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2022-11-21郭永兰
郭永兰
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郭永兰
(甘肃省临夏州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临夏731100)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肉羊生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传统的放牧养殖转变为舍饲、半舍饲养殖。为了有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养殖人员需加大对高效养殖技术的有效应用。文章总结了肉羊品种选择、杂交改良、场地建设、饲养管理、繁殖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以供相关养殖人员参考。
肉羊;高效养殖;生产;技术;应用
随着基层肉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得到有效提高。肉羊传统养殖模式难以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因此,加强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1 合理选择肉羊品种
不同品种的肉羊特征不同,其饲养方式也不相同,生产的羊肉品质有明显差别。肉羊饲养前,养殖人员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选择适合本地的肉羊品种。然后,对肉羊生长特点、周期、生产性能进行考察,从而筛选出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品种。
小尾寒羊是我国常见的肉裘两用型绵羊。该品种具有繁殖性能高、生长发育速度快、产肉性能较为稳定、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小尾寒羊年产可达到2胎,每胎可产2~8只。每年6月龄可进行配种,生长发育速度快,4月龄即可育肥出栏。养殖一年后,成年小尾寒羊体重可达130 kg以上。其次,小尾寒羊产肉性能较好,一岁的小尾寒羊育肥后净肉率高达45%,肉品质高,肉质鲜嫩,肌间脂肪沉积量适宜,口感肥而不腻,膻味小。另外,小尾寒羊羊肉营养丰富,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此外,羊肉中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1]。小尾寒羊在经过长时间培育后,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逐渐降低,全国各地均可饲养。由于小尾寒羊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且品种特征明显,因此在我国华北地区被作为常用的肉羊品种广泛养殖。饲养小尾寒羊可有效提高养殖户养殖经济效益,故小尾寒羊也是常用于扶贫的肉羊品种。
2 肉羊杂交改良技术
随着我国肉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场规模、数量的不断增加,推动了周边中小规模养殖场的发展。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容易忽视对当地优良种羊的保护工作,导致优良种羊数量不断减少。另外,由于种间杂交不科学,使得母羊生产性能逐渐下降,这就需要对当地繁殖母羊进行有效的杂交改良。通过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引入优质种公羊精液与本地母羊进行杂交,严格筛选杂交后代羔羊,筛选出性能优良的羔羊群体,从而实现对当地肉羊群体的优化和完善。目前,杂交改良过程中主要选用的种羊为萨福克羊,通过将萨福克羊与当地肉羊进行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生产出生产性能优良的优质杂交羔羊。羔羊在生长至6月龄时,体重可达47 kg,相较于纯种羊后代,前者体增重超过40%。杂交培育的羔羊日增重、产肉量、肉品质均有显著改善。羔羊出生一周后,养殖人员可诱导其采食适量的精饲料,出生两周后可食用颗粒状的代乳饲料。羔羊生长至1月龄后,可进行早期断奶,逐渐过渡为全精饲料配方,从而加快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保证羔羊日增重达到250 g以上。品种杂交改良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母羊的利用率,养殖人员需严格控制母羊的哺乳期,保证哺乳期在2~2.5个月。羔羊断奶1~1.5个月后,养殖人员可通过使用催情药物,使母羊群统一发情、配种,这样可保证繁殖母羊产羔时间控制在8~8.5个月。
3 科学建设养羊场地
3.1 科学选址
养殖场地是否适合肉羊生长直接影响到肉羊机体素质,最终决定养殖能否成功。因此,养殖人员要重视养殖场地的选择。肉羊饲养地点可选在地势较高且排水、通风效果较好的地区。另外,养殖人员还需考虑光照条件,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适宜的地方更适宜肉羊生长发育。其次,养殖场必须选择在保暖优势较为明显的地区。养殖人员不可将养殖场建立在风口区,否则秋冬季节肉羊易遭受寒冷应激。此外,养殖场不可离主要交通要道太近,避免大量车辆行驶导致肉羊出现应激反应。通常选择在距离主干道500 m以上的地区建立养殖场,从而降低车辆对肉羊的影响,有效减少病原菌的传播,保证肉羊机体健康。肉羊养殖场地的选择还应远离居民区,且不可位于居民区上风口,否则容易导致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干扰。养殖场地确定后,养殖人员还应对养殖场内部结构进行合理划分。养殖场还应有生产区、隔离区、办公区,且各区之间应建立消毒通道、隔离屏障。隔离区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口。
3.2 建设标准圈舍
只有建设标准的羊舍才能保证肉羊正常生长发育,进而提高肉羊机体体质,保证肉羊良好的生产性能。羊舍的面积大小需与养殖场饲养规模匹配。通常每只羊占用面积以1 m2左右为宜,不可低于0.8 m2。羊舍位置还应高于地面20 cm以上。另外,羊舍内应安装良好的通风设施,使羊舍内夏季通风降温、冬季保暖,保证羊舍内温度相对稳定。其次,对于羊舍内的湿度也应进行严格控制,维持良好的空气质量。羊舍内温度通常不超过30 ℃,最低温度不低于5 ℃,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定期对羊舍进行通风。牧草等饲料应储存在羊舍周围,饲料库还应与羊舍间保持较近的距离,以方便饲喂,减少人力成本。
为了有效提高肉羊体质,养殖人员需保证肉羊有合理的运动水平,提高机体的消化功能,进而保证肉羊体况和产肉量。因此,养殖场内可设置专门的运动场地,通常运动场地面积大小约为羊舍总面积的60%。结合环境条件及肉羊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肉羊活动时间及活动量进行合理规划。冬季和春季常选择在中午时进行运动,夏季可选择早上或傍晚的时间进行运动,以降低中暑概率。肉羊养殖过程中还应保证饮水供应充足,羊舍附近应建立专门的供水设备,保证水源供应稳定。另外,还应保证饮水卫生清洁。通常水源可设置在养殖场内,方便肉羊运动时及时饮用。养殖人员需严格控制冬季饮水温度,避免直接给肉羊提供凉水,导致肉羊消化功能下降,机体健康受到影响,必要的时候还可给肉羊饲喂食盐。
4 饲养管理
4.1 合理饲喂
日粮营养含量丰富,种类齐全才能有效保证肉羊正常生长发育,进而提高肉羊生产性能。为了有效提高羊肉品质和产量,养殖人员需采用科学的饲养方式对日粮进行合理搭配。通常精饲料可选择玉米、豆粕等,玉米含量占比约80%,豆粕占比约15%。在肉羊特殊生长阶段,养殖人员还可在日粮中适当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例如,铜、铁、锌等。
4.2 秸秆加工利用
秸秆是肉羊养殖过程中最常用的饲料之一,对肉羊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但肉羊采食秸秆后易出现消化不良现象。因此,相关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需对秸秆饲料进行适当加工,从而提高肉羊采食量和消化吸收率。做好秸秆饲料的综合利用工作是肉羊养殖过程中有效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在收割玉米后,养殖人员要及时将玉米茎秆进行微贮,使玉米秸秆从绿色变为黄绿色。此外,棉花秸秆也可进行微贮,在秸秆变为黄色且具有醇、酸气味,质地蓬松柔软时,再进行加工处理。养殖人员可将秸秆切成5 cm左右,随后撒入窖中压实、平铺,每层秸秆厚度控制在20 cm左右。然后,再将秸秆专用的微生物发酵菌和糖加入水中静置、激活[2]。最后,将激活后的菌液兑水稀释,并向窖中的秸秆均匀喷洒。另外,菌液喷洒完成后,养殖人员还需向秸秆段中撒入适量的玉米粉,按照每吨秸秆5 kg玉米粉的剂量撒入。最后,再向秸秆喷洒适量的水,压实即可。玉米秸秆每吨洒水量为800 kg,棉花秸秆每吨洒水量为1 000 kg,保证秸秆含水量达到60%。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加入的秸秆压实后高出窖口30 cm,且表面呈圆坡状即可。养殖人员需根据表面面积大小喷洒适量食盐,每平方米撒盐250 g。然后,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处理,塑料薄膜上方还应撒一层20 cm厚的秸秆。最后,覆土20 cm厚进行密封处理。秸秆在厌氧发酵35 d~40 d后,养殖人员可开窖使用。秸秆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质地变得更加蓬松、柔软,肉羊采食后,瘤胃内的微生物与粗纤维接触面积增大,有效提高了肉羊对秸秆的消化利用率。另外,发酵后的秸秆具有高适口性,可有效提高肉羊采食量。饲喂秸秆饲料时,养殖人员应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每天饲喂3次,每次间隔5 h~6 h,从而保证饲料得到充分利用。
4.3 牧草加工处理
牧草是肉羊养殖过程中最常用的饲料之一。夏季牧草生长旺盛,养殖人员若只对其进行晾晒处理,则易造成牧草中营养成分和水分大量流失。饲喂晾晒后的牧草会导致肉羊对牧草的吸收利用率较低,影响饲料转化率。因此,对于晾晒后的干草,养殖人员需将其切碎,随后与精饲料混合后进行发酵。直接饲喂新鲜牧草可有效补充肉羊营养,但养殖人员需保证牧草的新鲜度,否则会影响肉羊的生长发育。肉羊高效养殖技术是一种综合的养殖模式,其可满足肉羊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从而有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根据肉羊品种、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对牧草进行加工处理。对夏、秋季节生产的优质牧草,养殖人员可进行适当的青贮处理,通过将新鲜牧草与各种混合粉剂进行混合,从而生产出颗粒饲料。牧草加工成颗粒饲料可有效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进而保证肉羊良好的采食量。另外,牧草加工成颗粒饲料还可有效保存牧草中的营养物质,避免因晾晒造成大量营养流失。通过实现肉羊精细化饲养管理,不断降低肉羊饲养过程中消化道疾病和代谢类疾病的发生率,进而提高肉羊管理效率和质量。其次,颗粒饲料添加过程中,养殖人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添加。养殖过程中禁止随意更换饲料,养殖人员应根据肉羊不同生长阶段实行分阶段饲喂模式,做到精准控制成年肉羊日粮中的氮含量,每天保证10 g~15 g。
4.4 疾病防治
肉羊养殖过程中,受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的影响,肉羊容易引发疾病,导致机体健康受损,进而影响到肉羊的生产性能,造成羊肉品质和产量大幅下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至关重要。首先,养殖人员日常应保证肉羊饲料、饮水质量良好,且干净卫生。同时,定期对饲料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对于羊舍和运动场每天进行打扫和清理工作。另外,养殖场内应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尽量不从其他区域引入羊群,从而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对于必须引进肉羊的养殖场,养殖人员还应做好疾病的检疫及肉羊进场后的隔离工作。在兽医人员确定羊群无任何疾病后才可进行合群饲养。其次,为了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养殖人员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定期对羊群进行疫苗注射。对于采用全舍饲养殖模式或运动量较小的饲养模式的养殖场,养殖人员需格外注意羊舍的环境状况,避免羊舍内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有效降低寄生虫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羊群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养殖人员应立即对病情进行诊断,确诊后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病的大规模扩散。
5 高效繁殖技术
为了有效提高繁殖母羊的利用效率,养殖人员可应用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在单位时间内增加母羊的产胎次数和每胎产羔数量。结合当地实际生产情况,养殖人员充分考虑环境条件、饲养管理条件、肉羊品种、繁殖性能、饲料资源及养殖场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繁殖方式,对母羊繁殖周期进行合理安排,制定严格的管理方案。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切勿为了过度追求母羊高产羔频率和繁殖性能,而不考虑整个繁殖母羊群体的生产性能、羊群的机体素质和生态环境,避免导致肉羊繁殖性能显著下降。肉羊繁殖过程中,多数养殖场存在生产胎次高、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低的现象。另外,受季节因素影响,导致肉羊出现发情不规律或有明显的季节性发情现象,通常每年最多只能生产一胎,严重制约了肉羊生产,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肉羊的利用效率,养殖人员可采用高频繁殖技术,实现母羊每年两胎或两年三胎。通过大力应用人工授精、同期发情处理、精液冷冻等技术,实现肉母羊集中发情、集中配种、集中生产,大幅提高繁殖母羊的利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和风险[3]。
5.1 同期发情处理
肉羊高效繁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繁殖母羊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保证母羊能够实现同期发情、配种、生产,进而大幅度提高肉羊饲养管理效率和质量。养殖过程中将高效繁殖技术与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不断提高母羊的生产性能,降低繁殖周期,保证母羊实现两年三胎的生产目标,大幅提高母羊的利用效率。养殖人员可在母羊发情前,通过在体内埋植发情药物或注射各类发情激素,从而保证母羊实现统一发情。然后,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对发情的母羊进行配种。配种结束后,养殖人员还需检查母羊的发情状况,及时将妊娠的母羊挑选出来单独饲养,对于未配种成功的母羊还需进行再次配种。
5.2 繁殖母羊营养调控
母羊整个繁殖周期内,养殖人员应根据母羊在不同繁殖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从而积极调配日粮,保证营养供给充足,满足繁殖和生长发育需求。对于空怀阶段的母羊,养殖人员需保证母羊正常膘情的维持。另外,还应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精饲料,每日保证精饲料饲喂量达到800 g左右,连续饲喂20 d从而有效提高母羊体重。母羊配种成功后进入妊娠阶段,此时养殖人员应根据不同妊娠阶段母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科学搭配日粮。在妊娠后期,养殖人员应充分利用母羊的合成代谢作用,采用舍饲养殖模式,日粮中精粗饲料比例维持在2∶8,若粗饲料营养水平较低,养殖人员可适当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从而有效提高日粮营养水平,以满足胚胎正常生长发育所需。母羊分娩后,养殖人员要继续采取舍饲养殖模式,保证母羊能够科学哺乳,羔羊能够及时吃上初乳。哺乳前期,母乳是羔羊的主要营养来源,养殖人员应保证每只母羊每天泌乳量达到1.2 kg以上。哺乳期间,为了有效提高母羊泌乳量,养殖人员应适当增加青贮饲料比例,日粮中适当添加甜菜、番茄等多汁饲料,粗饲料也以提供优质的干草或青贮饲料为主。母羊分娩后3 d内,不可饲喂过多的精饲料,避免出现消化不良现象,引发乳房炎。另外,养殖人员还可为母羊提供少量的轻泻性饲料,从而加快产道内容物的排出。母羊哺乳后期由于乳汁中营养物质含量下降,无法满足羔羊快速生长发育所需。因此,应及时对羔羊进行断奶,从而不断调整母羊的日粮配方,逐渐降低饲料营养含量。
母羊繁殖期间,养殖人员应从营养、季节调控、激素诱导等方面对其进行高效养殖管理。繁殖期间,养殖人员还应做好日常环境的卫生工作,及时进行消毒和驱虫,从而降低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减少因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6 结语
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可有效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养殖技术主要包括肉羊品种的选择和杂交改良、场址的选择、科学饲养管理及高效繁殖养殖技术。通过大力应用肉羊高效养殖技术,提高羊肉品质和产业从而推动我国肉羊养殖业健康发展。
[1]张丽.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动物保健,2022,24(2):94-95.
[2]王敬东.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9):86,93.
[3]王振.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10):82,84.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5.11
S826
A
2095-1205(2022)05-32-03
郭永兰(1978- ),女,汉族,甘肃临夏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为反刍动物疫病预防和治疗。