概率。同时,还应事先对土壤进行处理,施加农家腐熟肥或者有机肥等,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为小麦种植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不应在同一片土地中连续两年种植小麦,而可与玉米、大豆等进行轮作,以此保障土壤结构和肥力符合小麦生长发育需求[1]。

1.2 品种选择

小麦的品种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态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因地制宜进行选种是保障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的首要原则。在实际选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第一,应加强对种植地实际情况的调研和分析,明确当地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特点,以及土壤酸碱性等情况,以确保所选择的小麦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第二,为避免小麦种植遭受病虫侵害,还需要对当地常见的病虫害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较好抗病虫害能力的小麦品种。第三,在进行种子选择的过程中,为保障成活率,确保小麦产量,还需要事先对种子进行处理,例如通过包衣拌种的方式,提高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在拌种之后将种子闷4 h~6 h,然后自然晾干,再进行播种。第四,进行小麦品种性能检测,确保籽粒状态良好、饱满,要求纯度不低于99%,发芽率在85%以上,种子含水率低于13%。通过全面、科学的选种技术,进一步保障种子的质量以及成活率等。

1.3 播种

由于小麦的品种、土壤温度、种植密度以及种植深度等都会对种植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精量播种,加强对以上影响因素的控制。通常情况下,小麦的种植密度应为每公顷15万株~20万株。此外,不同时期的环境温度、土壤温度存在一定差异,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成活率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应根据种植区域环境和土壤温度合理确定播种时期。要求环境温度维持在日平均16 ℃左右,且土壤温度稳定在5 ℃左右,方可安排播种。通常情况下,春小麦播种时间是4月中上旬,冬小麦的播种时间为10月中下旬。在播种时,应根据当地实际环境温度合理确定播种时间。播种前,在进行机械开沟的过程中,应将开沟的宽度控制在20 cm~30 cm之间,深度控制在30 cm~35 cm之间,行间距为1.4 m左右,沟中间应有一定隆起高度,以便沥水。播种之后,要及时进行覆土。

1.4 水肥管理

小麦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不同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为提高种植过程中水肥利用的效率,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应结合土壤实际情况以及小麦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需求,科学开展水肥管理工作[2]。

小麦种植过程中主要有基础肥料、孕期肥料以及冬季肥料三个施肥阶段。基础肥料的施加是保障小麦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能够为小麦生长提供必需营养,而且还有助于培育土壤肥力。在小麦生长期,应将有机肥作为基肥的首选,在保证基础养分供应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孕期施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小麦种植质量,通常在小麦的成熟期追加施肥,此阶段小麦对营养的需求量更大,光合作用强度大,需要进行合理追肥。对此,可在2月下旬—3月初施加返青肥,按照20 kg/hm2的用量追加尿素;在3月下旬追加钾肥,并针对长势较慢的小麦适当使用复合肥;在小麦抽穗期可适当进行根外追肥,以此实现小麦增产增收。冬季施肥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小麦冬季的抗寒能力,预防病虫害发生,使小麦能够平稳过冬,促进麦苗返青。在此过程中,施肥应以钾肥、磷肥、氮肥为主,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搭配其他肥料。在施加氮肥时,需要加强对土壤温度的监测和调控,合理调整肥料用量。此外,可将过磷酸钾作为过冬的主要肥料,帮助小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促进小麦的营养吸收。

在灌溉方面,小麦生长过程中对水分有着较高的需求,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田间灌溉,并结合《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小麦》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灌水量。此外,在入冬之后,应避免大量灌水,需要根据土壤的湿度、种植区域气候特点,以及小麦品种,合理控制浇水量,并配合冬季施肥,以此帮助小麦更好地吸收养分,为小麦越冬奠定良好基础,并在次年拔节期和孕穗期及时进行灌水。

1.5 除草

为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避免杂草与小麦争夺养分,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做好除草工作。对于杂草生长较为密集的区域,可以结合实际杂草类型,适当、适量使用除草剂进行防治。最佳的除草时期应为小麦二叶期之后至拔节之前,此阶段小麦具有较好的耐药性,能够有效降低除草剂对小麦的影响,保障小麦的正常生长。

2 不同生长时期的病虫害发生特点

2.1 播种期

为保障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事先明确小麦种植各个阶段的主要病虫害类型及其特点。播种期,小麦主要面临的病害来自土壤感染,常见的病害包括全蚀病、根腐病以及纹枯病等,此类土壤感染病害的病原能够在土壤当中留存多年,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有着较大的影响。播种期小麦的主要虫害为蚜虫,蚜虫多存在于田边杂草当中,主要危害播种期后段的小麦幼苗[3]。

2.2 苗期

小麦苗期容易发生的病害包括根腐病、纹枯病等。苗期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以及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此类害虫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有着较大的影响,不仅会造成叶片发黄,而且还可能导致幼苗死亡。以蚜虫为例,蚜虫主要吸食小麦茎秆、叶片和嫩穗的汁液,最终导致小麦枯萎衰竭而死。此外,在小麦苗期,红蜘蛛也是需要重点治理的害虫,红蜘蛛不仅发生量大,而且危害时间较长,会从小麦苗期一直延续到抽穗期,因此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被红蜘蛛吸食的小麦,叶片会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黄,整个植株干枯、矮小。

2.3 拔节期

小麦拔节期的主要病害为赤霉病、白粉病、全蚀病以及纹枯病等,主要虫害包括红蜘蛛、金龟子、飞虱以及蚜虫等多种害虫。除此之外,杂草、节节麦等也会在拔节期出现,与小麦争夺土壤养分和水分,因此拔节期是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及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2.4 抽穗、开花至灌浆期

抽穗、开花至灌浆期的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对于小麦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此阶段常见的病虫害包括锈病、赤霉病,以及蚜虫、吸浆虫等,若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病虫害大面积暴发,严重威胁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若遇到阴雨天气,还可能滋生白粉病,会对小麦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3 技术应用对策建议

3.1 种植技术应用

为保障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果,不仅要对各类病虫害进行针对性的人工干预,也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小麦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因此,应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

首先,应科学选种,并做好种子处理。不仅要结合种植区域常见病虫害情况,选择具有较好抗病虫害能力的小麦品种,还需要提高种植区域小麦品种的多样性,并进行包衣拌种。包衣拌种能够在种子表面形成保护膜,其不仅能够杀死种子内部病菌,而且能够将种子与外界病菌隔离开来,以此提升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避免种子遭受土壤中残余病虫害的侵袭。包衣拌种的功效长达2个月左右,能够有效预防蝼蛄等病虫害,减少后期农药的用量,而且还能够提升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

其次,科学进行土壤处理以及水肥管理,降低病虫害暴发概率。小麦种植过程中,很多病虫害是由于土壤环境不良滋生的,通透性较差的土壤适宜地下害虫活动,很容易引发土壤疾病。因此,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土壤改良技术以及施肥管理措施,维护土壤环境,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一方面,合理进行深耕,以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并对土壤中的细菌、虫卵等进行消杀,该措施能够有效减少40%左右的病虫害;另一方面,应合理进行水肥管理,科学控制施肥时间、肥料用量,并适当进行灌溉[4]。

最后,改善传统种植管理方法,抑制病虫害的发生。第一,在苗期阶段,应加强对田地水沟的清理,结合种植区域降水情况,及时进行田地整理和排水工作,避免水涝,滋生病虫害。第二,强化小麦种植密度的控制,对于密度较大的区域,需要及时处理多余小麦,保障田间通透性;对于小麦稀疏的区域,应及时进行补苗,并做好除草工作。第三,在抽穗期可进行二次翻耕,将土壤中的害虫、病菌翻耕出来,提升土壤的通透性,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并为小麦根系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3.2 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

小麦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为保障病虫害防治效果,应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综合防治,提高防治水平,同时降低对环境、土壤等的不良影响,为小麦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3.2.1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的核心是使用天然物质制作生物工程药剂,或者利用天敌的捕食等自然规律开展病虫害防治。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降低农药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产生的污染问题。例如,引入害虫的天敌昆虫或者其他生物,通过天敌捕食或者灭杀虫卵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利用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以及其他生物防治剂等抑制病虫害扩散。但是相较于化学药剂,生物防治见效较慢。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种植区域实际情况的调查,避免引入的天敌将害虫之外的其他生物也作为捕食对象,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甚至对当地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3.2.2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主要是结合害虫的特性,利用电、磁、声音以及光等物理因子研制相应设备,以此达到捕杀害虫的目的。例如,可对小麦种植土壤采取电消毒法,以此降低土壤病菌和虫卵残留量;对于气传类病害,可以采用空间电场法进行防治;对于地上虫害,则可以通过光诱、色诱以及气味引诱的方式,对害虫进行诱杀;此外,还可以结合使用防虫网,进行田间管制。物理防治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无毒、无害,安全有效,而且成本低廉。

3.2.3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就是借助化学药剂,达到杀虫、灭菌以及消灭杂草的目的。随着现代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降低化学药剂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药剂使用效率,通常采用浸种、喷雾以及熏蒸等方式对病虫害进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见效较快,而且操作简单,受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影响较小,通常应用于病虫害大暴发,或者需要紧急救治的情况。但是化学药剂的使用会对土壤、环境等造成一定影响,若长期大量使用,还会使得病虫害出现抗药性,影响后续使用效果。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药剂,不定期更换药剂,并合理控制用药量。

3.3 贮藏减损收获技术应用

小麦成熟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易出现虫鼠啃咬、麦子发霉等情况,因此,应合理选择收获时机,避免麦粒掉落或者虫鼠啃食、天气突变等情况造成小麦减产,并科学进行麦子存储。在进行人工收割时,应选择小麦蜡熟末期,此时小麦叶片、茎秆、穗下节间均已呈黄色,籽粒已经有80%以上成熟。收割之后,应选择晴朗、有风的天气及时进行籽粒晾晒,达到杀虫灭菌的效果。麦子进仓前,应将其堆成大堆,温度控制在45 ℃左右,然后趁热入仓。为抑制蛾子、玉米象等害虫繁殖,还需要在高温密闭环境下进行低药量熏蒸,以此消灭虫害[5]。

4 结语

为确保小麦种植效果,应加强对每个种植环节的关注和重视,科学应用相应耕作技术、选种技术,精细化控制小麦播种流程,保障小麦种子的成活率,同时还需要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实际需求,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并做好除草工作。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病虫害类型及其特点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相应病虫害防治技术。首先,应科学进行小麦种植,提升小麦自身的抗病能力,降低病虫害暴发概率;其次,应合理选择物理、化学以及生物防治方法,实现提前预防、有效控制;最后,还需要采取有效的贮藏减损措施,降低收获期的消耗,保障小麦产量。相信随着对小麦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将会得到有效提高。

[1]刘艳.小麦种植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18):34-35.

[2]李强.小麦的高产增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黑龙江粮食,2021(12):100-101.

[3]蔡斌,陈猛.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农家参谋,2021(21):42-43.

[4]马克岭.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有效策略[J].现代化农业,2021(11):13-14.

[5]王洪生.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推广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9):204-205.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5.14

S435.12;S512.1

A

2095-1205(2022)05-42-03

张红娟(1979- ),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大专,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学。

猜你喜欢

小麦病虫害种子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202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桃种子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可怜的种子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